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學 孫子兵法 鬼谷子 中國歷史 樊尋之 2017-05-31

一、《易經》

《易經》原有夏代的《連山易》、商代的《歸藏易》及周代的《周易》,這三部經卦書統稱為易經。其中《連山易》、《歸藏易》已經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易經》又被稱作萬經之王。易:簡易、變易、不易。從古至今有著無數的名師大家都研究易經,也從中衍生出了很多的知識和智慧。就像發明二進制的萊布尼茲也說,其實二進制早就存在於中國的古典文學易經之中。

易經裡面的名言: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二、《道德經》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易經》與《道德經》是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兩部傳世奇書,《道德經》短短的五千言,卻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智慧。幾乎每一句都是經典,但能參透的人也是寥寥無幾。如: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治大國若烹小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些句子,是不是很熟悉,都出自道德經。


三、《韓非子》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韓非子》 是在韓非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韓非子》這部書,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著作相比,韓非就是把這部書寫給帝王看的。著書所面對的讀者群體是少部分人,或者說就是寫給當時的戰國七雄的君主所看。將法、術、勢三者融為一體,叫帝王如何為君,如何馭臣。如果說那個時代的諸子百家都有著出將入相的學說,那麼最適合韓非的職業,就只能是一國之君。


四、《鬼谷子》

《鬼谷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峽,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託,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在書中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對老子道家思想進行了吸收並有進一步的突破發展,運用到實踐領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因隱居清溪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於嵩山東南學仙。 “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老學, 蘇張(蘇秦和張儀) 、 鬼谷一派,申、 韓一派, 楊朱一派, 莊、 列一派, 尹文一派。

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昇。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鬼谷子的師尊是世界辯證法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玄中萬法教主老子。


五、《素書》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它雖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素書》以道理為宗旨,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本原。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後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藉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六、《陰符經》

《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陰符經以《易》通《老》,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黃帝陰符經》原文有300餘字的,也有400餘字的,何種版本為可靠?今日已無從斷定。所幸其中要緊的話在各種版本上都一致保存,大體尚無妨礙。惟註解總嫌蕪雜,閱之徒亂人意。有些地方,經文並不難懂,如果看了註解以後,再和經文兩相對照,就覺得滿紙都是荊棘。

原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七:《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在臨沂。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司馬遷《史記》有記載,(孫武)以兵法見於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八、《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選集》是194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澤東。《毛澤東選集》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毛澤東選集》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展現,是對20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

8部中華傳世奇書,讀懂其中1部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毛澤東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實踐的集大成者,也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人物。《毛澤東選集》集中的體現了毛與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其中有很多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有著實際的指導意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