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郭襄大弟子,風陵師太武功平庸,源於未能繼承郭襄的絕世祕籍

作為郭靖黃蓉的二女兒,郭襄在練武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畢竟她身邊彙集了天下的英豪。郭襄卻並沒有心思放在修煉武功上面,這與她的人生經歷有極大的關聯。

郭襄她的人生卻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四十歲以前,被情絲困擾,一直尋覓楊過而始終不可得。

在十六歲之時遇見風度翩翩的神鵰俠楊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她身份在武林中極為尊貴:父母是天下公認英雄人物,外公是桃花島主,姐夫是丐幫幫主,可是郭襄只是在十六歲那年有過短暫的開心,隨後一生鬱郁。在華山絕頂短暫相聚以後,楊過與小龍女就徹底消失在江湖之中。郭襄耗盡了最珍貴的青春年華,一直在尋找楊過,她尋遍天南海北,走遍天涯海角,可是她始終都未曾再見到楊過一面。

郭襄十八歲之際,發生了有一件事影響她的終生。在少林寺郭襄再次遇到覺遠大師和張君寶,覺遠大師為了救郭襄和張君寶拼盡全力,最終力竭圓寂。覺遠大師在臨終之前誦讀《九陽真經》,使得當時在場的張君寶、郭襄以及無色禪師,都收穫甚多,這段經歷為日後三大門派武學體系的形成打下基礎。

第二個階段是四十歲以後,在經歷了襄陽城破巨大傷痛和感情始終如夢幻破滅以後,郭襄才真正靜下心來修煉武,武功大成並開宗立派。

在郭襄二十九歲那年,他經歷了人生中最巨大的傷痛。那一年,蒙古大軍攻破襄陽城,他的父母以及親人朋友都在襄陽城破之際離開人世,郭襄悲痛欲絕,從此孤零零一人在世上漂泊。

郭襄又在江湖上渾渾噩噩的度過十年,這十年她一方面尋找楊過,一方面修煉武功,也在江湖上留下俠名。

當然,種種慘痛的打擊對郭襄的影響是極大的,她內心忍受著父母離世的痛苦,又忍受著單相思的苦果,這十年,沒有人給她安慰,沒有人給她依靠。郭襄始終生活在痛苦之中,最終看破紅塵落髮為尼。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三聯版《倚天屠龍記》第八回“窮髮十載泛歸航”)

郭襄作為郭靖黃蓉的小女兒,她也是相當聰明的,只是在青春年少之時,她沒有把精力放在武學之道上,所以她對父母的武功修煉甚少,只知皮毛。

如果郭襄在年少之時就繼承父母的絕學,那江湖上又多了一個了不起頂級高手。

作為郭襄大弟子,風陵師太武功平庸,源於未能繼承郭襄的絕世祕籍

沒有繼承父母的經歷絕學,郭襄武功最終大進最重要的因素反而是無意中聆聽到覺遠大師臨終前誦讀的《九陽真經》,雖然郭襄只記住三成,在日後卻成為郭襄武學的內功基礎,也成為後來峨嵋派內功基礎。

郭襄在襄陽城破以後才真正用心學武,她總結了部分“九陽神功”,並加以自己的理解,就成為後來的峨嵋九陽功。

但是,她和張三丰都是一樣,只是得到《九陽真經》的一部分,並不完善,這也使得她的武功裡面定然有一定的缺陷。這一點可以從張三丰的認知裡面看出:

俞蓮舟道:“恩師自九十五歲起,每年都閉關九個月。他老人家言道,我武當派的武功,主要得自一部《九陽真經》。可是恩師當年蒙覺遠祖師傳授真經之時,年紀太小,又全然不會武功,覺遠祖師也非有意傳授,只是任意所之,說些給他聽,因之本門武功總是尚有缺陷。”(三聯版《倚天屠龍記》第八回“窮髮十載泛歸航”)

既然張三丰認為自己的武功有諸多缺陷,那麼郭襄的武功裡面肯定也有很多不足。

郭襄有了“九陽功”作為基礎,於是總結她所見到和遇到的各種武功招式,這些武功招式大多來自他的父母以及身邊的朋友,十分凌亂,不成系統,但是經過郭襄潛心的總結和完善,竟然也能創作出在江湖上大放光彩的一套套武功絕學。

在四十歲以後,她對愛情徹底心灰意冷,就在峨嵋山出家,並創立峨嵋派。隨後的人生,郭襄一方面不斷創作新的武功絕學,另一方面就是從江湖上收徒傳藝。

郭襄的徒弟不多,真正得到她的真傳的也只有一人,就是風陵師太。

之所以將自己的徒弟取名“風陵”,是因為她第一次見到楊過之時正是在風陵渡。這是郭襄一輩子都忘不掉的一個地方。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風陵師太也是極有天賦之人,她繼承了師父郭襄的衣缽,也繼承了師父的武功,同時也不斷壯大峨嵋派,讓年輕的峨嵋派在江湖上有一定影響力。

風陵師太繼承郭襄所領悟的大部分武功,像“峨嵋九陽功”,峨眉劍法等等,這些武功都是飽含郭襄一生的心血,雖然不是天下最頂級絕學,但是在江湖上也算得上極高明的武功。

當然,風陵師太的武功也不是太過高強,她只是作為一個武學的傳承者,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並不是太大。後來風陵師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叫孤鴻子,一個就是滅絕師太。

作為郭襄大弟子,風陵師太武功平庸,源於未能繼承郭襄的絕世祕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毋庸置疑,郭襄在武學凋零的時代也算得上是一派宗師,武學修為極高,但是並不代表她的弟子就一定很強。風陵師太作為郭襄的傳承人,雖然武功不是最為突出,但絕不是平庸之輩,她只是沒有達到天下最頂級的水準。這其中有三大原因:

第一,郭襄沒有傳承高深的內功。

作為郭靖黃蓉之女,郭襄最為可惜的事情是沒有繼承父母的絕世祕籍《九陰真經》。這部武學至寶可以說包涵甚廣,如果郭襄能夠將《九陰真經》融會貫通,那絕對可以讓峨嵋派武功都更上一層樓。相比她意外所得的部分“九陽神功”,《九陰真經》才是郭襄最應該傳承下來的,只是她自己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修煉。

當然,郭襄對“九陽神功”的領悟也是深刻的,她所學最博,故而領悟的最博,最終總結成為“峨嵋九陽功”。

俞蓮舟道:“武功是無色大師最高;郭女俠是郭大俠和黃幫主之女,所學最博;恩師當時武功全無根基,但正因如此,所學反而最精純。是以少林、峨嵋、武當三派,一個得其‘高’,一個得其‘博’,一個得其‘純’。三派武功各有所長,但也可說各有所短。”(三聯版《倚天屠龍記》第八回“窮髮十載泛歸航”)

但是,“峨嵋九陽功”畢竟實力有限,像後來的滅絕師太,只是一個二流高手,一直憑藉倚天劍耀武揚威,其實與頂級高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風陵師太天賦不夠突出。

要成為頂級高手,那麼是天賦過人,要麼際遇非凡。其實,每個時代,真正的頂級高手也只是少數:像在天龍時代,坐擁“還施水閣”的慕容復也不能算是頂級高手;在射鵰時代,除了五絕之外,也沒有幾個頂級高手;到了神鵰時代,就是後五絕和金輪最強。可見,一個時代江湖上真正的頂級高手,往往不會超過十個人。

如此說來,風陵師太作為一個女性,她對武學的理解和發揚肯定相對差一點。雖然她的武功不是太弱,但是想要成為最頂級高手,她的天賦天賦和際遇還是欠缺了一些。

第三,風陵師太極少在江湖露面。

峨嵋派傳到風陵師太已經是第二代,可以說郭襄對其還是極為器重的。但是峨嵋派真正在江湖上的影響力最主要原因還是郭襄的身份,江湖上人物大多會承情郭襄。可是在江湖上,風陵師太的傳聞也是極少,像張三丰也從未提及風陵師太的軼事,可見她與人極少有交情。所以說,風陵師太極少在江湖上露面,這也可以看出她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修禪方面,而非闖蕩江湖。隨後,她收了兩個弟子以後,就專心把武功傳給弟子,像後來的孤鴻子和滅絕師太,相對名氣都比風陵師太更盛。當然,這最主要的原因是滅絕師太性格更為囂張,處處驕橫跋扈,江湖同仁只能讓其三分。

風陵師太的性格應該比較內斂,為人更為低調。她很大程度上繼承了郭襄的武學,也為峨嵋派後世人做到了一個傳承。

當然,江湖上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頂級高手,風陵師太做到她該做的,的的確確也很是了不起,只是她師父郭襄未能繼承《九陰真經》,不然風陵師太肯定武功超強。

作為郭襄大弟子,風陵師太武功平庸,源於未能繼承郭襄的絕世祕籍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