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對很多人來說,還剩兩週多一點時間就將開始的2017年浙江省公考,將很可能成為人生的一條分界線。在今天,各職位繳費確認人數已經公佈,有的報考崗位“太熱”,讓人禁不住心驚膽戰;有的報考崗位“太冷”,則叫人信心倍增。

正所謂“寒天飲冰水,冷暖自知”,想必無論考生自己,還是親朋好友,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今天,已閱君就來談一談,什麼才是分析公考招考數據的正確姿勢。

招考人數越來越少?這是誤解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公務員招考,不少人覺得,浙江省招的公務員一年比一年少。

要從近年來的數據來看,還真有點這種苗頭:2015年浙江省計劃招錄的公務員人數是9524名;2016年的數據有所下降,當年計劃招考8406名,今年的數字僅為6466名,比去年又所下降。要從最近這三年來看,公務員越招越少,似乎可以下這個結論。

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招考崗位數和用人單位對公務員的需求量是一致的,每年增減只是暫時性的。事實上,在2015年,浙江省公務員招考人數就比前一年有所上升。

這種需求量,並沒有一定規律可以遵循,很難輕易就下招考人數越來越少這個結論。不過,這種減少對今年的省考也帶來一定影響:平均招考比例比去年有顯著攀升,約有半數崗位的報考比例超過20:1。

有志成為公務員,但今年沒過的考生,明年不妨“再考一次”。

報了“熱門崗位”,別太害怕

在今年的“熱門”考錄職位中,報考比例在100:1以上的有300多個,競爭最為激烈的“破千”崗位有三個:寧波市江北區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人才開發”崗位(1746:1)、共青團杭州市餘杭區委員會“文祕”崗位(1709:1)和溫州市鹿城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工作人員”崗位(1100:1)。

如果以浙江省高考的招錄比例做一個不恰當的比較,這種報考比例,那絕對要超過北大清華的錄取率了,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也不為過。為啥這三個崗位這麼“熱門”,因為它們不限專業,這也是近年來很多“大熱”崗位的特點。

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光看出“熱門崗位”的熱力灼人,不算懂其中的門道,看出背後的趨勢,才算“門檻精”。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近年來,公務員招考往往設置有硬性要求的前置條件,限制了報考人數,而這種不限專業的崗位,就成了那些硬性要求擋住人員的“洩洪口”。

但不管怎麼說,術業有專攻,就算這些崗位報考人數再多,對參加考試人員而言,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素質才是最重要的,某崗位報考人數只是一個用來參考的數據,自己做好準備就行,完全不必有太多心理負擔。

聽說有“冷門崗位”,別太高興

每年公務員考試,總會爆出一些“冷門崗位”,甚至出現無人報考的現象。凡是有這種消息傳出,總會有些考生覺得精神振奮,似乎已經勝券在握。這其實也是一種誤解。

例如,在今年的浙江公考中,浙江警察學院的部分教學崗位,出現了“無人報考”的現象。究其原因,其實不是因為職位不吸引人,而是門檻實在太高,使眾多報考者無法“高攀”:一些專業全國招生原本就不多,還要求有博士學位。

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但還有一些崗位,就值得注意了。例如龍遊檢察院的檢察官助理,桐鄉法院、新昌法院的法官助理等崗位,均要求報考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門檻算有點高,但法律本身是個大專業,每年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總人數也不少,卻報考者寥寥,可能是受了某些輿論的影響:法官、檢察官職業辛苦,案多人少,待遇不高等。

這其實是種誤解。現在各地法院、檢察院都在大量招收司法僱員,隨著這批司法僱員走上崗位,將大大緩解“案多人少”的工作壓力,並不見得會像想像中那樣“壓力山大”。

關鍵在於增強專業能力

對用人單位來說,“誰報考”和“怎麼考”的目的無疑在於“怎麼用”。

近年的公考通過深化分類考試,針對不同崗位的特點採用不同的考試科目,也代表了公務員制度改革的趨勢。事實上,公務員考錄與一般的人才招聘工作相似,稀缺專業技能和獨特素質都會增加求職者的競爭力。而公務員群體的構成,也需要具有不同素質和專長的人員共同充實。

對於很多報考者而言,穩定的工作條件、完善的福利待遇都是他們選擇“考公”道路的主要原因。但反觀考錄部門,選拔具備良好專業素質、有為實幹的人才則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但無論如何,在個人發展路徑日益多元的今天,也許面對公考中的種種“冷”與“熱”,我們似乎可以用更加淡然的眼光看待。

今年浙江省公務員報考情況圖解

浙江公考報考數據今公佈 透露哪些不易為人知的信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