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國防科技大學 空軍 拔河 軍事 解放軍報融媒體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9-13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宋明琦、丁藝書

這幾天

開學“大戲”在各地陸續上演

各大高校學子不得不和愉快的假期說再見

可在火熱的軍校

一群群學員們剛剛度過了一個

沒有空調+WiFi的“假暑假”

開學這個“史詩級災難大片”對他們來說

只不過是暑假的豪華升級版罷了

在實戰化集訓中戰高溫鬥酷暑

駕駛戰鷹翱翔藍天

馳騁賽場為榮耀而戰

這些“打開方式”幾乎被學員們摸了個遍

不信你看——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兵哥哥們每天都有一個疑惑

敢問哪天回到寢室

可以不是全身溼透的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沒有什麼能夠冷卻

上陣殺敵的澎湃熱血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難得的涼爽

但1600米的距離也讓人腿軟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藍天驕子每一次空中“起舞”的背後

都傾注著無數空軍人的心血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這個暑假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學員們

進行了為期二十多天的體能強化訓練

經過“錘鍊”

他們對“實戰化訓練”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路途遙遠,但我們終將抵達

——從水上比武看實戰化練兵

■宋明琦 丁藝書

又是一年暑日去。暑假,對於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軍校生而言,是起早貪黑、淬鍊自我的征程。

從酷熱操場上的八公里,到游泳館裡的五千米,從“錘鍊”課堂推想定,到水上比武檢驗成果……短短二十多天的“體能強化”,滿滿當當、無比充實。

於我而言,這都是參軍入伍後烙印最深的體驗,不管是烈日暴晒、灼痛雙眼,還是汗流浹背,衣服都能擠出大把汗水……與此同時,我也對“實戰化訓練”展開了久久的思索……

(一)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看完上面的照片,有人可能會問:“實戰化要求下的水上比武咋沒有武裝泅渡?搬個槍和彈藥箱也算是泅渡了嗎?”

如果我說,這些學員們在兩三個星期前還是懼水的“旱鴨子”,你還會不假思索地提出以上質疑嗎?

他們在四五個教員的帶領之下,不僅成功下水“蹬腳換氣”,最終取得了50米徒手蛙泳39秒的好成績,還能進行水上拔河,長距離團體賽、接力賽的激烈角逐……在我看來,這樣的成績真的已經很讓人欣慰了。

軍校的“暑期強化”雖不像基層部隊海訓“人人都脫層皮”那樣的高強度,但仍針對實戰化訓練要求,踏實走路,按照學員體能程度制定訓練計劃。如果說距離實戰化武裝泅渡訓練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這個暑期,我們就是紮實地走好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二)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類似於上文中“大呼沒勁”的質疑,是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一個普遍性問題——訓練中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

一年前,我有幸分到某裝甲團,與真真正正的基層官兵同吃同住,體驗生活。那些日子裡,在“面向戰場”的指引下,這個赫赫有名的兩棲快速反應部隊狠抓訓練、強化練兵,卻一度讓很多官兵無所適從……

在狠抓訓練的那幾個月,強度絕對是瞬間就提上來的!一年下來,團裡組織了四五次50公里的戰鬥體能拉練。大家都清楚,這種超快的訓練節奏和緊張的氛圍,用意是通過模擬機動實戰找短板不足,要的就是讓官兵們措手不及,因為沒有人會在戰爭來臨之際先來通知你……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雖然在訓練過程中,官兵們“狠勁、拼勁”的血性得以塑造錘鍊。但這樣“練兵打仗”之後,反映最強烈的是傷病現象。很多基層官兵多少都有些像脫臼、拉傷、痛風、腰椎間盤突出等訓練傷。這些病痛在部隊醫院骨科醫生眼裡,就像醫治頭疼腦熱一樣簡單,先告訴你“不訓練就都好了”,然後開些膏藥、止痛藥讓你回去養傷……如此循環,最受傷的還是兵心。

後來,我也去過其他部隊,大家在談論起這個問題時,聊到的根本原因也很集中——在實戰化練兵時缺乏耐心: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卻忽略了“吃成胖子”過程中難忍的陣痛……

(三)

要是說猛然加大訓練強度不科學,那麼不訓練才算科學?說到“實戰化”訓練太急於求成,那難道我們搞個實戰演練也要十年八年?

“練兵,怕傷;不練,必亡。”長久以來,這個矛盾一直深深縈繞在訓練管理者的心中,也叩問著基層官兵。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前幾天,在上偵察戰術課的時候,教員講起了自己當學員時“魔鬼訓練”的場景:冬日長途夜行軍無需暖身,走兩下就是一身汗,晝夜急行幾百公里,不斷超越身體耐力極限。有時武裝越野一萬米後,休息30秒就要再衝刺400米。然而,400米的盡頭,等待著的卻是一大貨車的沙子和一把鍬,要拿起鍬把沙卸完才算完成任務。挑戰人體極限的程度,讓人無法想象……而教員卻深有感觸地說:“雖然這種訓練很不近‘人情’,但老實說,練到最後是很有效果的。”

這麼練也能產生效果?!我們當時都詫異了。

看著我們訝異的神情,教員又說:“不過現在訓練還是要講科學,過去的那個道理行不通了。”這句話擲地有聲。

是啊,時代不同了,人也不同了。從先輩們用小米加步槍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到現在沙場閱兵現代化武器震撼全球,90年過去了,我們軍隊飛速發展的勢頭,讓人驚歎不已。在如今“厲害了我的國”的時代,練兵方法和帶兵邏輯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

(四)

部隊要能打仗,但真正提升實戰化水平必然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實戰化訓練雖好,也並不是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樣詩意,需要科學組訓式的不斷探索。就像人先要會走,才能會跑一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土辦法、老傳統就能行得通的。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這兩年,針對文科院校非指揮類學員體能水平欠缺的問題,學院先從三五公里長跑抓起,在學員們有了顯著提高後,再進行全裝跑步、400米障礙、男女武裝比武等課目,練習與比賽相結合,“實戰化”漸漸豐富了學員們的羽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說,經歷三週的體能強化訓練就可以達到特種兵武裝泅渡的高水平,那無異於天方夜譚、拔苗助長,但是在這三週之後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要求,那麼湧現一批游泳健將則指日可待……

(五)

沒有仗打,演習終歸不是實戰。我想,要具備實戰化訓練的水平,就要把“打仗技能”常態化,同時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和“沒日沒夜,不眠不休”的訓練方式,讓大家把訓練看作和每天吃飯睡覺一樣普通,而不是搞體能考核前大強度的輔導和大比武前突擊似的速成。

實戰化氛圍不能一天在部隊裡營造出來,也絕不是營造一天、一個月、一年就可以草草收工的。雖然距離達到高水平的訓練目標,仍有更長的路要摸索,但幸好我們正在朝著科學的方法去努力,這就是向實戰化訓練最好的貼近。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我至今記得那種感覺,暑期訓練下水,當我把頭埋在水裡的一剎那,憋氣的感覺是如此不適,但我的腦海裡卻浮現出自己未來有一天武裝泅渡的身影。

每天都邁出堅實的一步,相信,我們終將抵達勝利的終點。

沒動真刀真槍就不是實戰化嗎?聽聽軍校學員怎麼說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宋明琦 丁藝書

編輯:毛志文

編審:曲延濤

綜合: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報、中國軍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