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古墓 考古 湖北 文物 博物館 歷史之眸 2019-06-17

20世紀80年代,湖北沙市是聞名全國的輕工業城市,每天都有大量輕工業產品向外輸送。當時沙市與荊門只有一條公路相連,公路運貨成本太高,沙荊鐵路並應運而生。令人沒想到的是,鐵路修建過程中,卻遇到一處超級大墓。此墓規模之大、藏品之多、墓主身份之高,都令人激動不已,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包山大冢。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為了配合鐵路工程建設,鐵路沿線範圍內的古墓,必須進行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包山大冢是5座楚國墓葬群,其中2號墓規格最大。由於這座墓是“覆鬥形”結構(類似倒金字塔),從土層到墓坑底部有十多米深,這就導致考古發掘時,需要挖出的土量驚人。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當年缺乏挖掘機器,為了早日讓古墓重見天日,古墓周圍幾個村莊的民工輪番上陣參與挖掘,最高峰時每天有上千人。他們手挖肩扛、日夜奮戰幾個月,挑走30萬立方米的土量。這麼大的工程量,如果用載重5噸的卡車運輸,都得運輸12萬次。

那個時代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村裡人每天的樂趣就是圍觀古墓挖掘。除了考古專家以及民工之外,每天在現場圍觀的人,將近有2萬人。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這座大墓和馬王堆漢墓一樣,是一座“伏火墓”,挖到16米深時,突然從墓底噴出一股氣體,不慎被吸菸的民工點燃。這種“伏火墓”屬於南方特有,可以燒死盜墓賊,但是它也有一個缺點,就是隻能燒一次。有經驗的盜墓賊看到墓中冒火,一定興奮無比,一是說明墓沒有被盜過,二是說明這是個大墓,寶貝一定少不了。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不過,包山大冢的“伏火”機關雖然沒被觸發,但確實遭了盜墓賊,只不過這個盜墓賊太點背。從他挖的東拐西拐的盜洞來看,顯然是在裡面迷失了方向,最後窒息而死,留下一具遺骸被考古隊發現。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上千人數月苦戰,終於挖到了墓穴底部,但是又遇到一個難題。木槨室7米見方,使用的全是櫸木,每塊槨板重達2噸,一共用了30塊。這些古櫸木在砍倒之前,都是參天大樹,槨板全部是隻取其樹芯製作而成。十幾人費力的翹起一端槨板,譚維四館長親自下墓查看,發下一切保存完好時,周圍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80年代修鐵路,意外發現一座超級大墓,每天2萬人圍觀挖墓!


經過考古發掘,古墓一共出土文物將近3000件,並創下中國多個“第一”,如我國保存最好的彩繪龍鳳棺、最早的帶套毛筆、最早的劍形矛等等,還有大量書簡,被稱為楚國百科全書。陪葬品這麼多,墓主人身份當然不會低,他是楚國左尹,是除了楚王、令尹之外的國家“3號人物”,主管國家司法。如今,他的陪葬品都在湖北博物館,感興趣的可以免費去參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