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顧景舟 藝術 陶瓷 世界博覽會 擼壺堂 2017-06-07

近代紫砂:進入民國以後,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後,由於國內外市場對日用陶器需求刺激,宜興丁蜀窯場陶業生產迅速發展。出現“家家制胚,戶戶捶泥”的現象,並且新型的合作模式:作坊、商號、工廠、公司聯營比個體手工作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這種聯營模式大多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宜興龍窯到1936年已經增加到了76座,只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窯場衰敗,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才逐步恢復。

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宜興龍窯

現代紫砂: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立“宜興紫砂產銷聯合營業處”,統一組織,生產銷售,紫砂器生產逐步得到恢復。1954年10月,朱可心、裴石民、吳雲根、施福生、範正根、邵六大、範祖德等組建紫砂工場,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紫砂工藝廠(1958年4月)。1956年冬,江蘇省政府任命任淦庭、朱可心、顧景舟、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蔣蓉擔任技術輔導員,奠定了紫砂步入輝煌堅實的基礎。

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1956年,老藝人們在製作紫砂

雖然在大躍進思想的影響,紫砂廠開始出現追求產量的想法,開始使用灌漿壺技術,希望流水線式生產紫砂壺,產量上去了,但灌漿壺軟塌,缺乏氣質和張力,文革時期各位藝人又被政治所影響,所有茶壺壺面都要鐫刻領袖像與領袖語錄,甚至壺底不能蓋私章,底下統一打上“中國宜興”,或者“宜興紫砂”的方章,這便是後來被收藏家們一度追捧的“文革壺”。由於老藝人的堅守,宜興紫砂終於挺過了這兩個時期,在顧景舟等老藝人的帶領下,紫砂重新煥發活力,開闢了新的道路。至1984年宜興紫砂二廠成立,其後紫砂三廠、四廠、五廠成立。許多優秀的紫砂藝術珍品為中南海紫光閣、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紫砂壺器在國際陶瓷市場上成為競相爭購的珍品,臺灣、香港、大陸等地出現“等金換壺”的趣事,現在紫砂出現了繁榮興盛的局面,步入了全面的輝煌。

總結一下,宜興紫砂在近現代持續發展提高、直至繁榮興盛、步入輝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書紫砂名家、巨匠的孜孜追求,刻苦努力,辛勤培育的結果。一廠出現後,各位名家不但精於研藝,獨創風格,還將精湛的技藝毫無保留的傳授後人,其中一代大師顧景舟更是將自己的顧氏壺藝全部傾囊相授。

其二,紫砂陶藝國際聲譽的提高,取得了許多獎項,成就了它的地位。1915年,程壽珍所制的“壽珍掇球”美國“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得“特別優等獎”,紫砂壺在國際上先後獲得美國費城世界藝術博覽會金質獎;比利時列日國際博覽會銀質獎;美國芝加哥博覽會特級優獎等各種國內外獎項,有力地推動了紫砂的發展。

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程壽珍制掇球壺

其三,企業經營的興起和品牌效應的作用。民國時期便有“鐵畫軒”,“葛德和”,“陽羨紫砂陶業公司”等公司成立,在各地開設紫砂商號,新中國成立後又有紫砂一廠,二廠,三廠等的成立。這些企業的出現,使紫砂的需求大大增加,紫砂的可玩性、創新性大大提高,促進了紫砂的發展。

其四,職業教育的興起。以前紫砂只是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的學徒式教育,到民國以後,出現的企業開始陶藝課,招收學徒工,由老師傅統一教學。江蘇省教育廳在宜興創辦公立職業學校,並在蜀山設初中陶工科。紫砂工藝廠開辦後廣收學徒,並派學徒赴南京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院校培訓深造。紫砂藝術成為一門學問,不再只是手藝活,紫砂引進了新鮮血液,同時也被賦予了活力。

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師傅教授壺藝

其五,紫砂發展的最大原因還是傳承與創新。藝人們一邊摹古仿古,一邊走在創新的第一線,一邊把歷史上經典的壺型原汁原味的保留,一邊與文人學士一起研發新壺型,使一大批紫砂新品力作推上了歷史舞臺。

紫砂歷史第三篇——興盛:民國至今的紫砂世界

中年顧景舟在指導學徒做壺

宜興紫砂的發展還有文人學士的推崇,茶文化的普及,飲茶風尚的流行,市場經濟的培育等等原因,這些原因彙集到一起,使得宜興紫砂持續發展、直至繁榮興旺、步入輝煌的局面。

至此紫砂的歷史我已經講完了,紫砂的未來由我與和我一樣的成千上萬的紫砂人去一起開創。希望各位壺友都能淘到自己心儀的紫砂壺。

我是擼壺人,擼盡天下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