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專家對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陳思源進行會診。

生命接力在持續,

愛的接力也在持續。

“如果參與救援的你們在救援期間就餐不方便的話,可以到雞場鎮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館免費就餐。餐館是我父母開的,可以放心就餐。”災害發生後,這條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在現場,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自發為救援人員送水、送飯菜,有些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員休息。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大家誰都不想停,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為救援出一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連續的強降雨,夾雜石塊的泥水正順著滑坡體往下淌,滑坡體被新衝出了多條泥水溝,有再次發生滑坡的風險。為確保安全,核心區作業多次暫停。疾控人員不斷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對垃圾場、排洩物以及救援隊和居民住所進行消毒。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專家對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陳思源進行會診。

生命接力在持續,

愛的接力也在持續。

“如果參與救援的你們在救援期間就餐不方便的話,可以到雞場鎮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館免費就餐。餐館是我父母開的,可以放心就餐。”災害發生後,這條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在現場,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自發為救援人員送水、送飯菜,有些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員休息。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大家誰都不想停,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為救援出一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連續的強降雨,夾雜石塊的泥水正順著滑坡體往下淌,滑坡體被新衝出了多條泥水溝,有再次發生滑坡的風險。為確保安全,核心區作業多次暫停。疾控人員不斷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對垃圾場、排洩物以及救援隊和居民住所進行消毒。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人員從山體滑坡現場運出遇難者遺體。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葛永華介紹,持續降雨極易引發山體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不僅會加大對失聯者的定位難度、降低其生還可能性,也會危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防止發生次生災害,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抽調40餘名專家組成了聯合專家組實時對現場救援進行指導,並在滑坡現場設立監測點,不間斷監測著山體的“動靜”,一有危險立即提醒現場搜救人員撤離。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專家對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陳思源進行會診。

生命接力在持續,

愛的接力也在持續。

“如果參與救援的你們在救援期間就餐不方便的話,可以到雞場鎮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館免費就餐。餐館是我父母開的,可以放心就餐。”災害發生後,這條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在現場,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自發為救援人員送水、送飯菜,有些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員休息。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大家誰都不想停,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為救援出一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連續的強降雨,夾雜石塊的泥水正順著滑坡體往下淌,滑坡體被新衝出了多條泥水溝,有再次發生滑坡的風險。為確保安全,核心區作業多次暫停。疾控人員不斷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對垃圾場、排洩物以及救援隊和居民住所進行消毒。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人員從山體滑坡現場運出遇難者遺體。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葛永華介紹,持續降雨極易引發山體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不僅會加大對失聯者的定位難度、降低其生還可能性,也會危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防止發生次生災害,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抽調40餘名專家組成了聯合專家組實時對現場救援進行指導,並在滑坡現場設立監測點,不間斷監測著山體的“動靜”,一有危險立即提醒現場搜救人員撤離。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專家對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陳思源進行會診。

生命接力在持續,

愛的接力也在持續。

“如果參與救援的你們在救援期間就餐不方便的話,可以到雞場鎮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館免費就餐。餐館是我父母開的,可以放心就餐。”災害發生後,這條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在現場,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自發為救援人員送水、送飯菜,有些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員休息。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大家誰都不想停,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為救援出一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連續的強降雨,夾雜石塊的泥水正順著滑坡體往下淌,滑坡體被新衝出了多條泥水溝,有再次發生滑坡的風險。為確保安全,核心區作業多次暫停。疾控人員不斷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對垃圾場、排洩物以及救援隊和居民住所進行消毒。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人員從山體滑坡現場運出遇難者遺體。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葛永華介紹,持續降雨極易引發山體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不僅會加大對失聯者的定位難度、降低其生還可能性,也會危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防止發生次生災害,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抽調40餘名專家組成了聯合專家組實時對現場救援進行指導,並在滑坡現場設立監測點,不間斷監測著山體的“動靜”,一有危險立即提醒現場搜救人員撤離。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隊員在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現場待命。

當地還對周邊環境不留死角、不留盲區開展摸排,對需要轉移安置的群眾,緊急轉移並妥善安置。記者在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看到,現場井然有序,所需生活用品已備齊,醫護人員正在為60歲以上的村民體檢,並對安置群眾進行心理疏導。

“我們會堅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負責人表示,還將全力做好善後處置等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26日21時許,夜幕降臨,總功率5.5千瓦的移動照明燈塔照亮滑坡現場,十多臺挖掘機貼著滑坡山體不停作業。不遠處,搜救人員緊盯著挖掘機挖出的每一剷土,每一片挖過的區域,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來源:新華網

編輯製作:六盤水廣播電視臺

總監製:李松濤

監製:奚寬軍

執行監製:黃向東

全媒體編輯:沈穎 蘇歡(實習)

六盤水廣播電視臺法律顧問

貴州中創聯律師事務所 魏興律師

TEL:13668585555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1

7月27日

新華網以

《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

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

72小時救援紀實》為題

講述了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

展開緊急救援的情況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衝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餘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

1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生滑坡,從家裡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倖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覆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繫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於搶險救災;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院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餘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餘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恆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星雲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衝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武警六盤水支隊於24日1時左右到達現場。“當時山體滑坡形成兩個大的堰塞湖。戰士們一到現場就開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盤水支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唐軍說。

由於滑坡造成現場電力中斷,戰士們就打著手電筒,用鐵鍬一鍬一鍬地挖,有的戰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時左右,兩個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點,救人的希望就會多一分

“這裡有個小孩,快點來救。”23日23時05分,暴雨中,第一個生還者被找到。最先到達救援現場的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升起移動式照明燈後,發現對面的山上有手電筒在閃爍,有人在呼救。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人民中路中隊中隊長黃永一個箭步衝過去,看到有兩名老鄉揹著一個小孩奔過來,黃永就連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頭部受傷,怕顛簸,黃永不停安慰他、鼓勵他,“孩子,別怕!”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醫護人員準備護送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周線勝上救援直升機,前往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災害發生後5分鐘,30公里外的楊梅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張軍接到了120指揮中心的電話:“雞場鎮坪地村發生山體滑坡,請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電話,張軍與護士長肖鈞芳快步跑上救護車,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彎道,於22時左右到達災害現場。

23時15分左右,卯長順一家三口被救出。

“我們對他們一家進行止血包紮後,立即送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隨後又回到現場等候命令。”張軍說:“從災害發生到現在,餓了就吃點盒飯或者方便麵,累了就睡在車上。”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時許,聽到滑坡點左側一處房屋垮塌處傳來的呼救聲,六盤水市消防救援中隊隊員三步並作兩步循著聲音奔去。

“老鄉別慌,我們來救你了。”隊員李以中一邊施救一邊安慰被困人員。24日3時,手腳都被泥石壓傷的村民周小會被救出。

正當他們準備撤離時,滑坡點發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跡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決定:迂迴撤離。雖然這將離救護車遠一些,但途中樹木茂盛,不易發生二次滑坡,可保證撤離安全。

天黑路滑,雨下個不停,救援隊員就這樣抬著周小會,深一腳淺一腳走在山路上。為了不讓傷員失去意識,隊員們一直和周小會說話,鼓勵他堅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救護車停放處,周小會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緊盯每一片區域,

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26日15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降落在六盤水首鋼水鋼總醫院門口,8歲的傷員周線勝被送上直升機。不到一個小時,直升機順利降落貴陽,周線勝隨即被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雙下肢骨折修復手術。兩個小時過去,術後的周線勝被轉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救治。

不僅周線勝,11名傷員送達醫院後均得到救治。傷情重的,經專家評估後送往貴陽救治。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6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首鋼水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專家對在山體滑坡災害中受重傷的兒童陳思源進行會診。

生命接力在持續,

愛的接力也在持續。

“如果參與救援的你們在救援期間就餐不方便的話,可以到雞場鎮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館免費就餐。餐館是我父母開的,可以放心就餐。”災害發生後,這條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在現場,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自發為救援人員送水、送飯菜,有些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員休息。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大家誰都不想停,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為救援出一份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連續的強降雨,夾雜石塊的泥水正順著滑坡體往下淌,滑坡體被新衝出了多條泥水溝,有再次發生滑坡的風險。為確保安全,核心區作業多次暫停。疾控人員不斷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對垃圾場、排洩物以及救援隊和居民住所進行消毒。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人員從山體滑坡現場運出遇難者遺體。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葛永華介紹,持續降雨極易引發山體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不僅會加大對失聯者的定位難度、降低其生還可能性,也會危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防止發生次生災害,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抽調40餘名專家組成了聯合專家組實時對現場救援進行指導,並在滑坡現場設立監測點,不間斷監測著山體的“動靜”,一有危險立即提醒現場搜救人員撤離。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7月24日,救援隊員在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現場待命。

當地還對周邊環境不留死角、不留盲區開展摸排,對需要轉移安置的群眾,緊急轉移並妥善安置。記者在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看到,現場井然有序,所需生活用品已備齊,醫護人員正在為60歲以上的村民體檢,並對安置群眾進行心理疏導。

“我們會堅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負責人表示,還將全力做好善後處置等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26日21時許,夜幕降臨,總功率5.5千瓦的移動照明燈塔照亮滑坡現場,十多臺挖掘機貼著滑坡山體不停作業。不遠處,搜救人員緊盯著挖掘機挖出的每一剷土,每一片挖過的區域,不放過一絲一毫線索。

來源:新華網

編輯製作:六盤水廣播電視臺

總監製:李松濤

監製:奚寬軍

執行監製:黃向東

全媒體編輯:沈穎 蘇歡(實習)

六盤水廣播電視臺法律顧問

貴州中創聯律師事務所 魏興律師

TEL:13668585555

救援丨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