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真實歷史中的將領不可能如同小說中一般,常年使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神兵”,甚至不可能僅使用一種兵器。即使在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品質再高的兵器也難免在戰鬥中損毀,因此前線的將領必須準備多把兵器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另一方面,戰爭中往往條件有限,將領不大可能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找到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而言,武功高強的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多種兵器的使用技法。或許如關羽這樣的萬人敵確實精通某種兵器,但也絕不會拿起別的兵器就“手生”。

講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中的關羽不太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且其日常使用的兵器應當不止一種。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但我們知道,作為短兵器的劍是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的,而東漢末年的冶鐵技術並不足以打造後世的馬刀,因此當時馬背上使用的應當是長兵器,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而不可能是長柄大刀,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

其一,從出土文物上看,兩漢乃至三國時期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長柄大刀屬於唐代,於是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關羽同樣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

其二,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這一類招式較為複雜的長兵器離不開馬鐙的幫助,而同樣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三國時期應當是沒有馬鐙的。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列出瞭如下依據:當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為1965年從遼寧北票市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其年代大致為公元415年。由此推算,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馬鐙,關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只能使用刺擊類長兵器。

其三,從史料記載上看,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長矛。《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短刀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似乎已經被否決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不盡然。

上文列舉的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論據,看似言之有理,其實都靠不住。下面我們對其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從出土文物上看,三國時期不存在長柄大刀不假,但是我們對於這個結論必須加上一個前提:三國時期確實沒有全鐵製的長柄大刀。也就是說,出土文物的狀況並不能說明,三國時期不存在木杆或以其它材料製作刀杆的長柄大刀。

事實上後人對於兩漢三國時期的兵器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誤認為長兵器和短兵器一樣,都是全鐵製打造的。如果有零星的長兵器使用全鐵製打造,或許說得過去,然而三國時期的絕大多數長兵器,其實都不是用鐵製作杆。大致原因有三點:其一,當時的冶鐵技術決定了全鐵製長兵器的良品率較低,不存在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其二,在不考慮良品率的情況下,全鐵製長兵器成本同樣很高,無法大規模生產;其三:全鐵製長兵器非常沉重,難以靈活運用,即使能夠大規模生產,也難以保證士兵能夠在使用此種兵器時快速形成戰鬥力。況且在戰鬥中使用全鐵製長兵器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即使當時能夠生產此類武器,也只可能裝備極少數的精銳部隊,不可能普及。

此外全鐵製長兵器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有限,騎兵即使擁有馬鐙,也很少在馬背上使用全鐵製長兵器,瞭解騎兵作戰細節的人知道,當騎兵使用長兵器命中對手時,其本人也將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堅硬的全鐵製長兵器,則騎兵重則落馬喪命,輕則重傷。因此東西方騎兵使用的都不是鐵桿長兵器,中世紀的西方騎士多使用易碎材料製作長矛的杆,古代中國則使用特製材料製作彈性良好的馬槊。因此當時的長兵器實質上絕大多數都是木杆的,這一點在出土文物上也有反映。我們知道從先秦到唐代,出土的全鐵製長兵器數量十分稀少,但是諸如長矛和長戟的頭卻很多,這也充分說明當時的長兵器大多是木杆的。那麼唐代以前有沒有長柄大刀的刀頭出土呢?有。周緯編寫的《中國兵器詩稿》中就記載有出土文物中先秦時期的長柄大刀。從文物的形狀是看,其長度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公分的,而且“刀柄”處無法用手直接握持,顯然這屬於長柄大刀的刀頭。因此從出土文物的角度看,兩漢三國時期是存在長柄大刀的。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真實歷史中的將領不可能如同小說中一般,常年使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神兵”,甚至不可能僅使用一種兵器。即使在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品質再高的兵器也難免在戰鬥中損毀,因此前線的將領必須準備多把兵器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另一方面,戰爭中往往條件有限,將領不大可能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找到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而言,武功高強的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多種兵器的使用技法。或許如關羽這樣的萬人敵確實精通某種兵器,但也絕不會拿起別的兵器就“手生”。

講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中的關羽不太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且其日常使用的兵器應當不止一種。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但我們知道,作為短兵器的劍是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的,而東漢末年的冶鐵技術並不足以打造後世的馬刀,因此當時馬背上使用的應當是長兵器,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而不可能是長柄大刀,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

其一,從出土文物上看,兩漢乃至三國時期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長柄大刀屬於唐代,於是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關羽同樣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

其二,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這一類招式較為複雜的長兵器離不開馬鐙的幫助,而同樣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三國時期應當是沒有馬鐙的。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列出瞭如下依據:當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為1965年從遼寧北票市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其年代大致為公元415年。由此推算,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馬鐙,關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只能使用刺擊類長兵器。

其三,從史料記載上看,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長矛。《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短刀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似乎已經被否決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不盡然。

上文列舉的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論據,看似言之有理,其實都靠不住。下面我們對其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從出土文物上看,三國時期不存在長柄大刀不假,但是我們對於這個結論必須加上一個前提:三國時期確實沒有全鐵製的長柄大刀。也就是說,出土文物的狀況並不能說明,三國時期不存在木杆或以其它材料製作刀杆的長柄大刀。

事實上後人對於兩漢三國時期的兵器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誤認為長兵器和短兵器一樣,都是全鐵製打造的。如果有零星的長兵器使用全鐵製打造,或許說得過去,然而三國時期的絕大多數長兵器,其實都不是用鐵製作杆。大致原因有三點:其一,當時的冶鐵技術決定了全鐵製長兵器的良品率較低,不存在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其二,在不考慮良品率的情況下,全鐵製長兵器成本同樣很高,無法大規模生產;其三:全鐵製長兵器非常沉重,難以靈活運用,即使能夠大規模生產,也難以保證士兵能夠在使用此種兵器時快速形成戰鬥力。況且在戰鬥中使用全鐵製長兵器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即使當時能夠生產此類武器,也只可能裝備極少數的精銳部隊,不可能普及。

此外全鐵製長兵器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有限,騎兵即使擁有馬鐙,也很少在馬背上使用全鐵製長兵器,瞭解騎兵作戰細節的人知道,當騎兵使用長兵器命中對手時,其本人也將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堅硬的全鐵製長兵器,則騎兵重則落馬喪命,輕則重傷。因此東西方騎兵使用的都不是鐵桿長兵器,中世紀的西方騎士多使用易碎材料製作長矛的杆,古代中國則使用特製材料製作彈性良好的馬槊。因此當時的長兵器實質上絕大多數都是木杆的,這一點在出土文物上也有反映。我們知道從先秦到唐代,出土的全鐵製長兵器數量十分稀少,但是諸如長矛和長戟的頭卻很多,這也充分說明當時的長兵器大多是木杆的。那麼唐代以前有沒有長柄大刀的刀頭出土呢?有。周緯編寫的《中國兵器詩稿》中就記載有出土文物中先秦時期的長柄大刀。從文物的形狀是看,其長度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公分的,而且“刀柄”處無法用手直接握持,顯然這屬於長柄大刀的刀頭。因此從出土文物的角度看,兩漢三國時期是存在長柄大刀的。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商代出土的曲脊翹首青銅刀,通長43.4釐米,本寬7釐米,可注意到其刀柄部分無法握持,應為與刀杆的結合處

再看馬鐙的問題。實際上學術界就馬鐙在中國的出現年代一直有爭議,雖然實物馬鐙的出土年代較晚,但是諸如陶俑、壁畫等其它藝術作品卻反映出馬鐙的出現年代應當更早。如2004年西安南郊古墓中發現了據稱年代為西漢的大型壁畫,其中就出現了馬鐙。當前學術界公認的馬鐙產生時間跨度,在西漢至兩晉南北朝期間,具體是什麼時候,並無定論。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不確定的結論,斷言三國時期沒有馬鐙,進一步得出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結論。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真實歷史中的將領不可能如同小說中一般,常年使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神兵”,甚至不可能僅使用一種兵器。即使在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品質再高的兵器也難免在戰鬥中損毀,因此前線的將領必須準備多把兵器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另一方面,戰爭中往往條件有限,將領不大可能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找到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而言,武功高強的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多種兵器的使用技法。或許如關羽這樣的萬人敵確實精通某種兵器,但也絕不會拿起別的兵器就“手生”。

講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中的關羽不太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且其日常使用的兵器應當不止一種。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但我們知道,作為短兵器的劍是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的,而東漢末年的冶鐵技術並不足以打造後世的馬刀,因此當時馬背上使用的應當是長兵器,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而不可能是長柄大刀,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

其一,從出土文物上看,兩漢乃至三國時期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長柄大刀屬於唐代,於是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關羽同樣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

其二,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這一類招式較為複雜的長兵器離不開馬鐙的幫助,而同樣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三國時期應當是沒有馬鐙的。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列出瞭如下依據:當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為1965年從遼寧北票市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其年代大致為公元415年。由此推算,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馬鐙,關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只能使用刺擊類長兵器。

其三,從史料記載上看,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長矛。《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短刀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似乎已經被否決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不盡然。

上文列舉的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論據,看似言之有理,其實都靠不住。下面我們對其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從出土文物上看,三國時期不存在長柄大刀不假,但是我們對於這個結論必須加上一個前提:三國時期確實沒有全鐵製的長柄大刀。也就是說,出土文物的狀況並不能說明,三國時期不存在木杆或以其它材料製作刀杆的長柄大刀。

事實上後人對於兩漢三國時期的兵器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誤認為長兵器和短兵器一樣,都是全鐵製打造的。如果有零星的長兵器使用全鐵製打造,或許說得過去,然而三國時期的絕大多數長兵器,其實都不是用鐵製作杆。大致原因有三點:其一,當時的冶鐵技術決定了全鐵製長兵器的良品率較低,不存在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其二,在不考慮良品率的情況下,全鐵製長兵器成本同樣很高,無法大規模生產;其三:全鐵製長兵器非常沉重,難以靈活運用,即使能夠大規模生產,也難以保證士兵能夠在使用此種兵器時快速形成戰鬥力。況且在戰鬥中使用全鐵製長兵器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即使當時能夠生產此類武器,也只可能裝備極少數的精銳部隊,不可能普及。

此外全鐵製長兵器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有限,騎兵即使擁有馬鐙,也很少在馬背上使用全鐵製長兵器,瞭解騎兵作戰細節的人知道,當騎兵使用長兵器命中對手時,其本人也將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堅硬的全鐵製長兵器,則騎兵重則落馬喪命,輕則重傷。因此東西方騎兵使用的都不是鐵桿長兵器,中世紀的西方騎士多使用易碎材料製作長矛的杆,古代中國則使用特製材料製作彈性良好的馬槊。因此當時的長兵器實質上絕大多數都是木杆的,這一點在出土文物上也有反映。我們知道從先秦到唐代,出土的全鐵製長兵器數量十分稀少,但是諸如長矛和長戟的頭卻很多,這也充分說明當時的長兵器大多是木杆的。那麼唐代以前有沒有長柄大刀的刀頭出土呢?有。周緯編寫的《中國兵器詩稿》中就記載有出土文物中先秦時期的長柄大刀。從文物的形狀是看,其長度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公分的,而且“刀柄”處無法用手直接握持,顯然這屬於長柄大刀的刀頭。因此從出土文物的角度看,兩漢三國時期是存在長柄大刀的。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商代出土的曲脊翹首青銅刀,通長43.4釐米,本寬7釐米,可注意到其刀柄部分無法握持,應為與刀杆的結合處

再看馬鐙的問題。實際上學術界就馬鐙在中國的出現年代一直有爭議,雖然實物馬鐙的出土年代較晚,但是諸如陶俑、壁畫等其它藝術作品卻反映出馬鐙的出現年代應當更早。如2004年西安南郊古墓中發現了據稱年代為西漢的大型壁畫,其中就出現了馬鐙。當前學術界公認的馬鐙產生時間跨度,在西漢至兩晉南北朝期間,具體是什麼時候,並無定論。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不確定的結論,斷言三國時期沒有馬鐙,進一步得出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結論。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疑似為西漢時期的壁畫,其中馬鐙清晰可見

況且從邏輯上看,是馬鐙帶來的功能決定了長柄大刀能不能在馬背上使用,而非馬鐙本身。因此即使三國時期不存在馬鐙,只要存在功能類似的替代物,那麼關羽就有條件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那麼,三國時期真的有功能近似馬鐙的馬具嗎?

有。

這一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結合史籍記載與騎兵行軍的規律得出的。我們知道在沒有馬鐙的年代,人騎在馬上時雙腿必須緊緊的夾著馬肚子以保持身體平衡,這對於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在急行軍中,如果騎兵必須將大量體力消耗在保持身體平衡狀態上,則非但無法保持迎敵時的戰鬥力,能否保持立在馬上不掉下來都是個嚴峻的問題,可見有無馬鐙對於騎兵機動性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騎兵如果要進行一晝夜行進超過八十公里的急行軍(有觀點認為是蒙古騎兵西征時的平均推進速度),則必須藉助馬鐙的幫助。

而查找三國時期的史籍,我們確實能夠查到騎兵急行軍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對於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南征劉表時,派出精銳騎兵追擊劉備一事有如下記載“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史書中明確記載了曹操精銳騎兵急行軍的情況,漢朝時期的三百餘里,大致摺合現代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這個距離與新野到當陽的路程基本吻合,即使史書記載有誇張之處,也足以證明曹操的騎兵部隊進行了急行軍。如果沒有馬鐙。或是功能類似馬鐙的馬具幫助,則曹軍騎兵根本不可能進行速度如此之快的急行軍。

對比後世史料,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年北京保衛戰時,趙率教率騎兵勤王的速度是“三晝夜馳三百五十里”(《崇禎實錄》記載),袁崇煥率領關寧軍騎兵進京救援時的速度是“兩晝夜疾行三百里”(《白冤書》),這一速度與曹操的虎豹騎追擊劉備的速度差不多。如果認為《三國志》的記載並不準確,曹軍騎兵的速度只有史書中記載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也已經屬於快速行軍。馬鐙是明朝騎兵的常規裝備,也是保障騎兵長距離急行軍的必備之物,因此我們可以由此判斷,即使三國時期沒有馬鐙,當時的騎兵也必然裝備了具有類似功能的馬具。

這一觀點在史學界也有出現。學者駱曉平曾在其2015年所作《再談我國馬鐙的產生時代》中指出,金屬馬鐙的產生不會早於三國時期,但是在此前一段時間裡,完全有可能存在過一些大致具備馬鐙功能的物件,比如說用藤草、樹皮、布條、革帶等做成的懸在馬腹兩側的繩套或其它形態的“原始馬鐙”。在雲南石寨山就曾經出土一個西漢王莽時期的貯貝器,其頂部“有一個騎無鞍馬者的鎏金塑像,其雙腳拇指套在鞍前垂下的繩圈中”,可見具備馬鐙功能的“早期馬鐙”已經在西漢出現。這種“原始馬鐙”、材質柔軟輕飄、形狀不定型,使用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隱患(一旦墜馬倒地,騎者的腳若未及時抽出,將導致被馬拖行。),況且其製作簡便、可以隨地取材而又易於損壞,因此難免隨用隨扔。這樣的特點,使其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未能作為“標配”而成為馬具固定的組成部分,因此並沒有獲得固定的稱謂而進入當時漢民族的語言文字系統。

《史記》、《漢書》中楚漢精騎奮勇搏殺、漢軍騎兵深入大漠奇襲匈奴等記載都表明,當時騎兵的馬具功能已經基本齊全,可以支持騎兵和將領在馬背上施展高超的武功,到了三國時期,馬具的功能只會更全面,從這個角度講,關羽完全不會因為受到馬具功能的限制而無法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

其三,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同樣不能得出關羽在馬背上使用長戟、長矛的結論,在綜合各方面史料之後,我們反而能夠得出結論,關羽最常使用的長兵器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前文已經分析過,三國時代具備產生長柄大刀的物質基礎,而史料記載也可以旁證,三國時期極有可能存在長柄大刀。《三國志·典韋傳》中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此處的長刀極有可能是長柄大刀。從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中可知,漢代以後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既然長柄大刀在三國時代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基礎也就存在了。

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這是反映關羽用刀的直接記載。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自己的兵器和身份地位的象徵,如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 公元226 年) 造劍十口、刀萬口,一方面說明當時戰場上主要使用的短兵器已經變成了環首刀,另一方面也說明高級將領的隨手短兵器依然是劍。因此這裡“萬人”刀應當指長柄大刀,不可能是短刀。

至於以《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的“刺顏良”(我們暫時不考慮刺可能為“剌”的誤寫)斷言關羽不用刀而用長矛就更沒有道理。從史書上看,“刺”也經常被用來形容刀的運用,《漢書·蘇武傳》載,漢王朝派蘇武出使匈奴,當匈奴逼蘇武投降時,“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引佩刀自刺”,可見刀是可以刺的。另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斬顏良過程也是“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顯然即使是青龍偃月刀,也是可以“刺”的。許多學者認為刀不能刺,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漢三國時期刀的形制,也不瞭解長刀的使用技法。漢朝騎兵多使用直刀,而非後世的彎馬刀,正是因為直刀既能進行劈砍,也可以進行穿刺。穿刺會給敵人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一擊就可以使敵人的戰鬥力喪失。長柄大刀或斬馬劍同時具備劈砍與穿刺的功能,使用非常靈活。此外中國刀法內容豐富,靈活多變。大刀看刃,其基本刀法為持、扎、劈、砍、撩、反斬、平斬、切、撲、擊、點、夾花、刺、抽、抹、單花、拖、拉、撥、拄、畫、掛、挑、削、絞、架、擋等。由此可見刺擊是長柄大刀同樣具備的功能。

支持關羽不可能用刀的人對於《三國志·關羽傳》中關羽斬顏良的解讀還有一個要點,及對於“斬其首還”的解釋為關羽用長矛刺死顏良之後下馬砍下顏良的腦袋後撤退。這種分析同樣靠不住。我們知道正史上的白馬之戰並非小說中的兩軍對峙、關羽衝擊堂堂之陣,也不存在袁軍被關羽全都嚇得停在原地不敢動的情況。《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以“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在正史中恐怕不太可能。正史上的白馬戰鬥是曹操率兵對顏良部隊進行的突襲,雙方已經處於交戰狀態,而關羽的“斬首行動”屬於突擊,務求速戰速決,因此關羽不一定具備下馬砍顏良腦袋的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關羽多半需要在馬背上完成所有工作。這樣一來,這一條記載不但不能得出關羽同時使用環首刀和長矛的結論,反而旁證關羽使用的應該是一種兼具刺和砍功能的長兵器,且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當然,這種長兵器也不一定就是我們通常認識中的長柄大刀。畢竟有限的出土文物尚無法證實三國時代一定存在長柄大刀。不過魏晉時代的壁畫證實,當時確實還存在另一種長刀,即儀刀。這種儀刀是一種長刃刀。長度大約在七尺左右(魏晉時代一尺大約23cm),史籍中亦有“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的記載可作為對照。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真實歷史中的將領不可能如同小說中一般,常年使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神兵”,甚至不可能僅使用一種兵器。即使在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品質再高的兵器也難免在戰鬥中損毀,因此前線的將領必須準備多把兵器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另一方面,戰爭中往往條件有限,將領不大可能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找到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而言,武功高強的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多種兵器的使用技法。或許如關羽這樣的萬人敵確實精通某種兵器,但也絕不會拿起別的兵器就“手生”。

講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中的關羽不太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且其日常使用的兵器應當不止一種。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但我們知道,作為短兵器的劍是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的,而東漢末年的冶鐵技術並不足以打造後世的馬刀,因此當時馬背上使用的應當是長兵器,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而不可能是長柄大刀,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

其一,從出土文物上看,兩漢乃至三國時期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長柄大刀屬於唐代,於是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關羽同樣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

其二,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這一類招式較為複雜的長兵器離不開馬鐙的幫助,而同樣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三國時期應當是沒有馬鐙的。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列出瞭如下依據:當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為1965年從遼寧北票市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其年代大致為公元415年。由此推算,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馬鐙,關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只能使用刺擊類長兵器。

其三,從史料記載上看,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長矛。《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短刀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似乎已經被否決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不盡然。

上文列舉的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論據,看似言之有理,其實都靠不住。下面我們對其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從出土文物上看,三國時期不存在長柄大刀不假,但是我們對於這個結論必須加上一個前提:三國時期確實沒有全鐵製的長柄大刀。也就是說,出土文物的狀況並不能說明,三國時期不存在木杆或以其它材料製作刀杆的長柄大刀。

事實上後人對於兩漢三國時期的兵器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誤認為長兵器和短兵器一樣,都是全鐵製打造的。如果有零星的長兵器使用全鐵製打造,或許說得過去,然而三國時期的絕大多數長兵器,其實都不是用鐵製作杆。大致原因有三點:其一,當時的冶鐵技術決定了全鐵製長兵器的良品率較低,不存在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其二,在不考慮良品率的情況下,全鐵製長兵器成本同樣很高,無法大規模生產;其三:全鐵製長兵器非常沉重,難以靈活運用,即使能夠大規模生產,也難以保證士兵能夠在使用此種兵器時快速形成戰鬥力。況且在戰鬥中使用全鐵製長兵器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即使當時能夠生產此類武器,也只可能裝備極少數的精銳部隊,不可能普及。

此外全鐵製長兵器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有限,騎兵即使擁有馬鐙,也很少在馬背上使用全鐵製長兵器,瞭解騎兵作戰細節的人知道,當騎兵使用長兵器命中對手時,其本人也將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堅硬的全鐵製長兵器,則騎兵重則落馬喪命,輕則重傷。因此東西方騎兵使用的都不是鐵桿長兵器,中世紀的西方騎士多使用易碎材料製作長矛的杆,古代中國則使用特製材料製作彈性良好的馬槊。因此當時的長兵器實質上絕大多數都是木杆的,這一點在出土文物上也有反映。我們知道從先秦到唐代,出土的全鐵製長兵器數量十分稀少,但是諸如長矛和長戟的頭卻很多,這也充分說明當時的長兵器大多是木杆的。那麼唐代以前有沒有長柄大刀的刀頭出土呢?有。周緯編寫的《中國兵器詩稿》中就記載有出土文物中先秦時期的長柄大刀。從文物的形狀是看,其長度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公分的,而且“刀柄”處無法用手直接握持,顯然這屬於長柄大刀的刀頭。因此從出土文物的角度看,兩漢三國時期是存在長柄大刀的。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商代出土的曲脊翹首青銅刀,通長43.4釐米,本寬7釐米,可注意到其刀柄部分無法握持,應為與刀杆的結合處

再看馬鐙的問題。實際上學術界就馬鐙在中國的出現年代一直有爭議,雖然實物馬鐙的出土年代較晚,但是諸如陶俑、壁畫等其它藝術作品卻反映出馬鐙的出現年代應當更早。如2004年西安南郊古墓中發現了據稱年代為西漢的大型壁畫,其中就出現了馬鐙。當前學術界公認的馬鐙產生時間跨度,在西漢至兩晉南北朝期間,具體是什麼時候,並無定論。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不確定的結論,斷言三國時期沒有馬鐙,進一步得出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結論。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疑似為西漢時期的壁畫,其中馬鐙清晰可見

況且從邏輯上看,是馬鐙帶來的功能決定了長柄大刀能不能在馬背上使用,而非馬鐙本身。因此即使三國時期不存在馬鐙,只要存在功能類似的替代物,那麼關羽就有條件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那麼,三國時期真的有功能近似馬鐙的馬具嗎?

有。

這一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結合史籍記載與騎兵行軍的規律得出的。我們知道在沒有馬鐙的年代,人騎在馬上時雙腿必須緊緊的夾著馬肚子以保持身體平衡,這對於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在急行軍中,如果騎兵必須將大量體力消耗在保持身體平衡狀態上,則非但無法保持迎敵時的戰鬥力,能否保持立在馬上不掉下來都是個嚴峻的問題,可見有無馬鐙對於騎兵機動性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騎兵如果要進行一晝夜行進超過八十公里的急行軍(有觀點認為是蒙古騎兵西征時的平均推進速度),則必須藉助馬鐙的幫助。

而查找三國時期的史籍,我們確實能夠查到騎兵急行軍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對於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南征劉表時,派出精銳騎兵追擊劉備一事有如下記載“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史書中明確記載了曹操精銳騎兵急行軍的情況,漢朝時期的三百餘里,大致摺合現代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這個距離與新野到當陽的路程基本吻合,即使史書記載有誇張之處,也足以證明曹操的騎兵部隊進行了急行軍。如果沒有馬鐙。或是功能類似馬鐙的馬具幫助,則曹軍騎兵根本不可能進行速度如此之快的急行軍。

對比後世史料,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年北京保衛戰時,趙率教率騎兵勤王的速度是“三晝夜馳三百五十里”(《崇禎實錄》記載),袁崇煥率領關寧軍騎兵進京救援時的速度是“兩晝夜疾行三百里”(《白冤書》),這一速度與曹操的虎豹騎追擊劉備的速度差不多。如果認為《三國志》的記載並不準確,曹軍騎兵的速度只有史書中記載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也已經屬於快速行軍。馬鐙是明朝騎兵的常規裝備,也是保障騎兵長距離急行軍的必備之物,因此我們可以由此判斷,即使三國時期沒有馬鐙,當時的騎兵也必然裝備了具有類似功能的馬具。

這一觀點在史學界也有出現。學者駱曉平曾在其2015年所作《再談我國馬鐙的產生時代》中指出,金屬馬鐙的產生不會早於三國時期,但是在此前一段時間裡,完全有可能存在過一些大致具備馬鐙功能的物件,比如說用藤草、樹皮、布條、革帶等做成的懸在馬腹兩側的繩套或其它形態的“原始馬鐙”。在雲南石寨山就曾經出土一個西漢王莽時期的貯貝器,其頂部“有一個騎無鞍馬者的鎏金塑像,其雙腳拇指套在鞍前垂下的繩圈中”,可見具備馬鐙功能的“早期馬鐙”已經在西漢出現。這種“原始馬鐙”、材質柔軟輕飄、形狀不定型,使用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隱患(一旦墜馬倒地,騎者的腳若未及時抽出,將導致被馬拖行。),況且其製作簡便、可以隨地取材而又易於損壞,因此難免隨用隨扔。這樣的特點,使其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未能作為“標配”而成為馬具固定的組成部分,因此並沒有獲得固定的稱謂而進入當時漢民族的語言文字系統。

《史記》、《漢書》中楚漢精騎奮勇搏殺、漢軍騎兵深入大漠奇襲匈奴等記載都表明,當時騎兵的馬具功能已經基本齊全,可以支持騎兵和將領在馬背上施展高超的武功,到了三國時期,馬具的功能只會更全面,從這個角度講,關羽完全不會因為受到馬具功能的限制而無法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

其三,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同樣不能得出關羽在馬背上使用長戟、長矛的結論,在綜合各方面史料之後,我們反而能夠得出結論,關羽最常使用的長兵器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前文已經分析過,三國時代具備產生長柄大刀的物質基礎,而史料記載也可以旁證,三國時期極有可能存在長柄大刀。《三國志·典韋傳》中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此處的長刀極有可能是長柄大刀。從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中可知,漢代以後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既然長柄大刀在三國時代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基礎也就存在了。

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這是反映關羽用刀的直接記載。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自己的兵器和身份地位的象徵,如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 公元226 年) 造劍十口、刀萬口,一方面說明當時戰場上主要使用的短兵器已經變成了環首刀,另一方面也說明高級將領的隨手短兵器依然是劍。因此這裡“萬人”刀應當指長柄大刀,不可能是短刀。

至於以《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的“刺顏良”(我們暫時不考慮刺可能為“剌”的誤寫)斷言關羽不用刀而用長矛就更沒有道理。從史書上看,“刺”也經常被用來形容刀的運用,《漢書·蘇武傳》載,漢王朝派蘇武出使匈奴,當匈奴逼蘇武投降時,“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引佩刀自刺”,可見刀是可以刺的。另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斬顏良過程也是“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顯然即使是青龍偃月刀,也是可以“刺”的。許多學者認為刀不能刺,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漢三國時期刀的形制,也不瞭解長刀的使用技法。漢朝騎兵多使用直刀,而非後世的彎馬刀,正是因為直刀既能進行劈砍,也可以進行穿刺。穿刺會給敵人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一擊就可以使敵人的戰鬥力喪失。長柄大刀或斬馬劍同時具備劈砍與穿刺的功能,使用非常靈活。此外中國刀法內容豐富,靈活多變。大刀看刃,其基本刀法為持、扎、劈、砍、撩、反斬、平斬、切、撲、擊、點、夾花、刺、抽、抹、單花、拖、拉、撥、拄、畫、掛、挑、削、絞、架、擋等。由此可見刺擊是長柄大刀同樣具備的功能。

支持關羽不可能用刀的人對於《三國志·關羽傳》中關羽斬顏良的解讀還有一個要點,及對於“斬其首還”的解釋為關羽用長矛刺死顏良之後下馬砍下顏良的腦袋後撤退。這種分析同樣靠不住。我們知道正史上的白馬之戰並非小說中的兩軍對峙、關羽衝擊堂堂之陣,也不存在袁軍被關羽全都嚇得停在原地不敢動的情況。《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以“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在正史中恐怕不太可能。正史上的白馬戰鬥是曹操率兵對顏良部隊進行的突襲,雙方已經處於交戰狀態,而關羽的“斬首行動”屬於突擊,務求速戰速決,因此關羽不一定具備下馬砍顏良腦袋的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關羽多半需要在馬背上完成所有工作。這樣一來,這一條記載不但不能得出關羽同時使用環首刀和長矛的結論,反而旁證關羽使用的應該是一種兼具刺和砍功能的長兵器,且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當然,這種長兵器也不一定就是我們通常認識中的長柄大刀。畢竟有限的出土文物尚無法證實三國時代一定存在長柄大刀。不過魏晉時代的壁畫證實,當時確實還存在另一種長刀,即儀刀。這種儀刀是一種長刃刀。長度大約在七尺左右(魏晉時代一尺大約23cm),史籍中亦有“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的記載可作為對照。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晉書·載記第三》中在描述東晉陳安的勇武時曾形容:“安與壯士十餘騎於陝中格戰,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交則刀矛俱發,輒害五六;遠則雙帶鞬服,左右馳射而走。”《資治通鑑》也記載了陳安“左揮七尺大刀,右運丈八蛇矛”,這裡正史明確提到了“七尺大刀”,應當就是一種常用作儀刀的長刃環首刀。陳安時距離三國時代結束不過四十餘年,距離關羽的年代也不過百年。由此推斷,關羽多半在實戰中也使用過長刃儀刀。當然,這並不是說關羽不會使用其它兵器,如前文所述,作為“萬人敵”,關羽理論上說具備熟練使用包括槍、矛在內大多數長兵器的能力的。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上的關羽雖然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是極大的。甚至有學者在文章中提出瞭如此看法:“偃月刀這個名稱不是三國時出現的,它也不是用於戰鬥的,它是出現在三國之後,這是事實。但是沒有誰敢說三國時沒有與這種樣子相似的刀, 也許有這種樣子的刀和後來的偃月刀相似,但不叫偃月刀,也就是說關羽所喜愛的武器雖不知道是不是那種樣子,但是不叫“青龍偃月刀”古代的猛將們都會給自己打造一件不尋常的兵器,像偃月刀的那種刀在那時侯確實是稀罕物,關羽這種人用它也不稀奇。既然只是像後來的偃月刀,所以它就不是完全一樣,偃月刀不能刺,關羽的刀就未必不能刺,也許它大部分像偃月刀,而前端卻是尖頭,這就能斬能刺了。既然是長柄的刀,就應該比較重,長柄的刀如果輕了就使不上勁,所以他愛用的應該是長柄的、偏重的、有較細的尖頭的刀。”這樣看來,電影《赤壁》中關羽的兵器,反而可能是符合史實的。

"

隨著各種歷史段子的普及,一些奇談怪論甚囂塵上,特別在廣受關注的三國時代。諸如“劉備不是劉皇叔”,“張飛是個帥哥”,“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觀點讓很多人深信不疑。特別重要的是,這些觀點往往不是簡單胡說八道,經常有證據有理論,更能讓人相信。可是他們就是真正的歷史嗎?未必!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親眼見到歷史。我們對其瞭解其實都是經過其他人的考證。但這考證經常有錯誤。如在清朝,知名學者就曾經把女媧考證成男人。

到了現在,由於引入了西方的考古學知識。我們考證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錯誤依然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一下《坎曼爾詩抄》,看看“出土文物”的含金量。

這裡說說有關三國的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那就是青龍偃月刀。現代人很多已經相信,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武聖關羽使用的其實是矛。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知乎網友“大明孫承宗”對於這一流傳千古的神兵做了詳細的考證,結論和很多人相信的似乎不一樣。

本文經“大明孫承宗”同意轉載,期待大家評價。

青龍偃月刀是虛構的嗎?——正史中關羽使用的兵器探討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更是幾乎與關聖人如影隨行,《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就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一起成為關羽的辨識標記。劉備敗走漢津口、曹操領兵追擊時也有“忽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曰:‘我在此等候多時了!’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刀,坐下赤兔馬,原來是關雲長”的描寫。《三國演義》圍繞青龍偃月刀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情節,例如: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等等,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似乎比關羽還要長。作者在乘雪破羌兵時,還安排了一段成神之後的關雲長“下凡”助戰的情節,“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青龍偃月刀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如此出神入化,那麼在正史上,它真的是關羽的兵器嗎?

恐怕並非如此。

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但無銳利尖鋒。青龍偃月刀這類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期非常不成熟,難以生產。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真實歷史中的將領不可能如同小說中一般,常年使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神兵”,甚至不可能僅使用一種兵器。即使在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品質再高的兵器也難免在戰鬥中損毀,因此前線的將領必須準備多把兵器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另一方面,戰爭中往往條件有限,將領不大可能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找到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而言,武功高強的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多種兵器的使用技法。或許如關羽這樣的萬人敵確實精通某種兵器,但也絕不會拿起別的兵器就“手生”。

講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中的關羽不太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且其日常使用的兵器應當不止一種。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但我們知道,作為短兵器的劍是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的,而東漢末年的冶鐵技術並不足以打造後世的馬刀,因此當時馬背上使用的應當是長兵器,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而不可能是長柄大刀,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

其一,從出土文物上看,兩漢乃至三國時期並沒有長柄大刀出現。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長柄大刀屬於唐代,於是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關羽同樣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

其二,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這一類招式較為複雜的長兵器離不開馬鐙的幫助,而同樣從出土文物的狀況上看,三國時期應當是沒有馬鐙的。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列出瞭如下依據:當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為1965年從遼寧北票市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其年代大致為公元415年。由此推算,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馬鐙,關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只能使用刺擊類長兵器。

其三,從史料記載上看,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長矛。《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短刀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似乎已經被否決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不盡然。

上文列舉的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論據,看似言之有理,其實都靠不住。下面我們對其進行逐一分析:

首先從出土文物上看,三國時期不存在長柄大刀不假,但是我們對於這個結論必須加上一個前提:三國時期確實沒有全鐵製的長柄大刀。也就是說,出土文物的狀況並不能說明,三國時期不存在木杆或以其它材料製作刀杆的長柄大刀。

事實上後人對於兩漢三國時期的兵器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誤認為長兵器和短兵器一樣,都是全鐵製打造的。如果有零星的長兵器使用全鐵製打造,或許說得過去,然而三國時期的絕大多數長兵器,其實都不是用鐵製作杆。大致原因有三點:其一,當時的冶鐵技術決定了全鐵製長兵器的良品率較低,不存在大規模生產的條件;其二,在不考慮良品率的情況下,全鐵製長兵器成本同樣很高,無法大規模生產;其三:全鐵製長兵器非常沉重,難以靈活運用,即使能夠大規模生產,也難以保證士兵能夠在使用此種兵器時快速形成戰鬥力。況且在戰鬥中使用全鐵製長兵器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即使當時能夠生產此類武器,也只可能裝備極少數的精銳部隊,不可能普及。

此外全鐵製長兵器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有限,騎兵即使擁有馬鐙,也很少在馬背上使用全鐵製長兵器,瞭解騎兵作戰細節的人知道,當騎兵使用長兵器命中對手時,其本人也將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堅硬的全鐵製長兵器,則騎兵重則落馬喪命,輕則重傷。因此東西方騎兵使用的都不是鐵桿長兵器,中世紀的西方騎士多使用易碎材料製作長矛的杆,古代中國則使用特製材料製作彈性良好的馬槊。因此當時的長兵器實質上絕大多數都是木杆的,這一點在出土文物上也有反映。我們知道從先秦到唐代,出土的全鐵製長兵器數量十分稀少,但是諸如長矛和長戟的頭卻很多,這也充分說明當時的長兵器大多是木杆的。那麼唐代以前有沒有長柄大刀的刀頭出土呢?有。周緯編寫的《中國兵器詩稿》中就記載有出土文物中先秦時期的長柄大刀。從文物的形狀是看,其長度幾乎沒有超過三十公分的,而且“刀柄”處無法用手直接握持,顯然這屬於長柄大刀的刀頭。因此從出土文物的角度看,兩漢三國時期是存在長柄大刀的。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商代出土的曲脊翹首青銅刀,通長43.4釐米,本寬7釐米,可注意到其刀柄部分無法握持,應為與刀杆的結合處

再看馬鐙的問題。實際上學術界就馬鐙在中國的出現年代一直有爭議,雖然實物馬鐙的出土年代較晚,但是諸如陶俑、壁畫等其它藝術作品卻反映出馬鐙的出現年代應當更早。如2004年西安南郊古墓中發現了據稱年代為西漢的大型壁畫,其中就出現了馬鐙。當前學術界公認的馬鐙產生時間跨度,在西漢至兩晉南北朝期間,具體是什麼時候,並無定論。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不確定的結論,斷言三國時期沒有馬鐙,進一步得出關羽不可能使用長柄大刀的結論。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疑似為西漢時期的壁畫,其中馬鐙清晰可見

況且從邏輯上看,是馬鐙帶來的功能決定了長柄大刀能不能在馬背上使用,而非馬鐙本身。因此即使三國時期不存在馬鐙,只要存在功能類似的替代物,那麼關羽就有條件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那麼,三國時期真的有功能近似馬鐙的馬具嗎?

有。

這一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結合史籍記載與騎兵行軍的規律得出的。我們知道在沒有馬鐙的年代,人騎在馬上時雙腿必須緊緊的夾著馬肚子以保持身體平衡,這對於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在急行軍中,如果騎兵必須將大量體力消耗在保持身體平衡狀態上,則非但無法保持迎敵時的戰鬥力,能否保持立在馬上不掉下來都是個嚴峻的問題,可見有無馬鐙對於騎兵機動性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騎兵如果要進行一晝夜行進超過八十公里的急行軍(有觀點認為是蒙古騎兵西征時的平均推進速度),則必須藉助馬鐙的幫助。

而查找三國時期的史籍,我們確實能夠查到騎兵急行軍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對於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南征劉表時,派出精銳騎兵追擊劉備一事有如下記載“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史書中明確記載了曹操精銳騎兵急行軍的情況,漢朝時期的三百餘里,大致摺合現代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這個距離與新野到當陽的路程基本吻合,即使史書記載有誇張之處,也足以證明曹操的騎兵部隊進行了急行軍。如果沒有馬鐙。或是功能類似馬鐙的馬具幫助,則曹軍騎兵根本不可能進行速度如此之快的急行軍。

對比後世史料,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年北京保衛戰時,趙率教率騎兵勤王的速度是“三晝夜馳三百五十里”(《崇禎實錄》記載),袁崇煥率領關寧軍騎兵進京救援時的速度是“兩晝夜疾行三百里”(《白冤書》),這一速度與曹操的虎豹騎追擊劉備的速度差不多。如果認為《三國志》的記載並不準確,曹軍騎兵的速度只有史書中記載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也已經屬於快速行軍。馬鐙是明朝騎兵的常規裝備,也是保障騎兵長距離急行軍的必備之物,因此我們可以由此判斷,即使三國時期沒有馬鐙,當時的騎兵也必然裝備了具有類似功能的馬具。

這一觀點在史學界也有出現。學者駱曉平曾在其2015年所作《再談我國馬鐙的產生時代》中指出,金屬馬鐙的產生不會早於三國時期,但是在此前一段時間裡,完全有可能存在過一些大致具備馬鐙功能的物件,比如說用藤草、樹皮、布條、革帶等做成的懸在馬腹兩側的繩套或其它形態的“原始馬鐙”。在雲南石寨山就曾經出土一個西漢王莽時期的貯貝器,其頂部“有一個騎無鞍馬者的鎏金塑像,其雙腳拇指套在鞍前垂下的繩圈中”,可見具備馬鐙功能的“早期馬鐙”已經在西漢出現。這種“原始馬鐙”、材質柔軟輕飄、形狀不定型,使用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隱患(一旦墜馬倒地,騎者的腳若未及時抽出,將導致被馬拖行。),況且其製作簡便、可以隨地取材而又易於損壞,因此難免隨用隨扔。這樣的特點,使其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未能作為“標配”而成為馬具固定的組成部分,因此並沒有獲得固定的稱謂而進入當時漢民族的語言文字系統。

《史記》、《漢書》中楚漢精騎奮勇搏殺、漢軍騎兵深入大漠奇襲匈奴等記載都表明,當時騎兵的馬具功能已經基本齊全,可以支持騎兵和將領在馬背上施展高超的武功,到了三國時期,馬具的功能只會更全面,從這個角度講,關羽完全不會因為受到馬具功能的限制而無法在馬背上使用長柄大刀。

其三,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同樣不能得出關羽在馬背上使用長戟、長矛的結論,在綜合各方面史料之後,我們反而能夠得出結論,關羽最常使用的長兵器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前文已經分析過,三國時代具備產生長柄大刀的物質基礎,而史料記載也可以旁證,三國時期極有可能存在長柄大刀。《三國志·典韋傳》中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此處的長刀極有可能是長柄大刀。從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中可知,漢代以後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既然長柄大刀在三國時代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關羽使用長柄大刀的基礎也就存在了。

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這是反映關羽用刀的直接記載。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自己的兵器和身份地位的象徵,如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 公元226 年) 造劍十口、刀萬口,一方面說明當時戰場上主要使用的短兵器已經變成了環首刀,另一方面也說明高級將領的隨手短兵器依然是劍。因此這裡“萬人”刀應當指長柄大刀,不可能是短刀。

至於以《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的“刺顏良”(我們暫時不考慮刺可能為“剌”的誤寫)斷言關羽不用刀而用長矛就更沒有道理。從史書上看,“刺”也經常被用來形容刀的運用,《漢書·蘇武傳》載,漢王朝派蘇武出使匈奴,當匈奴逼蘇武投降時,“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引佩刀自刺”,可見刀是可以刺的。另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斬顏良過程也是“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顯然即使是青龍偃月刀,也是可以“刺”的。許多學者認為刀不能刺,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漢三國時期刀的形制,也不瞭解長刀的使用技法。漢朝騎兵多使用直刀,而非後世的彎馬刀,正是因為直刀既能進行劈砍,也可以進行穿刺。穿刺會給敵人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一擊就可以使敵人的戰鬥力喪失。長柄大刀或斬馬劍同時具備劈砍與穿刺的功能,使用非常靈活。此外中國刀法內容豐富,靈活多變。大刀看刃,其基本刀法為持、扎、劈、砍、撩、反斬、平斬、切、撲、擊、點、夾花、刺、抽、抹、單花、拖、拉、撥、拄、畫、掛、挑、削、絞、架、擋等。由此可見刺擊是長柄大刀同樣具備的功能。

支持關羽不可能用刀的人對於《三國志·關羽傳》中關羽斬顏良的解讀還有一個要點,及對於“斬其首還”的解釋為關羽用長矛刺死顏良之後下馬砍下顏良的腦袋後撤退。這種分析同樣靠不住。我們知道正史上的白馬之戰並非小說中的兩軍對峙、關羽衝擊堂堂之陣,也不存在袁軍被關羽全都嚇得停在原地不敢動的情況。《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以“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在正史中恐怕不太可能。正史上的白馬戰鬥是曹操率兵對顏良部隊進行的突襲,雙方已經處於交戰狀態,而關羽的“斬首行動”屬於突擊,務求速戰速決,因此關羽不一定具備下馬砍顏良腦袋的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關羽多半需要在馬背上完成所有工作。這樣一來,這一條記載不但不能得出關羽同時使用環首刀和長矛的結論,反而旁證關羽使用的應該是一種兼具刺和砍功能的長兵器,且極有可能就是長柄大刀。

當然,這種長兵器也不一定就是我們通常認識中的長柄大刀。畢竟有限的出土文物尚無法證實三國時代一定存在長柄大刀。不過魏晉時代的壁畫證實,當時確實還存在另一種長刀,即儀刀。這種儀刀是一種長刃刀。長度大約在七尺左右(魏晉時代一尺大約23cm),史籍中亦有“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的記載可作為對照。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晉書·載記第三》中在描述東晉陳安的勇武時曾形容:“安與壯士十餘騎於陝中格戰,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交則刀矛俱發,輒害五六;遠則雙帶鞬服,左右馳射而走。”《資治通鑑》也記載了陳安“左揮七尺大刀,右運丈八蛇矛”,這裡正史明確提到了“七尺大刀”,應當就是一種常用作儀刀的長刃環首刀。陳安時距離三國時代結束不過四十餘年,距離關羽的年代也不過百年。由此推斷,關羽多半在實戰中也使用過長刃儀刀。當然,這並不是說關羽不會使用其它兵器,如前文所述,作為“萬人敵”,關羽理論上說具備熟練使用包括槍、矛在內大多數長兵器的能力的。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上的關羽雖然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使用長柄大刀的可能性是極大的。甚至有學者在文章中提出瞭如此看法:“偃月刀這個名稱不是三國時出現的,它也不是用於戰鬥的,它是出現在三國之後,這是事實。但是沒有誰敢說三國時沒有與這種樣子相似的刀, 也許有這種樣子的刀和後來的偃月刀相似,但不叫偃月刀,也就是說關羽所喜愛的武器雖不知道是不是那種樣子,但是不叫“青龍偃月刀”古代的猛將們都會給自己打造一件不尋常的兵器,像偃月刀的那種刀在那時侯確實是稀罕物,關羽這種人用它也不稀奇。既然只是像後來的偃月刀,所以它就不是完全一樣,偃月刀不能刺,關羽的刀就未必不能刺,也許它大部分像偃月刀,而前端卻是尖頭,這就能斬能刺了。既然是長柄的刀,就應該比較重,長柄的刀如果輕了就使不上勁,所以他愛用的應該是長柄的、偏重的、有較細的尖頭的刀。”這樣看來,電影《赤壁》中關羽的兵器,反而可能是符合史實的。

新探索(十三)關羽不用刀用矛?你以為的真歷史真的符合歷史?

電影《赤壁》中關羽的形象,其使用的木柄長刀與史實形象可能是符合

那麼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又是如何出現的呢?在後人心中,關羽已經不再是一個歷史人物了, 而是一個萬眾崇拜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必然會有一個完美的形象。關羽作為一名威風凜凜的武將,要有一個合適的兵器才行,而偃月刀的特殊性尤其符合關羽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而這一時期在民間, 關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在迅速提升。在女真滅北宋、元滅南宋、滿清滅明以及之後的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出臺之後,人們心中傳統的華夷之辨和追求正統的思想和關羽匡扶漢室、忠義勇武的英雄形象聯繫一起,在這一時期, 關羽崇拜達到了高峰。明清時期的小說家也給關羽的兵器取了一個很威風的名字———青龍偃月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