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公務員考試 面試 政治 法律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2017-10-13

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縱觀公務員考試之路,其軌跡大概是這樣的:等公告→職位查詢→報名→資格審查→繳費→打印准考證→筆試→查成績→面試資格複審→面試→體檢→政審→公示→上班。

政審即公務員政治審查,在體檢合格之後進行,主要考察考生的個人作風、家庭背景、學習狀況、個人資歷等方面。如果考生家裡發生過以下幾種事情,那麼就會出現因個人作風或家庭問題不能通過政審的情況。

報考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視為考察(政審)不合格:

  1. 散佈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的;

  2. 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的;

  3. 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

  4. 貪汙、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5. 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或集體資財的;

  6. 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

  7. 洩露國家祕密或者工作祕密的;

  8. 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9. 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的;

  10. 因政治、經濟和其它問題正在接受審查且尚未有結論的;

  11. 觸犯刑律被免予刑事處罰的;

  12. 受過刑事處罰、勞動教養的;

  13. 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

  14. 曾被開除公職、黨籍和學籍的;

  15. 在國家法定考試中有嚴重舞弊行為的;

  16. 曾受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留黨、留校)察看處分的;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受到“記過”以上校紀處分且尚未解除的;

  17. 被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辭退的;

  18. 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不合格)或上兩年年度考核兩次基本稱職(基本合格)的;

  19. 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

  20. 有配偶、直系親屬被判處死刑或正在服刑,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危害國家安全罪等情形,報考政法機關的;有配偶、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正被立案審查,有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且正在服刑等情形,報考相關政法機關的;

  21. 有其他違法違紀行為,不宜擔任公務員職務的。

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考公務員之前,確保家裡沒出這些事,不然成績第一也沒用!

政審就是政治審查,主要考察考生直系親屬和考生本人是否有違法犯罪記錄,畢竟公務員在行政職能部門工作,是為民服務的。因此,除了考生自己的努力,家庭因素也是公務員考試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這裡的家庭因素指家裡人的社會關係和自身是否有汙點和犯罪記錄,如果能在競爭激烈的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竭盡全力通過了筆試、面試、體檢、最後在政審時被刷掉了,多少會讓人感到可惜。

公文的重要性相對於事業單位來講猶如半壁江山,正所謂得公文者得天下,因此如何在日益競爭的考試當中脫穎而出,公文是一個值得下功夫並且能夠在短期當中得到極大突破的科目。

一、考情判斷

無論大家手裡拿到的資料將公文如何進行細分,從歷年的真題所反饋出的考情來講。公文大體分可以為三個部分:公文的基礎知識、通用公文的寫作和操作以及事務性文書的寫作和操作。就四川的事業單位考情來講,幾乎各地的考情都比較以“公文的基礎知識和通用公文的寫作和操作”這兩大章的內容為主。那作為第三章節的事務性文書,到底要不要花大量的功夫進行備考呢?我們可以以下標準作為一個判斷依據。如果考生參考的地點從歷年的考試比重來講,公文所佔有的比值及其大,那麼一般在事務性文書當中考試的內容所佔有的比例大約為1%到2%之間。其次,如果依據歷年當地的考情公文在整張試卷中的比重並不是太大,那麼大家不必要花太多工夫在事務性文書當中。儘可能的多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內容上下功夫。那作為每年必考的第一和第二章節的內容具體又有哪些組成部分呢?

首先,第一章節公文的基礎知識主要可以概括為九節。概念、特點、作用、分類、語言及其表達方式、格式、稿本、行文規則、公文的處理共計九節內容。從歷年真題的出題角度,我們可以發現省屬事業單位的考情和市屬類事業單位的考情在第一章的側重點是有很大區別的。省屬類事業單位重在考察特點、作用、分類、格式、行文規則以及公文處理這幾大方面。而市屬類事業單位重在考察特點、分類、格式、行文規則和公文處理。那考試的難易程度具體會體現在什麼樣的水平,又是通過什麼題型來進行體現的呢?省屬事業單位已經有了非常固定的三種題型:單選、判斷、判斷簡析題(單指公文)。其中十分最嚴重也是最難把控的也是最後一種題型。那考試難易程度為多少呢?

二、歷年真題再現

某高校擬組織學生去×市博物館參觀,採用了公文中的請求批准函與之聯繫。

1.以上做法是否正確?

2.為什麼?

A.應該用詢答函

B.此處宜用請示

C.單位之間聯繫工作應該用商洽函

D.請求對方支持、同意應該用請示行文

E.不相隸屬單位之間洽談有關事宜請求批准就不得體了

真題解析

1.錯誤。

2.CE[解析]。請求批准函主要用於向不相隸屬單位請求批准有關事項。詢答函,即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詢問和答覆有關集體問題的函。詢答函又可分為詢問函和答覆函,有些不明確的問題向有關機關和部門詢問,用詢問函;對機關和部門所詢問的問題作出解釋答覆,用答覆函。商洽函,即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聯繫有關事宜的函,如人員商調、聯繫參觀學習等。結合資料,可知本題不應該用詢答函,A項錯誤。請示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對某項工作、問題作出指示,對某項政策界限給予明確,對某事予以審核批准時使用的一種請求性公文。本題中,高校和博物館為不相隸屬的單位,不能用請示,排除B、D兩項。題目中的情形適宜使用商洽函,而不是請求批准函,因此,C、E項是正確的。

從以上真題可見,省屬類事業單位的公文考情越加趨向於正常化,並沒有出現特別多偏怪難的題。但是目前的考勤都是更加側重理解性為主一些的,死記硬背行已經不能夠應對日加競爭考試了。

三、應對策略

1.熟悉知識,把握要點。雖然考試愈加趨於靈活, 但是仍然還是要以基礎知識為主。所以備考第一步是熟悉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把握要點。

2.切忌盲目性,所謂熟悉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並非是死記硬背,而是有技巧有系統的進行記憶。因此建議各位考生以理解性,可採用框架理論性的記憶方式為主。

3.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理論與實踐相連。熟悉了課本的基礎理論和考點之後,緊接著便是大量通過實操性的練題來鞏固和查漏補缺,從而找出自己真正的薄弱之處,做到事半功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