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隨著東漢帝國的分崩離析,各地軍閥割據,三國時期緊接而來。從公孫度割據遼東開始到公孫淵被滅,公孫氏三代人割據遼東將近五十年的時間,而從曹丕稱帝開始到東吳被西晉所滅,不過短短六十年。

遼東公孫氏政權幾乎貫穿了整個三國時期,它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

遼東地處邊陲,把中原政權和東亞諸族隔離開來,而且作為割據勢力,遼東公孫氏的發展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的,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中,遼東公孫氏政權的興衰發展成為決定東亞局勢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東亞地區的歷史走向。

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公孫度時期的遼東形勢

公孫度字升濟,原本是遼東郡襄平縣人,後改籍為幽州玄菟郡人。公孫度起於玄菟郡的郡吏,建寧二年,漢廷下詔推舉有道之士,他被拜為尚書郎,後升遷為冀州刺史,又因謠言被免官。

中平六年(公元189),董卓執政,同是玄菟郡的徐榮是董卓的中郎將,徐榮推薦公孫度為遼東太守,雖然東漢官員原則上是異地任職,但是公孫度早已更改籍貫為玄菟郡,因此他能擔任遼東太守。

公孫度出身卑微,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為了逃避吏役所以躲至玄菟郡,公孫度起於郡小吏,他能當上遼東太守和董卓執政的時代背景有關,具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因此遼東本地人士很看不起他,陳壽評價公孫度“殘暴而不節”是完全正確的。

先前,襄平縣令公孫昭徵召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為伍長,這是在羞辱公孫度,公孫度到任後,立刻收系公孫昭,把公孫昭笞殺。為了樹立威信,像田韶這樣在日常交往中和公孫度沒有什麼恩惠的豪門大姓都被他殺了,公孫度以這種方式誅殺的有一百多家,遼東郡中人人震慄。

初平元年(公元190),公孫度清楚地知道東漢即將滅亡,便對親信柳毅、陽儀等人說:“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此時襄平延裡祭祀的地方,出現了一塊長一丈多帶有三個小石的大石頭,有人就以此告訴公孫度,這是他將擁有天下的徵兆。

公孫度開始了對遼東的割據,先是從遼東郡分出遼西、中遼二郡,設置郡守,並且“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佔據了今天的山東省登州半島的部分地方,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他的父親為建義侯。

公孫度統治遼東時期,正是東漢末年各地割據、軍閥混戰之時,但是公孫度沒有參加中原混戰,而是據境自保,對內打擊本地的世家大族,對外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又與夫餘聯姻,實現隔斷高句麗和鮮卑的戰略目的,以遼東襄平為中心,曾一度擁兵十萬,從而威行海外。

公孫度令行海外,遼東成為了士人避禍的地方之一,邴原、王烈、管寧、國淵、劉政等人都曾為了躲避戰亂而至遼東。公孫度對遼東本土的世家大族殘暴不仁,而對於這些流寓人士,公孫度的態度在初期表現的是友好的,有“接以昆弟之禮,訪酬政事”、“虛館以候之”、“厚禮之”等記載。

建安九年,曹操早已“奉天子以令不臣”,可以用漢獻帝的名義發號施令了,遼東地區割據一方,曹操無暇顧及,不如順水推舟以求暫時安穩,他便上表並以漢獻帝名義封公孫度為奮威將軍、永寧鄉侯。

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曹操新三國劇照

公孫度表示:“我王遼東,何永寧也!”公孫度認為自己已經是遼東王,沒必要接受永寧鄉侯的冊封,但是他還是接受了。首先他不想與曹操交惡,而且接受冊封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統治遼東,他藏印綬於武庫。同年公孫度死,其子公孫康嗣位,以永寧鄉侯封其弟公孫恭。

公孫康、公孫恭時期的遼東形勢

公孫康嗣位後,雖然中原局勢變化巨大,但公孫康依舊沿用其父策略,不參與中原戰爭,而且名義上順服曹操。在公孫度時期,就“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而在建安十年(205年) ,曹操討膠東群賊,根據《張遼傳》:“從攻袁譚,譚破,別將徇海濱,破遼東賊柳毅等。”曹操於建安五年破袁譚,張遼擊敗柳毅,柳毅是公孫度親信,應該就是當時公孫度設置的營州刺史,因此公孫康失去了東萊諸縣,但是公孫康也沒有因此和曹操相攻。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遼東單于速僕丸和遼西、北平的人與袁尚、袁熙奔投遼東。

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曹操北征烏桓路線

當時公孫康有兩種選擇,一是聯合烏桓以及袁尚、袁熙共拒曹操,二是幫助曹操消滅烏桓及袁尚、袁熙。當公孫康得知曹操打敗烏桓沒有向遼東追擊,而是撤去,於是繼續選擇據境自保的策略。

袁熙、袁尚及速僕丸逃到遼東的時候,就被公孫康伏兵擒獲,並且將他們的首級送給曹操,表示對曹操的歸順。而且根據《魏略》公孫淵的上表中:“臣父康,昔殺權使,結為仇隙”,表明公孫康時期,遼東政權在表面上一直歸順於曹魏,拒絕和孫權的往來。

在公孫度、公孫康時期,有個問題多有爭議,那就是此時期遼東公孫氏重創高句麗的時間,關於這個問題的記載見於《三國史記》和《三國志》。

《三國史記 高句麗本紀》:“故國川王伊夷模十九年(197)中國大亂……是漢獻帝建安二年也……發歧知難,以妻子奔遼東,見太守公孫度……伏願假兵三萬,令擊之,公孫度從之。”《三國志 東夷傳》:“建安中,公孫康出軍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

《三國史記》將此事記於公元197年,出兵的是公孫度。《三國志》沒有明確記載出兵時間,只言建安中,並且記載是公孫康。而且公孫度死於公元204年,根據其歷史背景可以推測,公孫度早年攻高句麗以令行海外,公孫度晚年時期,在建安二年高句麗內亂,發歧至遼東請求借兵,當時仍是公孫度主政,公孫度派公孫康出戰,迫使高句麗政權向丸都轉移,而公孫康破高句麗,就是公孫度的功勞。

至此,公孫康擁有遼東、遼西、中遼、玄菟、帶方、樂浪這六郡之地。公孫康在魏黃初二年(公元221)死去,他死後,其子公孫淵、公孫晃年幼,因此公孫恭繼位為遼東太守。魏文帝曹睿登基後,遣使拜公孫恭為車騎將軍、假節,封為平郭侯,並且追贈公孫康大司馬。

公孫淵時期的遼東形勢

公孫恭執政時期,政策一往如前,但是公孫恭無能,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孫淵奪下公孫恭位置,曹睿即拜公孫淵為遼東太守、揚烈將軍。

此時劉曄曾勸曹睿在公孫淵新立的時候對其採取措施,消除公孫氏在遼東的割據,因為遼東太守這個職位從公孫度開始就由其家族內部擔任,而且遼東地處偏遠,公孫淵新奪位,其內部有了分歧,應該趁其新立,採取行動,但是曹睿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公孫淵不同於遼東公孫氏前三任統治者,此時而且此時局面也不是三國鼎立,曹魏明顯具有優勢地位,公孫氏在遼東的發展也遠勝於前。公孫淵有了不安分的想法。並且在公孫淵奪得公孫恭之位的第二年,孫權稱帝,便遣使通遼東,《三國志 孫權傳》:“使校尉張剛、管篤之遼東”,吳魏雙方均看重遼東。

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而後在吳嘉禾元年(公元232)三月,孫權前後兩批派遣使者再去遼東,周賀、裴潛是第一批,葛姓都尉是第二批。曹魏得知孫吳遣使於遼東,派平洲刺史田豫走海路,幽州刺史王雄走陸道,並攻遼東,蔣濟上疏勸阻,曹叡沒有采納,秋九月,田豫在成山斬殺周賀。

同年十月,公孫淵居然遣使通吳,稱藩於孫權,進獻貂馬。孫權大悅之下封公孫淵為燕王,派張彌、許晏、賀達帶著近萬人,渡海以授公孫淵。但是在這時公孫淵反目,因為公孫淵覺得孫吳距離遼東太遠,而又受到曹魏壓力,因此立刻反水,孫吳整個使團被殺幾乎殆盡。

雖然在公孫淵這裡孫吳受到了奇恥大辱,但是孫吳意外之下通好於高句麗,秦旦、黃疆到達了高句麗,宣紹於高句麗王位宮,後位宮派人送秦旦等人回到孫吳。公孫淵這這種做法,實際兩頭不討好,但是公孫淵很明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上述事情結束後,曹睿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他為樂浪公,持節。曹魏的使者到遼東後,公孫淵設甲兵為陣,出見使者,對賓客也是惡言相向。魏使傅容等人回去後將情況稟報,曹睿心中不安,想要征討公孫淵。同時,孫吳也想征討公孫淵,孫吳的計劃是聯合高句麗進行攻遼東、曹魏。但是高句麗斬吳使獻魏,因此孫吳計劃直接失敗。

魏景初元年(公元237)秋七月,曹睿派毌丘儉統幽州諸軍,以徵遼東。毌丘儉率領幽州諸軍和鮮卑、烏丸的軍隊屯軍於遼東南界,公孫淵知道曹魏率軍來攻,發兵抗之,兩軍對峙於遼隧,遼隧扼守遼河,地勢險要,而且連降大雨十日,遼水暴漲,毌丘儉出師不利撤退至右北平。公孫淵在此役後,自立為燕王,置百官,稱紹漢元年。

《三國志》:淵遂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遣使持節,假鮮卑單于璽,封拜邊民。

自此曹魏內部對如何再攻公孫氏進行商議,確定孫權不會出兵協助公孫淵,而且高句麗、穢貊與公孫淵結仇,所謂“外失吳援,內有胡寇”,魏明帝曹睿決定速定遼東。

司馬懿徵遼東

魏景初二年(公元238)春正月,曹睿派司馬懿討伐公孫淵,發兵四萬人,毌丘儉為副,牛金、胡遵等為將,鮮卑慕容氏也跟隨司馬懿,而且高句麗派兵千人助魏伐公孫淵。

割據遼東五十年,漢末三國時期遠遠被低估的遼東公孫氏

司馬懿新三國劇照

司馬懿率軍由陸路經過孤竹,碣石等地,到達遼水,公孫淵派卑衍、楊祚等人率領數萬人屯兵於遼隧,修圍築塹。司馬懿至遼隧後派胡遵和卑衍打了一仗,而後聲東擊西,直奔襄平,卑衍擔心襄平郡守不住,再與司馬懿交戰,失敗。司馬懿率軍進至首山,公孫淵又一次派卑衍等人與魏軍死戰,可惜失敗。

司馬懿三勝公孫淵,進軍圍襄平。當時天降大雨三十多天,遼水暴漲,司馬懿趁此令水軍從遼口至襄平城下。雨停後,魏軍對公孫淵晝夜攻打,同年八月壬午,襄平破,公孫淵帶著兒子公孫脩率幾百騎兵從東南方向突圍而走,司馬懿派兵追殺,最後在丙寅日流星所墜之地斬殺公孫淵父子。遼東公孫氏政權,自此覆滅。

公孫氏割據遼東近五十年的原因

遼東公孫氏政權從中平六年公孫度據遼東,到景初三年公孫淵被滅,一共49年的時間。遼東公孫氏政權能夠存在近五十年,原因如下:

一是遼東地區有著相對的地理優勢。遼東地處邊陲,水則由海,陸則阻山,而且地勢險要,遼隧扼守遼水之險,遼隧西北是遼澤,《資治通鑑》記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毌丘儉初攻遼東就因為暴雨後的地理劣勢而出師不利。而且遼東和中原地區之間隔著烏丸和鮮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亂入中原的混戰。

二是遼東公孫氏前三任掌權者的外交政策。公孫度割據遼東以及後來的公孫康、公孫恭,都不參加中原地區混戰,而且在表面上都依附於曹魏,不與孫吳、蜀漢通使往來,採取據境自保的方式圖求發展。

三是對遼東在經濟文化、行政區劃的合理開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公孫度令行海外,不少士人流寓於此,公孫度初期對這些士人態度友好。流寓士人如管寧、王烈等人,皆為名士。葛劍雄在《中國移民史》中寫道:“人口在空間的流動,實質上也是就是他們所負載的文化空間的流動。”為躲避戰亂等各種原因來到遼東的士人,也帶動了遼東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他們多興學傳教,整肅當地社會風氣,《先賢行狀》中記載王烈“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使遼東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流寓士人在遼東一地改革社會風氣,興於教化,促進遼東地區的發展。在行政區劃方面,公孫氏開始是從遼東郡中分出遼西、中遼二郡,佔據東萊諸縣,後又將勢力延伸到朝鮮半島南部,設置帶方郡,便於其管理,尤其是帶方郡的設置,隊以後發展產生影響,甚至公孫氏被滅以後,帶方郡都沒有被廢除,繼續沿用,西晉時期,甚至開通了對日的往來。

四是處理和東亞諸族之間的關係。遼東地處邊踵,幾乎處於少數民族的包圍內,對於不同的民族,根據其情況,公孫氏政權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但是公孫氏政權在處理和東亞諸族關係上一直以自身利益為先,這不是它的錯誤,而且局勢如此。夫餘處於鮮卑和高句麗之間,就採取和親的方式進行拉攏。而高句麗這種一直不肯真正服從,在公孫度接管遼東以前就多有戰爭的政權,採取武力措施,最終迫使高句麗政權向丸都轉移。烏丸相對和漢廷的關係密切,並且曹操曾經北征烏丸,面對曹操的壓力以及公孫氏不想參與中原混戰的政策,公孫氏最後把三郡烏丸的首領悉數斬殺。以至於最後公孫淵覆滅之時東亞諸族無一救援,高句麗甚至協助曹魏。遼東公孫氏政權對於東亞諸族的關係上看,就於各個當權者的角度看是成功的,“檀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焉”,但是從整體來講歷史發展趨勢來看,公孫淵覆滅之際無一救援,而且並未對東亞諸族的關係發展產生總體規劃,又是不成功的。

總的來說,遼東公孫氏三代四主,在遼東地區割據近五十年,不參與漢末的軍閥混戰,據境自保,對外處理東亞諸族間關係,對東亞地區的發展和格局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而後景初二年,公孫氏政權覆滅,遼東地區的政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曹魏成為遼東地區的新任統治者,而後衝突加劇,高句麗背叛,最後曹魏控制了包括夫餘在內諸民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