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巔峰傑作《千與千尋》在中國大陸上映,距離此部作品的首映已經過去整整18年。

許多觀眾在看過電影的情況下仍然選擇進影院重溫,既是為了回味當年觀影的美好記憶,也是為了向這位動畫大師致敬,畢竟在大陸的影院觀摩宮崎駿作品的機會少之又少。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千與千尋》不僅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同時也代表日本動畫取得了迄今為止最高的成就。2001年,《千與千尋》獲得當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這是歷史上首次由動畫作品獲得該獎項。

此後,《千與千尋》在日本國內上映,票房突破290億日元,至今仍是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最後順利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成為首部在美國公映前票房收入就超過2億美元的電影。

美國著名電影評論家羅傑·艾伯特曾說,《千語千尋》“無疑是所有動畫電影中的上等品”,或許從不看動畫的人也會對《千與千尋》產生興趣。為什麼作為“亞洲之光”的宮崎駿能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

甚至讓人覺得宮崎駿的動畫便是日本動畫的代名詞,而與宮崎駿同樣傑出的其它日本動漫影人則被他的光環無情遮蔽,我想,時代和個人是兩種逃不脫的因素。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時勢造英雄

俗話說 “時勢造英雄”,指的是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所處身的時代。宮崎駿成長的年代正是日本動漫草創時期,有幾件事對他的生命產生了重要影響。一件是他在孩提時代深深迷戀上海美術製片廠出品的動畫,《山水情》《鐵扇公主》《小蝌蚪找媽媽》等水墨動畫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於1984年他來中國時,點名要拜訪上美廠,想與中國的動畫大師們深入交流。但結果讓人失望,上美廠早已不再是當年的上美廠。

1958年,宮崎峻17歲,他看到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他感覺自己愛上了動畫中的人物白素貞。“我得很慚愧地承認,我愛上了女性英雄主義的動畫。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地走回家中。與他們的執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非常地羞愧,哭了一整個晚上。”

這段經歷直接導致宮崎駿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白蛇傳》的製作公司東映動畫株式會社。東映動畫創立於1956年,最開始想學習美國動畫打造成“東方的迪斯尼”,因此動畫製作採用美國的流水線生產模式,缺少日本的民族特色。打破這一慣例的是有著“漫畫之神”之稱的手冢治虫,手冢治虫後來成立“蟲製作公司”,開始創作傾注個人理念的動漫作品,並獨闢蹊徑地嘗試以“先漫畫、後動畫”的模式製作電視動畫,以順應日本60年代電視大量進入家庭的潮流。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手冢治虫把日本動畫變為大眾熟悉的東西。一方面將漫畫提升為個人的作品,同時他的漫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不僅拓展了漫畫的表現領域,而且有意打造“成人動畫”。也就是說,動畫不再只是給孩子們看的,大人也能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受益。以上這幾點都為宮崎駿後來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宮崎駿的崛起,或者說日本動漫迎來黃金時代,同樣與日本社會的發展和時代變革有著緊密的聯繫。

昭和時代的尾聲,日本迎來泡沫經濟,平成時代的三十年被稱為“失去的三十年”,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發生劇烈的變化。正如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指出的,日本進入了一個“低慾望社會”。“低慾望”,指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失去上進心和慾望,安於現狀。這種價值觀與媒介技術(電視、遊戲機)等的發展相輔相成,後者為年輕人逃離現實提供了工具,從而培養出大批“御宅族”,其結果是“宅文化”的流行。

同時,日本動漫產業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1996年,日本政府公佈實施《21世紀文化立國方略》,明確提出將經濟大國轉變為文化輸出大國的目標,其中動漫等文化產業被確定為國家重要支柱產業。為落實這些戰略,日本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通過推行工業化大生產、建立文化產品產業鏈、擴大文化產品出口等,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動漫產業已經和日本電器、日本汽車並列,成為影響世界的三大日本製造。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日本動畫領域向來不缺大師級的人物。像大友克洋,他的《阿基拉》真正讓世界觀眾認識到日本動畫的厲害之處,精確的佈景、精準的透視、巧妙的劇情,讓人歎為觀止;庵野秀明,代表作《新世紀福音戰》廣為人知;押井守,眾所周知的科幻傑作《攻殼機動隊》即出自他手,幾年前好萊塢還翻拍了真人版,質量堪憂;今敏,好的作品太多,《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這種眾星雲集的壯觀景象,是推動日本動畫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聲譽的重要原因,宮崎駿的成功受益於日本動漫圈良好的生態環境。

民族的,世界的

當然,在這種時代背景的加持下,如果沒有宮崎駿的個人努力和他始終如一的風格,想成為日本動畫界的標杆性人物實在很難。個人風格在他聯合高田勳共同創辦獨立工作室後變得更加明顯,這間叫“吉卜力”的工作室早已眾所周知,源自宮崎駿最愛的意大利偵察機的名字,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吉卜力”推出的宮崎駿作品包括《天空之城》、《風之谷》、《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起風了》……這一系列作品,奠定了宮崎駿獨樹一幟的清新治癒風格。

宮崎駿對自己的作品有嚴格的要求。他反對手冢治虫的“三格拍攝法”,他曾說過,“對他(手冢治虫)在動畫領域所做的工作,我無法給予評價。‘蟲製作所’的作品我不喜歡,不僅不喜歡,而且很不以為然……關於他的動畫片,我認為自己多少有發言的權利和義務,手冢治虫迄今的所言和主張,全部都是錯誤的。”此番言辭不乏苛刻,但真實反映出宮崎駿對自己作品的超高要求。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這表現在宮崎駿動畫極為細膩的細節描繪上。比如在《懸崖上的金魚姬》中,水母浮出水面鏡頭長達12秒,按照每秒24幀來算,需要288張畫稿。但宮崎峻認為要表現出水母流動自然的狀態這還不夠,竟然要求工作人員足足畫了1613張。還有《起風了》中的地震畫面只有4秒,但為了描繪出群眾受災時的細膩感,前後花了整整15個月時間。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保證了宮崎駿動畫的質量,以至於當中國觀眾在18年後重新在電影院觀看《千與千尋》,發現這部動畫像剛被畫出來那般閃現著豐富的細節和迷人的質感。

生態和成長是宮崎駿電影的兩大主題。第一部為宮崎駿奠定畫壇地位的作品《風之谷》靈感即來源於因汙染而導致魚蝦大量死亡的日本海域,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動畫的集大成者,可以看成是一部成長電影,講述小女孩千尋在奇異世界的冒險經歷,同時也涉及對生態問題的探討。白龍原本是“琥珀川”的河神,後來因為人類造成的汙染太嚴重導致河流乾涸,白龍便沒了家,久而久之便忘了自己的名字。

宮崎駿懂得運用經典敘事母題創作寓教於樂的作品,受眾不限定於兒童,而是全年齡層,而且他的動畫表達的都是普世的價值觀,而不像好萊塢動畫那般販賣廉價的溫情和價值。宮崎駿的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不是正義戰勝邪惡,而是正義在邪惡中留存。宮崎駿說:“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在宮崎駿看來,表達人性的複雜和溫暖是動畫首要的任務,正如《起風了》所援引的法國詩人瓦萊裡的詩句——“起風了,要努力活下去” ,這種樂觀的態度不斷出現在宮崎駿的動畫中,感動了無數人。“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宮崎駿電影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呈現,這與20世界中葉日本動漫走的娛樂化浪潮相悖,宮崎駿為日本動畫注入了獨特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是宮崎駿的動畫在世界範圍內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龍貓》不只是孩子與龍貓之間的友誼,還有對城鄉矛盾的表現;《風之谷》中涉及對核戰爭的思考,《幽靈公主》中出現了阪神大地震;《紅豬》中對海灣戰爭的描述……這些作品都承載著深刻的人文主義關懷,表達著宮崎駿嚮往寧靜、反對戰爭的思想。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與此同時,宮崎駿的表達既是本土的,也是世界的。在廣泛吸取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構建出宏大奇幻的世界。

《千與千尋》中許多角色都帶有日本傳統文化的影子,整部電影在令人迷醉的表象下充滿隱喻,既包括影像表層的表達,即觀眾看到的故事,也有深層的隱喻層,每一幅畫面都包含著難以估量的信息,每個觀眾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

所有這一切都在說明宮崎駿動畫的獨特性,而他能在眾星雲集的日本動畫圈脫穎而出,引領日本動畫走向世界,成為日本動畫在世界影壇的代名詞,一方面是時代需要這樣一位人物,另一方面則是他的創作理念和風格反過來順應時代的潮流。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功?

文:把噗(已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