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只公募FOF排隊等出生 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

公募 基金 建信基金 長盛基金 金融界 2017-05-10

公募FOF即將面世,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瞭解,不少基金公司都在密集籌備FOF產品和團隊,以求佔得“首發”先機。

5月4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基金中的基金(FOF)審核指引》,對公募FOF的產品類別、投資比例、禁投範圍、業績比較基準等細節給出了詳細規範。根據《指引》,基金中基金(FOF)是指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合法公募基金的基金。

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在對照《指引》調整自家的FOF產品。證監會最新披露的審核進度表顯示,截至4月21日,有68只基金在等待批文。

這意味著,這68只基金有可能是第一批將要面世的FOF。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有好幾家同行都在搶首發,這樣有利於拉銷量,帶動規模上漲。”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也向記者表示,正在爭取FOF首發。

去年11月底,第一批FOF基金進入申報流程。據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申請行政許可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表》顯示,2016年11月和12月上報數量最多,隨後2017年前4個月,每月都有幾隻FOF基金上報。

廣發基金市場部人士表示,廣發申報的3只FOF產品已經於3月末拿到第一次反饋意見,“目前在對照新出臺的《指引》改材料,等第二次反饋意見出來,再做相應調整”。

從公司來看,目前申報產品數量最多的兩家公司是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各有4只產品在排隊;南方、博時、廣發、匯添富、建信、富國、國泰、諾德和長盛等基金公司各申報了3只產品。此外,嘉實、鵬華、易方達、前海開源、上投摩根、長信、中融等公司也各有2只產品在等待審批。總體來看,開始涉獵FOF領域的公募基金公司多達30餘家,佔全行業的1/4以上。

從已上報的FOF產品來看,以多策略為主,涵蓋量化、全天候資產配置、動態配置等多種類型。其中,採用全天候策略的有5只,採用量化策略的有9只,而強調穩健收益、低風險、低波動率的有14只。

“從海外市場FOF的發展情況來看,產品種類上主要以配置型FOF為主,但也有其他如股票型、債券型和另類投資型FOF。”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國內公募FOF的類別一定會更加豐富,“但整體來看或將還是以配置型的產品為主”。

風格各異

有趣的是,作為“展現各家資產配置能力的舞臺”,各家基金公司的FOF佈局明顯有著不同的風格。

以建信基金為例,已申報的3只FOF產品都是養老型,包括去年11月申報的福安養老穩健型基金中基金、福盛養老進取基金中基金,以及今年1月申報的福順養老平衡基金中基金。在目前申報的所有FOF產品中,這三隻產品是唯一明確提出養老主題的產品,從穩健、進取到平衡,在同一個主題下覆蓋了不同的風險梯度。

“開發這個系列FOF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風險特徵清晰明確的系列化養老工具,通過長期投資獲得持續穩定收益。”建信基金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養老主題的FOF能成為社保和企業年金等傳統養老投資方式的補充。”

此外,《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易方達的2只產品都採用量化策略,分別為量化動態配置基金(FOF)和量化擇基配置基金(FOF);而南方基金的3只FOF產品則採用全天候策略,包括全天候配置基金中基金(FOF)、全天候策略基金中基金(FOF)和全天候領先基金中基金(FOF)。

南方基金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上的FOF投資策略“比較多元化”,實際上,FOF的收益主要來自於三部分:一是資產配置;二是底層基金;三是擇時。其中,資產配置是影響FOF基金業績表現的最主要因素。

“在資產配置層面,從投資標的的範圍上來看,有全球配置、股債配置和行業資產配置;從時間跨度上來看,包括中長期的戰略資產配置和偏短期的戰術資產配置;從投資者者性質上看,包括買入持有策略、恆定混合策略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這位負責人表示,FOF基金要實現有效的資產配置,門檻不低。

截至5月初,公募基金數量已經在4000只以上,大類資產、子類資產、策略資產等均已具備,為FOF的資產配置提供了根本保障,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投資者篩選基金標的的難度。

出於相似的顧慮,仍有第一梯隊的基金公司對FOF保持觀望。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對於FOF產品,公司目前仍在謹慎調研中。

“一方面要看投研團隊的能力能不能跟上,一方面要看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和產品種類。”業內人士表示,尤其在內部FOF方面,子資產豐富、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會更佔優勢。

內外部之爭

“相比外部FOF,內部FOF可以避免FOF雙重收費問題。”南方基金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不過,外部FOF可以在全市場內對基金進行挑選,能彌補公司產品類型不全造成的配置問題。”

實際上,內部FOF和外部FOF孰優孰劣,正是業界熱議點之一。

長盛基金擬任FOF經理趙宏宇表示,參考海外經驗,“(有足夠產品線的)大資產管理機構還是以內部FOF為主。”

據晨星數據,美國公募FOF基金共有1223只,整體規模約為1.56萬億美元。其中,資產管理規模較大、產品齊全的公司如Fidelity、Vanguard和T.Rowe Price均採用內部管理+內部基金的管理模式。

“由於美國FOF基金的市場集中度較高,這三家公司在FOF基金中的佔比超過50%,因此內部管理+內部基金也成為美國FOF基金的最主要管理模式。”業內人士表示,“在FOF層面免收管理費,僅收取子基金管理費。”

不過,內部FOF在國內能否玩轉,質疑聲不少。雖然有單層費率優勢,但除了對基金公司的產品線有要求,還存在道德風險。

“有些基金公司可能想把內部FOF作為促進自家基金銷售的工具,以增加公司收入,屆時,內部FOF極有可能會把高費率的基金作為投資對象。”業內人士表示。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也認為,“內部FOF沒有大前途。”

“實際上,FOF的根本就在於資產配置。”王群航表示,“很多基金公司原先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做得不夠。”他認為,外部FOF和混合FOF將會成為主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