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節不保的一代名將,身為國之柱石卻屈膝向叛軍投降,而後被殺!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就比較牛了,著名的平叛大將李光弼、來瑱等人都出自於他的麾下,他曾經直言上書彈劾奸相李林甫,又與“國賊”楊國忠鬥了個你死我活,可是,他最後卻晚節不保——靈寶之戰後,被安史叛軍俘虜,身為國之柱石,深受皇帝信任,世受皇恩的他,卻選擇了向叛軍屈膝求和!說到這裡,有很多人就想到了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了,對,沒錯,他就是一代名將哥舒翰!

晚節不保的一代名將,身為國之柱石卻屈膝向叛軍投降,而後被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這首《哥舒歌》是盛唐時期西北邊境民眾對哥舒翰的英雄讚歌。以北斗七星為喻,顯示哥舒翰的功勞之大,胡人不敢南下牧馬,說明了哥舒翰在胡人心中的威懾力。那麼,這位晚節不保的名將,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晚節不保的一代名將,身為國之柱石卻屈膝向叛軍投降,而後被殺!

公元七百四十二年,河西節度使王倕攻取新城,隨後,他便把這塊剛剛奪取得地方交給了剛剛嶄露頭角的哥舒翰打理,在這裡,哥舒翰開始了他的輝煌人生。四年後,王忠嗣出任河西節度使,發現駐守新城的哥舒翰是個人才,於是就把他調到了自己身邊,經過一步一步的升遷,不久便成為了王忠嗣的左右手。

但是好景不長,昏聵的唐玄宗幻想著自己的十全武功,大肆開邊,公元七百四十七年七月,他命令王忠嗣攻打石堡城,王忠嗣認為這裡是吐蕃的戰略要地,全國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這,想要拿下這裡,起碼要損失數萬將士。唐玄宗不信,派出另一位大將出兵攻打,結果傷亡慘重,此時,奸相李林甫陷害李忠嗣,使得唐玄宗將他下獄,但是在哥舒翰的營救下,李忠嗣逃過一劫,僅僅被貶官外放。

晚節不保的一代名將,身為國之柱石卻屈膝向叛軍投降,而後被殺!

次年,哥舒翰在青海開疆拓土,數次擊敗來犯的吐蕃大軍。在經過了唐玄宗將自己義子李忠嗣下獄、被貶的事件之後,哥舒翰深深懂得了這個好大喜功的君王的心,在修建了數座城池,從兩面包夾住了石堡城,又奏請唐玄宗,讓他把西北邊境的十餘萬大軍統一歸屬他調動,全力攻打石堡城,在死傷了數萬將士之後,這座屹立在高山之上的石堡城被攻陷,唐玄宗大喜過望,在短短五年時間裡,先後數十次嘉獎哥舒翰。

值得一提的是,哥舒翰在西北建立起了一支驍勇善戰的精銳——神策軍,神策軍在後來對於李唐皇族來說有著再造之功,一手護衛唐代宗唐代宗重返長安城,隨即成為了中央直屬的禁軍,四處討伐藩鎮,可以這樣說,神策軍在河西之戰後的凋零,給了朱溫進入關中把持朝政的機會,隨著神策軍的凋零,李唐王朝也走向了末路。

晚節不保的一代名將,身為國之柱石卻屈膝向叛軍投降,而後被殺!

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一直外重內輕的唐朝一時之間竟無力平叛,好不容易名將封常清、高仙芝等人在潼關穩住了陣腳,唐玄宗卻聽信讒言,將此二人誅殺,命抱病在家的哥舒翰出任主將,帶兵平叛。

哥舒翰到了潼關之後,漸漸的穩住了陣腳,他的老部下李光弼、來瑱等人又接連打敗了安史叛軍,安祿山此時腹背受敵,已經做好了逃回老家范陽的準備了,可是這時候的唐玄宗被一連串的勝利勝利衝昏了頭腦,逼迫哥舒翰率軍兵出潼關,與平均決戰。

結果,二十萬唐軍在靈寶受到安史叛軍致命打擊,全軍覆沒,不久,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虜。按理說,像哥舒翰這樣的一個受皇帝重用的大將,在被俘虜之後,應該是以死殉國的。可是哥舒翰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唾棄的決定——向安祿山投降!他向安祿山進言,當時圍攻安史叛軍的三路唐軍精銳李光弼、來瑱、魯炅都是他的老部下,他能讓這三個人帶兵來投降。可是,李光弼等人對老長官的投敵叛國十分不齒,對他破口大罵。次年,安史叛軍大敗,哥舒翰被殺害於洛陽。一代名將,晚節不保,死的如此窩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