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獲客優勢 浦發銀行理財能力同業倒數

理財產品數量少、收益率低,導致浦發銀行綜合理財能力在13家股份制行中勉強擺脫末位

缺乏獲客優勢  浦發銀行理財能力同業倒數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薛南駿

在歷次對於銀行理財能力的分析中,股份制銀行總是能夠戰勝國有大行,不過,拖後腿成員依舊存在,浦發銀行就是股份制行的“後進生”之一。

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投資時報》,耗時數週,對來自Wind資訊的9.8萬條2016年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數據展開深度分析,並分別從各期限收益能力、達標率等指標進行評分,最後根據權重計算總分並排名(滿分100分),繪製出“2017銀行理財產品大數據分析報告”。

共有394家商業銀行被納入統計,根據大數據分析生成的“2017銀行理財實力榜”顯示,浦發銀行的綜合理財能力得分僅為41.05分,不僅在13家股份制行中排名倒數第二,還低於五大國有行。

而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發佈的《2016年中國前100家銀行排名》,浦發銀行榮膺第10名,超越了郵儲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等。

顯然,浦發銀行理財能力尚未跟上銀行的綜合競爭力。

從發行數量上看,浦發銀行是股份制行中發行數量比較低的銀行,去年全年發行486款,僅多於恆豐銀行,與發行數量最多的股份制行之間相差了6倍多。甚至與同處一地的上海銀行相比,發行數量也相差甚遠,上海銀行去年全年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近3倍於浦發銀行。

浦發銀行不僅發行數量少,產品收益率位居末稍。數據顯示,其3個月(含)以下、3-6個月(含)、6-12個月(含)、1年以上四個期限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2.93%、3.21%、3.3%、4.47%,整體平均預期收益率則為3.15%,整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股份制行內墊底的同時,四個單項收益率亦均在股份制行內墊底。

缺乏獲客優勢  浦發銀行理財能力同業倒數

理財產品數量少、收益率低,在獲客方面自然缺乏優勢,因此浦發銀行在所有銀行中的排名非常靠後,僅位列156名。

在《投資時報》上一年推出的“2016銀行理財產品大數據分析報告”中,浦發銀行綜合排名雖然不算靠前,但總算躋身前50名,位列43,與之相比,今年較去年名次大幅下滑113名。

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是,在此次統計中,浦發銀行缺失了披露實際收益率數據項,而這點亦是浦發銀行的一大痛點。浦發銀行部分投資客戶網上抱怨稱,有產品到期時的收益率低於購買時宣傳的收益率。一位自稱浦發銀行員工發文分析認為,這類產品應該多屬於結構性理財產品,不達預期最高限很正常,但客戶之所以抱怨,根源在於購買時,客戶經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只宣傳了最高預期收益率,造成客戶對產品並不真正瞭解,最後到期時現實與預期形成反差。

不過可以看到,為了進一步獲客,浦發銀行已開始多種形式創新嘗試。記者注意到,浦發銀行近年來開始發力“概念理財”,即抓熱點營銷理財。

3月份的相關理財產品案例有“專車優享理財”和“女神節專屬新客理財計劃”。其中,“專車優享理財”屬於創新跨界合作,是浦發銀行與神州專車推出的2017年第一期實物支付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為神州專車賬戶充值金額和白金會員權益體驗。相應實物收益將在產品成立後約定的時間內予以兌付,產品到期後,客戶不再享有現金形式的理財收益。

“女神節專屬新客理財計劃”顧名思義,只有女性,且是新客戶才可以購買,和浦發銀行其他產品比較,預期年化收益率相對較高,為4.7%,較該行同期限產品高出1.4個百分點。

但概念終歸是概念,讓客戶有更多實惠、提升銀行自身理財能力才是根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