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傳奇劉興基回憶(15)父親來到魯西南'

根據地 服裝 魯中山平 2019-08-22
"
"
兵工傳奇劉興基回憶(15)父親來到魯西南

劉興基之父劉景溫

自從我參加八路軍以來,使得遠在家鄉不太大的村子裡的左鄰右舍家喻戶曉,十里八鄉的親戚朋友都很稱讚和羨慕,父母親感覺很是自豪,真可謂是一人蔘軍全家光榮,影響非常之大。有些鄉親也就產生了想參軍的念頭,在當時情況下即使你想參軍,如果沒有人引路也是不容易的,家鄉的生活依然很貧苦,年青人沒有奔頭。這時小我7歲的胞弟劉興義,最先覺悟到參加八路軍是一條正確出路,他讓年邁的父親陪伴著,從家鄉徒步,一路上打聽找到了我,經我介紹留在了修械所工作,父親則返回家鄉。隨後我叔伯四弟劉興信也來到我這裡參加了革命,兩位弟弟在修械所裡也是幹鉗工修理槍械,興信弟在鉗工上有些技術基礎,很快就發揮了作用,分擔了我一部分任務,他倆都是忠厚誠實的人。

我們冀魯豫軍區十分區修械所駐紮在曹州的耿寨後,工作和生活基本上穩定了下來,工作還是緊張而忙碌,修理著各種槍械。然而我家鄉的父母親生活還是很艱難,吃了上頓沒下頓,在萬般無耐的情況下,年過7旬的父親,不顧戰火連連,兵荒馬亂,路途危險,獨自步行,從家鄉泰安沿途靠行乞走了大約十多天,終於來到了耿寨修械所,再一次找到了我。父親穿著一身破舊衣服,全身佈滿了灰塵,下巴飄著一縷山羊鬍須,一臉憔悴,但一雙慈善眼睛炯炯有神。我見後心情十分難過,所長隨即安排父親洗澡,並從倉庫領取了一套新衣服讓他換上,在食堂吃了一頓熱乎乎的飽飯。

修械所裡有一名當地工人名叫李洪英,也是我的徒弟,他的家離修械所不遠,是一個叫李七寨的村莊,我就通過他找了一戶老鄉家,把厚道善良的父親安排在那裡住下。房東是他本家,他家院子很大,有東西兩處院落,東院內有3間北屋、兩間東屋是牛棚和廚房,一間西屋放有一臺手工織布機。西牆有個門可以進西院,院內有一間屋。兩院各有一棵大棗樹,到了秋天樹上結滿了大紅棗,東院那棵棗樹,結的棗形狀像似丫丫葫蘆,西院棗是圓形的,俗稱團柃棗,棗很大,很圓,很香甜,兩種棗都好看又好吃。

房東李大爺、大娘和藹又可親,大爺在家排行老四都喊他四大爺,老兩口與兒子、兒媳、孫子一起生活,還有一個閨女已出嫁到西邊不遠的村莊,他兒子比我大幾歲我稱他李大哥,他在根據地邊區政府開辦的紡織廠上班,忙不過來就拿到家裡織一些襪子,孫子就在他姑姑家那個村莊上學。我父親在他們家住下後,受到了他們全家人很好的照顧,李大娘和李大嫂燒火做飯,我們都在一起吃飯,待我們親如一家人,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使我非常感動。此時上級領導對我更是關懷備至,還給父親辦理了供給制待遇,吃、穿有了保障,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使我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經過一段時間父親身體有了好轉,能幹一些農活,我考慮不能繼續給組織添麻煩,於是我就用在群英會上榮獲“勞動英雄”稱號所獎勵的4000元錢,在李七寨村給我父親購買了幾畝田地,一來可以勞動自食其力,二來改善父親的生活狀況,房東時常一起來幫助種莊稼,田地裡、村莊、民居小院到處都留下了抗日革命根據地人民民風淳樸的身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