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巴勃羅的兒子曾說:「我的父親常對我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卑微的出身。他從未對政客有任何期望。相反,他說要幫助窮人,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巴勃羅的兒子並非是在誇張他父親的出身。在巴勃羅的孩提時代,他的家庭為了生計而奔波。他的母親有七個孩子要撫養,家裡捉襟見肘。

關於巴勃羅的生平就從他六歲的時候說起吧。

每個早晨,巴勃羅就和他的哥哥羅伯特早早醒來一起去學校。他們的學校很遠,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但這都沒什麼問題,兩兄弟已經習慣了步行一個鐘頭到學校。不幸的是,長時間的走路磨壞了他們倆的鞋子,鞋根都磨出了洞,沒法再穿了。

一天,巴勃羅決定光著腳去上學。他剛進教室,老師就注意到巴勃羅是光著腳的,於是他的老師就沒讓他留在教室而是讓他回了家。巴勃羅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巴勃羅的母親下班回家後,巴勃羅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孩子需要一雙新鞋,然而他的母親赫米爾達卻沒有錢。她很想跑到商店偷來一雙,隨後她確實這麼做了。回到家,她才發現偷來的兩隻鞋尺碼不一樣。失望之餘,她去神父那裡坦誠罪行。神父建議她把鞋子還回去,然後賒一雙鞋。

幾個小時後,赫米爾達帶著一雙賒來的新鞋回家了,但身心疲憊。巴勃羅知道家裡的生活有多窘迫,於是對母親說:「別擔心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安靜的思考者

物質生活的缺乏真的改變了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曾是家鄉的一位頗為成功的地主。然而到了他的女兒赫米爾達這裡,卻要為生計掙扎。巴勃羅的父親也是一個農民,但經常不著家,是他母親赫米爾達一手操持著家庭生活。她是個老師,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七個孩子。

巴勃羅一家生活在麥德林的郊區恩維加多。在兄弟幾個裡,巴勃羅和大他兩歲的羅伯特最親密。羅伯特很聰明,對電子和數學有著很大的熱情。每當羅伯特忙著造個收音機時,巴勃羅總是緊挨在旁邊,心不在焉。羅伯特說:「我這個兄弟常常在想東西。」巴勃羅很安靜,從不玩任何遊戲。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思考事情。

他的母親總是給他講他外祖父的事情。他曾是這裡的名人,靠走私威士忌而發家。他的母親告訴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是怎樣糊弄政府部門的。外祖父非常聰明,也很有遠見,這對巴勃羅的影響很大巴勃羅發現了不公

當時,哥倫比亞正遭受「暴力時期」的荼毒。那時哥倫比亞分裂為兩大政治勢力——保守黨和自由黨。這種對立催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暗殺。巴勃羅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死亡、威脅和恐懼的環境中長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極端貧困的生活和社會不公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充滿正義的政治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隨他不斷長大而加深。13 歲那年,他被選為學校學生生活委員會主席,主要為窮困學生籌措交通費用和食物。在這一時期,埃斯科瓦爾知道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寡頭政治的觀點,這些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巴勃羅就明白美國在哥倫比亞扮演的角色。有傳言稱 CIA 謀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左翼領導人喬治·埃列塞爾·蓋坦。正是蓋坦的死引發了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

巴勃羅開始注意到社會的不公。他明白不幸來源於貧窮,而大部分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身上。當時哥倫比亞處在一位寡頭統治之下,寡頭擁有全國的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然而大部分哥倫比亞人民卻生活在貧困中。巴勃羅極度鄙視哥倫比亞社會現狀,尤為痛恨貧困。那年,他說如果到他 30 歲時沒有賺到 100 萬比索的話,就自殺。

巴勃羅輟學了

在學校裡,巴勃羅越發不安分起來。他不相信政府的話,加入了社區幫派。當他以此掙了一點錢後,巴勃羅覺得上學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有兩年沒去上過課,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街道上晃盪。

麥德林殘酷的幫派鬥爭給了巴勃羅夢寐以求的真正教育街頭生活教會了巴勃羅很多東西:陰謀、人情世故、無刻不在的危機感還有直面和解決城市殘酷生活的機會巴勃羅把這些真正的「教育」看做成功的基礎。

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巴勃羅最終又回到學校。他還得從頭學習三年才能畢業。但回到學校後他覺得老師們太愚蠢了。巴勃羅覺得他們的課無聊又無用,而且他還經常和老師吵架。終於在和老師打了一架後,他又輟學了。

母親赫米爾達知道後苦苦勸說巴勃羅,但一向敬愛母親的巴勃羅這次卻不為所動。他說:「媽媽,我一直都給你說,我想要當大人物,我想當大人物……我會成為大人物……我是個窮人,但我不會到死還是個窮人,我保證。」

成為街頭之王

16 歲那年,巴勃羅就有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他在兜裡常帶著一個梳子打理髮型,還經常對著街道上的窗戶打扮自己。

那時,巴勃羅一心想成為一個著名的「土匪」。他從自己的偶像芝加哥黑幫教父艾爾·卡彭身上模仿他的習慣和舉止。他崇拜他,相信土匪會比政府更強大。他甚至認為土匪會更有人情味。在他眼裡,成為土匪,是在政治上對抗一個黑暗社會的最好方式。

巴勃羅不想一直只幹某一種犯罪,他想在所有的犯罪領域都打出名聲。於是他開始賣假彩票、賣走私來的香菸、街頭詐騙、偷盜汽車、走私商品、敲詐勒索等等。

那時,巴勃羅染上了抽大麻的習慣,整天煙不離嘴。巴勃羅天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抽大麻更是加深了這個習慣。他逐漸比以往更沉默寡言了。每次有人問他問題時,他都會沉默好長一會兒才回答。一些人認為他是在模仿《教父》中的柯利昂。但這個行為主要是因為他歷來喜歡深思還有抽大麻的習慣。

見識戰勝了恐懼

20 歲那年,巴勃羅就已經成為麥德林的街頭傳奇。在得到一支步槍以後,他高興地揹著槍踱進各個銀行,然後微笑著朝櫃員說話,而她們卻全嚇得戰戰兢兢。人們都認為他失去了理智,然而事實卻是巴勃羅不再害怕任何東西。他開始依靠自己的頭腦生存。雖然被很多警察跟蹤,巴勃羅卻毫不在意。就像他的祖父一樣,巴勃羅一直想得很長遠,始終專注於下一步行動。

依靠見識的力量擺脫了恐懼後,巴勃羅就從同行裡「脫穎而出」了。絕大多數地痞流氓都很尊敬他,聽取他的建議,甚至加入他的幫派。很明顯,他的那種自信給了很多幫眾安全感。

不像大多數地痞流氓那樣焦躁易怒,巴勃羅展現出非凡的保持鎮定、深思熟慮甚至是樂觀的能力。他知道當危機來臨時,這種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很崇拜他,甚至他的一個手下曾說:「他就是一個神,帶著強大的光芒。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巴勃羅的兒子曾說:「我的父親常對我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卑微的出身。他從未對政客有任何期望。相反,他說要幫助窮人,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巴勃羅的兒子並非是在誇張他父親的出身。在巴勃羅的孩提時代,他的家庭為了生計而奔波。他的母親有七個孩子要撫養,家裡捉襟見肘。

關於巴勃羅的生平就從他六歲的時候說起吧。

每個早晨,巴勃羅就和他的哥哥羅伯特早早醒來一起去學校。他們的學校很遠,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但這都沒什麼問題,兩兄弟已經習慣了步行一個鐘頭到學校。不幸的是,長時間的走路磨壞了他們倆的鞋子,鞋根都磨出了洞,沒法再穿了。

一天,巴勃羅決定光著腳去上學。他剛進教室,老師就注意到巴勃羅是光著腳的,於是他的老師就沒讓他留在教室而是讓他回了家。巴勃羅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巴勃羅的母親下班回家後,巴勃羅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孩子需要一雙新鞋,然而他的母親赫米爾達卻沒有錢。她很想跑到商店偷來一雙,隨後她確實這麼做了。回到家,她才發現偷來的兩隻鞋尺碼不一樣。失望之餘,她去神父那裡坦誠罪行。神父建議她把鞋子還回去,然後賒一雙鞋。

幾個小時後,赫米爾達帶著一雙賒來的新鞋回家了,但身心疲憊。巴勃羅知道家裡的生活有多窘迫,於是對母親說:「別擔心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安靜的思考者

物質生活的缺乏真的改變了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曾是家鄉的一位頗為成功的地主。然而到了他的女兒赫米爾達這裡,卻要為生計掙扎。巴勃羅的父親也是一個農民,但經常不著家,是他母親赫米爾達一手操持著家庭生活。她是個老師,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七個孩子。

巴勃羅一家生活在麥德林的郊區恩維加多。在兄弟幾個裡,巴勃羅和大他兩歲的羅伯特最親密。羅伯特很聰明,對電子和數學有著很大的熱情。每當羅伯特忙著造個收音機時,巴勃羅總是緊挨在旁邊,心不在焉。羅伯特說:「我這個兄弟常常在想東西。」巴勃羅很安靜,從不玩任何遊戲。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思考事情。

他的母親總是給他講他外祖父的事情。他曾是這裡的名人,靠走私威士忌而發家。他的母親告訴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是怎樣糊弄政府部門的。外祖父非常聰明,也很有遠見,這對巴勃羅的影響很大巴勃羅發現了不公

當時,哥倫比亞正遭受「暴力時期」的荼毒。那時哥倫比亞分裂為兩大政治勢力——保守黨和自由黨。這種對立催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暗殺。巴勃羅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死亡、威脅和恐懼的環境中長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極端貧困的生活和社會不公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充滿正義的政治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隨他不斷長大而加深。13 歲那年,他被選為學校學生生活委員會主席,主要為窮困學生籌措交通費用和食物。在這一時期,埃斯科瓦爾知道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寡頭政治的觀點,這些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巴勃羅就明白美國在哥倫比亞扮演的角色。有傳言稱 CIA 謀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左翼領導人喬治·埃列塞爾·蓋坦。正是蓋坦的死引發了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

巴勃羅開始注意到社會的不公。他明白不幸來源於貧窮,而大部分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身上。當時哥倫比亞處在一位寡頭統治之下,寡頭擁有全國的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然而大部分哥倫比亞人民卻生活在貧困中。巴勃羅極度鄙視哥倫比亞社會現狀,尤為痛恨貧困。那年,他說如果到他 30 歲時沒有賺到 100 萬比索的話,就自殺。

巴勃羅輟學了

在學校裡,巴勃羅越發不安分起來。他不相信政府的話,加入了社區幫派。當他以此掙了一點錢後,巴勃羅覺得上學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有兩年沒去上過課,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街道上晃盪。

麥德林殘酷的幫派鬥爭給了巴勃羅夢寐以求的真正教育街頭生活教會了巴勃羅很多東西:陰謀、人情世故、無刻不在的危機感還有直面和解決城市殘酷生活的機會巴勃羅把這些真正的「教育」看做成功的基礎。

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巴勃羅最終又回到學校。他還得從頭學習三年才能畢業。但回到學校後他覺得老師們太愚蠢了。巴勃羅覺得他們的課無聊又無用,而且他還經常和老師吵架。終於在和老師打了一架後,他又輟學了。

母親赫米爾達知道後苦苦勸說巴勃羅,但一向敬愛母親的巴勃羅這次卻不為所動。他說:「媽媽,我一直都給你說,我想要當大人物,我想當大人物……我會成為大人物……我是個窮人,但我不會到死還是個窮人,我保證。」

成為街頭之王

16 歲那年,巴勃羅就有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他在兜裡常帶著一個梳子打理髮型,還經常對著街道上的窗戶打扮自己。

那時,巴勃羅一心想成為一個著名的「土匪」。他從自己的偶像芝加哥黑幫教父艾爾·卡彭身上模仿他的習慣和舉止。他崇拜他,相信土匪會比政府更強大。他甚至認為土匪會更有人情味。在他眼裡,成為土匪,是在政治上對抗一個黑暗社會的最好方式。

巴勃羅不想一直只幹某一種犯罪,他想在所有的犯罪領域都打出名聲。於是他開始賣假彩票、賣走私來的香菸、街頭詐騙、偷盜汽車、走私商品、敲詐勒索等等。

那時,巴勃羅染上了抽大麻的習慣,整天煙不離嘴。巴勃羅天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抽大麻更是加深了這個習慣。他逐漸比以往更沉默寡言了。每次有人問他問題時,他都會沉默好長一會兒才回答。一些人認為他是在模仿《教父》中的柯利昂。但這個行為主要是因為他歷來喜歡深思還有抽大麻的習慣。

見識戰勝了恐懼

20 歲那年,巴勃羅就已經成為麥德林的街頭傳奇。在得到一支步槍以後,他高興地揹著槍踱進各個銀行,然後微笑著朝櫃員說話,而她們卻全嚇得戰戰兢兢。人們都認為他失去了理智,然而事實卻是巴勃羅不再害怕任何東西。他開始依靠自己的頭腦生存。雖然被很多警察跟蹤,巴勃羅卻毫不在意。就像他的祖父一樣,巴勃羅一直想得很長遠,始終專注於下一步行動。

依靠見識的力量擺脫了恐懼後,巴勃羅就從同行裡「脫穎而出」了。絕大多數地痞流氓都很尊敬他,聽取他的建議,甚至加入他的幫派。很明顯,他的那種自信給了很多幫眾安全感。

不像大多數地痞流氓那樣焦躁易怒,巴勃羅展現出非凡的保持鎮定、深思熟慮甚至是樂觀的能力。他知道當危機來臨時,這種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很崇拜他,甚至他的一個手下曾說:「他就是一個神,帶著強大的光芒。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偷車賊巴勃羅

那時麥德林最掙錢的行當就是偷車。巴勃羅偷來二手車,然後把它們分拆賣零件。因為有一大批手下,巴勃羅幾乎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就是在那抽抽大麻而已。巴勃羅從家裡發號施令,然後坐等收錢。然而,巴勃羅的勢力受到當局的打壓,於是開始偷盜名牌新車。但是出售這些被標為偷盜的車是不可能的,所以巴勃羅開始通過賄賂同警察建立關係。一年過後,他同那些警官們的關係已經很鐵了。對巴勃羅偷竊車輛的指控始終受到忽視。事實上,正是收到對他指控的那波警察,轉頭就發給了巴勃羅新的汽車牌照。

收買官員:要錢還是要子彈

在賄賂官員的同時,巴勃羅也下令剷除那些「礙事的人」,也就是拒絕接受他的賄賂按他的規矩辦事的人。巴勃羅明白只有恐懼,這種強烈的情感,才是處理人際關係時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當然,也是掌控大眾思想的最佳方式。巴勃羅毫不手軟地殺人。對他來說,殺戮是增加威望的最快途徑。

那段時間,「要錢還是要子彈」傳遍大街小巷。你要麼收錢辦事,要麼橫屍街頭。

建立威望是個很好的投資:時間越久,收益就越高。巴勃羅開始好奇自己究竟有多出名了,甚至想找個法子測試一下。一天,他給了他的朋友們一些名牌汽車的牌照,有了這些牌照,汽車才能出廠銷售。他告訴朋友們:只管去工廠提車。當工廠的工人們發現這些牌照是偽造的時,巴勃羅的朋友們說:「這些牌照是巴勃羅造的」。驚恐之下,這些工人連忙給了他們車鑰匙。

不久後,有車的人開始給巴勃羅交錢以換取自己的車不會被偷。也就是從那時起,巴勃羅明白了新的生意之道。他知道了能從沒偷來的車上賺到和偷車一樣的錢。

他的手下開始綁架富人。很多次已經收到了贖金,他的手下還是毫不猶豫地殺死了人質。這些殺戮只是為了表明巴勃羅的態度。巴勃羅的左翼思想和童年時期的革命理論重新燃起。他說:「在這個國家,只有窮人一直慘遭毒害。我要做的,就是讓死亡更民主一點。」

巴勃羅成了「大善人」:迪亞戈·埃查瓦里亞之死

1971 年,麥德林的窮人們聽說了一個叫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正直人」,他想要消除不公平。在這個由寡頭統治的哥倫比亞社會,不公平的地方實在太過普遍。迪亞戈·埃查瓦里亞是哥倫比亞很有勢力的企業家,在上流社會頗受尊敬。他還想被稱為偉大的慈善家,在農村興建了許多學校和醫院。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巴勃羅的兒子曾說:「我的父親常對我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卑微的出身。他從未對政客有任何期望。相反,他說要幫助窮人,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巴勃羅的兒子並非是在誇張他父親的出身。在巴勃羅的孩提時代,他的家庭為了生計而奔波。他的母親有七個孩子要撫養,家裡捉襟見肘。

關於巴勃羅的生平就從他六歲的時候說起吧。

每個早晨,巴勃羅就和他的哥哥羅伯特早早醒來一起去學校。他們的學校很遠,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但這都沒什麼問題,兩兄弟已經習慣了步行一個鐘頭到學校。不幸的是,長時間的走路磨壞了他們倆的鞋子,鞋根都磨出了洞,沒法再穿了。

一天,巴勃羅決定光著腳去上學。他剛進教室,老師就注意到巴勃羅是光著腳的,於是他的老師就沒讓他留在教室而是讓他回了家。巴勃羅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巴勃羅的母親下班回家後,巴勃羅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孩子需要一雙新鞋,然而他的母親赫米爾達卻沒有錢。她很想跑到商店偷來一雙,隨後她確實這麼做了。回到家,她才發現偷來的兩隻鞋尺碼不一樣。失望之餘,她去神父那裡坦誠罪行。神父建議她把鞋子還回去,然後賒一雙鞋。

幾個小時後,赫米爾達帶著一雙賒來的新鞋回家了,但身心疲憊。巴勃羅知道家裡的生活有多窘迫,於是對母親說:「別擔心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安靜的思考者

物質生活的缺乏真的改變了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曾是家鄉的一位頗為成功的地主。然而到了他的女兒赫米爾達這裡,卻要為生計掙扎。巴勃羅的父親也是一個農民,但經常不著家,是他母親赫米爾達一手操持著家庭生活。她是個老師,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七個孩子。

巴勃羅一家生活在麥德林的郊區恩維加多。在兄弟幾個裡,巴勃羅和大他兩歲的羅伯特最親密。羅伯特很聰明,對電子和數學有著很大的熱情。每當羅伯特忙著造個收音機時,巴勃羅總是緊挨在旁邊,心不在焉。羅伯特說:「我這個兄弟常常在想東西。」巴勃羅很安靜,從不玩任何遊戲。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思考事情。

他的母親總是給他講他外祖父的事情。他曾是這裡的名人,靠走私威士忌而發家。他的母親告訴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是怎樣糊弄政府部門的。外祖父非常聰明,也很有遠見,這對巴勃羅的影響很大巴勃羅發現了不公

當時,哥倫比亞正遭受「暴力時期」的荼毒。那時哥倫比亞分裂為兩大政治勢力——保守黨和自由黨。這種對立催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暗殺。巴勃羅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死亡、威脅和恐懼的環境中長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極端貧困的生活和社會不公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充滿正義的政治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隨他不斷長大而加深。13 歲那年,他被選為學校學生生活委員會主席,主要為窮困學生籌措交通費用和食物。在這一時期,埃斯科瓦爾知道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寡頭政治的觀點,這些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巴勃羅就明白美國在哥倫比亞扮演的角色。有傳言稱 CIA 謀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左翼領導人喬治·埃列塞爾·蓋坦。正是蓋坦的死引發了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

巴勃羅開始注意到社會的不公。他明白不幸來源於貧窮,而大部分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身上。當時哥倫比亞處在一位寡頭統治之下,寡頭擁有全國的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然而大部分哥倫比亞人民卻生活在貧困中。巴勃羅極度鄙視哥倫比亞社會現狀,尤為痛恨貧困。那年,他說如果到他 30 歲時沒有賺到 100 萬比索的話,就自殺。

巴勃羅輟學了

在學校裡,巴勃羅越發不安分起來。他不相信政府的話,加入了社區幫派。當他以此掙了一點錢後,巴勃羅覺得上學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有兩年沒去上過課,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街道上晃盪。

麥德林殘酷的幫派鬥爭給了巴勃羅夢寐以求的真正教育街頭生活教會了巴勃羅很多東西:陰謀、人情世故、無刻不在的危機感還有直面和解決城市殘酷生活的機會巴勃羅把這些真正的「教育」看做成功的基礎。

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巴勃羅最終又回到學校。他還得從頭學習三年才能畢業。但回到學校後他覺得老師們太愚蠢了。巴勃羅覺得他們的課無聊又無用,而且他還經常和老師吵架。終於在和老師打了一架後,他又輟學了。

母親赫米爾達知道後苦苦勸說巴勃羅,但一向敬愛母親的巴勃羅這次卻不為所動。他說:「媽媽,我一直都給你說,我想要當大人物,我想當大人物……我會成為大人物……我是個窮人,但我不會到死還是個窮人,我保證。」

成為街頭之王

16 歲那年,巴勃羅就有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他在兜裡常帶著一個梳子打理髮型,還經常對著街道上的窗戶打扮自己。

那時,巴勃羅一心想成為一個著名的「土匪」。他從自己的偶像芝加哥黑幫教父艾爾·卡彭身上模仿他的習慣和舉止。他崇拜他,相信土匪會比政府更強大。他甚至認為土匪會更有人情味。在他眼裡,成為土匪,是在政治上對抗一個黑暗社會的最好方式。

巴勃羅不想一直只幹某一種犯罪,他想在所有的犯罪領域都打出名聲。於是他開始賣假彩票、賣走私來的香菸、街頭詐騙、偷盜汽車、走私商品、敲詐勒索等等。

那時,巴勃羅染上了抽大麻的習慣,整天煙不離嘴。巴勃羅天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抽大麻更是加深了這個習慣。他逐漸比以往更沉默寡言了。每次有人問他問題時,他都會沉默好長一會兒才回答。一些人認為他是在模仿《教父》中的柯利昂。但這個行為主要是因為他歷來喜歡深思還有抽大麻的習慣。

見識戰勝了恐懼

20 歲那年,巴勃羅就已經成為麥德林的街頭傳奇。在得到一支步槍以後,他高興地揹著槍踱進各個銀行,然後微笑著朝櫃員說話,而她們卻全嚇得戰戰兢兢。人們都認為他失去了理智,然而事實卻是巴勃羅不再害怕任何東西。他開始依靠自己的頭腦生存。雖然被很多警察跟蹤,巴勃羅卻毫不在意。就像他的祖父一樣,巴勃羅一直想得很長遠,始終專注於下一步行動。

依靠見識的力量擺脫了恐懼後,巴勃羅就從同行裡「脫穎而出」了。絕大多數地痞流氓都很尊敬他,聽取他的建議,甚至加入他的幫派。很明顯,他的那種自信給了很多幫眾安全感。

不像大多數地痞流氓那樣焦躁易怒,巴勃羅展現出非凡的保持鎮定、深思熟慮甚至是樂觀的能力。他知道當危機來臨時,這種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很崇拜他,甚至他的一個手下曾說:「他就是一個神,帶著強大的光芒。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偷車賊巴勃羅

那時麥德林最掙錢的行當就是偷車。巴勃羅偷來二手車,然後把它們分拆賣零件。因為有一大批手下,巴勃羅幾乎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就是在那抽抽大麻而已。巴勃羅從家裡發號施令,然後坐等收錢。然而,巴勃羅的勢力受到當局的打壓,於是開始偷盜名牌新車。但是出售這些被標為偷盜的車是不可能的,所以巴勃羅開始通過賄賂同警察建立關係。一年過後,他同那些警官們的關係已經很鐵了。對巴勃羅偷竊車輛的指控始終受到忽視。事實上,正是收到對他指控的那波警察,轉頭就發給了巴勃羅新的汽車牌照。

收買官員:要錢還是要子彈

在賄賂官員的同時,巴勃羅也下令剷除那些「礙事的人」,也就是拒絕接受他的賄賂按他的規矩辦事的人。巴勃羅明白只有恐懼,這種強烈的情感,才是處理人際關係時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當然,也是掌控大眾思想的最佳方式。巴勃羅毫不手軟地殺人。對他來說,殺戮是增加威望的最快途徑。

那段時間,「要錢還是要子彈」傳遍大街小巷。你要麼收錢辦事,要麼橫屍街頭。

建立威望是個很好的投資:時間越久,收益就越高。巴勃羅開始好奇自己究竟有多出名了,甚至想找個法子測試一下。一天,他給了他的朋友們一些名牌汽車的牌照,有了這些牌照,汽車才能出廠銷售。他告訴朋友們:只管去工廠提車。當工廠的工人們發現這些牌照是偽造的時,巴勃羅的朋友們說:「這些牌照是巴勃羅造的」。驚恐之下,這些工人連忙給了他們車鑰匙。

不久後,有車的人開始給巴勃羅交錢以換取自己的車不會被偷。也就是從那時起,巴勃羅明白了新的生意之道。他知道了能從沒偷來的車上賺到和偷車一樣的錢。

他的手下開始綁架富人。很多次已經收到了贖金,他的手下還是毫不猶豫地殺死了人質。這些殺戮只是為了表明巴勃羅的態度。巴勃羅的左翼思想和童年時期的革命理論重新燃起。他說:「在這個國家,只有窮人一直慘遭毒害。我要做的,就是讓死亡更民主一點。」

巴勃羅成了「大善人」:迪亞戈·埃查瓦里亞之死

1971 年,麥德林的窮人們聽說了一個叫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正直人」,他想要消除不公平。在這個由寡頭統治的哥倫比亞社會,不公平的地方實在太過普遍。迪亞戈·埃查瓦里亞是哥倫比亞很有勢力的企業家,在上流社會頗受尊敬。他還想被稱為偉大的慈善家,在農村興建了許多學校和醫院。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迪亞戈·埃查瓦里亞(左一)

但事實上埃查瓦里亞早已醜聞纏身。他是麥德林的窮人們最不歡迎的人物。他的工廠裡的工人在毫無人道的環境下超長時間工作,卻領著微薄的薪水。而且還曾解僱了數百個工人,沒有任何補償。

埃查瓦里亞還強制驅逐多個農民社區以擴大自己的土地。對此進行反抗的農民要麼坐牢要麼被殺害。剩下的人被迫擠在麥德林的貧民窟裡。那段時間,巴勃羅聽盡了這些事情。

一天,迪亞戈·埃查瓦里亞被綁架的消息傳遍街頭。綁架的人要價 5 萬比索。迪亞戈的家人迅速地把錢送了過去,相信他能活著回來。

六個星期後,迪亞戈的屍體在離巴勃羅出生地不遠的一個坑裡被發現,屍體嚴重變形,很明顯生前遭受了嚴刑拷打。然而,麥德林的窮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卻歡欣鼓舞。每個人都知道是巴勃羅給他們帶來了公平。人們開始崇拜巴勃羅,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緊緊握著他的手,給他鞠躬。他們開始喊他「大善人巴勃羅」或者直接叫「大善人」。

那年,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才 22 歲。

— 未完 —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巴勃羅的兒子曾說:「我的父親常對我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卑微的出身。他從未對政客有任何期望。相反,他說要幫助窮人,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巴勃羅的兒子並非是在誇張他父親的出身。在巴勃羅的孩提時代,他的家庭為了生計而奔波。他的母親有七個孩子要撫養,家裡捉襟見肘。

關於巴勃羅的生平就從他六歲的時候說起吧。

每個早晨,巴勃羅就和他的哥哥羅伯特早早醒來一起去學校。他們的學校很遠,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但這都沒什麼問題,兩兄弟已經習慣了步行一個鐘頭到學校。不幸的是,長時間的走路磨壞了他們倆的鞋子,鞋根都磨出了洞,沒法再穿了。

一天,巴勃羅決定光著腳去上學。他剛進教室,老師就注意到巴勃羅是光著腳的,於是他的老師就沒讓他留在教室而是讓他回了家。巴勃羅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巴勃羅的母親下班回家後,巴勃羅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孩子需要一雙新鞋,然而他的母親赫米爾達卻沒有錢。她很想跑到商店偷來一雙,隨後她確實這麼做了。回到家,她才發現偷來的兩隻鞋尺碼不一樣。失望之餘,她去神父那裡坦誠罪行。神父建議她把鞋子還回去,然後賒一雙鞋。

幾個小時後,赫米爾達帶著一雙賒來的新鞋回家了,但身心疲憊。巴勃羅知道家裡的生活有多窘迫,於是對母親說:「別擔心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安靜的思考者

物質生活的缺乏真的改變了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曾是家鄉的一位頗為成功的地主。然而到了他的女兒赫米爾達這裡,卻要為生計掙扎。巴勃羅的父親也是一個農民,但經常不著家,是他母親赫米爾達一手操持著家庭生活。她是個老師,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七個孩子。

巴勃羅一家生活在麥德林的郊區恩維加多。在兄弟幾個裡,巴勃羅和大他兩歲的羅伯特最親密。羅伯特很聰明,對電子和數學有著很大的熱情。每當羅伯特忙著造個收音機時,巴勃羅總是緊挨在旁邊,心不在焉。羅伯特說:「我這個兄弟常常在想東西。」巴勃羅很安靜,從不玩任何遊戲。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思考事情。

他的母親總是給他講他外祖父的事情。他曾是這裡的名人,靠走私威士忌而發家。他的母親告訴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是怎樣糊弄政府部門的。外祖父非常聰明,也很有遠見,這對巴勃羅的影響很大巴勃羅發現了不公

當時,哥倫比亞正遭受「暴力時期」的荼毒。那時哥倫比亞分裂為兩大政治勢力——保守黨和自由黨。這種對立催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暗殺。巴勃羅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死亡、威脅和恐懼的環境中長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極端貧困的生活和社會不公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充滿正義的政治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隨他不斷長大而加深。13 歲那年,他被選為學校學生生活委員會主席,主要為窮困學生籌措交通費用和食物。在這一時期,埃斯科瓦爾知道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寡頭政治的觀點,這些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巴勃羅就明白美國在哥倫比亞扮演的角色。有傳言稱 CIA 謀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左翼領導人喬治·埃列塞爾·蓋坦。正是蓋坦的死引發了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

巴勃羅開始注意到社會的不公。他明白不幸來源於貧窮,而大部分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身上。當時哥倫比亞處在一位寡頭統治之下,寡頭擁有全國的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然而大部分哥倫比亞人民卻生活在貧困中。巴勃羅極度鄙視哥倫比亞社會現狀,尤為痛恨貧困。那年,他說如果到他 30 歲時沒有賺到 100 萬比索的話,就自殺。

巴勃羅輟學了

在學校裡,巴勃羅越發不安分起來。他不相信政府的話,加入了社區幫派。當他以此掙了一點錢後,巴勃羅覺得上學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有兩年沒去上過課,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街道上晃盪。

麥德林殘酷的幫派鬥爭給了巴勃羅夢寐以求的真正教育街頭生活教會了巴勃羅很多東西:陰謀、人情世故、無刻不在的危機感還有直面和解決城市殘酷生活的機會巴勃羅把這些真正的「教育」看做成功的基礎。

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巴勃羅最終又回到學校。他還得從頭學習三年才能畢業。但回到學校後他覺得老師們太愚蠢了。巴勃羅覺得他們的課無聊又無用,而且他還經常和老師吵架。終於在和老師打了一架後,他又輟學了。

母親赫米爾達知道後苦苦勸說巴勃羅,但一向敬愛母親的巴勃羅這次卻不為所動。他說:「媽媽,我一直都給你說,我想要當大人物,我想當大人物……我會成為大人物……我是個窮人,但我不會到死還是個窮人,我保證。」

成為街頭之王

16 歲那年,巴勃羅就有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他在兜裡常帶著一個梳子打理髮型,還經常對著街道上的窗戶打扮自己。

那時,巴勃羅一心想成為一個著名的「土匪」。他從自己的偶像芝加哥黑幫教父艾爾·卡彭身上模仿他的習慣和舉止。他崇拜他,相信土匪會比政府更強大。他甚至認為土匪會更有人情味。在他眼裡,成為土匪,是在政治上對抗一個黑暗社會的最好方式。

巴勃羅不想一直只幹某一種犯罪,他想在所有的犯罪領域都打出名聲。於是他開始賣假彩票、賣走私來的香菸、街頭詐騙、偷盜汽車、走私商品、敲詐勒索等等。

那時,巴勃羅染上了抽大麻的習慣,整天煙不離嘴。巴勃羅天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抽大麻更是加深了這個習慣。他逐漸比以往更沉默寡言了。每次有人問他問題時,他都會沉默好長一會兒才回答。一些人認為他是在模仿《教父》中的柯利昂。但這個行為主要是因為他歷來喜歡深思還有抽大麻的習慣。

見識戰勝了恐懼

20 歲那年,巴勃羅就已經成為麥德林的街頭傳奇。在得到一支步槍以後,他高興地揹著槍踱進各個銀行,然後微笑著朝櫃員說話,而她們卻全嚇得戰戰兢兢。人們都認為他失去了理智,然而事實卻是巴勃羅不再害怕任何東西。他開始依靠自己的頭腦生存。雖然被很多警察跟蹤,巴勃羅卻毫不在意。就像他的祖父一樣,巴勃羅一直想得很長遠,始終專注於下一步行動。

依靠見識的力量擺脫了恐懼後,巴勃羅就從同行裡「脫穎而出」了。絕大多數地痞流氓都很尊敬他,聽取他的建議,甚至加入他的幫派。很明顯,他的那種自信給了很多幫眾安全感。

不像大多數地痞流氓那樣焦躁易怒,巴勃羅展現出非凡的保持鎮定、深思熟慮甚至是樂觀的能力。他知道當危機來臨時,這種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很崇拜他,甚至他的一個手下曾說:「他就是一個神,帶著強大的光芒。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偷車賊巴勃羅

那時麥德林最掙錢的行當就是偷車。巴勃羅偷來二手車,然後把它們分拆賣零件。因為有一大批手下,巴勃羅幾乎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就是在那抽抽大麻而已。巴勃羅從家裡發號施令,然後坐等收錢。然而,巴勃羅的勢力受到當局的打壓,於是開始偷盜名牌新車。但是出售這些被標為偷盜的車是不可能的,所以巴勃羅開始通過賄賂同警察建立關係。一年過後,他同那些警官們的關係已經很鐵了。對巴勃羅偷竊車輛的指控始終受到忽視。事實上,正是收到對他指控的那波警察,轉頭就發給了巴勃羅新的汽車牌照。

收買官員:要錢還是要子彈

在賄賂官員的同時,巴勃羅也下令剷除那些「礙事的人」,也就是拒絕接受他的賄賂按他的規矩辦事的人。巴勃羅明白只有恐懼,這種強烈的情感,才是處理人際關係時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當然,也是掌控大眾思想的最佳方式。巴勃羅毫不手軟地殺人。對他來說,殺戮是增加威望的最快途徑。

那段時間,「要錢還是要子彈」傳遍大街小巷。你要麼收錢辦事,要麼橫屍街頭。

建立威望是個很好的投資:時間越久,收益就越高。巴勃羅開始好奇自己究竟有多出名了,甚至想找個法子測試一下。一天,他給了他的朋友們一些名牌汽車的牌照,有了這些牌照,汽車才能出廠銷售。他告訴朋友們:只管去工廠提車。當工廠的工人們發現這些牌照是偽造的時,巴勃羅的朋友們說:「這些牌照是巴勃羅造的」。驚恐之下,這些工人連忙給了他們車鑰匙。

不久後,有車的人開始給巴勃羅交錢以換取自己的車不會被偷。也就是從那時起,巴勃羅明白了新的生意之道。他知道了能從沒偷來的車上賺到和偷車一樣的錢。

他的手下開始綁架富人。很多次已經收到了贖金,他的手下還是毫不猶豫地殺死了人質。這些殺戮只是為了表明巴勃羅的態度。巴勃羅的左翼思想和童年時期的革命理論重新燃起。他說:「在這個國家,只有窮人一直慘遭毒害。我要做的,就是讓死亡更民主一點。」

巴勃羅成了「大善人」:迪亞戈·埃查瓦里亞之死

1971 年,麥德林的窮人們聽說了一個叫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正直人」,他想要消除不公平。在這個由寡頭統治的哥倫比亞社會,不公平的地方實在太過普遍。迪亞戈·埃查瓦里亞是哥倫比亞很有勢力的企業家,在上流社會頗受尊敬。他還想被稱為偉大的慈善家,在農村興建了許多學校和醫院。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迪亞戈·埃查瓦里亞(左一)

但事實上埃查瓦里亞早已醜聞纏身。他是麥德林的窮人們最不歡迎的人物。他的工廠裡的工人在毫無人道的環境下超長時間工作,卻領著微薄的薪水。而且還曾解僱了數百個工人,沒有任何補償。

埃查瓦里亞還強制驅逐多個農民社區以擴大自己的土地。對此進行反抗的農民要麼坐牢要麼被殺害。剩下的人被迫擠在麥德林的貧民窟裡。那段時間,巴勃羅聽盡了這些事情。

一天,迪亞戈·埃查瓦里亞被綁架的消息傳遍街頭。綁架的人要價 5 萬比索。迪亞戈的家人迅速地把錢送了過去,相信他能活著回來。

六個星期後,迪亞戈的屍體在離巴勃羅出生地不遠的一個坑裡被發現,屍體嚴重變形,很明顯生前遭受了嚴刑拷打。然而,麥德林的窮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卻歡欣鼓舞。每個人都知道是巴勃羅給他們帶來了公平。人們開始崇拜巴勃羅,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緊緊握著他的手,給他鞠躬。他們開始喊他「大善人巴勃羅」或者直接叫「大善人」。

那年,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才 22 歲。

— 未完 —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哥倫比亞毒王的沉浮人生

美劇《毒梟》人物原型的崛起與覆滅

馬小草

豆瓣評分 9.0

2015 年熱播美劇《毒梟》,把已經死去二十餘年的哥倫比亞「毒王」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再度拉回人們的視線。本書拋開電視劇的虛構劇情,從頭還原了巴勃羅的一生,從他的童年生活講起,敘述了他在 22 歲就成為「街頭之王」,成為麥德林集團的首領威懾全國,同哥倫比亞政府作戰,遭到美國政府全力圍剿,並最終孤零零死在房頂上的故事。通過本書,相信你會更全面地瞭解這位哥倫比亞「毒王」的魔幻和沉浮人生,知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哥倫比亞驚心動魄的禁毒戰爭,感觸安定與幸福生活的彌足珍貴。

即可完整閱讀此書

✎✎✎

6 元讀 20,000本電子書

豆閱會員邀你嚐鮮

開通豆瓣閱讀會員,連續包月首月僅需 6 元,20,000 本電子書免費暢讀。更享多項會員專屬特權,快來開通體驗吧!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1949-1993),哥倫比亞傳奇毒梟。

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 7 大富豪之一,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頂峰時,他幾乎控制著全世界 80% 的可卡因交易。他本人擁有 4 萬人的裝備精良的私人武裝,甚至擁有戰鬥機。巴勃羅曾策劃多起恐怖事件:暗殺哥倫比亞司法部長、最高法院法官、總檢察長、炸掉哥倫比亞航班等。美國政府曾直言:意大利黑手黨和日本山口組跟巴勃羅的麥德林販毒集團相比,簡直就是模範公民和唱詩班的小學生。1993 年 12 月 2 日,經過曠日持久的艱難行動,哥倫比亞軍方及美國禁毒局終於將一代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擊斃。

光著腳的孩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巴勃羅的兒子曾說:「我的父親常對我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卑微的出身。他從未對政客有任何期望。相反,他說要幫助窮人,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巴勃羅的兒子並非是在誇張他父親的出身。在巴勃羅的孩提時代,他的家庭為了生計而奔波。他的母親有七個孩子要撫養,家裡捉襟見肘。

關於巴勃羅的生平就從他六歲的時候說起吧。

每個早晨,巴勃羅就和他的哥哥羅伯特早早醒來一起去學校。他們的學校很遠,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但這都沒什麼問題,兩兄弟已經習慣了步行一個鐘頭到學校。不幸的是,長時間的走路磨壞了他們倆的鞋子,鞋根都磨出了洞,沒法再穿了。

一天,巴勃羅決定光著腳去上學。他剛進教室,老師就注意到巴勃羅是光著腳的,於是他的老師就沒讓他留在教室而是讓他回了家。巴勃羅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巴勃羅的母親下班回家後,巴勃羅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孩子需要一雙新鞋,然而他的母親赫米爾達卻沒有錢。她很想跑到商店偷來一雙,隨後她確實這麼做了。回到家,她才發現偷來的兩隻鞋尺碼不一樣。失望之餘,她去神父那裡坦誠罪行。神父建議她把鞋子還回去,然後賒一雙鞋。

幾個小時後,赫米爾達帶著一雙賒來的新鞋回家了,但身心疲憊。巴勃羅知道家裡的生活有多窘迫,於是對母親說:「別擔心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安靜的思考者

物質生活的缺乏真的改變了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曾是家鄉的一位頗為成功的地主。然而到了他的女兒赫米爾達這裡,卻要為生計掙扎。巴勃羅的父親也是一個農民,但經常不著家,是他母親赫米爾達一手操持著家庭生活。她是個老師,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到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七個孩子。

巴勃羅一家生活在麥德林的郊區恩維加多。在兄弟幾個裡,巴勃羅和大他兩歲的羅伯特最親密。羅伯特很聰明,對電子和數學有著很大的熱情。每當羅伯特忙著造個收音機時,巴勃羅總是緊挨在旁邊,心不在焉。羅伯特說:「我這個兄弟常常在想東西。」巴勃羅很安靜,從不玩任何遊戲。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坐在那裡思考事情。

他的母親總是給他講他外祖父的事情。他曾是這裡的名人,靠走私威士忌而發家。他的母親告訴巴勃羅他的外祖父是怎樣糊弄政府部門的。外祖父非常聰明,也很有遠見,這對巴勃羅的影響很大巴勃羅發現了不公

當時,哥倫比亞正遭受「暴力時期」的荼毒。那時哥倫比亞分裂為兩大政治勢力——保守黨和自由黨。這種對立催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暗殺。巴勃羅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死亡、威脅和恐懼的環境中長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極端貧困的生活和社會不公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充滿正義的政治思想。

而這種思想也隨他不斷長大而加深。13 歲那年,他被選為學校學生生活委員會主席,主要為窮困學生籌措交通費用和食物。在這一時期,埃斯科瓦爾知道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寡頭政治的觀點,這些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巴勃羅就明白美國在哥倫比亞扮演的角色。有傳言稱 CIA 謀殺了追求社會公平的左翼領導人喬治·埃列塞爾·蓋坦。正是蓋坦的死引發了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

巴勃羅開始注意到社會的不公。他明白不幸來源於貧窮,而大部分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身上。當時哥倫比亞處在一位寡頭統治之下,寡頭擁有全國的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然而大部分哥倫比亞人民卻生活在貧困中。巴勃羅極度鄙視哥倫比亞社會現狀,尤為痛恨貧困。那年,他說如果到他 30 歲時沒有賺到 100 萬比索的話,就自殺。

巴勃羅輟學了

在學校裡,巴勃羅越發不安分起來。他不相信政府的話,加入了社區幫派。當他以此掙了一點錢後,巴勃羅覺得上學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有兩年沒去上過課,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街道上晃盪。

麥德林殘酷的幫派鬥爭給了巴勃羅夢寐以求的真正教育街頭生活教會了巴勃羅很多東西:陰謀、人情世故、無刻不在的危機感還有直面和解決城市殘酷生活的機會巴勃羅把這些真正的「教育」看做成功的基礎。

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巴勃羅最終又回到學校。他還得從頭學習三年才能畢業。但回到學校後他覺得老師們太愚蠢了。巴勃羅覺得他們的課無聊又無用,而且他還經常和老師吵架。終於在和老師打了一架後,他又輟學了。

母親赫米爾達知道後苦苦勸說巴勃羅,但一向敬愛母親的巴勃羅這次卻不為所動。他說:「媽媽,我一直都給你說,我想要當大人物,我想當大人物……我會成為大人物……我是個窮人,但我不會到死還是個窮人,我保證。」

成為街頭之王

16 歲那年,巴勃羅就有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他在兜裡常帶著一個梳子打理髮型,還經常對著街道上的窗戶打扮自己。

那時,巴勃羅一心想成為一個著名的「土匪」。他從自己的偶像芝加哥黑幫教父艾爾·卡彭身上模仿他的習慣和舉止。他崇拜他,相信土匪會比政府更強大。他甚至認為土匪會更有人情味。在他眼裡,成為土匪,是在政治上對抗一個黑暗社會的最好方式。

巴勃羅不想一直只幹某一種犯罪,他想在所有的犯罪領域都打出名聲。於是他開始賣假彩票、賣走私來的香菸、街頭詐騙、偷盜汽車、走私商品、敲詐勒索等等。

那時,巴勃羅染上了抽大麻的習慣,整天煙不離嘴。巴勃羅天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抽大麻更是加深了這個習慣。他逐漸比以往更沉默寡言了。每次有人問他問題時,他都會沉默好長一會兒才回答。一些人認為他是在模仿《教父》中的柯利昂。但這個行為主要是因為他歷來喜歡深思還有抽大麻的習慣。

見識戰勝了恐懼

20 歲那年,巴勃羅就已經成為麥德林的街頭傳奇。在得到一支步槍以後,他高興地揹著槍踱進各個銀行,然後微笑著朝櫃員說話,而她們卻全嚇得戰戰兢兢。人們都認為他失去了理智,然而事實卻是巴勃羅不再害怕任何東西。他開始依靠自己的頭腦生存。雖然被很多警察跟蹤,巴勃羅卻毫不在意。就像他的祖父一樣,巴勃羅一直想得很長遠,始終專注於下一步行動。

依靠見識的力量擺脫了恐懼後,巴勃羅就從同行裡「脫穎而出」了。絕大多數地痞流氓都很尊敬他,聽取他的建議,甚至加入他的幫派。很明顯,他的那種自信給了很多幫眾安全感。

不像大多數地痞流氓那樣焦躁易怒,巴勃羅展現出非凡的保持鎮定、深思熟慮甚至是樂觀的能力。他知道當危機來臨時,這種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很崇拜他,甚至他的一個手下曾說:「他就是一個神,帶著強大的光芒。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偷車賊巴勃羅

那時麥德林最掙錢的行當就是偷車。巴勃羅偷來二手車,然後把它們分拆賣零件。因為有一大批手下,巴勃羅幾乎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就是在那抽抽大麻而已。巴勃羅從家裡發號施令,然後坐等收錢。然而,巴勃羅的勢力受到當局的打壓,於是開始偷盜名牌新車。但是出售這些被標為偷盜的車是不可能的,所以巴勃羅開始通過賄賂同警察建立關係。一年過後,他同那些警官們的關係已經很鐵了。對巴勃羅偷竊車輛的指控始終受到忽視。事實上,正是收到對他指控的那波警察,轉頭就發給了巴勃羅新的汽車牌照。

收買官員:要錢還是要子彈

在賄賂官員的同時,巴勃羅也下令剷除那些「礙事的人」,也就是拒絕接受他的賄賂按他的規矩辦事的人。巴勃羅明白只有恐懼,這種強烈的情感,才是處理人際關係時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當然,也是掌控大眾思想的最佳方式。巴勃羅毫不手軟地殺人。對他來說,殺戮是增加威望的最快途徑。

那段時間,「要錢還是要子彈」傳遍大街小巷。你要麼收錢辦事,要麼橫屍街頭。

建立威望是個很好的投資:時間越久,收益就越高。巴勃羅開始好奇自己究竟有多出名了,甚至想找個法子測試一下。一天,他給了他的朋友們一些名牌汽車的牌照,有了這些牌照,汽車才能出廠銷售。他告訴朋友們:只管去工廠提車。當工廠的工人們發現這些牌照是偽造的時,巴勃羅的朋友們說:「這些牌照是巴勃羅造的」。驚恐之下,這些工人連忙給了他們車鑰匙。

不久後,有車的人開始給巴勃羅交錢以換取自己的車不會被偷。也就是從那時起,巴勃羅明白了新的生意之道。他知道了能從沒偷來的車上賺到和偷車一樣的錢。

他的手下開始綁架富人。很多次已經收到了贖金,他的手下還是毫不猶豫地殺死了人質。這些殺戮只是為了表明巴勃羅的態度。巴勃羅的左翼思想和童年時期的革命理論重新燃起。他說:「在這個國家,只有窮人一直慘遭毒害。我要做的,就是讓死亡更民主一點。」

巴勃羅成了「大善人」:迪亞戈·埃查瓦里亞之死

1971 年,麥德林的窮人們聽說了一個叫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正直人」,他想要消除不公平。在這個由寡頭統治的哥倫比亞社會,不公平的地方實在太過普遍。迪亞戈·埃查瓦里亞是哥倫比亞很有勢力的企業家,在上流社會頗受尊敬。他還想被稱為偉大的慈善家,在農村興建了許多學校和醫院。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迪亞戈·埃查瓦里亞(左一)

但事實上埃查瓦里亞早已醜聞纏身。他是麥德林的窮人們最不歡迎的人物。他的工廠裡的工人在毫無人道的環境下超長時間工作,卻領著微薄的薪水。而且還曾解僱了數百個工人,沒有任何補償。

埃查瓦里亞還強制驅逐多個農民社區以擴大自己的土地。對此進行反抗的農民要麼坐牢要麼被殺害。剩下的人被迫擠在麥德林的貧民窟裡。那段時間,巴勃羅聽盡了這些事情。

一天,迪亞戈·埃查瓦里亞被綁架的消息傳遍街頭。綁架的人要價 5 萬比索。迪亞戈的家人迅速地把錢送了過去,相信他能活著回來。

六個星期後,迪亞戈的屍體在離巴勃羅出生地不遠的一個坑裡被發現,屍體嚴重變形,很明顯生前遭受了嚴刑拷打。然而,麥德林的窮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卻歡欣鼓舞。每個人都知道是巴勃羅給他們帶來了公平。人們開始崇拜巴勃羅,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緊緊握著他的手,給他鞠躬。他們開始喊他「大善人巴勃羅」或者直接叫「大善人」。

那年,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才 22 歲。

— 未完 —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哥倫比亞毒王的沉浮人生

美劇《毒梟》人物原型的崛起與覆滅

馬小草

豆瓣評分 9.0

2015 年熱播美劇《毒梟》,把已經死去二十餘年的哥倫比亞「毒王」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再度拉回人們的視線。本書拋開電視劇的虛構劇情,從頭還原了巴勃羅的一生,從他的童年生活講起,敘述了他在 22 歲就成為「街頭之王」,成為麥德林集團的首領威懾全國,同哥倫比亞政府作戰,遭到美國政府全力圍剿,並最終孤零零死在房頂上的故事。通過本書,相信你會更全面地瞭解這位哥倫比亞「毒王」的魔幻和沉浮人生,知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哥倫比亞驚心動魄的禁毒戰爭,感觸安定與幸福生活的彌足珍貴。

即可完整閱讀此書

✎✎✎

6 元讀 20,000本電子書

豆閱會員邀你嚐鮮

開通豆瓣閱讀會員,連續包月首月僅需 6 元,20,000 本電子書免費暢讀。更享多項會員專屬特權,快來開通體驗吧!

史上最大毒梟的浮沉人生——十惡不赦的他,卻是貧民心中的善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