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街道積極開展健康扶貧為貧困人口“拔病根”

高血壓 糖尿病 社會 琅琊新聞網 2017-06-15

琅琊新聞網訊 “小病託,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這一百姓耳熟能詳的俗語實際上揭示了目前農村的現狀,臨沭街道在開展精準扶貧的過程中發現,“因病致貧”的貧困人口占到總貧困人口的50%以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中低收入家庭成為貧困戶的原因,也是百姓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臨沭街道將健康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戰役中的關鍵一環,將貧困戶作為重點對象,對症下藥,讓貧困戶面對疾病不再託、不再怕,為貧困人口“拔病根”。

截至

建檔立卡,替貧困戶做好信息登記

考慮到貧困人口諸多,每位貧困戶的健康狀況不同,臨沭街道聯合縣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為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做到“一人一檔”,確保底子清,情況明。

分級治療,將貧困戶服務到底

在建檔立卡基礎上,根據貧困人口的健康狀況,實行“分級治療、分類服務”,對貧困人口中的健康人群實施一級服務,主要實施健康諮詢、疾病預防等知識宣傳普及和義診送藥活動;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實施二級服務,免費送藥到門,看病享有一定的優惠,在外務工的慢性病貧困戶患者,可以辦理轉診,在務工地享受政策;對貧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實施三級服務,對這部分人群將制相應的治療方案,開展“一對一”精準就醫服務。“

“以前都不敢去看病,年齡到了還得麻煩孩子,再說去了就得花錢,現在不怕了,很多藥都免費送到門了,享受的政策好了,買藥花不了多少錢咯!”彭桃園村的毛興英激動地握著衛生院護士的手說道。健康扶貧的開展為百姓提供了脫貧致富的前提,為貧困人口拔了“病根”的同時,也在拔著百姓的“窮根”。

通訊員 苗甜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