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次為艾滋病患者考生設置單獨考場 是保護還是歧視

高考 艾滋病 中考 大學 生活有溫 2017-06-07

近日,中國首次為艾滋病感染者考生設置獨立高考考場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艾滋病感染者考生身份較為特殊,即使設立獨立考場考試避免了一定程度的外界對於這些考生的輿論,可以使考生更充分地發揮水平、考出真我,但是高考後的填報志願、錄取學校這些後續工作又將如何展開?他們會否繼續攜帶特殊學校畢業的標籤,忍受社會附加在他們身上的特殊眼光走向未來?臨汾市教育局對此作出迴應。

高考首次為艾滋病患者考生設置單獨考場 是保護還是歧視

“給艾滋病患者一個擁抱”

據悉,臨汾市紅絲帶學校的16名高中畢業生,將在該校設立的標準化考場中被分離出來,單獨進行高考,這是中國首次為艾滋病感染者單獨設立高考考場的事例。

該學校校長郭小平對媒體介紹,此次參加高考的學生都是從2006年開始就在紅絲帶學校學習生活的,紅絲帶學校給予了他們一個相對安全、隔絕外界的公平環境。這16人中,有11名男學生,5名女學生。本次考試也是紅絲帶學校第一次有學生參加高考。高考當日,他們將在紅絲帶學校設立的兩個文理科標準化考場進行考試。

消息一出,社會爭議隨即而來。不少網友表示,設特殊考場有“歧視”之嫌,認為是在給這些考生“貼標籤”,此行為不但不能起到保護考生心理的作用,反而會增加他們面對高考和未來的壓力。更有網友擔憂道,他們會否一直攜帶特殊學校畢業的標籤,參與日後填報志願、錄取環節?這是否會使許多大學唯恐避之不及,從而增加他們接受高等教育的難度?

對於是否會帶著“特殊”標籤畢業,臨汾市教育局招生辦負責人介紹,該校本身沒有高中部,初中學習完成後,這16名學生參加了中考,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商議後,給他們在臨汾市第三中學註冊了學籍,因此,他們獲得的是臨汾三中的高中畢業證,這也就解決了日後考生們的簡歷上是否會填寫“紅絲帶學校”的問題。

高考首次為艾滋病患者考生設置單獨考場 是保護還是歧視

當天考場盛況

對於網友們所熱議的“單獨考場是否會有歧視之嫌”,一直照顧這16名學生學習生活的學校校長郭小平表示,“之所以設立獨立考場,是希望他們在考試時可以專心答題,不用顧及旁人的眼光,對他們來說,專注於考試才重要。實際上,教育主管部門是允許他們和普通孩子一起考試的,只是那些孩子的家長會反對。”

縱是為學生的心情、環境思慮得再周全,當談及未來,郭小平話語間一下子滿是無奈。“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該考試了,就好好考試。”

高考首次為艾滋病患者考生設置單獨考場 是保護還是歧視

紅絲帶學校

臨汾紅絲帶學校是中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2006年9月1日,它成立後命名為“紅絲帶小學”。2011年12月1日,臨汾紅絲帶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目前,學校共有來自全國的學生33人,他們在校的所有費用都由學校無償提供。十幾年來,校長郭小平撫養和教育這些艾滋病患兒成長,並被推選為“感動山西”“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高考首次為艾滋病患者考生設置單獨考場 是保護還是歧視

紅絲帶學校組織的與外國友人共進午餐

希望日後,教育局對於艾滋病患者考生的學習之路能規劃得更完善一些,社會對於艾滋病考生的偏見與不理解能更少一些,畢竟,不熱議才是對這些無辜心靈最好的保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