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乾隆統治中國的六十年,是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鼎盛的時期。在“乾隆盛世”的大背景下,乾隆帝自己頗為得意,自詡不輸古代任何帝王,還勉勉勉強地湊出了“十大武功”加以炫耀。客觀地說,乾隆帝確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六十年也做了不少大事。

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不過,對於這樣一個自視甚高的皇帝,遺憾也是存在的。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即禪位之後他陷入了一場無法自拔的戰爭,那就是嘉慶初年轟轟烈烈的白蓮教起義。

白蓮教起義的發生可以說是階級矛盾的一個大爆發,也是自乾隆中期以後人口壓力與土地矛盾的一個尖銳衝突。白蓮教的核心群體是流民,從乾隆中葉開始,大量來自陝西、四川和湖北的流民湧入三省交界處的原始森林,伐樹造房,開荒種地。後來,廣東、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遷移過來的百姓也加入這支開荒隊伍,其人數達到數十萬之眾。

這些流民攜帶妻室遠離故鄉來到深山老林開荒是不得已之舉,但即便是這樣還是不能改變他們生活的窘境。因為到了這裡以後他們發現土地貧瘠且無法保持水土,勞動和收穫嚴重不成比例。這些流民的生活十分艱辛,往往是數年才能獲得一次豐收。

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儘管生活艱難,可這些樸素的百姓依然樂此不疲,這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大清社會體制內的潛力已經挖掘到極限,但仍然無法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對於百姓來說,只要是能吃上一口飯誰也不會去造反,可到了乾隆晚年,矛盾越積越深,一場曠日持久的農民起義也就迫在眉睫了。

農民起義的爆發往往又會和宗教聯繫在一起,數省的流民聚集在一起更容易滋生這種宗教溫床,這就好像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一樣。白蓮教起義宣揚的精神理念便是“習教之人,人彼黨夥,不攜貨糧,穿衣吃飯,不分爾我”。對於缺衣少食的流民來說,這種烏托邦式的理想生活,正是他們所追求的。

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乾隆六十年,太和殿裡剛剛完成了禪位大典,乾隆帝以“千古完人”的姿態退出政治前臺。可僅僅過了沒幾天,即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七,白蓮教起義正式爆發。起義的火種在陝西、四川、湖北三省點燃,迅速蔓延至川、陝、鄂、豫、甘五省,所涉及的府、州、縣等二百多個。

自乾隆25歲即位後,他還是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內部的巨大壓力。在他繼續執掌政權的最後幾年中,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上。僅三年時間,朝廷動用的軍隊多達十餘萬,軍餉七千多萬,可起義之火越燒越旺,大有推翻清廷的勢頭。

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乾隆皇帝一生對外對內用兵無數,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一向自信的他在白蓮教起義面前根本束手無策,最後竟寄希望於“西域祕咒”,據說這種咒語是康熙帝親口傳給他的,只要誦此惡咒便能讓禍首無疾而死。可以想見,向來視迷信為敝履的乾隆帝確實是無計可施,只能眼巴巴看著大清的基業被一口口吞噬。

著名的史學家戴逸先生曾點評晚年乾隆對待白蓮教起義的態度說:“一個叱吒風雲的英明君主,晚年對農民起義無可奈何,獨自唸咒,意欲制敵於死地,這種行為典型地反映出一個意志昏聵的孤獨老翁的心理狀態,別人幾乎不能理解。”

事實上,年老的乾隆帝沒有辦法應對這次農民起義,意氣風發的嘉慶帝同樣也是徒呼奈何。直到嘉慶九年(1804年),這場持續了九年之久的農民起義才被徹底鎮壓,大清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軍餉花去兩億兩白銀,陣亡的一二品將領多達二十餘人,副將、參將以下的軍官四百多人。

乾隆皇帝輝煌一生,禪位後親手撕下盛世面紗去世時還留下一個遺憾


至此,乾隆盛世的面紗被揭下,大清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同時,這場起義也給乾隆帝以無盡的遺憾。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做了“望捷”一詩,期盼早日班師回朝。在他的遺詔中也不忘叮囑嘉慶帝要平定此次起義,將禍首千刀萬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