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治療之“王道”:調整機體內環境,控制腫瘤復發轉移

肝癌 腫瘤 癌症 中醫 新民網 新民網 2017-09-27
原發性肝癌治療之“王道”:調整機體內環境,控制腫瘤復發轉移

據臨床研究,原發性肝癌高危人群除了慢性乙肝、肝硬化外,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也是高危人群。我國早期和小肝癌的高危人群篩查、根治性外科手術、局部根治治療如射頻、微波、酒精注射等技術以及介入化療栓塞等綜合治療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令人遺憾的是,70%-80%的初診時就無法手術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如何提高該類患者的臨床療效是目前治療的難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早就提出肝癌治療策略應以消滅與改造並舉,而非單純採取針對瘤灶“斬盡殺絕”的霸道做法,而主張見瘤也見人,調整機體內環境,控制腫瘤復發轉移,即王道的做法。

原發性肝癌治療之“王道”:調整機體內環境,控制腫瘤復發轉移

中醫藥以調整機體內環境平衡為特色和優勢。中醫學自《黃帝內經》起就有關於包括肝癌在內的各種腫瘤認識,至宋代《衛濟寶書》首先出現“癌”字,宋代《聖濟總錄》將積聚、癥瘕統稱為“瘤”,形成了以扶正祛邪為主線的治法。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中醫藥治療肝癌可取得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等較好療效。

西醫根據肝癌巴塞羅那(BCLC)標準不同分期,治療原則、方法和目的是不同的。實際上,在肝癌防治的不同階段,中醫藥能發揮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極早期&早期

在極早期,肝癌治療首選手術切除。在早期,肝移植或消融術為首選,手術和消融均屬於根治療法。

在此兩期,中醫藥可以起輔助作用,在術後促進患者康復以及防止肝癌復發轉移是主要目的,治療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為原則。扶正可辨證運用滋陰補腎、養血柔肝、健脾益氣等治法,祛邪以清熱解毒為用。

中期

在中期,西醫治療以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為主,有門脈侵犯的C期(晚期)則推薦目前唯一靶向藥索拉非尼,此兩期的治療為姑息療法。

中醫應以控制腫瘤進展、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為目的,治療以“驅邪為重,扶正為輔”為原則。祛邪以軟堅散結、解毒通絡為主,扶正以健脾和胃,扶助胃氣為要。

晚期

晚期患者其實可分成兩大類,一類為肝內病灶較小或相對侷限,且無遠處轉移,但因為肝功能較差,或因其他慢性疾病或年邁體弱等因素,中醫藥治療目的為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情況,重新分期後爭取有效的局部治療以更好控制腫瘤進展。治療還是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

另一類患者肝內病灶體積巨大或者多發,有其他器官轉移等情況,加之肝功能及體力狀況差,治療目標是減輕或緩解病痛,維持患者的生命。多數患者已難以耐受口服中藥湯劑,可適當試用外治法以減輕患者痛苦,如鍼灸、中藥穴位敷貼等方法。

“臨床上,肝癌不同分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已經建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系列中藥方劑,結合射頻、介入等現代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中西醫各盡其能,從霸道向王道轉變,使患者活得更長,活得更好。

高月求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肝病科主任、細胞免疫學實驗室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