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服裝 工作這一年 豬籠草 萌芽研究所BUD 2019-04-02

失去掌控感的人生是怎麼樣的呢?

我會想起之前跟進過的一個家庭的故事。

那個年輕人20多歲,剛畢業就一直在換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長,後來父親突發意外過世,媽媽改嫁,之後他就整整3年沒有出過家門。

在家裡打遊戲機、睡覺、早上媽媽給他帶吃的,自己隨便煮食,衣服也是傍晚媽媽會帶回去洗。

媽媽一開始以為是家庭的變故對孩子的影響太大,再後來是恨鐵不成鋼,百般勸說無果,終於來找我們,希望專業機構可以提供心理諮詢和社工援助服務。

走訪他家的情況,整個體驗並不好。一個家庭3年沒有正經打掃過,整個房間的衣服堆成山,被單透著潮溼的黴氣,地板汙漬橫行,電器大半是壞的,試想想,窩在這樣環境裡的人,如何能像正常人那樣過日子?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當時在心理諮詢室,我問他,“這三年來,你一個人近乎孤島般的生活,你平日裡會想些什麼呢?”

他當時耷拉著腦袋在我面前轉筆,轉了好幾分鐘,諮詢室就好像空氣停滯一般。最後,他抬頭告訴我:“我一直在想,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後來,在整個諮詢的過程中,我慢慢地接觸到這樣子一個故事。

他父親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人,從小到大對他的控制慾都很強。以至於不管他做什麼決定,從選擇興趣班、交哪些朋友,到報考哪所學校、選擇哪份工作,都是父親說了算。在畢業後,他一直兜兜轉轉去尋找能夠讓他覺得“有意思”的工作,卻始終沒有找到。

而當他仍在浮萍般飄蕩的過程中,父親突然離世,他連最後的人生船帆都沒有了。

“我覺得我的人生從那一刻開始脫軌,如果說之前已經瀕臨脫軌,那麼父親走的那一刻,我的人生就瓦解了。” 他整個人趴彎著腰,似乎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才能在諮詢室裡把內心的無助感說出口。

這個案子,對我的衝擊很大。當我在養育兩個孩子的時候,我有時候看回之前的卷宗,也會想起這個年輕人。這或許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孩子的將來。


掌控感是內驅力的重要船槳

這個年輕人,所失去的,便是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掌控感是一種對於生命的總體感覺。擁有掌控感的孩子,感覺自己對生活和行動擁有話語權,不僅能夠依據自己的內心做出選擇,也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它的定義最早來源於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他形容掌控感是面對困難時“停留在那個情境之中採取行動,試圖通過改變情境來終止抑鬱的情緒”的表現。

他還指出,掌控感是一種通過經歷而內化的體驗。要獲得掌控感,必須完整經歷失敗、心情抑鬱、不斷嘗試直到成功。換句話說:我們無法通過保護孩子,或控制環境,將孩子的人生快進。

掌控感對於孩子人生的重要性,在我看來,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卻可能常被父母忽略。掌控感是孩子內驅力重要的船槳。

我們這一代,基本上都是在一個從小父母說了算環境下長大的,很多時候,長輩們會認為,這是最高效的捷徑。

父母可能:

1、總覺得我們做的不對,或者做得不夠好;

2、總忍不住為我們擔心,出門一趟都得時刻彙報行程;

3、總是很少稱讚我們,原因是擔心我們驕傲自滿;

4、能幫我們跑腿做完的事情,父母都樂意代勞;

5、很多大的決定,從升學、到興趣班到工作,往往是父母說了算;

6、總說我們不會照顧自己,離開了父母就活不下去了;

7、很希望我們可以一直在身邊,甚至害怕我們換城市生活。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有些控制慾微小到我們都察覺不到,比如規定孩子每天必須幾點起床,認為孩子應該選幾個興趣班才行,甚至認為孩子的生活作息得這樣安排,才健康……

這些細心操持的規則聚攏在一起,就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籠蓋在關係裡,成了無事不嘮叨,凡事都干涉的控制型家庭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些坑我不教你避開,就沒有人教你了。”

“你是我的孩子,我不替你做主,誰替你做主。”

“那麼大的人了,都不會照顧自己,離開了我你還真的就是一條蟲呢。”

籠蓋在這樣的家庭關係裡的我們,大多數,都成了一群聽話卻缺乏內驅力的成年人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沒什麼事情需要擔心的,所以也很難找到內在渴望的力量;不需要自己去想辦法驅動自己,所以生活成了簡單的單線循環。

到做決定的時候,究竟是父母的決定,還是自己的決定,似乎已經並不重要。

有一些孩子,會逐漸地把這些父母的想法內化為自己的想法,而當這些想法被挑戰,或者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時候,這種人生的目標會崩塌得猝不及防

我們依賴於環境太久,要變遷的時候,往往就缺乏了面對變化的力量。

為什麼我開頭那個年輕人的例子會如此棘手,正是因為他已經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意識。他從來沒有體驗過何為“自我的狀態”,導致當生命的支柱垮掉的時候,那一刻他的人生也同時崩潰、清盤,徒剩一副軀殼。

父母要放下對孩子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期望

要幫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首先得學習放下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

不管你是否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誕生於世的。早在孩子開口說話之前,他便已經對周圍環境的關聯性非常敏感。他會好奇自己的哭聲和行為能否吸引父母到身邊,他會好奇自己的行為能否左右結果。

孩子不停舞動雙腳,引發風鈴發聲,他們會因此發出滿足和喜悅的笑聲。那便是孩子最純粹的,對掌控權的那份樂觀和積極的心情。

那份笑聲,並不是因為風鈴轉動的聲音,而是因為搖動風鈴的過程。

親子游戲,能夠最小成本且最高效地幫助激發孩子正面回饋循環。你只需要每天都注意增加遊戲的機會,加強孩子的掌控感,便可以激發孩子內心對掌控權的渴望。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是父母在互動過程中不自知的“攔路虎”。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你是否會對每一場遊戲都有期望,希望孩子能夠在遊戲中出類撥萃,甚至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發現孩子玩兩下樂高就興趣索然,或者不按照教材中的指引做的時候,你內心是否會有許多焦慮、害怕和不安?

李鬆蔚在《奇葩大會》上有句話我特別喜歡,他說:

“當我們發現這個人和這本書說的不一樣,我們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這本書寫錯了,而是這個人是不是長錯了。”

當我們為了標準而去標籤孩子的時候,我們往往失去了正常和孩子交流的基礎,我們甚至沒有勇氣,去迴應孩子提出來的“拒絕信號”。

提高孩子的掌控感,需要父母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給予孩子拒絕的勇氣,並尊重孩子的選擇。而孩子一旦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你就要坐下來,看到他,接收這個信號。

你接收到孩子的掌控信號越多,你就越容易放下自己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要避免時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護

要幫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還要學習避免時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護。

很多時候,我們常說,父母不是不操心,而是太操心。

我們很希望孩子可以養成面對挑戰不退縮的習慣,所以下意識便是保護孩子那份“我們認為純粹而美好的初心”。很典型的一個行為,便是時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護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前段時間有個粉絲媽媽來找我請教,因為總覺得小兒子一一的挫敗感非常強,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信心不足,覺得自己做不好,總是求救”媽媽,你來吧,媽媽,你來吧”。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我讓她給我舉個例子,還原下“媽媽,你來吧”這句話的場景。

她說,同樣是堆積木,3歲的小兒子一一的速度遠遠沒法和7歲的大兒子恩恩比,一一看到哥哥堆得又高、又好看,速度也快,就焦躁不安,生氣地把積木都踢倒,然後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這個時候,媽媽第一想法,是要給一一面對挫敗的自信。

媽媽:“兒子你別哭了,我覺得你的積木堆得又高又好看,其實你做的已經很棒了。”

兒子:“才不是呢,哥哥的那個才好,我怎麼樣都堆不起來。”

媽媽:“怎麼會呢,我覺得你的積木就像一個火箭,聳立在客廳裡真好看。”

兒子:“那不是火箭,我想和哥哥一樣做城堡!我搭不了那麼大的城堡!”

媽媽:“不是的,你當然可以做成城堡,來我幫你,我們一起搭一個大大的城堡,而且那個城堡是你的城堡。”

兒子:“媽媽,你來吧。媽媽,你來吧。”

我聽完,告訴她兩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示範對孩子無條件的支持,不代表無條件地撒謊保護

因為也養育著兩個孩子,我深刻感覺到,不同年齡段的水平發展根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即使只相差半年。

小兒子明確知道自己做的和哥哥的不一樣,這時,一味強調“你的積木好看”“你已經很棒了”“怎麼會沒有哥哥好呢”,其實並不能讓孩子信服。

第二個誤區是,示範時刻待命般的援助,逐漸降低孩子對自身的掌控感

當孩子表達“我搭不了那麼大的城堡”時,其實是一個求助。媽媽接收到信息後,下意識反應“不是的,你當然可以做成城堡,來我幫你”,這個過程,會逐漸傾斜關係的天平,並且告訴孩子一個信息:當事情失控時,你需要立即向人求助。

避免時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護,媽媽得誠實面對孩子的能力狀況,坦白的告訴小兒子,“你和哥哥的年齡不一樣,發展水平也肯定不同”。

讓孩子明白目前水平不一致,並不是因為孩子能力不夠,而是客觀的現實標準,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面對挑戰不退縮,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這便是我們自尊感的最好的來源。

避免時刻待命般的援助和保護,媽媽需要給予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敗的勇氣,坦白地告訴他,“是的,做不到哥哥那種城堡,讓你覺得很挫敗”。

情感上的同理和支持,是孩子掌控力量的源泉,而和孩子一起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孩子破解難題的指向標,不妨問問孩子,“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呢?”讓孩子自己提出想法,提不出來也沒關係,那就陪他一起去面對。


父母要學習提升掌控感的對話方式

要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父母第三步要學習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對話方式。

孩子的由內而生的掌控感是需要被記錄和強化的,而父母的每一次的言語認可,是孩子最初、也最重要的力量來源。好的對話方式,可以勾起孩子內在的一致性,幫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這便是孩子每次掌控行為的印記。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控制他!”失去掌控感的人生只有自我迷失!

01. 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幫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對話方式,首先要關心人,而非關心事件

孩子的生活永遠都是大大小小的失控與控制交織的瞬間,而當我們以關心孩子的角度出發的時候,我們會好奇孩子的選擇,好奇孩子會如何面對這些事情,我們因好奇而發出好奇提問的時候,往往給予孩子的信任感和掌控權越大。

你可以嘗試關心孩子:

“怎麼了?”“還好嗎?”

或提出你的好奇心:

“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很好奇你們怎麼了?”

這些開頭的詞彙和句式,其實都比較中性。我在心理諮詢中也常用,因為它既可以避開“不信任”的感受,也可以給對方一些線索,讓人能夠開展對話,告訴你緣由。

帶兩個孩子長大,肯定免不了衝突。每次衝突出現,我都知道不應該成為孩子問題的法官,也不是孩子事件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我每次響應孩子的矛盾,“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其實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梳理和回看環境和整個事件。

當孩子開始願意覺察環境和整個事件的時候,孩子的內在自我覺察力,也在一步一步復甦。

02. 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幫助提升孩子的掌控感的對話方式,其次在於好奇和關注孩子的應對狀況。

讓孩子回看整個事件和環境,其實是幫助降低孩子解決問題的難度,而孩子的處理事情的思考和行動,便是孩子每一次掌控力強化的結果。

你可以嘗試問問孩子:

“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怎麼處理呢?”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孩子遇到了問題,本能反應是想方設法,無形中忽視了孩子自身在事件中的責任意識。

每次兩個孩子起衝突,我都會問問他們:

“那怎麼辦才好呢?”

“我很好奇你們怎麼了?”

這些對話是不會打死結的,也是孩子之間訴求的真實呈現,幫助孩子在覺察後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

有時候,孩子自行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會超出成人的預想。比如我家兩個孩子就爭奪玩具這件事情,自行討論過的解決辦法,最起碼有以下7種:

1.哥哥拿舊玩具“收買”弟弟的新玩具;

2.哥哥和弟弟一起把玩具“回收”(都不玩了);

3.突然變成了一場假裝遊戲,孩子們成了玩具車的車主;

4.弟弟躲在床底下裝小精靈(因為我們之前說過,小精靈有魔力,就是把東西變不見了),告訴哥哥“車不見啦,車不見啦”;

5.兩個孩子玩起了猜拳,最後決定玩具的歸屬權;

6.大家作罷,決定輪流玩玩具;

7.直接交換,並且用沙漏來設定時間……

這些方法,我親眼目睹過,並默默記錄下來。

當孩子們求助或者想不到的時候,我都會提醒他們,“你們之間自行解決過哦,不妨再想想”

很多時候,問題的價值並不在於結果本身,而是過程。要知道,當孩子明白自己的字詞、語句和做法可以影響他人和環境的時候,恰恰是最好的掌控力習得來源。



我們總在說,很想把孩子養育成一個成年人,能夠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又往往保護著孩子到遠離人生的地步。

很多時候,真的是不自知就入了坑。我們滿心關懷,卻不確定如何使勁,才是對的。

但學齡前,其實是每一個上崗任職的父母最低成本的試錯期。誰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所有事情都需要不斷學習。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父母的狀況都不同,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最大的真誠,時刻保持覺醒和反思的狀態。

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犯自己可能會犯的錯誤,最後找到自己的責任和位置,這樣子孩子才能更容易去搞清楚,到底他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做哪些事情能讓自己充滿熱情。

我們應該是孩子勇氣的力量,是孩子真實的源泉,更是孩子的根和翅膀。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