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古伏羲思維去解讀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能看懂!詳解!

用上古伏羲思維去解讀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能看懂!詳解!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說是五千年,也僅侷限在黃帝時期,黃帝以前的上古文明,更要高級,基本上人人固壽(《黃帝內經》有明確記載),應是原始蠻荒時代,古人思維簡單,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盡得天地陰陽四時之氣造化真詮,吃的全是野果野味純天然食品,喝的是清清澈澈純淨無染的甘泉,所以天生靈性,與道合真,成為自然萬物飛禽走獸等眾妖魔鬼怪的主宰,真是神一般的存在,現代文明望塵莫及!伏羲洞曉天地造化之機,一畫開天,二畫象地,陰陽交合,三才生成,是作八卦,自然萬物無不囊括其中,直接以象通靈,上古山民人人都懂;倉頡造字,文字生成,文王衍化八卦,復生八八六十四卦,亦無文字,象理無窮無盡。待到文字成為上流社會產物,孔聖作《繫辭》,註解卦文,反受侷限,精髓失傳,讀書人略明此理,老百姓卻不懂說啥,神穿精髓便不再普及。自此之後,漸漸伏羲八卦無字天書,河圖洛書玄言祕語,慢慢沒有幾人能曉!樵夫認為,心若簡單,一切就簡單,上古神人就是如此簡單!所以,若用至簡思維來詳解《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可看個明白!下面凡認可樵夫解得還算合理有所收穫的朋友,大可加個關注,以便為您分享更多晦澀難懂經文詳解;不認可的朋友,也可提出批評,彼此參照借鑑,更有利於大家共同進步!

伏羲畫卦,法天象地,以“一”為陽,以“——”為陰,因此把“一”做陽氣解,比喻馬喻龍更要貼近自然,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不侷限在古時達官貴人有限的知識邏輯裡,乾脆把以陽為九以陰為六的概念也去掉,直接說成123456橫,普通大眾自然也能看明白了。詳解如下:

用上古伏羲思維去解讀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能看懂!詳解!

01

第一橫(初九),半夜子時(晚23:00至晨1:00),陽氣伏藏在地底,陰氣升騰在地上,太陽也在睡夢當中酣眠,就像冬天一樣天寒地凍,但水有餘溫,是陽氣漸從地底升起的緣故,天之至陽藏在地殼之內,為火,與太陽遙相交感,陽氣伏藏升騰,又稱一元復始,應在人體為腎氣回暖勃發,古時知識分子喜用龍來比喻,所以叫做潛龍勿用,不用拘繫,理解成伏藏之氣即可,修真人士子時修煉,放空到無,即是養陽之道也,就像冬天把穀子儲存入庫,以便來年食用之需,因此伏藏也可理解為儲藏不用,於是潛龍勿用就通俗易懂了!

02

第二橫(九二),雞叫寅時(凌晨3:00至5:00),陽氣升騰於地表,太陽從另一半球慢慢上升,但還沒出來,略微可見黎明前的曙光,所以又稱平旦,象徵春天,雞五行為木,感春之氣,有如春雷鳴於地底,啼叫連連,曙光略顯,古時知識分子喜龍為喻,稱作現龍在田,寓意春風拂曉,就像春天來臨,可以播種插秧,入田勞作了。此時生機勃勃,應在人身為腎氣略舉,腎氣為水,水生木,肝氣得潤,萬物萌芽,此時睡得正香正沉,就像胎兒腹內成形,孕育之狀也!於是現龍在田也就通俗易懂了。

用上古伏羲思維去解讀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能看懂!詳解!

03

第三橫(九三),日出辰時(晨7:00至9:00),陽氣已升騰於地表,太陽出來,朝暉萬里,象徵春深,萬物生長,綠油油一片,大地生機盎然,老百姓都已起床幹活做早餐打掃衛生,準備計劃一天的日常生活,古時知識分子又把龍比喻成君子(上流社會生活普通大眾看不懂),叫什麼終日乾乾,夕惕若?盡是農民伯伯晦澀難懂的文字,樵夫乾脆概括為惕龍慎微,一脈到底,說白了就是草木鑽出地表,雖生機勃勃,但心身還很脆弱幼小,也像小孩出生哺乳,此時要小心翼翼的扶養,以免磕傷摔痛,需萬分仔細,周全看護!如此一來,惕龍慎微也就通俗易懂了。

04

第四橫(九四),日中午時(上午11:00至下午13:00),陽氣正盛,已從地表升騰至半空,烈日當空,象徵夏天來臨,草木蕃秀壯實,滿目蔥鬱,古時知識分子喜龍作喻,稱為躍龍在淵,又似小孩長大成人,可以獨自謀生,外出打獵捕食了,氣力俱成,如躍龍騰空而起,年輕小夥身手敏捷,達官貴人子弟文武雙全,利見大人,考取功名,物得其所,興高采烈,歡騰雀躍,陽氣正盛之故也!如此一來,躍龍在淵也就通俗易懂了。

用上古伏羲思維去解讀周易乾卦,連農民伯伯都能看懂!詳解!

05

第五橫(九五),下午申時(下午15:00至17:00),陽氣升騰直上,已達高空頂點,象徵秋天到來,農田穀物豐收,園林碩果累累,又似人到中年,功成名就,萬事萬物發展到最佳狀態,古時知識分子喜龍為喻,稱為飛龍在天,翱翔萬里之狀也,農民伯伯收穫滿滿,喜不自禁,物盛已極,陽氣大壯之故也!如此一來,躍龍在淵也就通俗易懂了。

06

第六橫(上九),入夜戌時(晚上19:00至21:00),物極必反,太陽下山,此時陽氣已升騰至星空,雖星光閃閃(陰極藏至陽之故也),但虛無縹緲,入至高寒極地,回頭太難,象徵冬天來臨,又似人到老年,容顏衰老,動作遲緩矯健不再。陽盛太過,需懂養藏內守,以度天年,此時不再爭強好勝,天命已曉,心平氣和,以平生感悟,化育兒孫,行善積德,福澤後代!如此一來,亢龍有悔也就通俗易懂了。

上古伏羲作易,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感而遂通,不神之神,源於自然,源於生活,源於至簡。文字成形之後,本不應成為達官貴人之專屬,又生造概念,偏離自然歸屬,侷限一隅。所見所知,自被有限群體個人知見束縛,不能公之於眾,讓老百姓都能看懂,於是傳承日窄,慢慢在民間形成了斷層和罕人知曉的局面,上古神傳文化也就無人再信,基因血脈,日用不知而拒,豈不痛哉惜哉?您又怎麼看呢?

我有一支筆,帶您品古今;

百卷輕靈過,三教筆尖尋;

更有世間象,談笑似風雲;

天生山野漢,娓娓道經綸。

言有不足處,歡迎指與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