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


"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

  原魯山(1915—1997),山東掖縣人。“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歷任抗日遊擊隊指導員、行政村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歷任區幹部、魯南支前大隊中隊長、濰坊和濟南市直機關支部書記。1949年3月,隨軍南下到達福建,在晉江縣先後擔任區、鎮黨政領導和縣委祕書。1952年,原魯山調到莆田縣,擔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12月,莆田縣第一屆人大召開,首次舉行縣長選舉,原魯山當選縣長。以後連任4屆,直至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

  原魯山(1915—1997),山東掖縣人。“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歷任抗日遊擊隊指導員、行政村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歷任區幹部、魯南支前大隊中隊長、濰坊和濟南市直機關支部書記。1949年3月,隨軍南下到達福建,在晉江縣先後擔任區、鎮黨政領導和縣委祕書。1952年,原魯山調到莆田縣,擔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12月,莆田縣第一屆人大召開,首次舉行縣長選舉,原魯山當選縣長。以後連任4屆,直至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父親經常教導我們:‘不以權力謀私利,只留兩袖清風在人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遵守他的教導,踏實做人,靠自己的本事生活。”原魯山的小兒子原承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正是這份堅守,我們活得很寬心、很自在。”

“原出魯山,勤耕閩地,自北至南二萬五千日,嘗無數苦鹹酸辣,不竊一絲甜味;端居縣府,安位州衙,從民而仕四十有一年,經許多珠玉金銀,只偷兩袖清風。”原魯山曾經的身邊工作人員宋鴻恩介紹,這是《人民日報》一名記者撰寫的一副楹聯。原魯山去世後,儲蓄本上只有92元錢。

宋鴻恩還談起“腳車背縣長”這一雅號背後的故事,他說:“上世紀50年代,當時交通落後,就拿出行交通工具來說,縣委縣政府只有一部老舊的吉普車。本來是給縣長用的,結果原魯山把這輛車讓出來,方便常駐東圳水庫工地的一位副縣長出行。而原縣長平時自己外出辦公卻經常騎自行車。”

“他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用餐,每餐一角二分錢,四兩米票照樣交,在生活中從不搞特殊化,十分簡樸,克己奉公。”宋鴻恩感慨地說。有一次,他在月塘鄉調研,中午在老鄉家裡揭開鍋,看到裡面煮著小地瓜摻薯葉的稀飯,便舀了一碗與他們一起吃。“老鄉,這是一斤糧票和一元錢伙食費。”飯後,原魯山交給老鄉飯錢。老鄉認為物非所值,剛開始堅決不收,但原魯山態度更堅決,老鄉只好收下了。

"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

  原魯山(1915—1997),山東掖縣人。“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歷任抗日遊擊隊指導員、行政村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歷任區幹部、魯南支前大隊中隊長、濰坊和濟南市直機關支部書記。1949年3月,隨軍南下到達福建,在晉江縣先後擔任區、鎮黨政領導和縣委祕書。1952年,原魯山調到莆田縣,擔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12月,莆田縣第一屆人大召開,首次舉行縣長選舉,原魯山當選縣長。以後連任4屆,直至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父親經常教導我們:‘不以權力謀私利,只留兩袖清風在人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遵守他的教導,踏實做人,靠自己的本事生活。”原魯山的小兒子原承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正是這份堅守,我們活得很寬心、很自在。”

“原出魯山,勤耕閩地,自北至南二萬五千日,嘗無數苦鹹酸辣,不竊一絲甜味;端居縣府,安位州衙,從民而仕四十有一年,經許多珠玉金銀,只偷兩袖清風。”原魯山曾經的身邊工作人員宋鴻恩介紹,這是《人民日報》一名記者撰寫的一副楹聯。原魯山去世後,儲蓄本上只有92元錢。

宋鴻恩還談起“腳車背縣長”這一雅號背後的故事,他說:“上世紀50年代,當時交通落後,就拿出行交通工具來說,縣委縣政府只有一部老舊的吉普車。本來是給縣長用的,結果原魯山把這輛車讓出來,方便常駐東圳水庫工地的一位副縣長出行。而原縣長平時自己外出辦公卻經常騎自行車。”

“他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用餐,每餐一角二分錢,四兩米票照樣交,在生活中從不搞特殊化,十分簡樸,克己奉公。”宋鴻恩感慨地說。有一次,他在月塘鄉調研,中午在老鄉家裡揭開鍋,看到裡面煮著小地瓜摻薯葉的稀飯,便舀了一碗與他們一起吃。“老鄉,這是一斤糧票和一元錢伙食費。”飯後,原魯山交給老鄉飯錢。老鄉認為物非所值,剛開始堅決不收,但原魯山態度更堅決,老鄉只好收下了。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全家福

原魯山不僅嚴於律己,對子女同樣要求嚴格。原承國的大哥原承志,1954年從山東老家來到莆田,1958年,原魯山動員大兒子到三明去支援工業建設,原承志聽了父親的話。

“臨行前,父親交代大哥一要好好工作,二要努力學習,三要不犯錯誤。”原承國說,當時大哥如果留在莆田工作是可以馬上轉成幹部的,但是父親沒有這樣做,而是執意把他送到最艱苦的地方接受鍛鍊。幾年後,工程完工,按照“人員從哪來就回哪去”的原則,大哥回到莆田。父親又讓他去當時條件艱苦的東圳水電站工作,大哥在東圳水電站一干就是20多年。

原承國的二哥原承彬從小生活在山東老家,至今還在山東老家務農。“那時農村條件很艱苦,二哥也想來莆田工作,但是父親沒答應,而是讓他在家裡照顧奶奶和母親。”原承國說,父親還勸二哥,在農村當農民很好,照樣能夠為國家出力作貢獻。其實按當時的政策,二哥不僅可以把戶口遷到莆田,而且還可以在莆田安排工作,可是父親卻沒有這樣做。

原魯山還有兩個女兒,但她們不僅沒有享受到父親的關照,就連正常就業也歷盡坎坷。“我二姐原承敏初中畢業後回山東老家務農,上世紀70年代初,隨母親到莆田。那時我母親一直生病,二姐照顧她直到去世。此後二姐沒有工作、在家待業。”原承國說。

"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

  原魯山(1915—1997),山東掖縣人。“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歷任抗日遊擊隊指導員、行政村村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歷任區幹部、魯南支前大隊中隊長、濰坊和濟南市直機關支部書記。1949年3月,隨軍南下到達福建,在晉江縣先後擔任區、鎮黨政領導和縣委祕書。1952年,原魯山調到莆田縣,擔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12月,莆田縣第一屆人大召開,首次舉行縣長選舉,原魯山當選縣長。以後連任4屆,直至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父親經常教導我們:‘不以權力謀私利,只留兩袖清風在人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遵守他的教導,踏實做人,靠自己的本事生活。”原魯山的小兒子原承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正是這份堅守,我們活得很寬心、很自在。”

“原出魯山,勤耕閩地,自北至南二萬五千日,嘗無數苦鹹酸辣,不竊一絲甜味;端居縣府,安位州衙,從民而仕四十有一年,經許多珠玉金銀,只偷兩袖清風。”原魯山曾經的身邊工作人員宋鴻恩介紹,這是《人民日報》一名記者撰寫的一副楹聯。原魯山去世後,儲蓄本上只有92元錢。

宋鴻恩還談起“腳車背縣長”這一雅號背後的故事,他說:“上世紀50年代,當時交通落後,就拿出行交通工具來說,縣委縣政府只有一部老舊的吉普車。本來是給縣長用的,結果原魯山把這輛車讓出來,方便常駐東圳水庫工地的一位副縣長出行。而原縣長平時自己外出辦公卻經常騎自行車。”

“他與大家一起在大食堂用餐,每餐一角二分錢,四兩米票照樣交,在生活中從不搞特殊化,十分簡樸,克己奉公。”宋鴻恩感慨地說。有一次,他在月塘鄉調研,中午在老鄉家裡揭開鍋,看到裡面煮著小地瓜摻薯葉的稀飯,便舀了一碗與他們一起吃。“老鄉,這是一斤糧票和一元錢伙食費。”飯後,原魯山交給老鄉飯錢。老鄉認為物非所值,剛開始堅決不收,但原魯山態度更堅決,老鄉只好收下了。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原魯山全家福

原魯山不僅嚴於律己,對子女同樣要求嚴格。原承國的大哥原承志,1954年從山東老家來到莆田,1958年,原魯山動員大兒子到三明去支援工業建設,原承志聽了父親的話。

“臨行前,父親交代大哥一要好好工作,二要努力學習,三要不犯錯誤。”原承國說,當時大哥如果留在莆田工作是可以馬上轉成幹部的,但是父親沒有這樣做,而是執意把他送到最艱苦的地方接受鍛鍊。幾年後,工程完工,按照“人員從哪來就回哪去”的原則,大哥回到莆田。父親又讓他去當時條件艱苦的東圳水電站工作,大哥在東圳水電站一干就是20多年。

原承國的二哥原承彬從小生活在山東老家,至今還在山東老家務農。“那時農村條件很艱苦,二哥也想來莆田工作,但是父親沒答應,而是讓他在家裡照顧奶奶和母親。”原承國說,父親還勸二哥,在農村當農民很好,照樣能夠為國家出力作貢獻。其實按當時的政策,二哥不僅可以把戶口遷到莆田,而且還可以在莆田安排工作,可是父親卻沒有這樣做。

原魯山還有兩個女兒,但她們不僅沒有享受到父親的關照,就連正常就業也歷盡坎坷。“我二姐原承敏初中畢業後回山東老家務農,上世紀70年代初,隨母親到莆田。那時我母親一直生病,二姐照顧她直到去世。此後二姐沒有工作、在家待業。”原承國說。

人物丨首任平民縣長原魯山,莆田人民忘不了您

“父親不允許我們利用他的影響謀取私利,我們也從未這樣做過。正因為這樣的家教、家風,我們才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原承國說,“好家風就像春風化雨,父親留下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代代相傳。

來源:莆陽先鋒、中國紀檢監察報、莆田河長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