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

美麗莆田展新姿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

美麗莆田展新姿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南湖公園亮麗夜景

“非常高興在這裡和大家見面,同時非常感謝海內外媒體和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莆田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莆田史稱‘興化’,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是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古府新市。”昨日舉行的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上,市委書記林寶金作主題發佈,“綠色發展、美麗莆田”引來眾多媒體記者聚焦。

"

美麗莆田展新姿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南湖公園亮麗夜景

“非常高興在這裡和大家見面,同時非常感謝海內外媒體和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莆田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莆田史稱‘興化’,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是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古府新市。”昨日舉行的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上,市委書記林寶金作主題發佈,“綠色發展、美麗莆田”引來眾多媒體記者聚焦。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羅嶼港口跨入“大船大港”時代

莆田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傳統,歷代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位宰輔,新中國成立以來又湧現出15名兩院院士。“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南少林禪武文化、工藝文化享譽海內外。莆田港口優勢突出,已建成14個深水泊位,東南沿海最大的40萬噸級碼頭建成投入運營。莆田生態環境優美,擁有壯美秀麗的壺山蘭水、不可多得的65平方公里城市綠心和三灣海島。“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溪,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國樣本。莆田產業特色明顯,莆田人愛拼敢贏、勇闖天下,在金銀珠寶、工藝美術、木材加工、民營醫院等領域均佔有較大市場份額。

"

美麗莆田展新姿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南湖公園亮麗夜景

“非常高興在這裡和大家見面,同時非常感謝海內外媒體和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莆田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莆田史稱‘興化’,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是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古府新市。”昨日舉行的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上,市委書記林寶金作主題發佈,“綠色發展、美麗莆田”引來眾多媒體記者聚焦。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羅嶼港口跨入“大船大港”時代

莆田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傳統,歷代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位宰輔,新中國成立以來又湧現出15名兩院院士。“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南少林禪武文化、工藝文化享譽海內外。莆田港口優勢突出,已建成14個深水泊位,東南沿海最大的40萬噸級碼頭建成投入運營。莆田生態環境優美,擁有壯美秀麗的壺山蘭水、不可多得的65平方公里城市綠心和三灣海島。“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溪,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國樣本。莆田產業特色明顯,莆田人愛拼敢贏、勇闖天下,在金銀珠寶、工藝美術、木材加工、民營醫院等領域均佔有較大市場份額。

美麗莆田展新姿——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莆田專場新聞發佈會側記

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實現“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70年砥礪奮進,70年美麗蝶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木蘭溪、湄洲島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市牢記囑託,搶抓機遇,圍繞新福建建設,以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統攬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推動美麗莆田建設一年一變化,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本版文字整理:湄洲日報記者 朱金山 攝影:湄洲日報記者 蔡昊 陳斌 製圖:劉智豪

發展之美

地區生產總值從0.64億元增長到2242.41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05億元增長到225.91億元,三次產業佔比從48.9:25.1:26.0調整為5.2:52.6:42.2……70年來,莆田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到如今經濟逐漸步入“快車道”,實現跨越發展,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明顯優化。

增量在崛起。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迅速成長,近三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增加值比重保持17%以上。電子信息產業投資超百億元的產業項目華佳彩高新面板、HDT高效太陽能電池、元生智匯智能終端、合力泰顯示模組等項目實現投產或落地建設,形成了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模組、封測、設計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業在永榮CPL、三棵樹塗料、賽隆綠色纖維等龍頭帶動下,年均增幅近20%。其中,永榮CPL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之一,三棵樹是國產塗料的龍頭。

存量在提升。對鞋服、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實現技術提升、產品提質、企業提效。鞋服華麗轉型,開展個性化定製,成為莆田首個千億產業。華峰企業是國內唯一同時獲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新百倫認證的面料供應商。才子服飾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是中國十大男裝品牌。食品加工中的百威雪津現在是亞洲單體產能最大,全部達產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而且還是行業的節水標杆。

變量在突破。大力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催生新經濟、新動能。近年來,我市平臺經濟蓬勃興起,立足特色產業優勢,堅持搭平臺、創品牌,湧現了眾協聯、智慧U站、無車(船)承運等45家平臺企業,打造平臺經濟集聚示範區,進一步把莆田GNP轉化為GDP。

城市之美

70年前,莆田的城裡都是平房、破舊房,農村的民房也都是低矮的石頭厝。70年來,我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功能配套不斷完善,城鎮化水平由建市初期的不足6%提升到2018年的61%。

2012年,莆田成為全省唯一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2014年,莆田又獲批為全國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城市。5年多來,我市探索沿海、山區、平原不同區域的農村實現就近城鎮化、就地市民化的路徑,創出“五融五化”模式,為全省探索了一體化的新路子。在這過程中,按照“小鎮景區化、景區園區化”的思路,重點推進雪津啤酒小鎮、榜頭仙作工藝小鎮、東莊冰雪小鎮、北高上塘金銀珠寶小鎮等13個特色小鎮建設,打造新的增長極。

70年來,莆田人民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福廈、向莆鐵路建成通車。東南沿海最大40萬噸級羅嶼碼頭投入運營,前不久東南沿海港口鐵礦石實現對臺首航,標誌著羅嶼港口對臺鐵礦石中轉業務正式啟動,朝“大港口時代”又邁進一步。建成“兩縱兩橫”高速路網,公路網密度居全省首位,市縣區行政中心實現15分鐘上高速、鎮鎮20分鐘上高速。莆田到福州國際機場、晉江機場只有一個半小時,到廈門國際機場也只有2小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莆田在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大幅提升。

70年來,農村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我市開展共建美麗鄉村行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以上,汙水、垃圾得到有效處置。如今,越來越多農民和市民一樣,享受到更加乾淨舒適的人居環境。

和諧之美

經過70年的奮鬥,莆田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58元增長到3.72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8元增長到1.79萬元。

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現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88個貧困村剩餘9個今年全部摘帽。去年在全省率先提前一年完成“破殼消薄”任務,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都達到5萬元以上,今年將達到10萬元以上。把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莆田的荔枝、龍眼、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以及南日鮑、紫菜、花蛤等海產品名氣越來越大,現有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8家,農產品地理標誌14個。

教育事業實現長足發展。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市域內義務教育提前實現基本均衡。高等院校從無到有,現在擁有莆田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2所高校,與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共建東南新工科學院,探索走出人才培養和產業培育的新路子。

醫療衛生服務明顯改善。全省首家以三甲綜合性醫院為核心組建醫療集團,全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全市縣域內就診率99%以上。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並軌統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

文化體育繁榮發展。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成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成功舉辦第25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媽祖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等系列國際性賽事,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觀賞到高水平體育賽事。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湧現出斑馬線停車禮讓、動車站飛身救人等許多感人事蹟。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推行城鄉綜合執法和服務治理網格化,經驗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肯定並推廣,近幾年群眾的安全感滿意率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生態之美

綠色是莆田的最美底色,良好生態是莆田寶貴資源。如今,木蘭溪、萩蘆溪重點流域水質功能達標率穩定達100%,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多年居全省前列,森林覆蓋率達60.18%。我市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成“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我市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嚴把項目環境准入關,下決心整治“散亂汙”企業,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作坊2079家,為發展騰出空間、騰出容量,也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我市始終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城市中心規劃保護了65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心,拉近了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的距離,把生態效益變成廣大市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這幾年,構建“沿江、沿河、環湖、達山、通公園”的慢行廊道體系,累計建成綠道超過350公里,形成綠道閉合圈,群眾步行5分鐘就能暢享綠色美景。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還探索形成一些工作機制,生態補償、水務一體化、河長制等走在全省前列。比如,率先實行“雙河長”、首創“河長日”,創新民間河長、企業河長,全國率先開創外企認養河道先河,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調動起來,推動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活力之美

莆田地處開放的前沿,自古就有敢為人先的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莆田人民敢闖敢試,積極承接國家賦予的民營經濟、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改革任務,打造了一批叫得響、能推廣的工作品牌。創辦全國首家家庭林場,開創了新中國林業體制改革的先河。在全省首創“誠信+信訪”“誠信+交通”等機制,2018年全國信用排名第18,榮獲全國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聚焦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95%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5萬戶。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湄洲島的囑託,出臺保護好湄洲島的若干意見,《莆田市湄洲島保護管理條例》獲批,旅遊綜合體、保利郡雅酒店等一批項目落地,媽祖文化“走出去”不斷提速,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的核心區。從2016年開始連續舉辦了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促進了“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現在,媽祖文化的“朋友圈”“同心圓”“合作面”越來越廣。

去年10月,我們還承辦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參會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創歷屆之最,受到各方好評,成為莆田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平臺,向世界展示了美麗與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