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舊街地名知多少,這裡一直是涵江舊鎮內最繁榮一條街!

莆田 孔廟 福州 宋理宗 元朝 興化 莆田網 2019-06-08

涵江舊街地名

衙前街:涵江自宋建鎮後,先設鎮官,後來設巡檢司,元朝設管溝司。有司即有衙門。這個巡檢司(或管溝司)的衙門就在涵江孝義社旁邊。人們把衙門南面的一條街即稱衙前街,這裡一直是涵江舊鎮內最繁榮一條街。

鑑前:在衙前街的北面,與衙前街相連。明清時期,涵江巡檢司如果抓了犯人先就地關在監獄中,這個監獄設在鑑前與“豆菜巷”的交匯點上。民國時期,地方政府在這裡設監獄,關押犯人。20 世紀 50-60 年代,地方政府仍在這裡設監獄,關押壞人,時稱勞教股。所以,人們便把監獄前面的一段街道稱為監前。監獄的“監”不好聽,後來就把“監”改為“鑑”,既諧音又雅聽,即今鑑前。

頂鋪 、 下鋪:是涵江舊鎮的主街,從東北伸展向西南。東北段的街道在紫璜山、後度山上,這裡地形高,西南段在平地上,地勢相對低下,人們通常把地形高的東北段大街及周圍地區叫頂鋪,把西南段地形低的稱下鋪。頂鋪、下鋪實際上是一種大略的說法。頂鋪,古時又稱忠孝鋪,乃涵江二十四鋪之一。“忠孝”二字,實指古代這裡出了一個忠孝人物,為了表彰他,把他居住的街區稱為忠孝鋪。忠孝鋪包括現在的頂鋪街、孝義街和倉前街。頂鋪街有石坊巷、宮巷、倉前巷、徐巷、下洋巷、長埕頭等。

石坊巷、宮巷:在頂鋪南側,巷子可通觀頂坡孔子廟(即涵江書院),宋理宗淳祐年間(1241-1252 年),興化知軍楊棟、涵江鎮官鄭雄飛在孔廟創辦涵江書院,教授四方子弟。當地人便把涵江書院稱為學宮。後來宋理宗又御書“涵江書院”四字賜給書院,地方官員就在頂鋪通往書院的巷口造了一座單門三層石坊。1966 年 6 月“文化大革命”爆發,紅衛兵到處破“四舊”,涵江書院石坊被徹底拆毀。但石坊巷的地名仍留用至今。宮巷在石坊與倉前巷之間。“宮巷”的含義就是通往書院(學宮)的巷,全長約幾十米。巷子的兩邊有桂圓坨,有民房,有祠堂。2000 年舊城改造時,石坊巷、宮巷被全部拆除。

倉前巷:南北走向,北接頂鋪街,南抵大河溝,彎彎曲曲長達近百米。明清時期,地方官府在這裡創建鹽倉。涵江哆頭等地的鹽場生產的鹽巴,大部分存放在這裡,然後又從這裡發送到福州及其他地區。這個鹽倉,屬福州通判廳下轄的鹽政機構,稱涵江鹽倉。倉前,就是指鹽倉南面的街區,這裡靠近古驛道,建立倉庫,儲存鹽巴,便於運輸。倉前巷內還有常伯第(俗稱三八地)、隨記埕、可記埕為地名,常伯第為玉湖陳家居住的古府第。隨記埕、可記埕為陳家大宅院前面的兩處大埕,今已全部拆除。

徐巷:也在頂鋪街。這條巷原為徐家大宅院私人使用的便道。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有個叫徐百萬的人從黃石遷居涵江,徐百萬善於經營海上貿易運輸,擁有十多艘海船。發了家後,便在這裡購地建房,一下子建造了 4 座四進大宅院,成了涵江清代規模較大的古民居之一。徐家當時就在 4 座大院之間,闢設一條巷子,徐家把房子賣給了李姓、蘇姓、林姓及人家,徐巷也逐漸變成公共通行的巷子,但仍稱徐巷。

長埕巷:在徐百萬建造的 4 座大院前,各有一片寬大的磚埕。四片磚埕連成一體,就稱為一道長達 70-80 米的大磚埕,俗稱長埕頭。每逢喜慶吉日,人們都要在這裡舉行各種民間娛樂,慶祝活動。

下洋巷:在頂鋪的北側。巷子從高到低,順著山勢一直降到平地,平地實際上是倉前與塘北山之間一片農田。當時人們把這片山間農田稱為上洋和下洋。上洋在東北面,地勢較高,下洋在西南面,地勢較低。這裡人煙稠密,有社廟,更有不少村舍、宅院,故稱下洋巷。

下鋪:包括現在的宮下街、下徐街、青年街、樓下街、延寧街、前街、宮口、保尾街等。

宮下街:在涵江舊鎮的東南面,因為地處紫璜山南面的山腳下,而紫璜山上有孔子廟,即學宮,故稱宮下。

下徐街:清乾隆年間有個叫徐百萬的人初來涵江,即居住於此。後來,因為這裡地勢低,又近海,每年都要遭受海水淹浸,便遷往頂鋪。所以,當時的人們便把這裡稱下徐,後雅稱霞徐。

青年街:古時稱清寧街,後俗稱青年街。青年街包括后街、毛園、李巷、七彎巷、大漢裡、王橋頭、竹巷等。

竹巷:在市頂左邊,與鰻巷(河)平行。20 世紀 50 年代前,這裡有幾家竹器店,長年加工出售竹器。因此,涵江人就把這條半邊巷稱竹巷。

王橋頭:在竹巷南端。王橋是一座古橋,雖然它只是一座單門石樑橋。但是,南北橋頭都設計數米高的石階,有點像江浙高橋的韻味。王橋出入的船隻特別多。因此王橋的附近即稱王橋頭,因橋得名。

七彎巷:在三角埕邊,整條巷子彎彎曲曲,共有 7 處拐彎,故稱七彎巷。

大漢里巷:在市頂下。這條巷子早先很窄,民國時期涵江商會曾設在這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涵江工商聯合會也設在這裡。為了便於出入,當時,拆除巷子兩邊部分房子,將巷子擴大,寬度 5 米左右。巷由原來的很窄,變寬變大了,涵江人稱這裡為大漢里巷。

李巷:在後街,巷子北起大街,南抵後坡河邊,全長約 70-80 米。清乾隆年間,有個姓李的富豪從望江裡遷居涵江。他擁有十幾艘船舶,專門從事海上貿易運輸,發家致富,成了涵江的大富戶。幾個兄弟便在李巷兩邊,造起幾座三進、四進的大宅院。大宅鱗次櫛比,從南一直連到北,連到大街上,故稱李巷。清乾隆、嘉慶間,由於不慎失火,巷子南端的一大片大宅燒燬,沒有燒到的大宅至今還保存完好,李巷的地名至今存在。

前街與后街:前街與后街並列是涵江舊鎮的一條主要商業街。這裡有涵江最大的商號,如建利茶莊、南通號京果行、雙福壽藥行等。人們把這條街稱為前街,與前街並列的街道稱后街。

遠東巷:早先稱水巷口。舊時涵江人每天天一亮,家家戶戶都要穿過巷子到宮口河邊挑水。因為那時沒有自來水,人們都要到河邊挑水回家燒飯、洗菜、洗衣服等。挑水的人很多,因此每天巷子裡都是溼漉漉的,人們把這條巷子稱水巷口。民國時期,在巷子的臨河處,建了一座三層紅磚洋樓,又在洋樓內創辦遠東旅社。久而久之,人們就把水巷口改稱為遠東巷。

宮口:古時,人們在宮口河西段北岸創建一座媽祖廟,叫靈慈宮,供奉媽祖。又在宮門前,跨河造了一座三門石樑橋以便通行。此後,人們就把靈慈宮臨河地區稱為宮口。

樓下街:與后街相連。南宋時,國子監祭酒劉政因不滿奸相秦檜求和投降的主張,辭官歸裡。在家期間,熱心桑梓公益,疏通水心河,修復陡門、涵洞,又修橋鋪路建亭,深得當地百姓擁戴。人們把他居住的地方,稱為劉下,後來改寫為“樓下”。因“樓”與“劉”,莆田方言諧音。

延寧街:在涵江舊鎮的西南面,因轄境內有一座最大的延寧宮,每逢元宵佳節人們都要在宮內堆疊蔗片塔(果塔)以示慶賀,其“延寧果塔”聞名遐邇,延寧街也因延寧宮而得名。

後溝巷:古代先民為了灌溉蘿蔔田、後溝等地的農田,從後坡水心河邊開了一道新溝,引水灌田。先民便把這條溝稱為後溝,後來人口漸多,人們在溝邊建了許多房子,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巷子,其巷子也稱後溝巷。

灶埕巷:與後溝巷相接,巷子內有一片大磚埕。清末民初,埕邊有姓俞的工匠專門製作溪船灶出售。這種船上專用的鍋灶,既輕便又耐用,很受船工歡迎,因此出了名。這個工匠把做完的船灶天天放在大埕上涼晒,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個大埕稱為灶埕,把整條巷子稱為灶埕巷。

保尾街:本名沙阪。民國時期,實行保甲制度,沙阪地處涵江舊鎮各保的最西端,故稱保尾。

來源:《莆田市城市地名專項規劃(2018一2030年)》

莆田涵江舊街地名知多少,這裡一直是涵江舊鎮內最繁榮一條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