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工位”——扶綏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外三科護士站見聞'

扶綏 護理 跳槽那些事兒 左江日報社崇左新聞網 2019-07-28
"

□ 盧文斐 黃文靜

“29床呼叫,18床呼叫,20床呼叫……”在扶綏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外三科護士站,不論白天黑夜,從醫用呼叫系統傳出的聲音不絕於耳。

“您的康復,是我們最大的心願。”護士站的玻璃隔牆上,是這行赫然大字。整個科室13名護士,護士站裡卻只有5張椅子,其中兩張還是前臺給病患者及其家屬辦手續坐的。“廊道、病房就是我們流動的‘工位’!”護士長李紅媛說。

每天早上8點,是各組交接班的時間。每到這個時候,交接班的護士們都會站在一塊碰頭開個簡短的晨會。前一天病人的病情變化、新入院會診、做了手術的患者情況等等都一一交代清楚,有時還要討論疑難病例的護理。晨會後,大家開始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到病房逐一觀察患者病情,配藥,輸液……一切有條不紊。

“我們科現有18間病房,共45張床位。但如果遇上住院病人多時,廊道上還須加床。13名護士被分成兩組,白天7人,晚上2人。滿床的話,每個白班平均每名護士要護理8至10個病人。按規定白班護士是下午5點半下班,但白班護士從來沒有準時下班,早上一來到這,一整天幾乎連坐下歇一會的時間都沒有。”李紅媛介紹道。

從東頭到西頭,廊道有幾十米長。護士們每天就在廊道和各個病房來來回回穿梭,行色匆匆。“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習慣地看手機健康運動計步器,一天都不下於七八千步,病人多的話,一萬多步都有。”護師覃海娟說。

護士工作不但累,受的委屈也不少。“有的老年病人聽力不好,輸液時跟他們講藥物作用、做健康指導時,我們說話聲音大了,旁邊的人不理解,以為我們態度不好在罵人。”“有時候,呼叫鈴響了我們還沒來得及跑到病房,個別患者或者家屬也會有怨氣。其實,真實情況是,我們正在給另一個病人打針,聽到鈴響後馬上丟下這個病人不管然後跑去別的病房是不可以的,只能是哪裡急就先忙哪裡。”“有的病人,治療時間沒有達到預期,也會有怨言。”……說起工作中的各種委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大倒“苦水”。

然而,有委屈,但也累並快樂著。東羅鎮38歲的陳某因胸痛胸悶到醫院門診就診時,在電梯旁窗口處突然意識喪失,慢慢倒在地上。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內科護士馬冬酉看見,她立即上前對陳某進行心肺復甦術,為後續的搶救贏得了時間。事後,病人和家屬特地來到醫院,送上錦旗和鮮花,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

“在醫院裡,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立院為民、尊重生命、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宗旨。危重病人搶救成功了,還要用我們的真心、真情,精心護理給病人換來他們的健康快樂等等,這些都令我們非常欣慰和有成就感。”護理部主任樑萍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