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文章來源:國館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電影《千里走單騎》,講述的是一個東方式的父子故事。

由高倉健飾演的父親高田,是一位典型的東方式父親:

性格倔強、沉默寡言、缺乏交流。

與兒子的關係也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很長一段時間,他並不理解兒子為何會迷上儺戲——一種雲南鄉村的地方戲曲。

而兒子健一也一直無法原諒父親,

甚至在自己病危,父親破例前來探望時,

健一都選擇了拒絕,

這本是他們最後的一次溝通機會。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健一的妻子將一份記錄健一這些年在中國拍攝儺戲的錄像帶送給了高田,

希望高田能借此瞭解下兒子的生活。

看完錄像後,高田決定到中國,

把兒子未拍完的戲《千里走單騎》拍完,帶回給兒子,

這是作為父親唯一能猜到的兒子的未了心願

……

對高田來說,這也是一段心靈的救贖之路。

語言的障礙,讓這位父親的行程充滿了變數,

經過多方波折,心願快要達成的時候,

高田才恍然大悟:

原來兒子並不是喜歡什麼儺戲,

他來到異國他鄉,不過是想用陌生遮住自己的臉,

好看不見那橫亙于山川間的無盡孤獨。

在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理解兒子內心深處的孤獨,

在去見李加民的路上,

兒媳打來電話,說:

“健一去世了……”

或許唯一值得安慰的是:

兒子臨死前給父親留下了幾句話,

他原諒了父親,

也請求父親原諒自己的兒子。

這樣的故事,總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心痛與刺骨,

很多時候,父親與孩子之間,總隔著一塊透明的玻璃。

近在眼前,卻又難以靠近。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大部分的父親習慣於以背影的形式出現,就像朱自清在《背影》中所描繪的場景: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他們總習慣於默默地養家餬口,默默地舔舐傷口,再默默地重新上路。

在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上,父親總是被動或是不知所措:

很少擁抱、很少親吻,

很少誇獎自己的孩子,

很少主動地給孩子打電話,

當然,也很少接送孩子上學,

或是為孩子準備一份生日禮物。

不是不愛,只是愛得太深沉、太隱忍,

父親與孩子之間往往隔著一層嚴肅的距離感。

我們習慣於把父愛比作山,

厚重、偉大,

但又有一種難以攀登的肅穆與害怕。

很多人對父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或許是:

“爸,我媽呢?”

對很多人而言,或許要等到父親垂垂老去、風華不再的時候,

才能體會到父親的那份深愛與不易,

當然,這並不是孩子的錯!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美國有位叫喬治曼斯爾的海員,在兒子剛出生不久便出海遠航。

3年後,當他滿懷期待地回到家裡的時候,

卻難以接受地發現:兒子舉止古怪,性格孤僻,而且自卑感很強,

看不到這個年齡段應有的天真與活潑。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父愛綜合症”。

嬰兒和父母的關係,是人生中最早建立的依戀關係,

依戀關係的質量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養成,

如果父母的迴應程度高,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更加地健康,

這其中,父親的角色是母親所無法替代的。

父親懂得與自己的孩子親密接觸、溫馨交流,

孩子能發展為安全型人格:

健康、大方、自信、智商普遍較高。

相反,如果父親的迴應程度低,

父親參與少,且不懂得與孩子交流,

孩子很可能發展成不安全型依戀,

自卑、缺乏信心、意志薄弱,且容易誘發抑鬱症。

曾有一份調查顯示:

只有不到10%的爸爸有送小孩上學的習慣,

而只有15%的爸爸有抱小孩的習慣。

擁抱其實是縮短與孩子距離的最好方式,

然而對大部分的父親而言,往往是:

抱得少、不主動、不會抱,含蓄而且內斂。

在與孩子的交流這一塊,父親仍需要學習。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電影《老炮兒》中的六爺和曉波就是典型的中國家庭下的父子模型:

彼此之間缺乏交流與接納,

老子看不慣兒子,兒子不服老子,

老子要管兒子,兒子卻偏要和你對著幹。

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對方的認可,

兒子想聽父親說一句:

“兒子,你真棒!”

父親想聽兒子說聲:

“爹,你真牛!”

兩人都撞得滿鼻子灰。

最後先低頭的人,是父親,

他帶著自己的骨氣,一步一步像探案一樣尋找兒子”。

電影最感人的地方,是小酒館裡的那一場父子對話,

兩個人把內心深處的話都說出來,

有爭吵、有憤怒、有不滿、也有溫情,

只有把深藏的愛意表達出來,

才會有最終的握手言和!

其實,這也是很多孩子所期盼的。

就如崔恕在《父親》中唱的:

“我們為什麼不能做朋友呢!”

— END —

喜歡本文,請轉發到朋友圈

點個“在看”,祝父親們節日快樂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

收聽父親節專屬書單

中國式父子關係(看後淚奔)

作者: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