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家醫聯體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縣鄉,現在手術一臺臺

婦科 千佛山 藥品 社會保險 齊魯壹點 2017-05-02
790家醫聯體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縣鄉,現在手術一臺臺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醫生在合作醫院內帶領當地醫生進行教學查房。 醫院供圖

李克強總理20日在山東考察時,專程來到威海孫家疃醫院考察醫聯體建設。他說,中醫講“通則不痛”。我們就是要讓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以醫聯體之“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今年以來,從《政府工作報告》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醫聯體建設被多次提及。山東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6年全面推開以後,17市全部開展分級診療工作,累計組建各種醫聯體790餘家。

我省縣域就診率

已近九成

24日上午10點半,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朱梅佳剛剛在病房完成查房,就接到來自省內一家縣級人民醫院的緊急求助電話。有一位52歲的女性患者手術後出血量較大,已經連續昏迷了三天,經過緊急救治,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

朱梅佳馬上聯繫了車輛趕往該醫院,經過詳細會診,最終決定通過醫聯體綠色通道將該患者轉至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當天下午4點,朱梅佳已經陪同患者和家屬回到了濟南。像這樣的醫院醫聯體內緊急會診,朱梅佳經常會碰到。

據介紹,自2011年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成立醫聯體以來,截至目前已經簽約合作的醫院共有97家。該院對外合作辦公室主任張國鳳告訴記者,這97家醫院遍佈省內除日照以外的16市,其中既包含市級醫院,也有鄉鎮衛生院。

為了幫助基層醫院提升診療水平,院內90%的科室都有對口支持的基層醫院,其中朱梅佳所在神經內科固定對口支持醫院有四家,包括三家基層公立醫院和一家民營醫院。“除了這種緊急會診,還要定期到合作醫院坐診、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和學術講座等。”朱梅佳告訴記者。

事實上,像千佛山醫院這樣的大醫院牽頭組建的醫聯體已經遍佈全省。山東省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就介紹,山東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6年全面推開以後,17市全部開展分級診療工作,累計組建各種醫聯體790餘家,縣域就診療率已近90%。

醫聯體不是

大醫院“跑馬圈地”

張國鳳告訴記者,打造醫聯體是實現分級診療的基礎,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醫聯體參與方和患者共同受益的基礎上,如果醫聯體內成員定位不清、分工不明確,同時擔心自身利益受損,分級診療、資源共享等方面就不會有效實施。

張國鳳解釋道,從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來看,通過醫聯體可以擴大醫院影響力,參與其中的醫生也能借此提高知名度,增加接診量,並有利於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醫院是借醫聯體之名在“跑馬圈地”。“我們鼓勵當地醫院轉診危急重症病人,把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醫院,實現90%的病人看病就醫不出縣的目標。”

據統計,2016年,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住院病人中21.6%來自濟南市區以外的合作醫院。“手術根據難易程度,從簡單到複雜依次分為1-4級。”張國鳳告訴記者,自醫聯體戰略實施以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內三、四級手術比重提升了近40個百分點。“這說明醫聯體內轉診來的患者基本都是危急重症,符合分級診療的政策要求。”

以前沒病人

現在可以做微創

曹縣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魯立軍對醫聯體感受頗深。“我們作為基層醫院,最渴望的就是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如果醫生只是簡單來坐個門診就走,我認為意義不大。”魯立軍說道。也正因如此,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通過為合作醫院進行醫生規範化培訓、管理人員培訓等方式,幫助合作醫院進行學科建設,“授之以漁”,打造當地醫院的重點學科。

以曹縣人民醫院婦科為例,由於原來婦科力量較弱,幾乎沒有病人,曹縣人民醫院一直將婦科和產科合併在一起,作為婦產科共同接診,“其實接診的都是產婦,沒什麼婦科病人。”自去年年初,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婦科指導下,該院將婦科單獨分開,採購了腹腔鏡等微創手術設備,經過一系列技術指導和醫護人員帶教,目前該院已經能夠獨立開展婦科手術,“而且住院手術比例達到了60%,其中絕大部分是微創,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我們醫院的服務能力提升了,患者也不用再大老遠跑到濟南去做手術。”

“碰到我們確實處理不了的病人,向上轉診也非常方便。”魯立軍告訴記者,曾經將一位主動脈夾層破裂的病人送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救治,“我們到的時候醫生已經等在了急診門口。”

防止叫好不叫座

醫保支付需完善

據介紹,目前不少醫聯體推行過於依賴行政命令,醫聯體內部共同的發展目標不太清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對外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張洪濤坦承,總體來看國內實施醫療聯合體的地區很多,但是真正達到分級診療的目的、讓患者受益的模式還沒有真正形成,不少醫療聯合體仍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

“同時,醫療聯合體成員的主管單位、醫保報銷、財政補貼等政策不一,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就會影響醫聯體運行。”張洪濤說道,“在運行過程中發現,因為一些地方醫保資金有限,導致部分患者轉診困難。”

“規範醫保支付方式,引導建立完善的分級診療體系成為醫聯體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因素。患者能看好病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建立完善醫保基金調控機制,使醫聯體內符合規定的雙向轉診病人,統籌地區內可按‘院內轉科’政策簡化醫保轉診、報銷手續,雙向轉診起付線可連續計算。”張國鳳和張洪濤一致建議。

同時,還有些患者在三甲醫院治療後,康復期也不願意回到基層醫院,有患者反映,社區藥品種類不全、醫療技術水平相對薄弱,即便轉診回社區,對後期治療也不放心。對此,張國鳳表示,“要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要滿足常見病、慢性病等患者的用藥需求,同時提高基層醫療技術水平,才能適應患者康復期下轉需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曉麗)

編輯:甸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