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
"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從高明城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30餘公里,再沿光明村委會旁的山路繼續深入,車外的喧鬧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3萬畝的林海——雲勇林場滿山蒼翠撲面而來。

作為全國首批、廣東省首個“中國森林體驗基地”,林場以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著稱,每逢節假日,都有大批珠三角地區市民前來暢享“森呼吸”。

好環境並非與生俱來。從一片荒野到遠近聞名的森林公園,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林,到如今的生態景觀林,林場幾度艱難轉型。如今,雲勇林場集生態保護、林地科研、生態旅遊多項功能於一體,自然野趣與人文風光完美相融,林場綠色生態再上新臺階。

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終獲綠色回報。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雲勇林場將繼續求索。

"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從高明城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30餘公里,再沿光明村委會旁的山路繼續深入,車外的喧鬧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3萬畝的林海——雲勇林場滿山蒼翠撲面而來。

作為全國首批、廣東省首個“中國森林體驗基地”,林場以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著稱,每逢節假日,都有大批珠三角地區市民前來暢享“森呼吸”。

好環境並非與生俱來。從一片荒野到遠近聞名的森林公園,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林,到如今的生態景觀林,林場幾度艱難轉型。如今,雲勇林場集生態保護、林地科研、生態旅遊多項功能於一體,自然野趣與人文風光完美相融,林場綠色生態再上新臺階。

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終獲綠色回報。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雲勇林場將繼續求索。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在雞籠山頂俯瞰雲勇林海。

生態優先:“放下斧頭”令商業林轉為生態林

繁茂的樹林覆蓋層層山巒,綠草如茵,蔓延成一片綠海……置身在雲勇林場這片茫茫林海之中,綠意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然而,最初的雲勇林場面貌並非如此。始建於1958年的雲勇林場,最初幾乎只有佈滿荊棘的野草和低矮的灌木叢,不見原始生態林。隨後,國家每年投資約10萬元開發雲勇林場,計劃每年造林5000畝以上,主要以種植松樹、杉樹用材林為主。

林場開始因林而興。1984年,林場由省下放給佛山管理,成為佛山市屬唯一的國有林場,並按市場需求增種松樹、果樹,開辦松香加工廠、飲食店等。此後十年間,雲勇林場迎來了發展黃金期,經濟效益倍增,1987年至1990年總收入達3518萬元,一度被評為“全國百佳國營林場”。

然而,這種竭澤而漁的用材方式難以為繼。“大批林木砍光,森林質量一落千丈,有林無材,林地生產力迅速下降。”現任林場場長蘇木榮說,經過前期大量砍伐,1996年起優質木材產量銳減,再加上當時市場變化,建築木材需求急劇萎縮,曾經風光無限的林場舉步維艱,甚至幾個月發不出工資。

當時,擺在林場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將砍伐量增加至之前的3倍,繼續“竭澤而漁”;二是分山到戶種植被稱為“抽水機”的速生桉樹。但無論哪條路,都將與生態保護理念背道而馳。

林場痛定思痛,意識到這條“大砍大造”的老路註定走不遠。“我們在當時明顯感覺到,過度砍伐的林場已陷入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單一樹種及商業性砍伐對生態帶來極大破壞,很多樹苗種下去幾年就不長了。”林場退休職工林偉基回憶稱。

2000年,國家提出國有林場生態功能定位的發展方向,鼓勵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改革。這一決策和林場當時生態優先的考量不謀而合。2001年初,雲勇林場主動申請,從商業性林場轉型為生態公益型林場,並獲得廣東省林業廳、佛山市政府批准。次年,雲勇林場的職工們放下了商業採伐的斧頭,宣告雲勇林場商業性採伐全面停止。

接下來的10年,雲勇林場開始積極進行林分改造,陸續增加樟樹、榕樹、鴨腳木等數十個闊葉樹種,逐漸替換生態效能低的商品林。十年林場職工的櫛風沐雨,至2010年底,林場內原先單一的杉樹林、松樹林,被多種鄉土闊葉樹種、景觀樹種替代,雲勇林場也從商業性林場成功轉型為佔地3萬多畝、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公益型林場和省級生態公益林示範區。

"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從高明城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30餘公里,再沿光明村委會旁的山路繼續深入,車外的喧鬧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3萬畝的林海——雲勇林場滿山蒼翠撲面而來。

作為全國首批、廣東省首個“中國森林體驗基地”,林場以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著稱,每逢節假日,都有大批珠三角地區市民前來暢享“森呼吸”。

好環境並非與生俱來。從一片荒野到遠近聞名的森林公園,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林,到如今的生態景觀林,林場幾度艱難轉型。如今,雲勇林場集生態保護、林地科研、生態旅遊多項功能於一體,自然野趣與人文風光完美相融,林場綠色生態再上新臺階。

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終獲綠色回報。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雲勇林場將繼續求索。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在雞籠山頂俯瞰雲勇林海。

生態優先:“放下斧頭”令商業林轉為生態林

繁茂的樹林覆蓋層層山巒,綠草如茵,蔓延成一片綠海……置身在雲勇林場這片茫茫林海之中,綠意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然而,最初的雲勇林場面貌並非如此。始建於1958年的雲勇林場,最初幾乎只有佈滿荊棘的野草和低矮的灌木叢,不見原始生態林。隨後,國家每年投資約10萬元開發雲勇林場,計劃每年造林5000畝以上,主要以種植松樹、杉樹用材林為主。

林場開始因林而興。1984年,林場由省下放給佛山管理,成為佛山市屬唯一的國有林場,並按市場需求增種松樹、果樹,開辦松香加工廠、飲食店等。此後十年間,雲勇林場迎來了發展黃金期,經濟效益倍增,1987年至1990年總收入達3518萬元,一度被評為“全國百佳國營林場”。

然而,這種竭澤而漁的用材方式難以為繼。“大批林木砍光,森林質量一落千丈,有林無材,林地生產力迅速下降。”現任林場場長蘇木榮說,經過前期大量砍伐,1996年起優質木材產量銳減,再加上當時市場變化,建築木材需求急劇萎縮,曾經風光無限的林場舉步維艱,甚至幾個月發不出工資。

當時,擺在林場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將砍伐量增加至之前的3倍,繼續“竭澤而漁”;二是分山到戶種植被稱為“抽水機”的速生桉樹。但無論哪條路,都將與生態保護理念背道而馳。

林場痛定思痛,意識到這條“大砍大造”的老路註定走不遠。“我們在當時明顯感覺到,過度砍伐的林場已陷入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單一樹種及商業性砍伐對生態帶來極大破壞,很多樹苗種下去幾年就不長了。”林場退休職工林偉基回憶稱。

2000年,國家提出國有林場生態功能定位的發展方向,鼓勵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改革。這一決策和林場當時生態優先的考量不謀而合。2001年初,雲勇林場主動申請,從商業性林場轉型為生態公益型林場,並獲得廣東省林業廳、佛山市政府批准。次年,雲勇林場的職工們放下了商業採伐的斧頭,宣告雲勇林場商業性採伐全面停止。

接下來的10年,雲勇林場開始積極進行林分改造,陸續增加樟樹、榕樹、鴨腳木等數十個闊葉樹種,逐漸替換生態效能低的商品林。十年林場職工的櫛風沐雨,至2010年底,林場內原先單一的杉樹林、松樹林,被多種鄉土闊葉樹種、景觀樹種替代,雲勇林場也從商業性林場成功轉型為佔地3萬多畝、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公益型林場和省級生態公益林示範區。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公路在雲勇林海中蜿蜒穿梭。

發展科研:從生態林向景觀林蛻變

天氣晴好時,林業工程師何增麗穿梭在雲勇林場的風景林中,並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她一邊觀察著越南抱莖茶、杜鵑紅山茶等5種茶花在風景林中的應用表現,一邊做好詳細記錄。

何增麗嘗試探索5種茶花在風景林中的最優配置模式,屆時這一模式除了可利用於林場林分改造,或許還可改善廣東風景林冬季開花苗木種類較少的局面。

將視線投向何增麗辦公室的電腦上,林場內植物被歸納在一個文件夾內,按照科號分門別類,圖文一目瞭然。這是何增麗正在跟進的另一科研項目,對林場植物按季節、植被類型、地形等進行全面調查,在調查基礎上採集和製作植物標本,並編撰出首本林場植物圖譜。這本圖譜將為林場森林公園的生態效益評估、植物資源可持續管理等提供科學依據,也將為森林公園的科普教育提供最基礎的素材。

本世紀頭10年,雲勇林場完成了從商用經濟林向生態公益林的轉型。從2010年起,被定為一類事業單位的林場沒有停止轉型腳步,而是定下10年規劃,邁出從生態公益林向生態景觀林蛻變的腳步。

在第二個10年,發展林業科研成為雲勇林場的一項重頭任務。林場加大了科研人才引進,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的研究生何增麗,現在是林場的第6名研究生,目前研究生佔林場在編人數近20%;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何增麗手頭的茶花應用項目,便是與佛山林科所、華南農業大學合作而成,像這樣的科研項目,目前林場正在同時進行的有4個……

寒來暑往,雲勇林場一步一個腳印。2017年,林場內“繽紛林海”主題公園、桃花谷、觀花區、香花區相繼落成。如今的雲勇林場,一年四季花開不同,桃花、櫻花、紅花荷、大花紫薇等競相綻放,近處賞花,遠處賞景,“冬春山花爛漫,秋夏繽紛絢爛”的美景成為現實。

林場生態價值逐漸凸顯。目前,據廣東省林科院監測,雲勇林場植物種類達134科520多種,佔全省植物種類的7.5%;森林蓄水量達512萬立方米,相當於一箇中型水庫;各類樹木釋放氧氣價值達到8.23億元,生態服務價值超過26億元。

"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從高明城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行駛30餘公里,再沿光明村委會旁的山路繼續深入,車外的喧鬧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3萬畝的林海——雲勇林場滿山蒼翠撲面而來。

作為全國首批、廣東省首個“中國森林體驗基地”,林場以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著稱,每逢節假日,都有大批珠三角地區市民前來暢享“森呼吸”。

好環境並非與生俱來。從一片荒野到遠近聞名的森林公園,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林,到如今的生態景觀林,林場幾度艱難轉型。如今,雲勇林場集生態保護、林地科研、生態旅遊多項功能於一體,自然野趣與人文風光完美相融,林場綠色生態再上新臺階。

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終獲綠色回報。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雲勇林場將繼續求索。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在雞籠山頂俯瞰雲勇林海。

生態優先:“放下斧頭”令商業林轉為生態林

繁茂的樹林覆蓋層層山巒,綠草如茵,蔓延成一片綠海……置身在雲勇林場這片茫茫林海之中,綠意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然而,最初的雲勇林場面貌並非如此。始建於1958年的雲勇林場,最初幾乎只有佈滿荊棘的野草和低矮的灌木叢,不見原始生態林。隨後,國家每年投資約10萬元開發雲勇林場,計劃每年造林5000畝以上,主要以種植松樹、杉樹用材林為主。

林場開始因林而興。1984年,林場由省下放給佛山管理,成為佛山市屬唯一的國有林場,並按市場需求增種松樹、果樹,開辦松香加工廠、飲食店等。此後十年間,雲勇林場迎來了發展黃金期,經濟效益倍增,1987年至1990年總收入達3518萬元,一度被評為“全國百佳國營林場”。

然而,這種竭澤而漁的用材方式難以為繼。“大批林木砍光,森林質量一落千丈,有林無材,林地生產力迅速下降。”現任林場場長蘇木榮說,經過前期大量砍伐,1996年起優質木材產量銳減,再加上當時市場變化,建築木材需求急劇萎縮,曾經風光無限的林場舉步維艱,甚至幾個月發不出工資。

當時,擺在林場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將砍伐量增加至之前的3倍,繼續“竭澤而漁”;二是分山到戶種植被稱為“抽水機”的速生桉樹。但無論哪條路,都將與生態保護理念背道而馳。

林場痛定思痛,意識到這條“大砍大造”的老路註定走不遠。“我們在當時明顯感覺到,過度砍伐的林場已陷入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單一樹種及商業性砍伐對生態帶來極大破壞,很多樹苗種下去幾年就不長了。”林場退休職工林偉基回憶稱。

2000年,國家提出國有林場生態功能定位的發展方向,鼓勵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改革。這一決策和林場當時生態優先的考量不謀而合。2001年初,雲勇林場主動申請,從商業性林場轉型為生態公益型林場,並獲得廣東省林業廳、佛山市政府批准。次年,雲勇林場的職工們放下了商業採伐的斧頭,宣告雲勇林場商業性採伐全面停止。

接下來的10年,雲勇林場開始積極進行林分改造,陸續增加樟樹、榕樹、鴨腳木等數十個闊葉樹種,逐漸替換生態效能低的商品林。十年林場職工的櫛風沐雨,至2010年底,林場內原先單一的杉樹林、松樹林,被多種鄉土闊葉樹種、景觀樹種替代,雲勇林場也從商業性林場成功轉型為佔地3萬多畝、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公益型林場和省級生態公益林示範區。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公路在雲勇林海中蜿蜒穿梭。

發展科研:從生態林向景觀林蛻變

天氣晴好時,林業工程師何增麗穿梭在雲勇林場的風景林中,並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她一邊觀察著越南抱莖茶、杜鵑紅山茶等5種茶花在風景林中的應用表現,一邊做好詳細記錄。

何增麗嘗試探索5種茶花在風景林中的最優配置模式,屆時這一模式除了可利用於林場林分改造,或許還可改善廣東風景林冬季開花苗木種類較少的局面。

將視線投向何增麗辦公室的電腦上,林場內植物被歸納在一個文件夾內,按照科號分門別類,圖文一目瞭然。這是何增麗正在跟進的另一科研項目,對林場植物按季節、植被類型、地形等進行全面調查,在調查基礎上採集和製作植物標本,並編撰出首本林場植物圖譜。這本圖譜將為林場森林公園的生態效益評估、植物資源可持續管理等提供科學依據,也將為森林公園的科普教育提供最基礎的素材。

本世紀頭10年,雲勇林場完成了從商用經濟林向生態公益林的轉型。從2010年起,被定為一類事業單位的林場沒有停止轉型腳步,而是定下10年規劃,邁出從生態公益林向生態景觀林蛻變的腳步。

在第二個10年,發展林業科研成為雲勇林場的一項重頭任務。林場加大了科研人才引進,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的研究生何增麗,現在是林場的第6名研究生,目前研究生佔林場在編人數近20%;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何增麗手頭的茶花應用項目,便是與佛山林科所、華南農業大學合作而成,像這樣的科研項目,目前林場正在同時進行的有4個……

寒來暑往,雲勇林場一步一個腳印。2017年,林場內“繽紛林海”主題公園、桃花谷、觀花區、香花區相繼落成。如今的雲勇林場,一年四季花開不同,桃花、櫻花、紅花荷、大花紫薇等競相綻放,近處賞花,遠處賞景,“冬春山花爛漫,秋夏繽紛絢爛”的美景成為現實。

林場生態價值逐漸凸顯。目前,據廣東省林科院監測,雲勇林場植物種類達134科520多種,佔全省植物種類的7.5%;森林蓄水量達512萬立方米,相當於一箇中型水庫;各類樹木釋放氧氣價值達到8.23億元,生態服務價值超過26億元。

厲害了!佛山雲勇林場正向國家級森林公園邁進

雲勇林場林業工程師正在對茶花進行測量、記錄工作。

高質量轉變:綠色生態再上新臺階

久久為功,雲勇林場的蝶變還在繼續。

今年,雲勇林場正全力推進擴容提質工程,林場面積將新增1.5萬畝,並完成從生態林向景觀林的高質量轉變,同時向國家級森林公園目標邁進。

經營模式上,雲勇林場將繼續採用“採伐時保留闊葉樹+不煉山耙帶整地造地”等模式,繼續培育復層異齡林,增加針闊混交林,在此次擴容提質中,計劃種植闊葉混交林將佔七成以上,其餘三成為經濟林。如此,以“樹種珍貴化、木材大徑化、結構復層異齡化”的近自然經營模式,作為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的必由之路。

生態旅遊成為林場新的發展方向。今年,林場新增一條徒步路線,並計劃借鑑香港郊野公園做法,增加科普教育功能,讓廣大市民在林場接觸大自然、享受“森呼吸”。

林業科研也將繼續為這場新的轉變打下基礎。2017年,林場與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的《佛山市生態景觀林培育技術研究與推廣示範項目》,總結了佛山市生態景觀林的構建技術,篩選、評價構建生態景觀林的優良樹種和最佳配置模式和營林措施及造林模式。該項目將為林場接下來的擴容提質提供指導意義。林業工程師冼偉光表示,項目提出杉木林、馬尾松林及相思林等珠三角典型林分改造的關鍵技術,將篩選出提升生態景觀效果的優良樹種50種,應用於此次林場擴容提質。

可以說,現在的雲勇林場就如同一棵大樹,將從進行中或已完成的科研項目中,源源不斷地汲取高質量轉變所需的養分,茁壯成長。

如今,山綠水清、花香鳥鳴的雲勇林場正踏上新的發展臺階。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遊客便爭相到此暢遊綠海,享受天然氧吧,大量遊客的到來給當地村民帶來商機。“林場生態搞好了,附近村民可以發展民宿、銷售農產品,增加收入。”蘇木榮說,“僅去年國慶黃金週前3天,雲勇森林公園接待遊客人數已超過2000人次,周圍餐館生意火爆,村民的農作物也有了銷路,相信今年遊客會更多。”

5月底,關注森林活動20週年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佛山這座製造業大市踐行“工業文明+生態文明”的綠色樣本,雲勇林場榮獲“突出貢獻單位”稱號,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獲獎的林場。這是一次肯定,更是激勵林場繼續前行的一種力量。

文丨佛山日報記者劉嶒

圖丨佛山日報記者呂潤致、劉嶒

編輯丨俞嘉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