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遭遇難產,養殖戶不可急於下手掏,不然母豬會“很受傷”!

分娩 畜牧業 產後護理 快樂養殖 2017-05-28

現代化養豬,由於母豬長時間生活在狹小的圈舍或限位欄內,加之其他種種原因生產時極容易遭遇難產。不少養殖戶自認為經驗豐富,遇到母豬難產不管三七二十一便直接下手掏,將會給母豬以及仔豬帶來較大的傷害。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母豬遭遇難產時,應當如何解決才可將傷害降到最低?

母豬遭遇難產,養殖戶不可急於下手掏,不然母豬會“很受傷”!

一、確定是否為難產

養殖戶應先確定母豬是否為難產,再考慮進行人工助產。

1、母豬出現水門紅腫、肢蹄扒地、頻繁回頭望腹以及努責等臨產徵兆,但稍後各種徵兆減弱或消失。養殖戶可不用過於擔心,一般情況下只要羊水未破6~8小時內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等母豬再次出現強烈的臨產徵兆時基本上才會產仔。

母豬遭遇難產,養殖戶不可急於下手掏,不然母豬會“很受傷”!

2、母豬羊水破掉後躺地睡覺不使勁,可採用一次性輸精管伸入產道探明是否存在仔豬。至於為什麼採用輸精管“探路”原因很簡單,不少養殖戶會直接下手去掏可伸進去後發現產道內根本沒有仔豬,這樣做不僅加劇母豬感染的風險,而且容易造成產道水腫影響正常生產。這種情況下養殖戶不用太著急,可放心進行等待或給母豬注射氯前列醇鈉催產。

3、母豬頻繁怒責卻不見仔豬出來,同樣可採用一次性輸精管伸入產道探明是否存在仔豬。若存在仔豬則可以確定為母豬盆骨狹窄或仔豬過大,這種情況下則需要及時進行人工助產。

母豬遭遇難產,養殖戶不可急於下手掏,不然母豬會“很受傷”!

二、人工助產的方案

人工助產並不單單指代用手掏,養殖戶應儘可能採用對母豬傷害較小的方案。

1、儘可能讓母豬自然分娩,在不需要助產的情況下儘量不助產。一般仔豬分娩間隔在20分鐘內為可不進行人工助產,此時仔豬雖然有可能進入產道但臍帶未斷供氧還在繼續,間隔時間稍長後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按壓母豬肚子。根據母豬努責規律,母豬使勁時便按壓母豬腹部,以增加腹壓促進仔豬產出。按壓數次後沒有效果,再考慮用手掏。

2、仔豬初生後清理掉口鼻腔及身上黏液需及時讓仔豬吃上初乳,不僅對仔豬有較大的好處,還對母豬具有一定催產的作用。仔豬吃奶時拱奶頭的行為,可刺激母豬分泌催產素,有助於生產和產後胎衣、惡露的排出。

3、縮宮素的使用非常普遍,但小編不建議在產前或產程中使用,除非母豬產程過長或生產無力時才使用,以減少產程過程影響仔豬健康。不過產後可注射縮宮素,有促進胎衣與惡露的排出,以及有助於子宮的恢復。

母豬遭遇難產,養殖戶不可急於下手掏,不然母豬會“很受傷”!

4、養殖戶用手掏豬時應準備充分,最好採用一次性長臂手套對人和豬都安全衛生,並用高錳酸鉀洗淨母豬水門、肛門周圍避免因不衛生而發生感染。在長臂塗抹上潤滑油,五指呈捏裝緩慢伸入母豬產道。摸到仔豬不可急於拉出,應檢查胎位是否正常,不正常需先進行調整,然後拉住仔豬頭部和前肢緩慢拉出。

5、仔豬過大或母豬產道狹窄難以掏出時,必須採用套繩、鐵鉤等助產工具。可用套繩套住仔豬脖子(避免過緊勒死仔豬)、鐵鉤勾住仔豬下顎(有一定傷害可自行恢復),然後配合緩慢拉出。若實在無法產出時,可採用肢解鉗將仔豬肢解後拿出,但要注意避免肢解鉗或斷骨傷害到母豬。

學習養豬技術,諮詢豬病難題,瞭解最新生豬價格行情,歡迎關注“養殖聯盟”微信公眾號:yzlm55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