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的這部劇裡,有80後的青春,編劇靠它掙了十套房


十二年前的這部劇裡,有80後的青春,編劇靠它掙了十套房



每個人都只能年輕一次,這是人生最邪惡的地方。

01

我們要奮鬥,這件事十萬火急

2006年,北京東三環一家酒店內,導演趙寶剛和編劇石康正在打磨《奮鬥》的劇本。

石康說:“我看過3600本書,導演你一定要聽我的。”

趙寶剛說:“我只看過36本書,但有20年導演經驗,你一定要聽我的。”

倆人在酒店內住了10個月,天天打嘴仗,石康跟朋友訴苦道:“寫得我都快吐了,趙寶剛每天都在煎熬我。”

石康第一次把《奮鬥》劇本給趙寶剛時,趙寶剛先拿給手下剛畢業的編輯看,兩個年輕人感同身受,強烈推薦,他這才放下心來。

在《奮鬥》之前,60後的石康是一名作家,他曾坦言寫這個劇本是為了給爸媽在北京買房子,不想再任性了。

那一年,北京的房價均價不到一萬,奧運會還沒舉辦,微信尚未誕生,QQ火爆一時,92年生的“中年人”還在讀初中。

那一年,最大的80後才26歲,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80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被稱為“溫室的花朵”,貼上叛逆的標籤。

《奮鬥》講述了幾位剛剛步入社會的80後的故事,聚集了大學生就業、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獨生子女的愛情與婚姻等一系列問題。

第一集中,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向老師喊道:

“我們必須去工作,去談戀愛,去奮鬥,這件事十萬火急,我們一天也不能等。”


這句話奠定了整部劇的基調,也是80後的青春宣言,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青春的熱血與激昂。


十二年前的這部劇裡,有80後的青春,編劇靠它掙了十套房


但在劇中,陸濤拿著富豪老爸的錢做項目,卻不了了之,讓別人為他的固執買單;夏琳獨立自強,卻傲慢自我;向南得過且過,沒有上進心;楊曉芸貪慕虛榮,喜歡攀比,倆人閃婚,婚後被物質所困,爭吵不斷;米萊含著金湯匙出生,但作天作地,眼裡只有愛情。

每個人物都不完美,正因為不完美,所以才真實,他們的身上濃縮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通病,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2007年,《奮鬥》播出後,成為現象級的電視劇。

年輕人紛紛模仿劇中人,穿T恤衫把領子立起來,女生過生日送口哨做禮物。在四川,《奮鬥》在碟片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成都的80後以爭看《奮鬥》為時尚。

編劇石康也實現了他的願望,憑藉這部劇掙了1000多萬,足夠在當年的北京買十套房。

當時,有觀眾反饋《奮鬥》的劇名太土,趙寶剛解釋說,上一代是艱苦奮鬥,而80後是愉快奮鬥。

80後的奮鬥少了些父輩的沉重與隱忍,他們的奮鬥是外放的,夾雜著現實的苦澀,又帶著與傳統對立的叛逆。這種奮鬥精神也延續到了戲外。

佟大為說:“《奮鬥》給我帶來了好的心態,導演告訴我們,每天起床,心中充滿一束陽光,你就想著這樣一句話,遇到困難,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睡一覺,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挺開心。

02

《青春鬥》中再無青春

拍《奮鬥》時,趙寶剛51歲,已步入知天命之年。

但馬伊琍評價說,趙寶剛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一個無論年紀多大,都永遠年輕的大孩子。

在片場,最愛笑場的不是演員,而是導演,通常演員還沒笑,他就先笑起來,樂個不停。

趙寶剛曾說:

“我這一輩子啊,就和青春題材槓上了,拍啥都沒青春題材有意思。”


《奮鬥》之後,他拍了《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繼續用他的方式詮釋80後的青春,年輕的觀眾也依然買賬。

2019年,趙寶剛的新劇《青春鬥》播出,在發佈會現場,他立下flag:“如果收視不好,豆瓣評分也比較低,那就證明我這個能量確實不行了,我就退休。”

他還力挺主角鄭爽的演技:“炸裂!非常好!誰不服,誰和我辯論!”

《青春鬥》的選角曾有過兩版方案,一種是採用欠缺流量的女演員;第二種是全部採用新人。

聽了兩個方案,電視臺、網站都說:“導演您還是別拍”。

最終,趙寶剛選擇了在90後中頗具粉絲基礎的鄭爽,並放下身段,親自跑到她在上海的劇組,請她出演。

在導演圈,趙寶剛是出了名的嚴苛。《奮鬥》臺詞多,為了說出京味兒,還要求演員比平常語速快一倍,趙寶剛經常提前一天幫他們過臺詞,還手把手教李小璐潑婦的打架方式。

在片場,他極少夸人,一句“這條過了”就是最大的褒獎,文章和王珞丹都曾因達不到要求,被他罵哭。

但拍《青春鬥》時,鄭爽只要說:“我們年輕人根本不會這樣”,劇本就按照她說的改。

拍完後,趙寶剛說:“非常感謝鄭爽給了我120天的時間,她對我說,導演您慢慢拍,不用著急,讓我有了比較充裕的時間。”

然而《青春鬥》播出後,口碑收視雙撲街,觀眾看到的是鄭爽擠眉弄眼的“炸裂演技”和彆扭的北京口音,不僅如此,劇情更是遭到了群嘲。


十二年前的這部劇裡,有80後的青春,編劇靠它掙了十套房



《奮鬥》一開始,大四學生高強因作弊拿不到畢業證,家裡花錢買來的工作泡湯了,被父親怒罵後,他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樣的劇情誇張地展現了年輕人的真實境遇。

而《青春鬥》中,大四學生不是在忙著找工作、考研,看不到應有的迷茫與忐忑,在分手季,幾個女孩都忙著談戀愛,一幅戀愛大過天的樣子。

十二年前,趙寶剛還能用一句:“被人嘲笑的夢想,就越有實現的價值”,戳中80後血氣方剛的小叛逆。

十二年後,還要喊出“只要我們一直奮鬥,說不定哪天理想就實現了”這樣的臺詞,只會讓這一屆的年輕人尷尬癌發作。

03

每個人都只能年輕一次


如今再來看《奮鬥》,這部劇彷彿成了一個魔咒。

文章出軌了,事業一落千丈,如今轉型做導演,也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十二年前,馬伊琍是《奮鬥》中獨立自強的新女性,十二年後,她是《我的前半生》中被出軌的主婦。

趙寶剛曾說,朱雨辰是《奮鬥》的三個男主中演技最好的,但近幾年,他已經很少再有作品,最近一次被熱議,是因為他那個控制慾極強的母親。

佟大為已經成了《虎媽貓爸》裡的中年父親,微博上,他更多的是在晒家人和分享親手做的美食。

變化的不僅僅是演員,還有我們的青春。

當年追劇的那幫80後,也從溫室的花朵變成了社會的中堅。

80後逐漸消失在朋友圈,消失在媒體報道里,消失在擁擠的人潮中。

如今,90後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成了消費的主力軍,成了市場討好的對象。

趙寶剛說,他公司的一個90後想要創業,聽對方說了幾句後,他就砸了300萬進去,可對方的想法變來變去,一會兒想拍短視頻,一會兒又想拍網劇,結果錢全都打水漂了。

但在接受鳳凰網娛樂採訪時,他又說:

“90後暗藏一股力量……就幹唄,就弄唄,啃老就啃唄。我有這幸福,我幹嘛不享受?這不都是90後嗎?”


64歲的趙寶剛似乎急切地想要了解90後,卻又習慣居高臨下地評判90後,面對“青春”二字,他早已經力不從心了。


十二年前的這部劇裡,有80後的青春,編劇靠它掙了十套房


從《奮鬥》到《青春鬥》的十二年間,QQ已經可以註銷了,微信已不再年輕,抖音佔據了年輕人大量的時間,新的慾望在不斷滋生,一切都在變得更快,更短暫。

《奮鬥》中,陸濤和夏琳一見鍾情,夏琳為愛放棄出國,米萊對愛鍥而不捨,他們的愛情是衝動、激情的。《青春鬥》中,女孩們則不停地換男友,愛情成了青春的主旋律。

而現實中,互聯網讓工作滲透到生活裡,失眠、禿頭、過勞肥籠罩著今天的年輕人。他們沒時間也沒精力戀愛,談戀愛成了一件麻煩事兒,吸貓才是正經事兒。

80後的青春是外放的,而90後則更加內斂,他們不再喊出“我們要工作,我們要戀愛,我們要奮鬥”的口號。

時常佛系,偶爾積極,一邊抱怨996,一邊默默做社畜,一邊自嘲單身狗,一邊高喊“單著挺好”。這才是90後真實的青春。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但每個人都只能年輕一次,這是人生最邪惡的地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