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經驗將幫助非洲實現減貧和工業化——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

非洲 經濟 投資 科特迪瓦 人民網 2017-04-03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與中國合作幫助非洲實現發展目標是一個雙贏途徑,中國在減貧和工業化方面的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借鑑。

為期3天的第二屆新興非洲國際會議3月30日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落下帷幕,來自近6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官員、學者聚焦非洲發展和崛起之路。羅世禮在會議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分享了運用中國發展經驗幫助非洲國家的觀點。

隨著中非關係不斷深入發展,國際多邊合作成為必然趨勢。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非洲地區的投資、貸款和技術支持。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認為,與中國合作幫助非洲實現發展目標是一個雙贏途徑。他舉例說,中國在非洲地區對基礎設施進行廣泛投資,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在幫助非洲國家改善發展經濟的能力。

羅世禮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符合全球化宗旨,在沿線國家的參與下,“一帶一路”倡議在踐行國際多邊主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幫助沿線每個國家和所有群體從發展中受益。他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希望與中國政府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緊密合作,確保投資帶來最大限度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羅世禮提醒道,“我們應該看到全球化已經幫助世界各地的數億人口脫離貧困,中國就是一個具體例子”。2016年10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顯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成功幫助超過7億人口脫貧。

脫貧也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之一,羅世禮表示,與中國的合作將切實助力實現這一可持續發展目標。

他對中國政府正在實施的到2020年農村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計劃作出高度評價,強調“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成就,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對中國的減貧經驗充滿興趣”。

他指出,政府需要投資基礎設施和服務,但更重要的是將投資用來增加就業,這在過去並沒有得到充分重視。而中國的成功經驗正是從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起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並逐步追求工業化轉型。

2015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洲製造”倡議代表和南南合作金融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期共同促進非洲工業包容可持續發展。“非洲製造”倡議旨在幫助非洲國家運用中國和其他亞洲經濟體的經驗,發現自身比較優勢,抓住工業化機遇。

羅世禮介紹說,這一倡議在埃塞俄比亞和盧旺達的努力已取得了成功,非洲其他國家如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和加納也充滿希望。他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從中國的發展中汲取經驗,並對其進行本土化調整,使之適用於不同國家。(記者 王鬆宇 陳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