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非洲 剛果 法國 歐洲 靜說歷史 2017-04-04

文/月小妝

1884年,清政府在朝鮮取得一塊租界,1884年,日本處於明治天皇時代,全國都力爭上游,1884年歐洲列強在幹一件極其“不體面”的事——

這事要從三年前說起——

1881年,美籍探險家帶領比利時遠征軍踉踉蹌蹌爬到剛果發現一面“三色旗”已經插在剛果這片土地上,原來法國已經捷足先登了。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比利時的國王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很富有,不幸的是比利時是個小國,他想拓展“業務”,怎麼辦呢?還有非洲。如果拿下非洲廣袤的大陸,那就是“大比利時共和國”。但別的國家不允許它這麼做,所以比利時打著“國際開發”的名義“開發”非洲。

這些歐洲國家的矛盾在剛果河集中爆發了,比利時和法國打起來了,葡萄牙一看,也加入了爭鬥,說15世紀葡萄牙就佔據這塊土地了,所以剛果河是葡萄牙的。英國一看,我去,有這好事為啥不通知我?所以英國撲向葡萄牙瘦弱的胸膛,宣稱:“我支持葡萄牙對這塊土地有主權,但我有一個條件。”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英國要在這個地區享有跟葡萄牙一樣的商業和航運權利,英國打的一手好盤算,我不要地了,不要河了,只要錢。

然後美國、德國、法國都過來二話不說就開撕,說清楚,剛果到底是誰的?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這一鬧世界格局就改變了,他們召開了著名的“柏林會議”。會議全是“明星陣容”,能打能撕的國家全去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典、丹麥……十五個國家當仁不讓做到談判桌上,以剛果為中心進行了104天的激烈討論。

對於大西洋沿岸的各國而言,得到更多利益就是他們的共同點,他們把魔爪伸向非洲,各自心懷鬼胎,這場會議給非洲帶來很大的災難。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瓜分非洲示意圖

搞笑的是這次會議是“處理非洲事務”,卻沒有一個非洲國家參加,歐洲各國列強在遠離非洲的劃定了勢力範圍。

柏林會議之後30多年,非洲人民承受了極大的痛苦,非洲杯列強瓜分蠶食,非洲人淪為西方人的奴隸,這是外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幸虧非洲人民有頑強的意志力不然早滅亡了。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列強將非洲當成新型武器試驗田,火炮、機槍、炮艦等都在非洲“實驗”,尤其是十九世紀後二十年,英法等國瘋狂發動戰爭毀滅了10多個獨立國家,給非洲帶來的災難是罄竹難書的。

柏林會議是法國挑起的,但主持的卻是俾斯麥,比利時國王也起了重大作用——利用列強矛盾耍手段,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私底下“交易”,在比利時的狡猾手腕下,對非洲的瓜分達成“罪惡協議”。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瓜分非洲示意圖

柏林會議後不久,在非洲就掀起一系列瓜分非洲的戰爭,法國最陰險,因為它知道本國人少,如果想多佔殖民地就得打仗,何況還要用來鎮壓非洲人民不屈不撓的起義,沒那麼多人怎麼辦?僱傭非洲人打非洲人。這個辦法叫“以戰養戰”。

法國在西非進行了暴行,比如對一個村落實行搶劫,把能動彈的人都賣為奴隸任意驅使,剩下的殺掉,軍隊行進的時候看見壕溝都被填平了,那裡埋藏著層層疊疊的屍體……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搞笑的是,法國被國際責備後還象徵性地以“發射子彈過多”為由處死了一些士兵。

英國也沒好到哪去,英軍採用新式步槍圍剿起義軍,城裡一片廢墟,城頭掛著被害者的頭顱。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德國在西非宣佈要傳播“文明”,三年內8萬人口減少到1.6萬,它就是這麼傳播“文明”的。

瓜分殖民地的時候他們採取欺騙的方法,帶著酒、肉,說跟非洲人民交朋友,誘使酋長和上層知識分子在協議上簽字,當時非洲文化落後,沒人懂殖民者的真面目,稀裡糊塗“簽字畫押”了,從此就陷入水深火熱的生活。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他們以為西方列強是“保護者”還很感激。後來,非洲人民覺醒了,武力反抗殖民者,但是為時已晚,他們受到殘酷的鎮壓。

我們再來看柏林會議,這一切都發源於柏林協會。

就因為一面“旗”,此地區被迅速瓜分,3200萬領土沒了

在這一次會議上,俄國是比較吃虧的,各國都想限制俄國擴張所以俄國沒得到太多利益。比利時國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柏林會議中歐洲列強的對比已經完全能看得出來,他們潛伏的矛盾,也成為一戰的導火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