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非洲 上海大學 日本 伊斯蘭 雀巢 駐外之家 2018-11-30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記得媽媽說過,人年齡越大,對往事的記憶就越加清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本待續的書,一頁一頁翻看著屬於我的書,過往變得如此清晰,不知道是不是我已經老了?(偷笑)”

——張娜老師,定居非洲尼日爾11年

“從小被像男孩一樣培養的我。”

我叫張娜,我有一個愛我的先生,和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許是因為父親既為家中長子,又是軍人出身的緣故,所以在溫柔善良的姐姐出世後,才有了我的到來。也因如此,從小,我就被像男孩一樣培養著,這也為我未來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奠定了基礎。

“所以,有女兒的父母,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女兒未來嫁得很遠,就不要讓她太堅強:-) 我開玩笑的~”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記得媽媽說過,人年齡越大,對往事的記憶就越加清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本待續的書,一頁一頁翻看著屬於我的書,過往變得如此清晰,不知道是不是我已經老了?(偷笑)”

——張娜老師,定居非洲尼日爾11年

“從小被像男孩一樣培養的我。”

我叫張娜,我有一個愛我的先生,和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許是因為父親既為家中長子,又是軍人出身的緣故,所以在溫柔善良的姐姐出世後,才有了我的到來。也因如此,從小,我就被像男孩一樣培養著,這也為我未來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奠定了基礎。

“所以,有女兒的父母,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女兒未來嫁得很遠,就不要讓她太堅強:-) 我開玩笑的~”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

父親從軍隊退役後下海經商,而我,便成為父親生意上的得力助手。

1991年,我被北京宋慶齡基金會選中,代表河北省去往日本參觀訪問。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畫黑板報,找回了兒時的感覺

日本人的禮貌,日本孩子的熱情,以及日本學校的體制(只在每天上午上課,與現在尼日爾普遍的學校一樣)讓我備受觸動;在尼桑汽車製造廠裡參觀時,除了檢驗油漆的幾個工人,其他工作全部由機器人完成。

當時我就覺得:國家的強大不是一時之勢,而是滲透在了文化、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和朋友們在一起

於是,在2000年我就讀於上海同濟大學管理學院期間,便常常做兼職打發課餘時間,用賺來的錢四處遊走(溫州龍灣、舟山、普陀山、杭州、無錫……),這也滿足了我作為一個北方人對南方的好奇,也許我就是閒不下來吧!

03年時,心高氣傲的我拒絕了雀巢公司給予的培訓機會,只想著要去西班牙繼續讀書,這也是我當時的夢想。

直到2004年,我遇到了“他”,之前的夢想也就被改寫了……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今天“過節”(結婚紀念日)~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為何在尼日爾一待就是11年?”

說到什麼原因能讓我一呆就是11年,我思考了一下,就兩個字:生活,屬於我和他的生活。

我的先生在97年拿著中國政府的獎學金就讀於上海大學,畢業和我結婚後,他帶著我來到了他的家鄉——尼日爾。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全球流行的TATOO,用尼日爾傳統草汁畫就

看著日漸衰老的父母、9個兄弟姐妹有5個都還在讀書,他有了回國發展的想法。

而當時的我不願與他過兩地分離的生活,所以,2006年,我們的第一個兒子在上海出生後,我們全家再次登上了飛往尼日爾的飛機,這一呆就是11年……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給孩子們上剪紙課

從來沒有學過法語的我,在這個法屬國家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以一個義工身份,在一所部隊學校擔任漢語老師。

簡陋的教室、嗡嗡轉的電風扇、40度的高溫……在我面對這些活潑可愛的軍人子女時,艱苦的環境好像都不復存在,當時唯一想做的,就是讓他們明白我講給他們的語言。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教室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意識到:語言學習真的很重要。也因此,我開始自學法語和郝薩語。

為了提高尼日爾人對中文的興趣,我們走訪了10幾所小學去推廣和宣傳漢語教學,介紹現在的中國。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感謝我的學生們的陪伴

2016年10月29日,在尼日爾高等教育部部長、尼亞美市長和中國駐尼日爾使館、商務處出席的情況下,我們與尼日爾的一所高校簽署了開設中文課程的協議。

感謝我的學生們的陪伴

2016年10月29日,在尼日爾高等教育部部長、尼亞美市長和中國駐尼日爾使館、商務處出席的情況下,我們與尼日爾的一所高校簽署了開設中文課程的協議。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簽約儀式

目前,這所高校學習過漢語的大學生已有186人。

感謝我的學生們的陪伴

2016年10月29日,在尼日爾高等教育部部長、尼亞美市長和中國駐尼日爾使館、商務處出席的情況下,我們與尼日爾的一所高校簽署了開設中文課程的協議。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簽約儀式

目前,這所高校學習過漢語的大學生已有186人。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關於尼日爾的二三事。”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趕集買了一隻沒有媽媽的小羊(有媽媽的不單賣),很是可愛

尼日爾位於撒哈拉沙漠,記得第一次來這的時候,我和先生出門,由於懷孕,我跟在他後面有點兒慢。這時候一個尼日爾人路過,衝著我先生說了一堆,看樣子好像是在教育他?後來先生給我翻譯,那個人當時說的是:

你不要走這麼快留她一個人挺著大肚子跟在你後面,你要照顧她。

這件事讓我小小的震驚了一下,不是很多人都說伊斯蘭教的女人很沒有地位嗎?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開掛了…

在尼日爾,9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從不吃死亡的動物,所以,在這裡,吃肉儘管放心,也因如此,我從當年的50公斤,“進化”到現在的70公斤……

這裡的蔬菜品種雖不多,但絕無汙染。況且,還有一些當地特色食物,比如:辣木樹葉、苜蓿葉、黃秋以及翻譯不過來的一些野果~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終於知道我為什麼瘦不下來了……

在這裡,人們依舊穿著傳統服飾,延續著最傳統的家庭教育,打架鬥毆的現象極少,這些年我也只目睹了一次,還是在人多嘈雜的大市場一個非洲當地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發生了口角,但沒有動手。

年輕人從不在長輩面前高聲說話,孩子們也從不和長輩頂嘴,女人們普遍都待在家裡相夫教子……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孩子們今天有美食可以享受了~

14年時,我在機場偶遇了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當時,遠遠聽到有人在用中文叫我,回頭一看,是一個帥氣的軍人,我正納悶他是誰,為什麼會認識我,他向我介紹自己,說:您還認識我嗎?我是您的學生。

說實話,我不敢說我認識,因為我怎麼也無法將眼前這個高大帥氣的軍人和當年那個孩子聯繫在一起。

他的出現,突然讓我感覺到了作為一個漢語老師的價值……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教室坐不下了,只能讓一部分孩子在外面玩沙子……

“我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2015年,我創立了匯才學院,尼日爾的第一個漢語言培訓和託管中心。

11年在尼日爾的見聞,讓我瞭解到:所有的華人和外國人,以及未踏足非洲,但和非洲有貿易往來的商人,對於非洲人普遍的看法是:非洲人沒有時間觀念。

教室坐不下了,只能讓一部分孩子在外面玩沙子……

“我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2015年,我創立了匯才學院,尼日爾的第一個漢語言培訓和託管中心。

11年在尼日爾的見聞,讓我瞭解到:所有的華人和外國人,以及未踏足非洲,但和非洲有貿易往來的商人,對於非洲人普遍的看法是:非洲人沒有時間觀念。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有模有樣

在非洲,人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除了禱告,去學校(現在也包括很多國家學校)基本都不守時:吃飯不準時,孩子們在家裡一般都是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找家長要吃的;睡覺不準時;領導人不守時;醫生不守時;汽車司機不守時……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除了之前說的那兩樣,基本上沒什麼事情和人是按時守時的。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你好,我叫XXX

但是,往深層次一點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在尼日爾,普遍的一對夫婦(一夫一妻條件下)至少有3到6個孩子。隨著經濟等各方面的增長,金錢和物質帶來的壓力,改變和誘惑也越來越多。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擀麵皮

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工作,這就造成了家庭裡的孩子們沒有人管,放學後,孩子們就在家裡或者親戚家裡放養,延續著沒有時間概念、沒有規劃的生活方式。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一遊泳就興奮

記得當地最好的一所小學的校長告訴過我,一個學生在學校上課兩年,任課老師和他都沒有見過孩子的家長。

一所存在了30年的學校,組織不起來哪怕一次家長會議。

於是,我萌發了一個想法:建立一所生活規劃寄宿園。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一位擔任國家議員的朋友時,他甚至回覆我:“如果你開,我家裡11個孩子都放在你那裡。”

一遊泳就興奮

記得當地最好的一所小學的校長告訴過我,一個學生在學校上課兩年,任課老師和他都沒有見過孩子的家長。

一所存在了30年的學校,組織不起來哪怕一次家長會議。

於是,我萌發了一個想法:建立一所生活規劃寄宿園。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一位擔任國家議員的朋友時,他甚至回覆我:“如果你開,我家裡11個孩子都放在你那裡。”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享受戶外自然

所以,在創辦匯才學院的這幾年,我一直思索著:

如果我真的想為這個國家做點事情,簡單的語言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孩子們從小有計劃、有規劃、有規律的生活,才會使這個國家在未來有所改變。

可能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知識性的教育方面我還有所欠缺,但我可以從生活上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在匯才學院,孩子們的“舞蹈”

現在每天,學院裡的工作人員在下午三點把孩子們從學校接過來,按照作息表吃飯、休息;學院的大學生們則來輔導他們學習、體育活動和課後的玩耍。直到晚上八點他們的家長來學校把他們接回家。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這“餃子”包得還挺像樣兒~

這種教育模式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他們覺得有人既能幫他們“管”孩子,又有人能教育孩子,讓他們省了不少心。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輔導學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們學院由於是租借的房子,場地有限。

隨著和高校的合作,我也與國內的幾所知名大學取得了聯繫,開通了尼日爾留學中國的服務通道,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加入教育行業,加入這個未來價值計劃群體。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認真聽講

“說起得失。”

也許很多人會有疑惑:你來到非洲生活,你的家人支持嗎?

的確,中國父母,大家都懂的,有這種疑問也很正常。每次我回國,他們雖未明說,但我感覺得到,家人們都還是希望我能回國發展。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孩子們的創意

我和先生已經度過了12年的婚姻生活,有11年生活在尼日爾。

就像普通的夫妻一樣,我們之間也有矛盾和衝突,我也消極過,甚至想過放棄,但最終,我還是選擇堅定,堅定自己的選擇,堅定於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甜蜜一下

在學習做一個好老師、好妻子、好媽媽的過程中,樂觀地享受每一天在尼日爾的生活。

回顧過去,說起得失,我覺得自己是被厚愛的。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熱鬧的party

我得到了太多: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份自覺很有意義的事業,但最重要的,是我得到了“成長”,學會了“理性”,學會了尊重自然,學會了“學習”。

但我同樣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為什麼不讓女兒遠嫁》。相信所有駐外的同胞都和我一樣,對於家人的愧疚、獨自消化的孤獨……這也就是我的痛處和所謂的失去吧!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駐外之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活工作故事。)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匯才學院大合照

“希望你瞭解非洲,愛上非洲。”

對於來過和還沒來過非洲的朋友,我希望你們能夠放下心中的顧慮、優越感、落差感,能夠對自己誠實。

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帶著樂觀的態度學習和發現美好,這樣你們就會如我一樣,愜意地享受非洲時光。

車上小朋友,車下大朋友

"Lemon Tree"

家裡種了一棵檸檬樹,那次因為我有些感冒,先生想要給我做檸檬茶。那天晚上,他走到檸檬樹下,嘴裡嘟囔著我聽不懂的古蘭經,然後摘下一顆檸檬。

後來,他告訴我,檸檬是這棵樹的寶貝,而且他晚上也在休息,摘下檸檬是需要請求他的原諒的。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國外的朋友可以從Youtub 上看到。也向大家推薦一部電影:《上帝也瘋狂》,相信很多人可以從中受到啟發。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騎駱駝

經歷了年少輕狂三份熱度的時光、經歷了孤獨委屈、也經歷了不被理解,但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我。

我走得真實、充實。

有人曾問我,如果有機會再選擇生命裡的一段時光,願意回到什麼時候。我告訴他,我選擇現在的時光,此時、此刻,我珍惜和喜愛現在的自己,我無悔於我的生命,我的過往。

我愛我的祖國,我也愛尼日爾,我的生命和力量有限,但我願在有限的生命裡開拓無限的空間。

希望有你與我同行。

騎駱駝

經歷了年少輕狂三份熱度的時光、經歷了孤獨委屈、也經歷了不被理解,但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我。

我走得真實、充實。

有人曾問我,如果有機會再選擇生命裡的一段時光,願意回到什麼時候。我告訴他,我選擇現在的時光,此時、此刻,我珍惜和喜愛現在的自己,我無悔於我的生命,我的過往。

我愛我的祖國,我也愛尼日爾,我的生命和力量有限,但我願在有限的生命裡開拓無限的空間。

希望有你與我同行。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張娜老師近照

創辦尼日爾第一家漢語言學院——來自大上海的她為愛堅守非洲11年

小編語:

這個善良溫柔的女子為愛來到非洲,又為愛留在了非洲。她擔任漢語老師,為中國文化在非洲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她創辦匯才學院,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有規劃地學習、生活。她是人類的工程師,更是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如果你來到尼日爾,千萬記得去匯才學院看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見一見這位溫柔可親的張老師。

——————————————————————————————————————

駐外之家,海外華人第一平臺,溫暖駐外人,歡迎你回家!我們講述中國人在海外最真實的奮鬥故事,擁有五十多個駐外國家微信群,用最優質的內容為您奉上獨一無二的精神盛宴,更多精彩內容提前瞭解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駐外之家(ID:zhuwaizhiji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