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
"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總面積59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總面積59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一、歷史沿革

1、漢置春谷縣,治今縣城西北,屬丹陽郡。西晉改屬宣城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建春谷縣,屬丹陽郡。

2、三國吳永安年間(258年—264年)地屬故鄣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屬宣城郡。

3、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司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陽鎮之民因避戰禍,從帝渡江,流聚春谷,遂於春谷地僑置繁陽縣(後為避繁陽公主諱,更名繁昌),是時春谷、繁昌兩縣並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僑置淮南郡,領春谷、繁昌等縣。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為陽谷。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省陽谷入蕪湖縣,又省蕪湖入襄垣縣。自是春谷廢,唯繁昌存。

4、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繁昌縣入當塗縣。五代南唐析南陵五鄉置繁昌縣,以古僑縣為名,治今新港鎮。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屬太平州。

5、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明天順元年(1457年)移治今繁陽鎮。1914年屬蕪湖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

6、1949年屬皖南行署區蕪當專區,1950年屬池州專區。1952年復隸安徽省,屬蕪湖專區。1980年屬宣城地區,1983年屬蕪湖市。

二、風景名勝

"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總面積59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一、歷史沿革

1、漢置春谷縣,治今縣城西北,屬丹陽郡。西晉改屬宣城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建春谷縣,屬丹陽郡。

2、三國吳永安年間(258年—264年)地屬故鄣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屬宣城郡。

3、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司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陽鎮之民因避戰禍,從帝渡江,流聚春谷,遂於春谷地僑置繁陽縣(後為避繁陽公主諱,更名繁昌),是時春谷、繁昌兩縣並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僑置淮南郡,領春谷、繁昌等縣。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為陽谷。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省陽谷入蕪湖縣,又省蕪湖入襄垣縣。自是春谷廢,唯繁昌存。

4、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繁昌縣入當塗縣。五代南唐析南陵五鄉置繁昌縣,以古僑縣為名,治今新港鎮。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屬太平州。

5、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明天順元年(1457年)移治今繁陽鎮。1914年屬蕪湖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

6、1949年屬皖南行署區蕪當專區,1950年屬池州專區。1952年復隸安徽省,屬蕪湖專區。1980年屬宣城地區,1983年屬蕪湖市。

二、風景名勝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1、板子磯鎮風塔。板子磯位於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蘆南社區。明萬曆三十年(1612年)繁昌知縣鄧一儒因磯濱鵲江,故改名鵲起磯,磯上有鵲起庵,明萬曆時建,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修,有碑。磯頭懸崖壁立,上有一塔,磚石結構。塔中空,有磚砌階級,可盤旋而上,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荻港士民捐資重修,今僅存二級。在庵的東南,是黃公閣,閣高二層。此閣乃清嘉慶年間繁昌知縣洪佔鰲為紀念抗清名將黃得功戰死板子磯而修建的。板子磯鎮風塔,現也稱明塔,塔為明萬曆四十年知縣鄧一儒為鎮魔降妖建造。

"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總面積59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一、歷史沿革

1、漢置春谷縣,治今縣城西北,屬丹陽郡。西晉改屬宣城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建春谷縣,屬丹陽郡。

2、三國吳永安年間(258年—264年)地屬故鄣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屬宣城郡。

3、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司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陽鎮之民因避戰禍,從帝渡江,流聚春谷,遂於春谷地僑置繁陽縣(後為避繁陽公主諱,更名繁昌),是時春谷、繁昌兩縣並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僑置淮南郡,領春谷、繁昌等縣。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為陽谷。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省陽谷入蕪湖縣,又省蕪湖入襄垣縣。自是春谷廢,唯繁昌存。

4、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繁昌縣入當塗縣。五代南唐析南陵五鄉置繁昌縣,以古僑縣為名,治今新港鎮。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屬太平州。

5、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明天順元年(1457年)移治今繁陽鎮。1914年屬蕪湖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

6、1949年屬皖南行署區蕪當專區,1950年屬池州專區。1952年復隸安徽省,屬蕪湖專區。1980年屬宣城地區,1983年屬蕪湖市。

二、風景名勝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1、板子磯鎮風塔。板子磯位於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蘆南社區。明萬曆三十年(1612年)繁昌知縣鄧一儒因磯濱鵲江,故改名鵲起磯,磯上有鵲起庵,明萬曆時建,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修,有碑。磯頭懸崖壁立,上有一塔,磚石結構。塔中空,有磚砌階級,可盤旋而上,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荻港士民捐資重修,今僅存二級。在庵的東南,是黃公閣,閣高二層。此閣乃清嘉慶年間繁昌知縣洪佔鰲為紀念抗清名將黃得功戰死板子磯而修建的。板子磯鎮風塔,現也稱明塔,塔為明萬曆四十年知縣鄧一儒為鎮魔降妖建造。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2、馬仁奇峰森林旅遊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為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地處長江南岸的繁昌、銅陵、南陵三縣交界處,居皖南旅遊帶中部,素有“皖南門戶”之稱。馬仁奇峰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5.9℃,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空氣溼潤,光照充足。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雕、環頸雉、獐、鹿、大鯢、白麵狐、穿山甲、松鼠等珍稀動物;植物68科600餘種,天然木本花草數十種,森林茂密,覆蓋率達95%,四季長青。

"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總面積59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一、歷史沿革

1、漢置春谷縣,治今縣城西北,屬丹陽郡。西晉改屬宣城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建春谷縣,屬丹陽郡。

2、三國吳永安年間(258年—264年)地屬故鄣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屬宣城郡。

3、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司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陽鎮之民因避戰禍,從帝渡江,流聚春谷,遂於春谷地僑置繁陽縣(後為避繁陽公主諱,更名繁昌),是時春谷、繁昌兩縣並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僑置淮南郡,領春谷、繁昌等縣。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為陽谷。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省陽谷入蕪湖縣,又省蕪湖入襄垣縣。自是春谷廢,唯繁昌存。

4、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繁昌縣入當塗縣。五代南唐析南陵五鄉置繁昌縣,以古僑縣為名,治今新港鎮。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屬太平州。

5、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明天順元年(1457年)移治今繁陽鎮。1914年屬蕪湖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

6、1949年屬皖南行署區蕪當專區,1950年屬池州專區。1952年復隸安徽省,屬蕪湖專區。1980年屬宣城地區,1983年屬蕪湖市。

二、風景名勝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1、板子磯鎮風塔。板子磯位於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蘆南社區。明萬曆三十年(1612年)繁昌知縣鄧一儒因磯濱鵲江,故改名鵲起磯,磯上有鵲起庵,明萬曆時建,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修,有碑。磯頭懸崖壁立,上有一塔,磚石結構。塔中空,有磚砌階級,可盤旋而上,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荻港士民捐資重修,今僅存二級。在庵的東南,是黃公閣,閣高二層。此閣乃清嘉慶年間繁昌知縣洪佔鰲為紀念抗清名將黃得功戰死板子磯而修建的。板子磯鎮風塔,現也稱明塔,塔為明萬曆四十年知縣鄧一儒為鎮魔降妖建造。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2、馬仁奇峰森林旅遊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為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地處長江南岸的繁昌、銅陵、南陵三縣交界處,居皖南旅遊帶中部,素有“皖南門戶”之稱。馬仁奇峰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5.9℃,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空氣溼潤,光照充足。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雕、環頸雉、獐、鹿、大鯢、白麵狐、穿山甲、松鼠等珍稀動物;植物68科600餘種,天然木本花草數十種,森林茂密,覆蓋率達95%,四季長青。

安徽蕪湖繁昌縣----古稱春谷,地名源於東晉僑置縣

3、人字洞。位於癩痢山南坡,海拔高度100米,是一處發育在三疊紀岩層中經水溶蝕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類較為理想的生息場所。從已暴露的一個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洞穴內的堆積情況:厚達40多米的堆積分上、中、下三部分,上段含化石碎骨,中段含石製品、骨製品和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下段含少量小哺乳動物化石。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發現於1998年5月,因其從正面看酷似“人字型”而得名。經過古地磁測定和現場觀測,人字洞遺址應該是距今約200到24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人類活動遺址,是歐亞大陸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活動聚集點。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