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夥“闖天下”陷困境 常州北港司法所伸出“援助手”解難題

法律 人力資源 社會 中國江蘇網 2017-06-14

中國江蘇網6月12日常州訊(徐貞 張海平) 近日,常州市鐘樓北港街道司法所迎來三位特殊的“客人”尋求幫助,他們看著都很年輕,估摸也就20歲左右,拖著行李,滿身疲憊。司法所調解員趕緊將他們迎進了接待室,通過與他們的溝通,瞭解到三位小夥子是遇到了難事了。原來,三位年輕的小夥分別來自河南、遼寧、浙江三個省份,年輕氣盛的他們懷著自己出門闖一闖的勇氣與決心,通過同一家中介來到了常州打工,沒想到才來一天,就發現自己遇上“麻煩”了。

前期,他們繳納幾百元不等的中介費用,與中介簽訂了協議,由中介公司為他們物色工作,幫他們“牽線搭橋”,介紹了一份常州某機械類公司的工作,協議上註明,他們必須在該單位工作滿7天,如未滿7天則需承擔每人1000元的違約賠償。中介負責人提出,由他們幫忙保管身份證,並“熱情”地為他們安排好了吃住行。涉世未深的三人興沖沖來到了常州,懷著滿腔的工作熱情踏上了工作崗位,結果實際工作與當初中介承諾的工種、工作強度、工作環境等都有很大的出入,三人失望不已,準備向中介討要說法,要求中介幫他們重新介紹工作並將身份證歸還。誰成想,中介不但不幫助他們協調,也不歸還身份證,直接開口向他們討要“違約金”。三人本就是為了外出打工,全身上下掏空了也就能湊出兩百來塊,就連生活都成問題,更別提支付違約金了。由於中介統一安排住宿,上下班也是統一車接車送的,三人無奈之下只能趁管理人員不注意的時候偷跑出來求救,這才有了司法所調解員看到的那一幕。

調解員瞭解情況後,當場與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派出所共享了該信息,發動各相關部門確認相關法律規定、類似的處理解決方案,並由勞動部門與三人打工的公司聯繫確認,多方協調後,三個小夥子終於拿回了各自的身份證,結束了與中介簽訂的協議約定。

北港司法所提醒,外來務工人員不僅僅可以通過中介找工作,也可以參加各大人力資源市場等正規的招聘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在簽訂協議時,一定要仔細閱覽瞭解協議內容及條款,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萬不可草率行事,以免遇到像三個小夥子這樣的“麻煩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