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中區把握“四個精準” 下好“七五”普法先手棋

法律 環境保護 節能減排 時政 山東普法 2017-04-18

今年是“七五”普法第二年,也是釐清思路、識別重點、增添措施、戮力前行的重要一年。棗莊市中區針對全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際情況,通過“精準定位、精準識別、精準構建、精準施策”四舉措,聚焦短板,落細落小,把握基調,找準重點,努力下好“七五”普法先手棋。

精準定位以領導幹部和青少年為重點的普法對象,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工作針對性。加強領導幹部學法用法,是提升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現實需要。該區針對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創新實施“兩學、兩訓、兩本、兩考”普法新模式。“兩學”即“嚴格落實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集體學法和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制度”,“兩訓”即“積極開展領導幹部法制講座知識培訓和黨校幹校法律培訓活動”,“兩本”即“認真督導檢查領導幹部學法考勤本和學法筆記本記錄情況”,“兩考”即“組織實施機關工作人員年度普法考試和領導幹部任前普法考試”,通過四步走的方式不斷提高領導幹部學法的自覺性和實際效果。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俱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區針對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創新開展“法律導航 平安校園”1234系列普法主題活動,即選派1名法治導航員、打造法治德育教育展室和心理諮詢室2個特色普法陣地、選聘3名青少年維權觀察員、每學期舉辦一次“開學法治第一課”普法講座、舉辦一次“模擬小法庭、小調解”、開展一次法治主題“國旗下演講”、參觀一次強制戒毒所或聆聽在押服刑罪犯作懺悔報告等4次普法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的好習慣,促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成才。

精準識別以憲法和黨內法規為重點的普法內容,進一步營造憲法法律至上良好氛圍。該區始終堅持把宣傳憲法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宣傳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等理念,宣傳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我國的國體、政體,宣傳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憲法基本內容。認真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活動,提高全民憲法意識,堅決維護憲法尊嚴。深入宣傳黨內法規,重點宣傳從嚴治黨重要部署和法治建設創新思想,努力適應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抓好涉及市場經濟秩序、知識產權保護、節能減排、生態環保、土地集約利用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圍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抓普法依法治理,把矛盾糾紛化解和利益關係協調納入法治化軌道,倡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抓好涉及徵地拆遷、企業改制、食品藥品安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安全生產、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加強法治宣傳預防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發生,切實保障好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精準構建以文化陣地和新媒體為重點的普法載體,進一步擴大法治宣傳受眾覆蓋面。優良的法治文化陣地既可以提升地區法治文化品位,美化城市環境,又能夠提高群眾法律意識,規範居民行為。該區一是繼續完善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體系建設,在推動雷村“法德廣場”、王林社區“法治文化家園”等高規格法治陣地提檔升級的同時,對於一些場地較小,資源匱乏的村(社區),精心打造風格簡約、別具一格的“法治小院”,力求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二是重點推動齊村“領導幹部學法長廊”和西王莊“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廳”建設,確保法治文化陣地覆蓋重點普法人群。三是充分發揮全區30餘個莊戶劇團普法宣傳的群眾優勢,著力推進基層“法治大舞臺”建設。積極引導莊戶劇團和鄉村劇社創新性地結合各自地域特點以及黨委政府當前工作,編排具有時代特色的普法小節目,時時傳遞法治正能量。新媒體普法兼具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點,該區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創新搭建“網上學法、短信送法、電視說法、報紙釋法”融媒體普法平臺,加強普法網站、微博、微信、網上公共法律服務大廳以及普法“頭條號”“一點號”等普法網絡矩陣集群建設,精心選材,不定期發送普發短信,在市中新報開闢“法治時空”欄目,在市中電視臺開播“律師說法”節目,切實擴大普法宣傳受眾面和覆蓋面。

精準施行以社會組織和以案釋法為重點的普法形式,進一步推進法治精神入腦入心。引入社會組織力量繼續下好普法宣傳特色棋。近幾年,該區社會組織共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68次,累計志願服務13568小時,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今年3月,該區在積極總結“曙光幫教志願者協會”社會化運作的成功經驗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市中區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實施方案》(市中司字[2017]14號),成立全省首個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培育中心,引導社會組織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在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等公益服務工作。下一步該區還將設置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成立法治宣傳志願者協會等五大協會,著力打造獨具市中特色的“志願者+法治宣傳”新模式。繼續健全完善以案釋法機制。圍繞徵地拆遷、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勞動爭議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精選案例,不斷充實“以案釋法”案例庫。配合“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督促各執法部門加大對執法案例及法律適用的宣傳普及。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普法講師團三支隊伍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法治元素和典型案例。通過組織開展“巡迴調解”、“巡回法庭”等活動,讓領導幹部、青少年及農民群眾等重點普法對象旁聽,增強法律學習現場感。充分發揮以案釋法教育、警示和指導功能,確保法治精神入腦入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