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法律 三農 經濟 環境保護 黃岡市人民檢察院 2017-05-15

5月12日上午,黃岡市檢察院舉行新聞發佈會,市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新聞發言人魏竟成通報黃岡市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階段性情況,市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劉剛,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再波答記者問,發佈會上公佈了黃岡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20個典型案例。來自省、市10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發佈會。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圖為黃岡市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現場(一)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圖為黃岡市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現場(二)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圖為黃岡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新聞發言人魏竟成通報黃岡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階段性情況

今年以來,黃岡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省院關於開展“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黃岡市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雷霆行動”升級版部署要求,發揚深耕細作、務實重行、開拓創新精神,精心組織推進“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在“打擊”方面,共批准逮捕盜伐林木、違法狩獵、汙染環境、非法佔用農用地等犯罪案件6件9人、起訴20件47人,立案查辦破壞環境資源領域貪汙賄賂犯罪案件7件7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6件8人;在“監督”方面,共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17件,公安機關已立案12件,辦理生態環境資源領域民事案件2件、行政案件6件,發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1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建議4件;在“預防”方面,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59次、犯罪預防調查12件、生態環境資源領域行賄犯罪檔案查詢71次,發出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強化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建議5件;在“保護”方面,運用“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督促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對破壞的林業資源補植苗木236畝。

主要做法

一、主動擔當,增強責任感。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對長江經濟帶建設提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體要求。省委把“生態立省”擺在戰略位置,並著力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淨土工程”和“綠滿荊楚”行動計劃等重大部署。省委蔣超良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堅決清除長江流域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產能、企業和項目,推動全省經濟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省院王晉檢察長在部署開展“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全省檢察機關要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責任擔當,以對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為黨分憂、為民謀利、為國履職,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這一專項工作抓緊抓實,切實讓老百姓從環境改善中增強“獲得感”,為民族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貢獻檢察力量。

黃岡市委市政府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於2016年5月部署黃岡市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雷霆行動”,市委書記劉雪榮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出重拳治理突出的生態環保問題。在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黃岡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省院、市委部署,精心組織“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並將其作為服務大局的重要發力點和著力點,主動擔當、充分履責,以實際行動為黨分憂、為民謀利、為國履職,為促進綠色發展提供更多的檢察供給元素。

二、突出重點,唱好地方戲。

緊密結合黃岡地區生態特點下真神、做硬功,保持嚴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促進營造保護生態的良好氛圍。

一是精準發力。在全面貫徹省院、市委總體部署要求基礎上,根據地域生態環境資源特點,北部山區的基層院重點聚焦“盜伐濫伐林木”“石材開採加工汙染”“非法狩獵”“毀損耕地林地”等問題,南部沿江的基層院重點聚焦“水域排汙和河道採砂”“飲用水源地汙染”“工業汙染”“違規碼頭汙染”等問題,羅田、團風、麻城等5個基層院結合實際開展了“保護青山綠水”“清水淨土”“石材整治春雨行動”等“小專項”工作,凝神聚力辦好各類案件,用數據和案例說話,使專項工作重點符合上級部署要求、契合地方生態環保需要、迴應人民群眾期盼。

二是狠抓辦案。堅持以司法辦案為中心,依法懲治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刑事犯罪及其背後的職務犯罪。紅安縣院提前介入引導取證,對涉嫌濫伐林木摺合立木蓄積88.2立方米的犯罪嫌疑人餘某某等3人及時作出批准逮捕決定。羅田縣院起訴了王某某、沈某某等15人涉嫌非法生產、買賣、運輸毒品罪及汙染環境罪案。麻城市院立案查辦了該市環保局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陳某某在環保執法和監管過程中涉嫌受賄罪案。

三、延伸職能,譜好協奏曲。

注重強化恢復性司法理念,堅持“打擊”“保護”並重,積極探索“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做到寬嚴相濟,最大限度促進恢復生態、減小損失,提升辦案效果。圍繞如何認定“‘補植復綠’成功”這個關鍵點,探索形成“檢察機關提出建議、林業部門和村組議定方案、案件當事人及其家屬執行、林業部門牽頭村組見證驗收”的運行模式,有效避免發生只“補植”未“復綠”的情形。羅田縣院在辦理汪甲某、汪乙某涉嫌“盜伐林木罪”一案過程中,鑑於汪甲某系緩刑考驗期內重新犯罪,監督公安機關對其報捕,在批捕環節,檢察長喻豔如親自承辦,依法批准逮捕主犯汪甲某,同時聯繫林業部門、村組負責人研究“補植復綠”方案,督促汪甲某家屬和從犯汪乙某補植苗木23畝,經林業部門、村組聯合驗收確認補植成功後,在起訴環節,提出了酌情從寬處罰建議,法院採納該建議,當庭宣判撤銷汪甲某原緩刑判決、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3年,對從犯汪乙某單處罰金5000元。

四、嚴實責任,打好總體戰。

將專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服務大局的主要抓手,作為帶動檢察業務的發展引擎,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形成推進專項工作的強大合力。

一是構建責任網絡。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專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由偵查監督處、案件管理辦公室、辦公室、研究室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案件線索組、案件管理組、案件辦理組、信息及案例組、宣傳報道組等五個工作專班,負責專項工作的協調、督辦和宣傳等具體事務;建立專項工作工作室,配置專人專司綜合協調、分析研判、信息查詢、督辦指導、組織宣傳、臺賬管理等六大職責,設置“兩法銜接”信息平臺、案件管理系統終端,集中巡查生態環境資源領域行政處罰案件情況、督辦檢察機關在辦案件進展和規範司法情況,建立完備的電子和紙質臺賬,實時動態掌握專項工作進展;細化各業務部門在專項工作中的職責,明確每項任務的責任領導和部門,建立責任清單,實行掛圖作戰,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部門各負其責、全員參與、層層落實的專項工作責任鏈條。

二是強化責任擔當。市院充分發揮前沿指揮部作用,堅持大員上陣,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分片包乾赴各地指導督辦,幫助基層院因地制宜完善方案、細化任務、硬化措施、推進落實;各業務部門加強相關案件辦理的跟蹤監督和具體指導,為基層一線開展專項工作排難解憂,確保案件辦理進度和規範司法;市縣兩級院檢察長、副檢察長帶頭辦案,發揮推進專項工作的表率示範作用。

三是狠抓責任落實。構建內部聯動機制,橫向加強各業務部門溝通聯繫,縱向強化市縣兩級院整體聯動,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一體推進;健全外部協作機制,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在“兩法銜接”、案件信息通報、會商疑難熱點問題、重大案件追蹤督辦等方面的協作,形成打擊合力;健全督辦通報機制,市院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一週一碰頭、一月一通報、一月一上報”,先後召開碰頭會6次,下發通報2期,倒逼專項工作各項部署落實落細。

四是廣泛宣傳營造聲勢。創建《黃岡日報》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專欄,設置客戶端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專刊,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實行全方位宣傳報道,共發佈宣傳稿件54篇、微信117條、微博297條,向黃岡市領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介信息4期,彰顯了服務保障綠色發展的檢察擔當,贏得了黃岡市“四大家”領導充分肯定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群眾的普遍讚譽。

記者提問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方圓》記者

今年2月,湖北省全省檢察長會議部署“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黃岡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黃岡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雷霆行動”升級版工作。3月,省檢察院召開專題電視電話會議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請問黃岡市檢察院在實際工作中是如何將這兩項工作結合起來的?

黃岡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劉剛

答記者問:

省院部署的“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和黃岡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的黃岡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雷霆行動”,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是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的重大專項行動,是檢察機關發揮檢察職能服務大局的重要著力點和發力點。我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責任擔當,通過依法履職服務保障大局。今年,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通過開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助力“雷霆行動”。

一是吃透精神,找準結合點。認真學習研究《黃岡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雷霆行動”升級版工作方案》,主動與市長江生態保護“雷霆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銜接,瞭解“雷霆行動”升級版重點任務及工作進展,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的16項重點任務與“雷霆行動”升級版重點整治的“十個突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謀劃部署專項工作。

二是主動銜接,研究發案特點。在前期謀劃過程中,市院領導班子成員帶隊,主動走訪環保、林業、水利、國土、信訪等職能部門60次,瞭解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的案件線索等情況;逐項梳理市“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建議;運用“兩法銜接”信息平臺逐案巡查相關行政處罰案件,挖掘監督案件線索;系統梳理近年來所辦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研究各地破壞生態環境資源案件發案特點。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楚天法治》記者

我們瞭解到,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是全省檢察機關首場“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黃岡檢察機關開展“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行動快、措施實、成效好。請簡要介紹一下黃岡市檢察院在這方面的具體做法。

今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省院、市委部署要求,精心組織推進“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得到省院、市委肯定。我們主要做法概括起來就是,發揚深耕細作、務實重行、開拓創新“三種精神”,念好快、責、實“三字真經”。

一、“快”字入手抓推進,下好先手棋。主要是做到“四快”,即快學習,全面領會省院、市委部署精神,統一思想認識;快彙報,第一時間向市委、市人大、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彙報省院部署要求和貫徹措施,聽取指示,爭取領導和支持;快謀劃,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本地特點,明確任務要求,卡住時間節點,形成周密行動方案;快行動,我市在3月上旬全市檢察長會議上對專項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安排,3月下旬召開專題電視電話會議部署推進,各地按照省、市院安排都迅速啟動和推進專項工作。

二、“責”字保障聚合力,打好整體仗。構建責任網絡,強化責任擔當,狠抓責任落實。例如,市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馮新華同志多次到各基層院進行督辦,會同市委副祕書長瞿偉同志深入白蓮河庫區開展調研督導,有力推進庫區“雷霆行動”任務落實;羅田縣院檢察長親自辦理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為幹警當了表率。

三、“實”字託底做硬功,唱好地方戲。精準發力狠抓辦案,用數據和案例說話,例如,武穴市院對該市水產局法規及審批科科長楊某某在整治湖泊養殖汙染過程中涉嫌濫用職權罪造成國家損失167.34萬元一案進行立案偵查。同時,堅持“打擊”“修復”並重,積極探索“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做到寬嚴相濟,最大限度促進恢復生態、減小損失,提升辦案效果。廣泛宣傳營造聲勢,創辦《黃岡日報》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專欄,設置客戶端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專刊,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實行全方位宣傳報道。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黃岡日報》記者

一方面老百姓渴望發展,渴望致富,但在發展中難免會帶來環境破壞和汙染,另一方面環境汙染問題又是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請問黃岡市檢察機關如何在專項工作中處理好打擊犯罪和保護髮展的關係?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黃岡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再波

答記者問: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涸澤而漁”。我國經濟發展仍處於“三期疊加”階段,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環境汙染狀況不改變,能源資源將難以支撐、生態環境將不堪重負,反過來必然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從大局看、從長遠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髮展,打擊環境領域違法犯罪,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就是為民謀利,就是保護綠色發展的“金山銀山”和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我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綠色發展和綠色司法理念,堅持“打擊”“保護”兩手抓、兩手硬,服務綠色發展。

一方面,緊緊圍繞“四個大別山”、供給側改革、“綠滿黃岡”和“雷霆行動”等黃岡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開展專項工作,注重因地施治,結合各地環境、資源狀況特點,準確把握當地黨政關注、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突出環境問題,依法堅決打擊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增強專項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震懾力。

另一方面,堅持“打擊”“修復”並重,充分發揮懲治、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保持嚴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的同時,注重運用好恢復性司法理念,積極探索“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做到寬嚴相濟,最大限度促進恢復生態、減小損失,提升辦案效果。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鄂東晚報》記者

我們從相關報道中瞭解到,羅田、蘄春等縣檢察院探索推行“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受到當事人和社會群眾的好評。請介紹這方面的具體情況?

生態環境領域的犯罪不同於其他領域,青山綠水一旦遭到破壞,不是用嚴厲的刑罰可以挽回的。因此,我們在辦案實踐中,一方面對環境領域的違法犯罪嚴查快處,決不姑息,讓賺“黑心錢”的犯罪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補植復綠”從輕處罰機制,努力解決“人坐刑期滿、荒山依舊在”的問題。

首先,針對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對於應當立案而未立案的依法監督立案追究刑事責任。在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的同時,要求其補種樹苗或交付補種費用委託相關機構代為補種,並將其補種措施作為酌定從輕、減輕處罰的量刑建議。

其次,針對剛達到立案標準、情節輕微的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補種或交付補種費用委託相關機構代為補種的,結合其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可作相對不起訴決定。

第三,針對尚未達到立案標準的案件,督促森林公安局作出責令恢復種植的行政處罰,改變原來只罰款的處罰方式。當然,“補植”不等於“復綠”,只有在“復綠”成功後,我們才依法從輕處罰。

黃岡市檢察院舉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佈會

黃岡電視臺記者

請問目前黃岡檢察機關開展環保專項監督工作已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有何打算?

今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省院部署的16項重點任務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雷霆行動”聚焦的十個突出問題,堅持打好“組合拳”、唱好 “地方戲”、譜好“協奏曲”, “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得了初步成效,概括起來就是實現了“兩個全覆蓋”。

一是在職能上各業務類別實現了辦案全覆蓋。黃岡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打擊、監督、教育、保護、預防職能作用,打好生態環境保護組合拳。在“打擊”、“監督”、“教育”、“保護”、“預防”等五個方面均有典型案例。

二是在地域上各基層院實現辦案全覆蓋。各基層院緊密結合地域生態環境資源特點,辦理了“盜伐濫伐林木”“石材開採加工汙染”“非法狩獵”“毀損耕地林地”“水域排汙和河道採砂”“飲用水源地汙染”“工業汙染”“違規碼頭汙染”等一批案件。在黃岡市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專項法律監督工作第一批案例彙編中,全市10個基層院均有案例入選。

下一步,黃岡檢察機關將進一步精準發力狠抓辦案,持續保持嚴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進一步探索實踐恢復性司法機制,切實譜好環境保護“協奏曲”;進一步深化“內外聯動”協作機制,形成強大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大宣傳造勢,營造打擊和遏制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良好氛圍。

關注黃岡檢察 關注心中的正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