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安寶:你知道企業簽訂商標轉讓協議需遠離哪些陷阱嘛?

法律 財經 企安寶 企安寶 2017-10-22

企安寶:你知道企業簽訂商標轉讓協議需遠離哪些陷阱嘛?

購買商標比較簡單,以商標轉讓流程為例:

買家繳納合同應付款項後,賣家在專業律師監督下進行商標公證,提交轉讓申請,等待商標局核准即可。儘管流程簡單,但依然有不人因不明白商標轉讓過程中的權利和規則,遭遇黑心賣家而吃了大虧。

商標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它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工具,也是消費者對企業的第一印象。註冊商標需一年時間,如遇補正、異議或駁回再申請,則會拖得更久,有些稀有商標甚至已經無法註冊。而商標轉讓週期則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對於那些急於使用商標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如果價格合理,以轉讓的形式獲得商標會更加方便和快捷。

簽訂商標轉讓協議前

警惕風險商標以次充好

不少人在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都會忽略一個十分重要的細節,就是該商標之前是否存在被許可使用、抵押、被轉讓,以及是否被別人申請異議、撤銷等問題。如果有以上情況,購買後將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議當中,其中的法律風險和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大家看到好聽好記的商標先別忙著出手,簽訂協議前先用商標查詢工具核查一下該商標的狀態是否有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商標受理通知書”並不等於商標已成功註冊,只有拿到“商標註冊證”的商標才能得到法律保護。如果買家知情仍執意購買申請中的商標,也應在協議中註明責任和權利風險,否則有欺詐嫌疑。

非法轉讓

小心與你籤協議的是“黑心”賣家

目前,我國商標法及實施條例只是賦予了商標局對商標轉讓申請予以核准的權力,並沒有同時規定其不當核准行為的責任。這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利用法律漏洞偽造商標持有人的印章、假冒商標持有人簽名,將他人的註冊商標轉讓給自己或同夥,並向商標局申請辦理相關手續,騙取“合法”外衣。如果遭到起訴,他們就逃之夭夭,根本不在法庭上露面,法庭也無法向其送達訴訟材料。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買家不但損失了錢財,更消耗寶貴的時間以致錯過商機。因此,簽訂購買協議前,一定核實賣家的真實身份,或者找專業人員把關。

缺乏誠信

臨時變卦索要高額轉讓費

即時簽訂了正規商標轉讓協議,不少缺乏誠信的賣家依然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轉讓或獅子大開口,目的只為索要高額轉讓費。最後,買家往往覺得訴訟麻煩,耗時耗力,還要支付律師費、調查取證費等支出,不得不忍氣吞聲接受這些黑心賣家的要求,向其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後將原本就已經談妥的商標轉讓給自己。這樣的行為著實可惡,如何才能規避此類風險呢?最好的辦法是跟代理機構簽訂一份交易損失賠償方案。

近似商標未一併轉讓

權益漏洞後患無窮

在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還需警惕有些賣家故意將與轉讓商標相似的同類商標隱瞞起來,沒有一併轉讓。這樣的行為不僅犯法,更重要的是直接損害了買家的正當利益。這樣的案例很多,如果不具備專業的能力,很容易上當受騙。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有購買商標的需求,務必請專業的人士進行風險分析和代為購買,同時在轉讓協議中註明相應的權利條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如果是委託代理機構購買,也可以要求跟賣家簽訂《獨佔許可協議》,這樣既完全保障了商標的正當使用權,無後顧之憂;又能即買即用,可謂一舉兩得,相當方便。

企安寶:你知道企業簽訂商標轉讓協議需遠離哪些陷阱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