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領導子女被舉報吃空餉 紀委調查半年仍無下文

法律 社會保險 新聞 人力資源 檔案 北京晨報 2018-11-27


4名領導子女被舉報吃空餉 紀委調查半年仍無下文


今年六七月,被媒體廣為報道和社會廣為關注的浙江蒼南“吃空餉事件”曾引爆輿情。彼時,當地紀委迅即介入並立案調查。如今,時間過去近半年,餘波仍難以平復。

2018年金秋的溫州,正是一年柚子飄香、豐收採摘之時,然而,高興不起來的張先生面對舉報一年多來毫無所獲的現實,內心卻充滿了茫然和酸楚。

“半年前全國的媒體報道了,涉案的領導仍聯繫不上,辦案的部門仍在調查,我們職工的權益仍得不到伸張……”坐在記者面前的他,臉上寫滿沮喪和無奈。

與張先生一樣,無助又無奈的還有50多人。他們曾經都是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鹽務管理局員工,其中有退伍軍人,也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從去年5月開始,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實名舉報所在單位及其領導子女“吃空餉”問題,同時要求補發15年來被剋扣的工資福利,但至今沒有任何進展。

2018年6月、7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溫州電視臺“人民問政”等新聞欄目(簡稱央廣新聞、溫廣新聞)相繼報道了此事,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隨後,當地紀委介入調查,但至今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領導是否違規違法,那是政府部門需要搞清楚的問題,我們只想拿回屬於個人的正常收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張先生說。

記者獲悉,張先生等人還在當地勞動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但至今無下文。

“吃空餉”報道引發關注

成立於1981年的蒼南縣鹽務管理局,與蒼南縣鹽業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

今年6月,蒼南縣鹽業公司的部分員工聯名在網上實名發帖舉報他們主要領導的子女在蒼南縣鹽業公司不上班“吃空餉”,旋即引起媒體的關注。

據央廣新聞、溫廣新聞報道,實名舉報人之一張先生在該公司主要負責考勤工作,他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內部名冊,表示涉嫌“吃空餉”的4名員工均是原蒼南縣鹽務管理局現任或前任主要領導的子女,鄭某、張某、顧某以及餘某。

蒼南縣鹽務管理局審批科科長陳先生也是舉報人之一,他印證了張先生的說法。據其介紹,鄭某是鹽務管理局局長鄭某合的兒子,張某是該局副書記張某鬆的兒子,顧某是該局副局長顧某軌的兒子,餘某是該局副書記餘某富的兒子。

蒼南縣鹽業公司辦公室負責人遊聖群在迴應上述媒體採訪時稱,他在鹽業公司工作了10多年,沒有見過這4名被舉報的員工,但這幾個人的檔案資料缺失了,具體原因不清楚。

此後,記者從蒼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瞭解到,這4名蒼南縣鹽業公司領導幹部的子女中,鄭某、顧某、張某三人均是通過該公司交納的社保,社保申報工資為2820元,身份為合同工。“去年9月就全部解聘了,社保已經停了。”該局事業管理科科長黃定輝稱。

據舉報信稱,每個“吃空餉”的當事人每年能拿到5萬元左右的“工資”。

上述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7月4日,蒼南縣紀委介入調查,並對鄭某合等負責人立案審查。

除了“吃空餉”,上述員工的舉報信中還羅列了蒼南縣鹽業管理局、鹽業公司及其領導其他涉嫌違法問題,比如,該公司所屬的蘆浦鹽場、馬站鹽場改制后土地被徵收,鉅額補償資金和補償土地均下落不明;鹽業公司於2012年開始經營葡萄酒銷售業務,賬面利潤與實際產生的利潤差額巨大;鹽務管理局和鹽業公司工程的建造、裝修均未按規定招投標等。

“我們把舉報的相關材料都交給了紀檢部門。不過,紀委立案調查後,並沒有對涉案人員做進一步處理,除了鄭某合不去上班外,其他人還在正常工作。”張先生稱。

2018年11月22日,本社記者試圖聯繫鄭某合,未果。記者致電蒼南鹽業公司目前暫時主持工作的負責人朱斌,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關於“吃空餉”的問題,鹽業公司的工作沒有受到影響,還在正常運轉,相關責任人的工作停掉了,紀委還在調查中。

從嚴治理仍存巨大空間

實際上,“吃空餉”問題在蒼南並非個案。據蒼南廣播電視臺今年2月報道,自2017年7月以來,蒼南縣開展“吃空餉”問題和“在編不在崗”專項治理行動,成立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對全縣各機關事業單位展開全面督查。目前,蒼南縣共有207人退出了公務員、事業編制和國企在冊隊伍,其中事業人員預退88人,辭職、辭退98人;公務員提前退休19人,開除2人;追繳“吃空餉”工資51.9萬元,暫停領取財政工資15人,為財政節省資金2000多萬元。

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在今年4月份的全縣“吃空餉”問題和“在編不在崗”專項治理工作動員會議上還強調,各部門單位要以鮮明的態度和堅定的決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下大力氣治理“吃空餉”和在編不在崗問題,不達目的決不收兵、誓不罷休,堅決打贏“吃空餉”問題和“在編不在崗”專項治理這場攻堅戰。

黃榮定的話音剛落,蒼南縣鹽業管理局“吃空餉”問題就喧囂塵上,並引發全國輿情,讓蒼南縣頓時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中。

除了上述媒體的報道,一些頗具影響的媒體還紛紛刊發評論。如中國紀檢監察報在今年9月份刊文指出,這樣(蒼南)的治理力度不可謂不大,整治的風聲不可謂不緊,制度的剛性不可謂不強。在如此高壓態勢之下,仍舊有些單位領導想盡一切辦法安排關係戶“上門吃喝”,可見“空餉”確實是一個人見人愛的“香餑餑”。

該文分析“吃空餉”背後的原因,指出,想要不勞而獲,“空手套白狼”的誘惑巨大。除此之外,違紀違法成本低也是“吃空餉”屢禁不止的一大原因。某地曾嚴查公職人員“吃空餉”,但最終結果是“主動退還不追責”。

“我們沒有想到媒體會這麼關注,不過媒體的關注有助於推動問題的解決,然而(媒體)報道半年過去了,縣裡發起的治理行動也要到12月份結束了,但我們的問題依舊沒有一個說法。”張先生愁容滿面地對記者說。

對此,蒼南縣紀委宣傳部門人士日前告訴本社記者,紀委立案調查後,發現鹽業管理局確實存在違規招聘情況,同時還發現其他違規違法問題,但因為案件情況複雜,目前仍在調查中。

溫州市人大代表、浙江中辛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朱千里針對上述事件表示,鹽業管理局領導的權力沒有得到有效制約,沒有監督,是非常可怕的。“舉報人反映出來的情況,真的是太令人震驚了,行為太惡劣了。現在紀委還在立案查處,相應的情況如果屬實的話,要絕不姑息,嚴肅處理。”

溫州市人大代表、溫州市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幹訓部主任塗雅丹也強調監督的重要性。“要加強人大的法律監督,媒體的輿論監督,還有群眾的社會監督,真正形成一種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也要給那些做了小動作但還沒發現的人敲敲警鐘。”塗雅丹說,“另外,對於這個案件,希望當地有關部門千萬不要雷聲大雨點小,不要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且一定要把後面的保護傘給徹底揪出來。”

記者瞭解到,早在2005年,國家就開始了全國範圍的清理“吃空餉”工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對“吃空餉”的治理力度更是空前,加強了從嚴查處從嚴問責。

關於鹽業公司領導被紀委立案調查的情況,11月21日記者再次與蒼南縣紀委宣傳部門人士聯繫。其回覆稱,案子還在辦理階段,具體案情不太清楚,“如果有結果了我們也會及時公佈。”

勞動仲裁遙遙無期

“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向蒼南縣勞動和人事仲裁院申請補償職工工資及相關福利的仲裁。蒼南縣仲裁委員會至今未給我們做出合理合法的裁決。”張先生無奈地稱。

在張先生等人看來,鹽業管理局“吃空餉”問題被媒體曝光後,會加快推動相關部門解決他們訴求的相關福利待遇問題,但時至今日,一年過去了,仲裁院一點動靜沒有。

記者獲悉,2017年10月24日,陳先生等55位蒼南縣鹽業管理局原職工就工資報酬、福利待遇等訴求向該縣勞動仲裁院申請仲裁。蒼南縣勞動和人事仲裁院立案後,於同年11月22日開庭審理了此案。之後,再無下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3條規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45日內結束。案情複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也就是說,根據法律規定,60天內要做出裁決。”張先生說。

對上述問題,蒼南縣勞動和人事仲裁院院長陳德省日前告訴記者,仲裁院接到鹽業管理局的職工仲裁申請後,隨即開庭審理。由於涉及財務上的很多問題,需要委託會計事務所對鹽業局的財務進行審計評估,但這筆評估費用遲遲不能落實,多方協調不成,所以案子就無限期終止了。

“我們協調過紀檢部門,想獲取相關資料,但紀檢部門回覆稱正在調查中,不方便提供;我們與申請人協商,建議事先墊付這筆費用,也沒達成共識。”陳德省進一步解釋說,“實際上鹽業管理局的賬面上有資金,支付評估費用沒問題,但目前新領導班子沒到位,沒人給簽字,錢也支付不出來。”

“不是我們不願意墊付這筆費用,而是他們評估的內容與我們訴求差距太大,我們有8項訴求,而仲裁院委託事務所評估的只有其中兩項,所以我們沒有同意。”張先生迴應稱,“另外,根據法律規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那麼,在我們訴求中,事實清楚的部分是不是該先作出裁決,而不是無限期終止仲裁,置職工的合法權益而不顧?”

“而且,不管是鹽業管理局還是鹽業公司,就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鹽業管理局沒有了,鹽業公司還在正常運轉,說沒人簽字,那麼還在上班的員工的工資又是如何發出來的?”張先生質疑道。

“鹽業局部分職工的問題關係到他們個人的權益保護,也關係到全縣的和諧穩定,我們會向縣領導彙報,並建議縣裡召開協調會,儘快依法解決。”蒼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方以軍告訴記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