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歷史上戰爭給人們精神和物質帶來巨大的傷害,人們都很渴望和平,遠離戰爭。但總會有個別國家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發動戰爭。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多人會說那是西方人的戰爭,這種說法是不完全對的,我們國家其實也有一個人走上了這場戰爭,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事情的緣由。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戰爭場景

在歐洲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有這麼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他的名字叫馬毓寶。老家是雲南省昆明市,是一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有學識、有思想的年輕人。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1909年馬毓寶棄筆從戎考入雲南講武堂,因在學校表現優異,被派往南京軍事學校進修。1913年爆發“二次革命”參加了起義軍。起義失敗後又輾轉回到了家鄉,後在滇軍任職。在得知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後,心想我當效綿力以戰德國,倘若能打敗德國,中國也算除掉一個毒瘤。於是立即寫信給雲南省當局請求批准參戰。得到雲南省當局的支持,隨後被編入法國陸軍外籍志願軍團義勇挺進團,開赴法國北部舊庇卡底省前線作戰。出發前受到了中國政府派駐法國的觀戰團團長、陸軍中將唐在禮的接見。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戰爭場景

在戰場上馬毓寶親眼目睹了德國的殘忍暴行,他英勇殺敵。1918年3月在法國北部一場戰鬥中身體中彈,傷勢非常嚴重,幸虧救治的及時,才平安度過危險。養好傷後不久投入戰鬥。同年6月馬毓寶在戰鬥中再次身受重傷,昏迷不醒,被送往巴黎醫院接受治療調養。痊癒後沒有多做修養,再次投入戰鬥中。兩次的生死考驗絲毫沒有嚇退這位中國軍人。為此法國政府還為他頒發了法國國家榮譽十字勳章,並且把一切戰功記錄進戰功簿。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軍裝照

馬毓寶屢次負傷,但他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安危。每次衝鋒陷陣都是衝在最前面,立下了無數戰功,令外國人刮目相看,為中國軍人贏得了榮譽。中國駐法的代表團擔心無情的戰火會吞噬這個英雄的生命,於是勸說馬毓寶退出戰場前線回國修養。而他卻說:“德國是一個慘無人道的國家,任何國家都有義務抗擊他們,中國雖然是協約國,但是卻沒有中國人正面參與對德作戰,這是國家的恥辱。”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孫中山題

他的話也道出了中國名義上加入了協約國,卻無法與德國作戰的事實。國內報社也報道過外國恥笑中國作為參戰國沒有真正走入戰場,是一個毫無用處的東亞病夫,讓國人很是氣憤尷尬。在這種情況下,馬毓寶的堅持更加顯得難能可貴。代表團全體成員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將此事彙報了上級。受到國家將士們的讚賞。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戰爭場景

1918年的某一天,在一場遭遇戰時,雙方血戰,馬毓寶在追擊敵人時,不幸被敵人打中要害部位,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24歲。

中國葬在法國唯一的烈士,犧牲時年僅24歲,兩位統帥親自為他題詞

烈士墓碑

聯盟軍在聽到馬毓寶犧牲的消息後,官兵們都為這位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人感到惋惜,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名真正的鐵血勇士。應法國軍方的請求,馬毓寶遺體沒有被運回祖國,而是葬在了法國陸軍公墓。在巨大墓碑上刻著“1918年9月2日為法國而陣亡的外籍志願軍烈士馬毓寶”。

馬毓寶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後,家鄉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當時全國各地的政要人物、社會愛國人士以及各界群眾紛紛敬獻輓聯祭品,場面甚是壯烈。1920年春,國民政府還派特派員到雲南為其籌備公祭大會。大會在昆明忠烈祠舉行,國民黨總統孫中山曾親自為馬毓寶書寫輓聯"黃胄光榮",前總統黎元洪也書寫“邦家之光”的大幅橫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