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如果你不想讓你的胸部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打到你的膝蓋,必須一直穿胸罩,即便是睡覺”....你還在堅持這種觀點麼?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一項法國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配戴內衣並不能預防胸部下垂,而內衣的支撐作用反而促進了乳房的鬆弛。太可怕有木有!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十五年的實驗結論:不穿胸罩乳房更挺

法國貝桑鬆(Besancon)教學醫院教授Jean-Denis Houillon自1997年對320名婦女進行不穿胸罩的乳房演變研究,15年的跟蹤測試表明,“配戴胸罩完全沒有必要”。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發現是,不戴胸罩的女性“乳頭與肩膀的距離平均每年增加7毫米。”

從測試顯示,一位美國女子15年沒穿胸罩,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比經常戴的女性更加堅挺!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變得更加堅挺了?是的, Houillon說在醫學上生理上解剖學上,乳房不會因胸罩支撐重量而被拉緊,相反的,支持乳房的組織不會發展,會因此萎縮。不穿胸罩的婦女,因乳房組織得以發展,乳房反而會更堅挺。

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內衣之一,又稱奶頭布、乳罩、乳房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撐乳房。 胸罩"一詞據說第一次出現在1907年,那年美國版的時尚雜誌《VOUGE》印有這個"bra"字眼,"bra"(胸罩)這個詞並於1911年被正式載入牛津詞典。

胸罩起源說法不一,但多認為源自法國,稱之為"Brassière"(簡稱為"Bra")。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流行穿一種非常緊身的束衣,後來因束衣太麻煩,改用兩條手帕製成胸衣,成為了現代胸罩的雛型。

發展簡史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加束縛。貴婦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勞工階層女性和農婦使用小束腰,胸前繫帶。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申請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1]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佈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1914年11月3日,瑪麗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為"無背式胸罩"申請註冊專利。[2]

20世紀20年代,流行高挑纖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沒有任何支撐物了,人們用特殊的花邊來支撐穩固胸部。

20世紀30年代,曲線美迴歸流行,胸罩在背部上採用大量鬆緊帶,拉鍊取代了鉤扣。另外,鐵線胸罩也帶動了襯墊的發明。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1941年,霍華德·休斯發明的襯墊胸罩(即上託型或集中型胸罩)問世。40年代末,美國公司開發了十字交叉、迴旋織法來製造圓錐型罩杯,俗稱"導彈式"的胸罩。[3]

20世紀60年代,隨著無帶晚裝的興起,無帶胸罩也應運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設計出"無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託力而不變形的萊卡來縫製內衣。

1994年4月,美國的魔術胸罩在紐約首次登場。

進入21世紀,硅膠胸罩、乳貼也接下"無胸罩式胸罩"的"隱形"接力棒;無論在華麗、性感、運動、塑身等設計領域,都在見證胸罩正在走進全新的紀元。[4]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功能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胸罩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5]

摺疊編輯本段物品分類

摺疊按外形設計分

1、無肩帶胸罩

大多以鋼圈來支撐胸部,便於搭配露肩及寬領性感的服飾。

2、魔術胸罩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胸罩樣式在罩杯內側裝入襯墊,藉以提升並託高胸部,可表現胸形及深墜的乳溝。

3、無縫胸罩

罩杯表面是無縫處理,中間縫入厚的綿墊,胸下圍之土臺也是無縫處理,適合搭配緊身服飾。

4、前扣胸罩

指鉤扣安裝於前方之胸罩,一般便於穿著,也具有集中效果。

5、長束型文胸

長束型文胸是標準胸罩一種,罩杯下端之土臺較長,能把腹部、背部贅肉及多餘的脂肪往胸部集中。

6、無肩帶長型胸罩

可以調整腹部、腰部之贅肉,表現出女性優美曲線,多用來搭配性感服飾,如晚禮服等。

7、休閒型胸罩

休閒型胸罩一般都是用來搭配服飾或平日居家休閒而穿著的。[8]

摺疊按包裹程度分

1、全罩胸罩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胸罩常見種類全罩胸罩可以將乳房全部包於罩杯內,具有支撐與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任何體型皆適合,尤其適合乳房豐滿及肉質柔軟的人。

2、3/4罩杯胸罩

3/4罩杯胸罩是常見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可以讓乳溝明顯的顯現出來。任何體形皆適合。

3、1/2罩杯胸罩

1/2罩杯胸罩有利於搭配服裝。通常可以將肩帶取下,成為無肩帶內衣,機能性雖較弱,但提升的效果不錯,胸部嬌小者穿著後會顯得較豐滿。[8]

(以上,僅為常見分類)

摺疊編輯本段結構組成

胸罩通常由胸位、肩位和背位組成,共有四十餘個部件。組成大致可分為:

1、勾扣

可以根據下胸圍的尺寸進行調節,一般有三排可以選擇。

2、後背帶

支撐後背肩帶而設。

3、肩帶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胸罩結構

可以進行長短調節,利用肩膀吊住罩杯,起到承託作用。

4、圈釦

連接肩帶與胸罩的金屬環,也叫O扣。

5、捌扣

用來調節肩帶長短的,形狀好象8字。

6、上捆

將脂肪全部收束於胸罩中,一般用彈性材料製作而成,起到固定作用。

7、上碗

上碗是胸罩的最重要的部分,有保護雙乳、改善外觀的作用。

8、下碗

下碗也是胸罩的最重要的部分,有保護雙乳、改善外觀的作用。

9、耳仔

連接罩杯與肩帶的部位,1/2杯的胸罩沒有。

10、前幅

將上乳覆蓋於胸罩中,防止因運動而使胸部起伏太大。

11、雞心

女子15年沒穿內衣,15年後變成的樣子令人驚呆!

胸罩標準尺寸參照表

雞心位於胸罩的正中間部位,起定型作用。

12、側比

側比位於胸罩的側部,起定型作用。

13、膠骨

連接後比與下扒的中間部位,裡面一般為膠質材料,起定型作用。

14、後比

幫助罩杯承託胸部並固定胸罩位置,一般用彈性強度大的材料製作而成。

15、下扒

支撐碗部,以防乳房下垂,並可將多餘的贅肉慢慢移入乳房。

16、下捆

支撐乳房,可固定胸罩的位置,根據下胸圍的尺寸確定。

17、鋼圈

一般是合金的,環繞乳房半周,有支撐和改善乳房形狀和定位的作用。

18、杯墊

支撐和加高鵬部,根據材質不同可分為棉墊、水墊、氣墊。[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