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相持階段後德軍最合理的兵種搭配

二戰 軍事歷史 陸軍 武器 小老趙的日常 2017-05-28

首先弱化飛機對地攻擊功能,全部採用 空優戰機,大力生產Me262。因為美國的飛機數量太多,太猖狂,如果把美國轟炸機全部幹掉,毫無疑問德國與西歐的工業潛能將會發揮出來。德國在後期地面部隊實際上是優勢的,特別是裝甲力量,但由於制空權喪失,導致大敗,盟軍從地面很難殲滅虎式坦克,而是多從空中發動進攻,並且從空中對德軍油料進行攻擊。因此打掉盟軍的空中優勢是關鍵。等到德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然後再發展對地攻擊也不遲。實戰當中德軍損失了太多的對地攻擊機。得不償失。導致空軍越來越少。因為這個階段德軍的主要任務是防守,而不是進攻,對地攻擊機起到的作用不大。或者說與地面部隊的作用有所重合。

地面部隊全部生產豹式,虎式。廢除4號,因為此時德軍缺油,因此提高坦克運用率才是關鍵,而不是坦克數量。虎式防守不錯,但機動性不足,因此編程單獨的遊擊小組,兩三輛坦克為一組,埋伏在各地機動防守。用豹式進行大規模運動作戰。豹式一旦吃了敗仗,用虎式在二線防守反擊。對蘇軍坦克進行獵殺。延緩蘇軍的前進速度。然後豹式趁機殺一個回馬槍,收復失地。

步兵三分之一用來保證交通線與補給,三分之一在前線與後方打游擊,實行敵進我退的戰略。留出180萬左右組成兩個機動兵團。北方一個,南方一個。其作用用來大規模殲敵,而不是消極防守。實戰當中德軍死守城市與戰線,很少使用游擊戰術,導致機動兵力不足。畢竟德軍掌握了大半個歐洲的人力,44年時總數還在1000萬以上,如果搭配得當,減少損失,最後達到1500萬不成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