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羊煤土氣”——位於鄂爾多斯的中國最大鈾礦霸屏CCTV'

"

都說鄂爾多斯市是“揚眉吐氣”的鄂爾多斯

這個揚眉吐氣,其實是指——羊煤土氣。

: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1/3、世界的1/4,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絨城、世界絨都;

:煤炭探明儲量1930億噸,約佔全國的1/6,預測總儲量在1萬億噸以上;

:境內粘土、高嶺土、鋁礬土等一系列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品味較高,極具開採價值;

:全市探明天然氣儲量4.4萬億立方米,約佔全國的1/3,世界最大的整裝氣田——蘇里格氣田位於境內,煤層氣遠景儲量達5萬億立方米。

而最近CCTV《走近科學》播出的《鈾礦發現記》再次把鄂爾多斯這個名號刷新成"又揚眉吐氣"(鈾羊煤土氣)。

2008年,中核工業二O八大隊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探明我國迄今為止最大鈾礦床

CCTV10《走進科學》記錄了這一重大發現,為我國新能源和可控核聚變提供了能源支持。

《鈾礦發現記》(上)


《鈾礦發現記》(下)


看完視頻可能鄂爾多斯的小夥伴都會考慮是否會有核輻射,大家真的不必“談核色變",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國的可控核聚變也就是在《流浪地球》中大家看到的人造太陽,也是現在學術界廣泛指出的八大可能改變世界的黑科技中的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重要技術,我國已經走在了國際的第一梯隊。

一旦攻破了這一技術,核聚變將可控。有專家認為:核聚變是人類進行星際航行唯一可靠的能源。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引出無窮的想象空間。人類文明將從匍匐在地球上的弱小文明,一躍成為能夠在星辰大海中穿行的高級文明。如果到那時,核輻射將可以完全被控制。

所以每一個鄂爾多斯人都應該為之感到無比驕傲!!!

延伸閱讀:

我國率先突破熱核聚變工程核心技術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核聚變被視為有望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科研領域。為此,包括中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啟動了世界上最大的科研合作工程之一——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近日,由我國研製的熱核聚變堆核心部件在國際上率先通過認證,這是我國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的重大貢獻。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英文簡稱ITER,目的是實現可以控制的核聚變反應,探索利用核聚變能量的方式。由於它產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陽發光發熱的機理相似,因此也被稱為“人造太陽”。“人造太陽”的核心是溫度超過1億度的聚變核燃料,而我國研製的這種材料就要直接面對這樣的超高溫環境。

按照ITER的設計方案要求,這種材料需要承受每平米4.7兆瓦的熱量,這足以在瞬間熔化一公斤的鋼鐵。中國的科研人員用三種材料組成的三明治結構,並在和多個國家的競爭中率先摸索出讓三種材料緊密結合的創新工藝。在權威機構進行的試驗中,該材料經受住了比設計標準還高20%的極端高溫環境考驗。

和普通能源相比,核聚變清潔安全,能量巨大,用於核聚變的材料氘存在於海水中,一升海水中的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三百升汽油。2006年,包括我國在內的7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協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正式啟動,我國在項目中承擔了10%的工作量。專家表示,隨著項目的推進,人類有望在未來50年內,讓這種能源進入千家萬戶。


來源:央視新聞、最鄂爾多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