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

本文所述為十多年前的回憶,各位邊遠山區的朋友的大學經歷應該較為類似、僅以此文為諸位走出邊遠山區的大學生助興、或許有幾乎和我經歷差不多的吧、大家共勉、加油!

十多年前,當我同小夥伴們在鄉下田間的小徑上追逐著蜻蜓時,又怎麼會想到,十多年後,我能坐在中國知名高等學府的圖書館裡,透過落地窗,看隨風飄舞的秋葉?

十年,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顯得過於飄渺;然而,對於一顆懷揣夢想的心來說,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只為了心中的大學。

我的家鄉在贛北山區,群山懷抱的日子裡,我喜歡去看望日夜不停歇的細流,去探望佇立於高山之巔的松柏,他們教會我生生不息的氣度。然而,質樸的少年時代並不都是快樂,貧窮的山區,知識的匱乏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我永遠都無法忘記,初中時不下百次在課間跑到宣傳欄的瓷板地圖前仰望,地圖上每一個地名對我來說都是那麼地有吸引力,久久地凝望著一個又一個的地名,彷彿已身臨此地。更無法忘記每晚睡覺前,將老師送的僅有的幾本課外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將我拉到了遙遠的未來,徜徉其中,伴我入夢!

在知識匱乏的年代裡,隻言片語的文字顯得尤為珍貴,即使是一本《讀者》,我都要細細咀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特別珍惜我的讀書機會,我隱約地察覺到,讀書,是助我擺脫愚昧,走向現代生活的最好的小徑,雖然在這條路上同樣荊棘叢生。


"

本文所述為十多年前的回憶,各位邊遠山區的朋友的大學經歷應該較為類似、僅以此文為諸位走出邊遠山區的大學生助興、或許有幾乎和我經歷差不多的吧、大家共勉、加油!

十多年前,當我同小夥伴們在鄉下田間的小徑上追逐著蜻蜓時,又怎麼會想到,十多年後,我能坐在中國知名高等學府的圖書館裡,透過落地窗,看隨風飄舞的秋葉?

十年,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顯得過於飄渺;然而,對於一顆懷揣夢想的心來說,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只為了心中的大學。

我的家鄉在贛北山區,群山懷抱的日子裡,我喜歡去看望日夜不停歇的細流,去探望佇立於高山之巔的松柏,他們教會我生生不息的氣度。然而,質樸的少年時代並不都是快樂,貧窮的山區,知識的匱乏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我永遠都無法忘記,初中時不下百次在課間跑到宣傳欄的瓷板地圖前仰望,地圖上每一個地名對我來說都是那麼地有吸引力,久久地凝望著一個又一個的地名,彷彿已身臨此地。更無法忘記每晚睡覺前,將老師送的僅有的幾本課外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將我拉到了遙遠的未來,徜徉其中,伴我入夢!

在知識匱乏的年代裡,隻言片語的文字顯得尤為珍貴,即使是一本《讀者》,我都要細細咀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特別珍惜我的讀書機會,我隱約地察覺到,讀書,是助我擺脫愚昧,走向現代生活的最好的小徑,雖然在這條路上同樣荊棘叢生。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上大學到底有用沒用

痛苦源於思考,而思考與奮鬥卻是夢想的一對翅膀,夢想,促使我不斷思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卻讓我一次次地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一直以來,我都顯得比同齡人更為安靜。

然而,思考與奮鬥鋪就了我的通往大學之路,2011年的夏天,我如願以償的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在這個值得所有讀書人狂歡的時刻,我卻選擇了沉靜,大學,對我來說,不是讀書的終結,恰恰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的開始!

正因如此,大一時,我的瘋狂的閱讀行為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否則,你很難想象,一個來自偏遠農村的孩子,來到繁華的大城市後,不去理會城市的霓虹與燈紅酒綠,而是一頭扎進圖書館,一悶就是一天,日復一日,啃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只有匱乏過,才知道擁有的幸福!大學,讓我在閱讀中咀嚼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幸福!

當我如脫韁的野馬,闖入知識的菜園,瘋狂地進食時,體驗到的卻又不都是幸福,還有陣陣痛苦,隨著閱讀的推進,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地得到顛覆,視野逐漸開闊了,卻發現同樣的問題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聲音,一時間,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其實,痛苦是幸福的根源。人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他並未被喧囂的瑣事所湮沒,是因為他並不滿足於當下,是因為他仍然懷抱著夢想,清醒地活著磨練之中!

"

本文所述為十多年前的回憶,各位邊遠山區的朋友的大學經歷應該較為類似、僅以此文為諸位走出邊遠山區的大學生助興、或許有幾乎和我經歷差不多的吧、大家共勉、加油!

十多年前,當我同小夥伴們在鄉下田間的小徑上追逐著蜻蜓時,又怎麼會想到,十多年後,我能坐在中國知名高等學府的圖書館裡,透過落地窗,看隨風飄舞的秋葉?

十年,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顯得過於飄渺;然而,對於一顆懷揣夢想的心來說,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只為了心中的大學。

我的家鄉在贛北山區,群山懷抱的日子裡,我喜歡去看望日夜不停歇的細流,去探望佇立於高山之巔的松柏,他們教會我生生不息的氣度。然而,質樸的少年時代並不都是快樂,貧窮的山區,知識的匱乏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我永遠都無法忘記,初中時不下百次在課間跑到宣傳欄的瓷板地圖前仰望,地圖上每一個地名對我來說都是那麼地有吸引力,久久地凝望著一個又一個的地名,彷彿已身臨此地。更無法忘記每晚睡覺前,將老師送的僅有的幾本課外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將我拉到了遙遠的未來,徜徉其中,伴我入夢!

在知識匱乏的年代裡,隻言片語的文字顯得尤為珍貴,即使是一本《讀者》,我都要細細咀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特別珍惜我的讀書機會,我隱約地察覺到,讀書,是助我擺脫愚昧,走向現代生活的最好的小徑,雖然在這條路上同樣荊棘叢生。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上大學到底有用沒用

痛苦源於思考,而思考與奮鬥卻是夢想的一對翅膀,夢想,促使我不斷思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卻讓我一次次地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一直以來,我都顯得比同齡人更為安靜。

然而,思考與奮鬥鋪就了我的通往大學之路,2011年的夏天,我如願以償的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在這個值得所有讀書人狂歡的時刻,我卻選擇了沉靜,大學,對我來說,不是讀書的終結,恰恰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的開始!

正因如此,大一時,我的瘋狂的閱讀行為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否則,你很難想象,一個來自偏遠農村的孩子,來到繁華的大城市後,不去理會城市的霓虹與燈紅酒綠,而是一頭扎進圖書館,一悶就是一天,日復一日,啃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只有匱乏過,才知道擁有的幸福!大學,讓我在閱讀中咀嚼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幸福!

當我如脫韁的野馬,闖入知識的菜園,瘋狂地進食時,體驗到的卻又不都是幸福,還有陣陣痛苦,隨著閱讀的推進,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地得到顛覆,視野逐漸開闊了,卻發現同樣的問題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聲音,一時間,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其實,痛苦是幸福的根源。人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他並未被喧囂的瑣事所湮沒,是因為他並不滿足於當下,是因為他仍然懷抱著夢想,清醒地活著磨練之中!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讀書無用嗎

在最彷徨的日子裡,我也有過沉淪,也有過消極,但卻從未懷疑過讀書的意義,讀書,你可以認為它不是一項高尚的行為,但你卻不得不承認,真正的閱讀是關乎心靈的,是一個不斷同自己內心對話的過程!對話中,有質問,也有退讓,有博弈,也有妥協!

在反反覆覆的質疑與肯定中,我開始認真思考起一個問題來:我真的想要什麼?這是任何一個試圖或者正在懷抱夢想的年輕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我是幸運的,即使在最沉悶的日子裡,我還有書籍為伴,透過書籍,我可以同智者交談,聆聽先賢的聲音,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中思考我的未來。

我需要去更高的平臺深造!這不僅僅是閱讀帶來的結果,還是思考得出的結果,更是現實賦予我的啟迪。每個人都有義務為成為自己而戰!

那時,除了衣物外,我還帶了一本李倍雷的《西方美術史》。在那裡,周圍同樣都是年輕人,甚至連老闆都是89年的小夥,周遭本該是充滿活力的,但是,在我看來,卻是死氣沉沉,一座以手工業聞名於世的城市,於我而言,卻是知識的蠻荒之地,甚至連購買一份報紙都很困難,每天聽到的都是有關如何賺更多的錢,如何買車買房的談話。

我將帶去的《西方美術史》藏在一個櫃檯後面,閒下來的時候,我便偷看兩頁,只有這樣,我才會有片刻的安心。工業文明帶給我們物質上的飛躍,卻讓很多的年輕人失去了求知的慾望,我們期待在物質上成為一個巨人,卻甘願做知識的侏儒。雖然,我來自貧窮的山區,常常拮据,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對更高品質的生活的追求。

讀書,是一項高貴的行為;讀書人,是每一個嚮往文明的人應該成為的。毫無疑問,貴校是我所期望深造的領域的國內頂尖大學,在這裡,會有一片更廣闊的天空去任我翱翔!”


"

本文所述為十多年前的回憶,各位邊遠山區的朋友的大學經歷應該較為類似、僅以此文為諸位走出邊遠山區的大學生助興、或許有幾乎和我經歷差不多的吧、大家共勉、加油!

十多年前,當我同小夥伴們在鄉下田間的小徑上追逐著蜻蜓時,又怎麼會想到,十多年後,我能坐在中國知名高等學府的圖書館裡,透過落地窗,看隨風飄舞的秋葉?

十年,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顯得過於飄渺;然而,對於一顆懷揣夢想的心來說,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只為了心中的大學。

我的家鄉在贛北山區,群山懷抱的日子裡,我喜歡去看望日夜不停歇的細流,去探望佇立於高山之巔的松柏,他們教會我生生不息的氣度。然而,質樸的少年時代並不都是快樂,貧窮的山區,知識的匱乏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我永遠都無法忘記,初中時不下百次在課間跑到宣傳欄的瓷板地圖前仰望,地圖上每一個地名對我來說都是那麼地有吸引力,久久地凝望著一個又一個的地名,彷彿已身臨此地。更無法忘記每晚睡覺前,將老師送的僅有的幾本課外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將我拉到了遙遠的未來,徜徉其中,伴我入夢!

在知識匱乏的年代裡,隻言片語的文字顯得尤為珍貴,即使是一本《讀者》,我都要細細咀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特別珍惜我的讀書機會,我隱約地察覺到,讀書,是助我擺脫愚昧,走向現代生活的最好的小徑,雖然在這條路上同樣荊棘叢生。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上大學到底有用沒用

痛苦源於思考,而思考與奮鬥卻是夢想的一對翅膀,夢想,促使我不斷思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卻讓我一次次地陷入痛苦之中,因此,一直以來,我都顯得比同齡人更為安靜。

然而,思考與奮鬥鋪就了我的通往大學之路,2011年的夏天,我如願以償的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在這個值得所有讀書人狂歡的時刻,我卻選擇了沉靜,大學,對我來說,不是讀書的終結,恰恰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的開始!

正因如此,大一時,我的瘋狂的閱讀行為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否則,你很難想象,一個來自偏遠農村的孩子,來到繁華的大城市後,不去理會城市的霓虹與燈紅酒綠,而是一頭扎進圖書館,一悶就是一天,日復一日,啃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只有匱乏過,才知道擁有的幸福!大學,讓我在閱讀中咀嚼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幸福!

當我如脫韁的野馬,闖入知識的菜園,瘋狂地進食時,體驗到的卻又不都是幸福,還有陣陣痛苦,隨著閱讀的推進,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地得到顛覆,視野逐漸開闊了,卻發現同樣的問題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聲音,一時間,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其實,痛苦是幸福的根源。人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他並未被喧囂的瑣事所湮沒,是因為他並不滿足於當下,是因為他仍然懷抱著夢想,清醒地活著磨練之中!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讀書無用嗎

在最彷徨的日子裡,我也有過沉淪,也有過消極,但卻從未懷疑過讀書的意義,讀書,你可以認為它不是一項高尚的行為,但你卻不得不承認,真正的閱讀是關乎心靈的,是一個不斷同自己內心對話的過程!對話中,有質問,也有退讓,有博弈,也有妥協!

在反反覆覆的質疑與肯定中,我開始認真思考起一個問題來:我真的想要什麼?這是任何一個試圖或者正在懷抱夢想的年輕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我是幸運的,即使在最沉悶的日子裡,我還有書籍為伴,透過書籍,我可以同智者交談,聆聽先賢的聲音,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中思考我的未來。

我需要去更高的平臺深造!這不僅僅是閱讀帶來的結果,還是思考得出的結果,更是現實賦予我的啟迪。每個人都有義務為成為自己而戰!

那時,除了衣物外,我還帶了一本李倍雷的《西方美術史》。在那裡,周圍同樣都是年輕人,甚至連老闆都是89年的小夥,周遭本該是充滿活力的,但是,在我看來,卻是死氣沉沉,一座以手工業聞名於世的城市,於我而言,卻是知識的蠻荒之地,甚至連購買一份報紙都很困難,每天聽到的都是有關如何賺更多的錢,如何買車買房的談話。

我將帶去的《西方美術史》藏在一個櫃檯後面,閒下來的時候,我便偷看兩頁,只有這樣,我才會有片刻的安心。工業文明帶給我們物質上的飛躍,卻讓很多的年輕人失去了求知的慾望,我們期待在物質上成為一個巨人,卻甘願做知識的侏儒。雖然,我來自貧窮的山區,常常拮据,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對更高品質的生活的追求。

讀書,是一項高貴的行為;讀書人,是每一個嚮往文明的人應該成為的。毫無疑問,貴校是我所期望深造的領域的國內頂尖大學,在這裡,會有一片更廣闊的天空去任我翱翔!”


匆匆那數十年寒暑努力學習,只為大學讀書夢

讀書無用嗎

後來的9月,我如願以償地收到了錄取通知,同三年前的夏天一樣,沒有狂喜,因為,只有我知道背後的一切——我的大學讀書夢。

15年的暑假,在國內某裝飾公司總經理向我打來面試電話時,他問了我一個問題:你作為一個江西人,為什麼要來天津工作?我的回答至今記憶猶新,我說:“在大一之前的暑假裡,我只身一人前往溫州打工,在一家皮鞋廠做普工,來到天津讀了幾年大學後、覺得暫時不想離開了“。

沒有誰可以精準地計算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但是,也沒有誰可以輕易地放棄對自己未來的憧憬與勾勒。在別人看來,你的夢想可能是不足為道的,但是,朋友,在你最想放棄的時候,請相信,即使是蛹,也會有化為蝶的一天。

遇到困難、挫折,永不言棄、永不言敗、加油!

(作者簡介:江立武,天津師範大學本科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