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讀書 貓頭鷹 檯燈 考古 聞吾之聲 2019-07-26
"

終於逃離了白日裡瑣碎蕪雜的層層纏繞,我在夜色的包圍下又安然地坐到了嚮往許久的書桌旁。車的轟鳴聲匿去,沸騰了一整天的人群不知靜夜是如此的可愛,正如早上留戀床榻的人絕領略不到第一縷陽光的清麗柔和一樣。貓頭鷹在暗夜中又要起飛------

貓頭鷹,晝伏夜出,視覺敏銳,善於在昏暗的環境中辨別、尋覓和捕捉

"

終於逃離了白日裡瑣碎蕪雜的層層纏繞,我在夜色的包圍下又安然地坐到了嚮往許久的書桌旁。車的轟鳴聲匿去,沸騰了一整天的人群不知靜夜是如此的可愛,正如早上留戀床榻的人絕領略不到第一縷陽光的清麗柔和一樣。貓頭鷹在暗夜中又要起飛------

貓頭鷹,晝伏夜出,視覺敏銳,善於在昏暗的環境中辨別、尋覓和捕捉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書桌上是要有檯燈的。因為日光的普照讓我早已看清和熟悉了屋內的物件,即使偶爾抬眼也會打亂思維之流的順暢流淌。筆尖上、紙箋上,才是心儀的、專注的活動空間。有時候自己也在暗笑,豈不是見不得光亮的“套子中人”?幸好暗夜裡小屋中,檯燈下只有我一人在自我陶醉。書不必多,悅人心扉,動人魂魄,教人向善求真;啟迪教導或多或少均不計算,對那些眾人皆追逐的大路貨卻決不願多投入視線的,充其量當作休息眼睛走馬觀花的作料罷了。孤獨睿智的西方聖賢把我引向空寂又奧妙無限的殿堂。望著那張模糊又蒼白的面孔,我知道了他們孤獨的代價。苦悶的持久、執著的意志以及脫俗超凡的難於被大眾理解的行為舉止,正是他們為人的價值和作為一個獨特人存在的追求。我往往停留下來,反覆在一個原點踱步,或在一座山峰的腳下彳亍。咀嚼和回味是必要的,因為消化良好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牙齒和胃,更需要有一個可以稱之為頭腦的頸上之物。

暗夜裡走向聖賢們指引的路卻是燦爛的,通明一片。空曠的原野碧綠可人,白雲漂浮映襯藍天更藍,這大概就是賢哲們期望的終點。我又常常感到堵塞和阻擋,猶如站立在一堵極高的紀念牆或紀念碑前,肅穆、莊嚴、敬畏交替湧上心頭,我不得不再次停步。書本中有些段落如車閘,讓飛馳的思緒戛然而止;有的似奔流向東的江水,一瀉千里。我望眼欲穿地企盼聖賢的更多指引,書卻到了底頁。一個巨大的無解之謎刻印在我的腦際,又一個銘牌般的哲理擺在案板之上。聖賢是化石了嗎?考古發掘是否在試圖復原一種文明,一幅新奇的圖景,還是在做著一種徒勞的、阻擋自己成為一塊化石的努力?書本會成為化石嗎?我會成為怎樣的化石呢?多少年過去,與我一樣的人拾起它會有怎樣的感嘆和想象?

夜深人靜,嘈雜如潮水般退去。在暗夜的包圍下,貓頭鷹在躍躍欲試------

"

終於逃離了白日裡瑣碎蕪雜的層層纏繞,我在夜色的包圍下又安然地坐到了嚮往許久的書桌旁。車的轟鳴聲匿去,沸騰了一整天的人群不知靜夜是如此的可愛,正如早上留戀床榻的人絕領略不到第一縷陽光的清麗柔和一樣。貓頭鷹在暗夜中又要起飛------

貓頭鷹,晝伏夜出,視覺敏銳,善於在昏暗的環境中辨別、尋覓和捕捉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書桌上是要有檯燈的。因為日光的普照讓我早已看清和熟悉了屋內的物件,即使偶爾抬眼也會打亂思維之流的順暢流淌。筆尖上、紙箋上,才是心儀的、專注的活動空間。有時候自己也在暗笑,豈不是見不得光亮的“套子中人”?幸好暗夜裡小屋中,檯燈下只有我一人在自我陶醉。書不必多,悅人心扉,動人魂魄,教人向善求真;啟迪教導或多或少均不計算,對那些眾人皆追逐的大路貨卻決不願多投入視線的,充其量當作休息眼睛走馬觀花的作料罷了。孤獨睿智的西方聖賢把我引向空寂又奧妙無限的殿堂。望著那張模糊又蒼白的面孔,我知道了他們孤獨的代價。苦悶的持久、執著的意志以及脫俗超凡的難於被大眾理解的行為舉止,正是他們為人的價值和作為一個獨特人存在的追求。我往往停留下來,反覆在一個原點踱步,或在一座山峰的腳下彳亍。咀嚼和回味是必要的,因為消化良好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牙齒和胃,更需要有一個可以稱之為頭腦的頸上之物。

暗夜裡走向聖賢們指引的路卻是燦爛的,通明一片。空曠的原野碧綠可人,白雲漂浮映襯藍天更藍,這大概就是賢哲們期望的終點。我又常常感到堵塞和阻擋,猶如站立在一堵極高的紀念牆或紀念碑前,肅穆、莊嚴、敬畏交替湧上心頭,我不得不再次停步。書本中有些段落如車閘,讓飛馳的思緒戛然而止;有的似奔流向東的江水,一瀉千里。我望眼欲穿地企盼聖賢的更多指引,書卻到了底頁。一個巨大的無解之謎刻印在我的腦際,又一個銘牌般的哲理擺在案板之上。聖賢是化石了嗎?考古發掘是否在試圖復原一種文明,一幅新奇的圖景,還是在做著一種徒勞的、阻擋自己成為一塊化石的努力?書本會成為化石嗎?我會成為怎樣的化石呢?多少年過去,與我一樣的人拾起它會有怎樣的感嘆和想象?

夜深人靜,嘈雜如潮水般退去。在暗夜的包圍下,貓頭鷹在躍躍欲試------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面對人間真摯樸素的情愛、無私的關懷、博大的包容,我常常暗暗流淚。一個人在臺燈下呆呆地坐,默默任淚水流淌,這是書的價值嗎?這是人的激越嗎?這是傷痛,還是幸福的感覺?

一個人在一個舞臺上不能同時演兩齣戲,一個人卻可以在書桌邊飛快地變換角色,體味多樣的精彩。穿透夜幕的暗,一束最快的思維之流射向以我為中心的蒼穹。這裡就是原點,打開了一個無邊的世界。

合上書,掩住了一個世界,一個高昂的靈魂卻在夜色的掩護下起飛,翱翔------

"

終於逃離了白日裡瑣碎蕪雜的層層纏繞,我在夜色的包圍下又安然地坐到了嚮往許久的書桌旁。車的轟鳴聲匿去,沸騰了一整天的人群不知靜夜是如此的可愛,正如早上留戀床榻的人絕領略不到第一縷陽光的清麗柔和一樣。貓頭鷹在暗夜中又要起飛------

貓頭鷹,晝伏夜出,視覺敏銳,善於在昏暗的環境中辨別、尋覓和捕捉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書桌上是要有檯燈的。因為日光的普照讓我早已看清和熟悉了屋內的物件,即使偶爾抬眼也會打亂思維之流的順暢流淌。筆尖上、紙箋上,才是心儀的、專注的活動空間。有時候自己也在暗笑,豈不是見不得光亮的“套子中人”?幸好暗夜裡小屋中,檯燈下只有我一人在自我陶醉。書不必多,悅人心扉,動人魂魄,教人向善求真;啟迪教導或多或少均不計算,對那些眾人皆追逐的大路貨卻決不願多投入視線的,充其量當作休息眼睛走馬觀花的作料罷了。孤獨睿智的西方聖賢把我引向空寂又奧妙無限的殿堂。望著那張模糊又蒼白的面孔,我知道了他們孤獨的代價。苦悶的持久、執著的意志以及脫俗超凡的難於被大眾理解的行為舉止,正是他們為人的價值和作為一個獨特人存在的追求。我往往停留下來,反覆在一個原點踱步,或在一座山峰的腳下彳亍。咀嚼和回味是必要的,因為消化良好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牙齒和胃,更需要有一個可以稱之為頭腦的頸上之物。

暗夜裡走向聖賢們指引的路卻是燦爛的,通明一片。空曠的原野碧綠可人,白雲漂浮映襯藍天更藍,這大概就是賢哲們期望的終點。我又常常感到堵塞和阻擋,猶如站立在一堵極高的紀念牆或紀念碑前,肅穆、莊嚴、敬畏交替湧上心頭,我不得不再次停步。書本中有些段落如車閘,讓飛馳的思緒戛然而止;有的似奔流向東的江水,一瀉千里。我望眼欲穿地企盼聖賢的更多指引,書卻到了底頁。一個巨大的無解之謎刻印在我的腦際,又一個銘牌般的哲理擺在案板之上。聖賢是化石了嗎?考古發掘是否在試圖復原一種文明,一幅新奇的圖景,還是在做著一種徒勞的、阻擋自己成為一塊化石的努力?書本會成為化石嗎?我會成為怎樣的化石呢?多少年過去,與我一樣的人拾起它會有怎樣的感嘆和想象?

夜深人靜,嘈雜如潮水般退去。在暗夜的包圍下,貓頭鷹在躍躍欲試------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面對人間真摯樸素的情愛、無私的關懷、博大的包容,我常常暗暗流淚。一個人在臺燈下呆呆地坐,默默任淚水流淌,這是書的價值嗎?這是人的激越嗎?這是傷痛,還是幸福的感覺?

一個人在一個舞臺上不能同時演兩齣戲,一個人卻可以在書桌邊飛快地變換角色,體味多樣的精彩。穿透夜幕的暗,一束最快的思維之流射向以我為中心的蒼穹。這裡就是原點,打開了一個無邊的世界。

合上書,掩住了一個世界,一個高昂的靈魂卻在夜色的掩護下起飛,翱翔------

鷹在暗夜起飛——讀書有感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