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當然,字數少不一定就是好童書。詞彙有質量之分,選書時以文字精煉為優。高質的詞彙應當是多樣化與意義豐富的綜合。只是無意義地重複某些低質量詞彙,無益於孩子的詞彙學習和認知發展。“輕輕鬆鬆”、“細緻認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詞,可以被歸納進高質量詞彙,但也只有在約1歲半後輸入,才能保證被寶寶理解和消化。《1000天閱讀效應》一書同時指出,寶寶掌握到的形容詞越多,一方面能夠藉此更順利更貼切地感悟萬物,並給予相應表態,另一方面掌握諸如情緒向的形容詞,能夠讓寶寶“比較順暢地跟大人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父母們在選書時就可以多關注內容中涉及大量高質形容詞的故事書等。

B.如何用書:多功能+互動化,培養寶寶全面發展

1, 書不僅能作“閱讀”用,多挖掘童書的多樣用法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當然,字數少不一定就是好童書。詞彙有質量之分,選書時以文字精煉為優。高質的詞彙應當是多樣化與意義豐富的綜合。只是無意義地重複某些低質量詞彙,無益於孩子的詞彙學習和認知發展。“輕輕鬆鬆”、“細緻認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詞,可以被歸納進高質量詞彙,但也只有在約1歲半後輸入,才能保證被寶寶理解和消化。《1000天閱讀效應》一書同時指出,寶寶掌握到的形容詞越多,一方面能夠藉此更順利更貼切地感悟萬物,並給予相應表態,另一方面掌握諸如情緒向的形容詞,能夠讓寶寶“比較順暢地跟大人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父母們在選書時就可以多關注內容中涉及大量高質形容詞的故事書等。

B.如何用書:多功能+互動化,培養寶寶全面發展

1, 書不僅能作“閱讀”用,多挖掘童書的多樣用法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對於0~6個月的寶寶,所謂“閱讀”,更多是在強調這一行為動作,而不是書籍本身。那麼,父母在陪寶寶看書時,可以適時適度地上下左右移動書本,或買一些床掛書,讓寶寶的目光隨著書本移動,增強他們的眼球協調運動能力。

而1歲多的寶寶正處在手部敏感期,對小洞、小孔尤其感興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洞洞書,讓孩子戳一戳、摳一摳,摸一摸不同物品的不同輪廓,訓練寶寶的手部肌肉群及其精細動作。

1歲半~2歲寶寶的自我意識有了長足發展,父母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自稱“我”。到了2~3歲,寶寶又會對故事產生“代入感”。藉此,父母在閱讀書籍時,可以把書的主人翁替換成寶寶,引導寶寶學習並模仿主人翁的優秀品質。另外,父母們要了解一點,寶寶也有心防。而寶寶的主人翁意識,則有利於讓ta在故事的推進中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經歷。當寶寶沉浸在故事情節的時候,父母們聽似隨意地提問其諸如“對於某件事,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等,能更容易“套”出孩子的內心世界。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當然,字數少不一定就是好童書。詞彙有質量之分,選書時以文字精煉為優。高質的詞彙應當是多樣化與意義豐富的綜合。只是無意義地重複某些低質量詞彙,無益於孩子的詞彙學習和認知發展。“輕輕鬆鬆”、“細緻認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詞,可以被歸納進高質量詞彙,但也只有在約1歲半後輸入,才能保證被寶寶理解和消化。《1000天閱讀效應》一書同時指出,寶寶掌握到的形容詞越多,一方面能夠藉此更順利更貼切地感悟萬物,並給予相應表態,另一方面掌握諸如情緒向的形容詞,能夠讓寶寶“比較順暢地跟大人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父母們在選書時就可以多關注內容中涉及大量高質形容詞的故事書等。

B.如何用書:多功能+互動化,培養寶寶全面發展

1, 書不僅能作“閱讀”用,多挖掘童書的多樣用法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對於0~6個月的寶寶,所謂“閱讀”,更多是在強調這一行為動作,而不是書籍本身。那麼,父母在陪寶寶看書時,可以適時適度地上下左右移動書本,或買一些床掛書,讓寶寶的目光隨著書本移動,增強他們的眼球協調運動能力。

而1歲多的寶寶正處在手部敏感期,對小洞、小孔尤其感興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洞洞書,讓孩子戳一戳、摳一摳,摸一摸不同物品的不同輪廓,訓練寶寶的手部肌肉群及其精細動作。

1歲半~2歲寶寶的自我意識有了長足發展,父母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自稱“我”。到了2~3歲,寶寶又會對故事產生“代入感”。藉此,父母在閱讀書籍時,可以把書的主人翁替換成寶寶,引導寶寶學習並模仿主人翁的優秀品質。另外,父母們要了解一點,寶寶也有心防。而寶寶的主人翁意識,則有利於讓ta在故事的推進中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經歷。當寶寶沉浸在故事情節的時候,父母們聽似隨意地提問其諸如“對於某件事,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等,能更容易“套”出孩子的內心世界。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2, 與孩子互動。迎合孩子興趣和情感,具象化書籍內容

閱讀可以是私人化的,也可以是互動式的。但對0~3歲的寶寶來說,直接放一本書到ta眼前,企圖讓ta自行閱讀潛移默化,是不切實際的。早期的閱讀訓練,需要父母做到“關注目光”—“建立連接”—“豐富情感”,循序漸進。

“關注目光”,實即投其所好。父母在為寶寶閱讀時,要多留心他們的視線聚焦點,並針對性地命名+簡單說明:先告訴寶寶“這是XX”,有助於詞語概念的學習,接著再說說其日常用途、適用場景等。另外,2~3歲的寶寶開始有交流的慾望,如果寶寶對興趣點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父母要及時迴應;如果寶寶咿咿呀呀地說些什麼,父母也要注意暫停閱讀,聽聽寶寶的“高見”,這是對寶寶的尊重。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當然,字數少不一定就是好童書。詞彙有質量之分,選書時以文字精煉為優。高質的詞彙應當是多樣化與意義豐富的綜合。只是無意義地重複某些低質量詞彙,無益於孩子的詞彙學習和認知發展。“輕輕鬆鬆”、“細緻認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詞,可以被歸納進高質量詞彙,但也只有在約1歲半後輸入,才能保證被寶寶理解和消化。《1000天閱讀效應》一書同時指出,寶寶掌握到的形容詞越多,一方面能夠藉此更順利更貼切地感悟萬物,並給予相應表態,另一方面掌握諸如情緒向的形容詞,能夠讓寶寶“比較順暢地跟大人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父母們在選書時就可以多關注內容中涉及大量高質形容詞的故事書等。

B.如何用書:多功能+互動化,培養寶寶全面發展

1, 書不僅能作“閱讀”用,多挖掘童書的多樣用法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對於0~6個月的寶寶,所謂“閱讀”,更多是在強調這一行為動作,而不是書籍本身。那麼,父母在陪寶寶看書時,可以適時適度地上下左右移動書本,或買一些床掛書,讓寶寶的目光隨著書本移動,增強他們的眼球協調運動能力。

而1歲多的寶寶正處在手部敏感期,對小洞、小孔尤其感興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洞洞書,讓孩子戳一戳、摳一摳,摸一摸不同物品的不同輪廓,訓練寶寶的手部肌肉群及其精細動作。

1歲半~2歲寶寶的自我意識有了長足發展,父母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自稱“我”。到了2~3歲,寶寶又會對故事產生“代入感”。藉此,父母在閱讀書籍時,可以把書的主人翁替換成寶寶,引導寶寶學習並模仿主人翁的優秀品質。另外,父母們要了解一點,寶寶也有心防。而寶寶的主人翁意識,則有利於讓ta在故事的推進中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經歷。當寶寶沉浸在故事情節的時候,父母們聽似隨意地提問其諸如“對於某件事,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等,能更容易“套”出孩子的內心世界。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2, 與孩子互動。迎合孩子興趣和情感,具象化書籍內容

閱讀可以是私人化的,也可以是互動式的。但對0~3歲的寶寶來說,直接放一本書到ta眼前,企圖讓ta自行閱讀潛移默化,是不切實際的。早期的閱讀訓練,需要父母做到“關注目光”—“建立連接”—“豐富情感”,循序漸進。

“關注目光”,實即投其所好。父母在為寶寶閱讀時,要多留心他們的視線聚焦點,並針對性地命名+簡單說明:先告訴寶寶“這是XX”,有助於詞語概念的學習,接著再說說其日常用途、適用場景等。另外,2~3歲的寶寶開始有交流的慾望,如果寶寶對興趣點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父母要及時迴應;如果寶寶咿咿呀呀地說些什麼,父母也要注意暫停閱讀,聽聽寶寶的“高見”,這是對寶寶的尊重。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建立連接”則指讓閱讀脫胎於僵板的鉛字,用具象化的形式增強寶寶的理解能力。如果書中涉及常見的日用品、食品,就拿出實體讓寶寶摸一摸聞一聞;如果是某個姿勢動作,父母們可以誇張化戲劇性地演出來,豐富寶寶的閱讀體驗。“建立連接”的要點是生活化與反覆性:不要只在閱讀時才建立連接,平常就應該多在生活中聯繫書籍內容。多從不同角度、不同邏輯關係、不同場合裡做多樣解析,讓優質的內容時時刺激孩子的記憶。

1歲半~2歲寶寶的情緒與社會性特點得到發展,已經有了喜怒哀樂同情心等情感,這時父母應該藉此豐富寶寶的情感世界。用書上要注意兩點點:一父母應事先翻閱故事書,既篩濾與年齡段不符的內容,也提前熟悉情節,適時引導、舒緩孩子波動的情緒狀態;二適當的情節起伏優於敘述平平,前者有助於寶寶做“情緒體操”,提前感受社會性的五味雜陳,瞭解某種行為會對外界情緒產生何種影響。那麼,父母們要重視閱讀行為,不要語調平平應付了事,可以用道具輔助,化“講故事”為“演故事”。


如何選書?如何用書?這兩大問題的歸結點,都是為了讓閱讀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選書不應衝動消費,要關注契合度;用書也不應“一飽眼福”了事,要盡其所能。對於寶寶的早期閱讀教育,父母們更應該三思後行。

"

我曾在書店做過一段時間兼職,經常看到兩種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這頭剛買書,孩子轉頭就咬爛撕破了的氣憤下,聲揚不再給孩子購書;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綠綠的童書堆裡無從下手,只好憑藉著成年人的選書思維,選新奇的、字多的、複雜的。同時還對一些“簡單粗暴”的繪本嗤之以鼻,認為貨不值價。

在我看來,上述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當父母們看到孩子咬爛新書時,不是心疼購書費用而是修正購書策略,轉為購買不易被弄壞的厚紙板書、布質書、塑料書;當父母們真正用心去查閱並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而不是跳開書籍內容,只盯著定價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在從出生到3歲的1000天裡,用閱讀拉開詞彙差距,增強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正如陳苗苗、李巖合著的《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中寫道的,

“書是玩具,書是世界,書是嬰幼兒最好的朋友。閱讀是探索,閱讀是遊戲,閱讀讓嬰幼兒的發展更神奇。”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陳苗苗,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童書育兒法”理論創建者;李巖,第二書房創始人,第一書包項目負責人。

A 如何選書:關注不同年齡段寶寶的閱讀需求與自身興趣

無論哪個年齡段,選書都是一件隨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以及個人自由選擇權,而0~3歲的小孩只會順應自己的喜惡,卻還沒能表達自己喜惡的邏輯原因,對於書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父母在選書的話語權重很大,直接決定著孩子閱讀啟蒙的質量。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比成人讀物,童書無一例外都字少圖簡,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詬病為性價比太低。但事實上,童書的優劣不能以字數和配圖的複雜度為依據,關鍵是符合孩子相應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這也啟示父母在選童書時,不僅要看星級看評論看排行,還要關注封面或內頁中關於適用年齡的標示。

比如0~6個月的寶寶喜歡看對比度高的圖片,喜歡看人臉圖案,喜歡看物體的輪廓分明,這時選擇簡單的黑白視覺激發卡,就恰好符合寶寶的視覺發展特點;

再比如6~12個月的寶寶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麼購物車裡“一按能發聲”“一拉能聯動”“一翻全立體”的玩具書必不可少。這類書籍的內容倒還是次要的,是否能讓孩子加深對“任一行為都會相應地引發某種結果”的邏輯觀念,才是父母應當關注的重點;

又比如1~1歲半寶寶正處語言敏感期,渴望說話,發音卻還單薄。一些內容寥寥,僅有大量重複押韻文字的書籍,事實上更能方便寶寶模仿,讓他們在複述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避免揠苗助長已經成為大多數父母的共識,但一涉及到選書則容易偏離初心。選書在某種程度上,選的不是書,是書與自家寶寶的契合程度。只要童書的內容編排與形式設計,契合寶寶在某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與閱讀需求,那麼即使全書字數不過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優質童書。

而且,每一頁甚至整本書都字少圖簡,一來迎合了寶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二來也更能提高寶寶的閱讀成就。試著對寶寶完整地看完一本書而歡呼吧,摸摸ta的頭,給ta一個擁抱,“寶寶好棒,這麼快就能看完一整本書呢!”孩子即使還沒能從閱讀裡學到什麼,但他們至少擁有了父母陪伴與鼓舞的溫度。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當然,字數少不一定就是好童書。詞彙有質量之分,選書時以文字精煉為優。高質的詞彙應當是多樣化與意義豐富的綜合。只是無意義地重複某些低質量詞彙,無益於孩子的詞彙學習和認知發展。“輕輕鬆鬆”、“細緻認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詞,可以被歸納進高質量詞彙,但也只有在約1歲半後輸入,才能保證被寶寶理解和消化。《1000天閱讀效應》一書同時指出,寶寶掌握到的形容詞越多,一方面能夠藉此更順利更貼切地感悟萬物,並給予相應表態,另一方面掌握諸如情緒向的形容詞,能夠讓寶寶“比較順暢地跟大人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父母們在選書時就可以多關注內容中涉及大量高質形容詞的故事書等。

B.如何用書:多功能+互動化,培養寶寶全面發展

1, 書不僅能作“閱讀”用,多挖掘童書的多樣用法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對於0~6個月的寶寶,所謂“閱讀”,更多是在強調這一行為動作,而不是書籍本身。那麼,父母在陪寶寶看書時,可以適時適度地上下左右移動書本,或買一些床掛書,讓寶寶的目光隨著書本移動,增強他們的眼球協調運動能力。

而1歲多的寶寶正處在手部敏感期,對小洞、小孔尤其感興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洞洞書,讓孩子戳一戳、摳一摳,摸一摸不同物品的不同輪廓,訓練寶寶的手部肌肉群及其精細動作。

1歲半~2歲寶寶的自我意識有了長足發展,父母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自稱“我”。到了2~3歲,寶寶又會對故事產生“代入感”。藉此,父母在閱讀書籍時,可以把書的主人翁替換成寶寶,引導寶寶學習並模仿主人翁的優秀品質。另外,父母們要了解一點,寶寶也有心防。而寶寶的主人翁意識,則有利於讓ta在故事的推進中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經歷。當寶寶沉浸在故事情節的時候,父母們聽似隨意地提問其諸如“對於某件事,是怎麼想的,會怎麼做”等,能更容易“套”出孩子的內心世界。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2, 與孩子互動。迎合孩子興趣和情感,具象化書籍內容

閱讀可以是私人化的,也可以是互動式的。但對0~3歲的寶寶來說,直接放一本書到ta眼前,企圖讓ta自行閱讀潛移默化,是不切實際的。早期的閱讀訓練,需要父母做到“關注目光”—“建立連接”—“豐富情感”,循序漸進。

“關注目光”,實即投其所好。父母在為寶寶閱讀時,要多留心他們的視線聚焦點,並針對性地命名+簡單說明:先告訴寶寶“這是XX”,有助於詞語概念的學習,接著再說說其日常用途、適用場景等。另外,2~3歲的寶寶開始有交流的慾望,如果寶寶對興趣點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父母要及時迴應;如果寶寶咿咿呀呀地說些什麼,父母也要注意暫停閱讀,聽聽寶寶的“高見”,這是對寶寶的尊重。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建立連接”則指讓閱讀脫胎於僵板的鉛字,用具象化的形式增強寶寶的理解能力。如果書中涉及常見的日用品、食品,就拿出實體讓寶寶摸一摸聞一聞;如果是某個姿勢動作,父母們可以誇張化戲劇性地演出來,豐富寶寶的閱讀體驗。“建立連接”的要點是生活化與反覆性:不要只在閱讀時才建立連接,平常就應該多在生活中聯繫書籍內容。多從不同角度、不同邏輯關係、不同場合裡做多樣解析,讓優質的內容時時刺激孩子的記憶。

1歲半~2歲寶寶的情緒與社會性特點得到發展,已經有了喜怒哀樂同情心等情感,這時父母應該藉此豐富寶寶的情感世界。用書上要注意兩點點:一父母應事先翻閱故事書,既篩濾與年齡段不符的內容,也提前熟悉情節,適時引導、舒緩孩子波動的情緒狀態;二適當的情節起伏優於敘述平平,前者有助於寶寶做“情緒體操”,提前感受社會性的五味雜陳,瞭解某種行為會對外界情緒產生何種影響。那麼,父母們要重視閱讀行為,不要語調平平應付了事,可以用道具輔助,化“講故事”為“演故事”。


如何選書?如何用書?這兩大問題的歸結點,都是為了讓閱讀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選書不應衝動消費,要關注契合度;用書也不應“一飽眼福”了事,要盡其所能。對於寶寶的早期閱讀教育,父母們更應該三思後行。

別人家寶寶小年紀讀萬卷書,閱讀力遠高同齡人?從選書用書抓起

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正如陳苗苗、李巖在《1000天閱讀效應——0~3歲閱讀啟蒙及選書用書全攻略》一書裡談到,

“無論先天條件如何,嬰幼兒通過閱讀活動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這是每個天使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被給予的最有價值的禮物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