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能手”!惠東民警張建水3年偵破特大製毒販毒案

毒品 惠東 嚴懲毒品犯罪 張建 不完美媽媽 南方plus客戶端 2019-07-05
“破案能手”!惠東民警張建水3年偵破特大製毒販毒案

最近,“破冰行動”刷爆了手機朋友圈,鬥智鬥勇的破案戲、激情十足的抓捕戲,這部由真實案例改編的電視劇,用藝術的手法很好的還原了現實,觀眾大呼過癮,甚至躍躍欲試也想成為警察做英雄。

其實,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由於禁毒案件牽扯麵較大,大部分案件都是由專門部門專案專辦,並非所有警察都有經歷偵辦禁毒案件的機會,尤其是基層派出所民警,更多時候,他們解決的是群眾身邊的小事。

但惠東平海派出所警長張建水,卻是一位無論大案小案都做得非常出彩的基層刑偵民警,無論是偷車賊,還是製毒犯,他均以同樣的責任心對待,這份責任心也讓他做到了見案能破,他還被評為惠東公安系統內的“破案能手”。最近,因為偵破一起特大製毒販毒案,他被上級部門推薦“二等功”嘉獎。

“破案能手”!惠東民警張建水3年偵破特大製毒販毒案

高速路上演警匪追擊“大戲”

2016年8月30日深夜3點,惠東白花某二手車店鋪燈光若隱若現,在這裡打工的毒販嫌疑人黃某還未休息。幾百米外,兩輛警車已守候多時,車裡的張建水和4位同事靜默無語,不時看看手錶,靜待上級部門的行動指令。

或許是反偵察的敏感,也或許是毒癮發作,疑犯黃某向外望了望,感覺情況有點不對,起身來到屋後,啟動汽車,然後發瘋一般衝了出來。

“追!”張建水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兩輛警車拉起警笛,一路尾隨。一邊追,張建水一邊打電話請求支援,“疑犯衝卡白花高速路口,請求立刻攔截!”

後半夜的村鎮空無一人,這場警匪追擊“大戲”沒有觀眾,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背景音樂,只有三輛飛車奔馳而過的呼嘯聲。

終於,在追擊了6公里左右,黃某被高速路上設卡的警車攔下,還存有僥倖心理的他,妄想緊閉車門給警察增加困難,但禁毒堅決的張建水毫不猶豫,砸開車窗,黃某隻好乖乖就範。

倒回到三個月之前,5月12日上午,張建水像往常一樣來到所裡值班,他接到了來自當地某村村委的報案電話,稱有村民懷疑後山有人私自制毒,請他們來抓捕。張建水馬上組織人員來到現場,但此時,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只遺留下了製毒工具如發電機、水桶和輔料等。

這是他從警20年來第一次在轄區遇到製毒案件,但根據他多年刑偵經驗,在對現場遺留的物品分析,這貨犯罪分子應該離開時間不久。他立刻彙報上級禁毒部門,並對現場進行了封鎖。但由於有效證據過少,且當時惠東禁毒繳毒案件較多,深入的偵察任務安排給了張建水負責。

“調監控錄像,一輛一輛查!”擔心錯過最佳偵察時期,接下來的三天三夜,張建水和幾名協警不分晝夜的排查可疑車輛及人員,生怕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天,張建水終於鎖定了一輛後半夜往來特別頻發的可疑車輛,經過大數據查詢發現,這輛汽車車主還曾有過販毒案底。但他很清楚的知道,這樣的製毒案件絕不會一人作案,他再通過這輛車的信息順藤摸瓜,又發現了其他三輛可疑車輛,最終排查出了人員身份信息,犯罪團伙的組織框架有了雛形。

動員毒販家人勸其自首

三個月後,隨著惠東縣毒品犯罪收網的統一抓捕行動開啟,第一名犯罪嫌疑人黃某落網。張建水主動請求參加審訊,在他周密嚴謹的詢問下,疑犯接連供認出了犯罪集團的全部犯罪事實。

而其他幾名毒販,在得知同夥被捕後,紛紛聞訊潛逃,一直不敢回家露面。如何把這幾名疑犯拿下?張建水打出了親情牌。

“往往參與制毒販毒的人,家裡都很窮,身上沒錢,是沒辦法長期在外逃跑的。”張建水把犯罪嫌疑人的經濟和心裡情況摸得很透。2016年中秋節前夕,他親自來到其中一名疑犯家裡做動員。

“家徒四壁,只有他的老母親在家。”來到後,張建水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毒販80多歲的老母親走路都有些顫抖,面對兒子犯罪的事實,她有些不能接受,甚至不敢接受,直到外出做工晚歸的兒媳回來,含含糊糊確認了疑犯不正常的表現,一家人才真正恍然大悟。

“主動投案自首,可以爭取從輕處罰。”經過張建水動之於情、曉之以理的思想轉化工作,疑犯家人表示主動配合。9月20日左右,家人陪著疑犯來到平海派出所自首,閉關如實交代了參與制毒的違法事實。

接下來幾名毒販,在張建水的連續偵察追蹤下,也紛紛落網。最終,歷經近三年的攻堅戰,“5.12”製毒案圓滿告破,從製毒、販賣,再到運輸毒品的整個鏈條的涉案的成員悉數落網,由13人組成的製毒販毒犯罪集團正式浮出水面。

前不久,在檢察院的公訴下,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由於張建水辦案得力,證據收集確鑿全面,其中幾位被判無期和死刑的毒販,通過“零口供”的方式定罪,張建水因此也在領導的推薦下,將被授予“二等功”嘉獎。

“看到被自己逮捕入獄的毒販,有時也感覺很惋惜,他們大多是因為家庭貧困走上歧途,入獄後,家庭破碎妻兒離散,很痛心。”張建水說。

“破案能手”!惠東民警張建水3年偵破特大製毒販毒案

把群眾小案當作民生大案

認識張建水的人,大家都親切的叫他“水哥”,和許多生活在海邊的人一樣,常年在海風吹拂和強紫外線照射下,水哥有著黑瘦的身材和硬朗的輪廓,唯一不同的是他“維護地方安全,守護一片淨土”的工作職責和責任,外表和身材可能是他深入群眾的最好武裝。

1997年,畢業於惠州市人民警察學校的張建水,被分配到家鄉惠東縣平海鎮派出所工作。由於業績突出,2008年水哥開始擔任派出所警長、邢偵組組長。

作為社會平安的基石和服務百姓的第一線的派出所警員來說,更多的時候,他們做的是調解矛盾糾紛、打擊偷摸拐騙等雜亂細碎的工作,擅長刑偵的張建水也不例外,但他從沒為此抱怨。

“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便是解決了民生的大案,同樣可以發揮警員的智慧和刑偵辦案能力。”平海派出所一共12名幹警,從97年水哥進入所裡以來,從未招過新人,直到去年才迎來另一名新同事。20多年來,他都是以一名新兵的心態面對每一次任務,偵察案件、寫材料、彙報工作、處理瑣事都要親力親為。

“平海不大,常駐3萬多人,只有幾千人為外地居民,所以治安案件不多,刑事案件更少。”從小在平海長大,加上治安工作22年,水哥對平海的安全情況瞭如指掌,也培養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一旦轄區內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能第一時間獲知。

近年來,隨著平海轄區內地產開發和旅遊業興旺,外來人口增多,“兩搶一盜”的小型治安案件時有發生,加上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兩面臨海,交通方便,許多從外地過來的犯罪分子,偷盜搶劫後可以直接跑路或走私。

今年1月,平海鎮接連發生多起盜竊摩托車案件,在短時間內發案非常頻繁,在鎮街群眾中影響惡劣。在對監控錄像的梳理後,水哥很快便彙總掌握了嫌疑人的年齡段、臉部輪廓、衣著特徵等資料,經過分析判斷後,水哥發現嫌疑人有繼續作案動機,立即組織人員上街便衣巡邏蹲點守候。

直到半夜10點多,終於在一條村子的巷道內發現了嫌疑人的車輛,為了不打草驚蛇,水哥根據多年的刑偵經驗,喬裝成當地村民對疑犯的車輛“做手腳”,使該車無法啟動逃離,並安排抓捕小組隱祕在各個出口,當疑犯返回車輛時,在水哥一聲令下,將疑犯團團圍住,只好束手就擒。

不怕人身威脅 年均抓捕50人

作為破案能手,張建水從來沒有統計過自己辦過多少案,抓過多少人,但根據單位材料顯示,在近幾年公安幹線的各類專項行動中,他保持了年均抓獲50人的頻率,也因此讓派出所在全縣公安業務工作排行中名列前茅。

“其實我抓的人也不算多,且大多數疑犯都轄區外流動人員,這也說明平海治安環境是非常好的。”張建水說。

有時,他也會遇到一些胡攪蠻纏,甚至對他個人脅迫威脅的犯罪分子,但他從來沒把那些話放在心上,“沒事,都是嚇唬人的。”

2003年,他抓獲了一名“以販養吸”的毒販陳某,經過審訊和證據收集,販毒的罪名成立,被判13年監禁。“他當時放狠話,說出來後不會放過我。”面對陳某的威脅,張建水的回覆也毫不示弱,“等你出來後再說!”

2013年,經過十年的改造,陳某獲得提前釋放。有一次,張建水在海邊小店買東西,碰巧遇到了陳某。原來,回來後的陳某在還海邊經營了一家賣泳衣的小超市,生意還很紅火,見到水哥後,陳某彷彿遇見老友一般,“水哥免單!如果當初不是你抓到我,估計這時候我早就吸毒身亡了。”

“這幾年刑事案件不多,多為調節民事糾紛和處理投訴案件。”水哥說,大家都知道有事找警察,有人因為停車費貴找他,有群眾被別人家的狗咬傷找他,還有的家裡停水停電也會叫他過來幫忙協調,“前幾天還碰到有遊客投訴商家強買強賣,雙方鬧到要出手打人的。”

“大家其實都懂法,但面對糾紛時,誰都不願退一步。”水哥說,往往找到警察做調節,雙方才能安心,這從側面也說明警察的公信力非常高,所以他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秉公執法。

【記者】烏天宇

【通訊員】羅漢波 黃輝延

【作者】 烏天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