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網絡:一手研發一手運營打造“長線精品”

更多內容,請掃碼“南方產業智庫”南方號

多益網絡:一手研發一手運營打造“長線精品”

走進位於廣州的多益網絡總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碩大的“心”形LOGO標識,其寓意著“用心、品質”。對“長線精品”的重視,使多益在整個遊戲行業中,都像是一個“異數”般的存在。當大多數遊戲廠商習慣於採取與遊戲平臺聯運模式時,多益卻另闢蹊徑堅持自主研發、自主運營,通過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來提升內容能力。

多益網絡副總裁王如潔表示,2018年多益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長超過20%,這得益於多益重視研發和著力打造遊戲精品的結果。而面對人口紅利逐步見頂、行業增速放緩、版號限制等多重因素,王如潔依然認為,遊戲廠商最關鍵的仍是修煉內功、做好品質。

近日,南方日報、廣東省通信管理局調研組共同走進多益,探尋多益的增長“密碼”。

▶▷自研+自運

在“產品—用戶”間構築良性生態循環

自研和自運,就如同DNA的兩個螺旋不可分。當不少遊戲廠商藉助騰訊的微信、QQ等社交平臺進行渠道聯運時,而多益尤為關注公司與用戶的直接聯繫。通過自主運營的方式,“零距離”接觸到玩家,並接收到玩家最直接、真實、有效的反饋,從而保持對產品的高敏銳度。

多益的經營模式邏輯並不抽象,簡單來說,自主研發能夠自己把控產品質量,能夠掌控公司發展最核心的競爭力,自主運營則能夠將用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通過不斷地積累和沉澱,建立自己的自由用戶池,這樣打造出來的“產品—用戶”之間的良性生態循環,以支撐公司長期的健康發展。

而多益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整個管理系統更便捷、內容更穩定。要知道,在國內遊戲行業,幾乎有九成以上都是採用遊戲工作室的運營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強化競爭,但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只要其中一個工作室更強,就會促使更多資源向強工作室流動,最終也就失去了競爭的意義。

同時,一個大的遊戲工作室,體量幾乎相當於一個自負盈虧的子公司,從美術到營銷都是“一條龍”,但關鍵人員的變動,對研發的穩定性也會造成衝擊。

多益則採用“大平臺+小項目”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遊戲工業化建設”是多益打造公共平臺的目標,注重開發和積累公共開發工具以及形成各類資源庫;另一方面,小項目機制具備高度靈活性,能夠突破部門牆實現最佳的協作。

“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研發人員都在這個平臺上,包括人臉識別、大數據、遊戲引擎開發等前沿技術,平臺還負責基礎的成本分擔和研發;不管項目多小,都有一個強大基礎支撐,即使某個工作室出現了人員變動,但技術依然沉澱在這裡,設備、技術都可以源源不斷供給。”王如潔說。

▶▷創意導向

延長遊戲生命週期“泛娛樂”升級“新文創”

自成體系的研發運營模式以及管理系統,反過來又推動多益進一步強化“長線精品”思維,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幻,都能保證公司穩健前行。

2018年,對大多數遊戲企業來說,可謂是刻骨銘心的一年,受行業增速放緩、版號暫緩發放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市場環境愈趨嚴峻。

但王如潔表示,多益受此影響並不大,如多款回合制網遊產品《夢想世界》《神武》等多年來始終保持複合增長率在30%增速之上。“遊戲廠商應該深耕產品、老老實實做產品,才能延長遊戲的生命週期。”

在產品方面,自成立以來,公司推出20多款網絡遊戲,端手遊並舉,覆蓋MMORPG、沙盒、MOBA、SLG等多種類型,打造出“神武”系列和“夢想世界”系列兩大原創IP。

“如果你不是天天想著掏光用戶的錢包,而是讓他們開開心心地放鬆娛樂下,才可能保持企業穩健的發展。”王如潔說,遊戲行業其實是一個兼具科技和文化屬性的融合產業。經過近二十年的飛速發展,中國遊戲行業已逐漸進入成熟發展期,遊戲產品的故事性、可玩性和創意性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併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創意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依然不言而喻。“技術的發展,可以提升遊戲的想象力和展示空間,但一些消除類、棋牌類等遊戲並不需要5G網絡,再回顧過去10年,網絡速度從2兆帶寬不斷升級,表現力和流暢度有了明顯提高,但遊戲的本質並沒有變化。”王如潔說,娛樂中的體驗和社交,即便是5G時代也很難有較大的改變。

對此,多益也升級“泛娛樂”為“新文創”戰略,圍繞原創遊戲IP,聯合音樂、影視、綜藝等領域進行跨界合作、相融發展,為用戶製作不同類型的文化內容,不斷完善多益的文化生態體系。

▶▷拓展新空間

精品化與進軍海外“兩條腿”走路

目前,廣東省遊戲行業是國內遊戲產業高地,聚集著近千家大中小型的遊戲公司。根據《2018廣東遊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遊戲產業總產值達1811.0億元,同比增長8.4%,佔全國份額約76.2%。廣東遊戲產業的規模在全國遊戲市場保持著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省內行業的迅速發展,一些挑戰也更加凸顯。王如潔認為,應從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以及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進行改善。

在知識產權方面,則需要從廠商提高意識、行業規範和司法體系建設等予以提升。他認為,廠商是遊戲產品研發的第一主體,應主動提高知識產權的意識,尊重原創和創新,同時專注提升產品原創能力和創新能力。

王如潔說,在經歷了每年高達百分之二三十的快速增長後,廣東遊戲產業進入了穩步的發展階段,預計未來將呈現多個特點:遊戲產業將從高速增長,變為一個高質量的發展,促使遊戲向精品化時代加速發展;遊戲企業需要擴大市場,全球化意味著更龐大的市場。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海外市場的競爭。此外,中國遊戲玩家規模全球第一,中國市場因此也是全球遊戲企業競爭的重要市場,伴隨著消費升級和文化發展,中國的遊戲市場依然可期。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