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 消防 壹條電影 2019-08-05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把羅曼·羅蘭那句話放在馬衛國身上,應該這麼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你在成為英雄之後,還能繼續做一個普通人。”

杜江在《烈火英雄》中經歷了從普通人到英雄、再回到普通人的完整心路,這個角色也因此成為全片中最真實、最豐富、人格魅力最大、和最難演的角色。

“英雄”易演,你只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就可以;“凡人”難當,因為你還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順,還要承受大火過後永無止境的苦痛。

關於這一點,馬衛國的父親看得很清楚——在全片最後,他穿上了曾經的戎裝,戴上了全部的軍功章,向著兒子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把羅曼·羅蘭那句話放在馬衛國身上,應該這麼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你在成為英雄之後,還能繼續做一個普通人。”

杜江在《烈火英雄》中經歷了從普通人到英雄、再回到普通人的完整心路,這個角色也因此成為全片中最真實、最豐富、人格魅力最大、和最難演的角色。

“英雄”易演,你只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就可以;“凡人”難當,因為你還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順,還要承受大火過後永無止境的苦痛。

關於這一點,馬衛國的父親看得很清楚——在全片最後,他穿上了曾經的戎裝,戴上了全部的軍功章,向著兒子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而馬衛國也立即起身,鄭重地回了一個禮: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把羅曼·羅蘭那句話放在馬衛國身上,應該這麼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你在成為英雄之後,還能繼續做一個普通人。”

杜江在《烈火英雄》中經歷了從普通人到英雄、再回到普通人的完整心路,這個角色也因此成為全片中最真實、最豐富、人格魅力最大、和最難演的角色。

“英雄”易演,你只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就可以;“凡人”難當,因為你還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順,還要承受大火過後永無止境的苦痛。

關於這一點,馬衛國的父親看得很清楚——在全片最後,他穿上了曾經的戎裝,戴上了全部的軍功章,向著兒子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而馬衛國也立即起身,鄭重地回了一個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敬禮的時候,兩個人眼眶都是溼的,但誰也沒有說話。父子過往的一切矛盾,在這幾秒鐘內全部煙消雲散。

後來杜江在監視器前面看這場戲,還是會掉淚——他太知道這個禮的份量了。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把羅曼·羅蘭那句話放在馬衛國身上,應該這麼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你在成為英雄之後,還能繼續做一個普通人。”

杜江在《烈火英雄》中經歷了從普通人到英雄、再回到普通人的完整心路,這個角色也因此成為全片中最真實、最豐富、人格魅力最大、和最難演的角色。

“英雄”易演,你只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就可以;“凡人”難當,因為你還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順,還要承受大火過後永無止境的苦痛。

關於這一點,馬衛國的父親看得很清楚——在全片最後,他穿上了曾經的戎裝,戴上了全部的軍功章,向著兒子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而馬衛國也立即起身,鄭重地回了一個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敬禮的時候,兩個人眼眶都是溼的,但誰也沒有說話。父子過往的一切矛盾,在這幾秒鐘內全部煙消雲散。

後來杜江在監視器前面看這場戲,還是會掉淚——他太知道這個禮的份量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禮畢後,父親只說了一句話:“吃飯吧。”

馬衛國的人生,就此重新開始。而馬衛國這個角色,也最終塑造完成。

最後,還是要誇誇杜江。就在去年,《紅海行動》裡杜江就曾演過一個硬漢,那裡面的他是副隊長,話不多,關鍵時刻卻總能頂得上來。

"

隨著《烈火英雄》的上映,各大平臺上關於電影的好評裡,兩種聲音特別值得關注:1. 是“哭完整場”,2. 是“杜江是驚喜”。

關於這部電影有多催淚,壹哥今天不展開說,總之我在的那場,基本上每個人看完眼圈都是紅的。

但是關於第二點,壹哥不僅有切身體會,而且這裡面,還大有文章。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句話特別值得玩味:為什麼杜江是一個“驚喜”?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類似於《烈火英雄》這種主旋律電影,我們預期中的主角一般會是偉光正的。他鋼筋鐵骨、他無所畏懼、他正氣凜然,最好還要光榮犧牲,完成一個英雄的宿命輪迴。

倒不是說這種形象有什麼不好,但你總會覺得:好吧,他是個英雄,然後呢?

這就是所謂“英雄片”最容易掉進的一個套路:臉譜化。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作為片中一個重點刻畫的英雄形象,其實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套路。但出乎意料的是,杜江並沒有——與其說他是個英雄,不如說他就是個凡人。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身上的“凡人感”,從電影一開始就有跡象。

電影開始是一場飯店大火,消防隊長江立偉完成了英雄的舉動,從火場中救出一個小女孩。而杜江飾演的另一位消防隊長馬衛國,是作為後續部隊進入火場,檢查殘留的闇火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隊友建功立業,而自己只能查漏補缺,心裡會不會有不甘?一定會。馬衛國就會,他邊巡視邊跟江立偉吐槽:“拋頭露臉的事都讓你幹了。”

在後半段,火海里消防員們前赴後繼地忙碌,而馬衛國他們的特勤一中隊只能守著外圍化學罐區的時候,他也同樣會不服氣:“憑什麼讓我們尖刀部隊退到外面?”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時候的馬衛國,就像是一個受了委屈、憤憤不平的大男孩。

作為消防中隊長,馬衛國對自己的兵完全都不像江立偉那樣春風和煦。消防兵在面對火場時候被嚇到愣了神,馬衛國一點面子都不給:“你幹嘛呢?火場一日遊?”

我們都軍訓過,軍訓時的教官都是“冷麵暴君”,動不動就要開罵、罰俯臥撐。這種事兒,馬衛國也幹。這種時候,他又成了一個真實的,粗糙的“老兵”。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烈火英雄》裡展現了三個消防員家庭,馬衛國的家庭是最為特殊的:他有一個退伍的消防員父親。作為曾經的英雄,父親對馬衛國沒有建功立業一直不滿意,而馬衛國也總因為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而不平。父子見面,少不了吵架。

這種時候,他又是一個叛逆的兒子。

一個大男孩,一個老兵,一個兒子……馬衛國就像是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脾氣,不完美。而杜江,恰恰把這種不完美演出來了——他絲毫沒有避諱馬衛國身上的那些缺點。

這是這樣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當他成為英雄的時候,才格外讓人感動。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火場上的馬衛國,是一個敢用身體去擋火的人。

作為特勤尖刀部隊,馬衛國和他的兵被安排在了火場外圍,守衛著數千噸的危險化學品罐。一旦他們失守,化學品罐爆炸,整座城市就完了。

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沖天大火,而是隨著原油蔓延的“流淌火”。流淌火無孔不入,幾乎是沒法被撲滅的,馬衛國這時候急中生智,用消防車撞破圍牆,拿碎石暫時阻隔了大火。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被大火圍困,出不去了。

就是在這樣的絕境裡,電影裡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馬衛國用手機錄下了每個消防兵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然後把手機扔到了圍牆外。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犧牲。

杜江對於這場戲的詮釋可謂“樸實”到了極點,沒有華麗的大話,也沒有壯烈的口號,面對絕望的消防兵,他緊緊抱住,不停地安慰道:“兄弟,沒事的。”而面對死亡,他只有一句話:“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

然後,他和消防兵們挽起胳膊,站在火焰和化學品罐面前,用身體組成了一道“防火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也許就是一個真正的隊長:平時他可能對你很嚴厲,但在最後時刻,他會給你信心,他會和你並肩戰鬥。

此等氣魄,杜江演出來了。

要注意的是,杜江在演這段的時候,我們能清晰地從他眼神裡看出恐懼。

任何一個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火都會恐懼,馬衛國也會。但能成為英雄,看的不是你怕不怕,而是你在怕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往前走。

我們能同樣清晰看見的,是杜江眼神裡的堅定——甚至可以用“殺紅了眼”來形容他面對大火的眼神。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戰勝了恐懼的馬衛國,也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說,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江立偉犧牲的那場戲,我就要說,最讓我感動的,反而是活下來的馬衛國。

不像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們,馬衛國最終活了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他的兵,他的戰友,很多都死在了大火裡。

大火過後,杜江這場邊吃雞腿邊哭的戲從上映當天起就刷爆了微博,被稱為“年度哭戲”。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這裡杜江的哭已經不是簡單的流淚了,他哭到抽搐,哭到窒息,看著都讓人心疼。

每個人包括壹哥看到這裡,都不得不讚嘆一句:杜江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相比犧牲,活下來的人也許是更痛苦的。未來幾十年,他們也許都要活在這場大火的陰影中,那些死去的戰友,將成為他們終生的夢魘。但就算如此,他們也要繼續生活,繼續戰鬥。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馬衛國脫下了戰鬥服,回到了生活裡。他依然是一個爸爸,一個兒子。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把羅曼·羅蘭那句話放在馬衛國身上,應該這麼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你在成為英雄之後,還能繼續做一個普通人。”

杜江在《烈火英雄》中經歷了從普通人到英雄、再回到普通人的完整心路,這個角色也因此成為全片中最真實、最豐富、人格魅力最大、和最難演的角色。

“英雄”易演,你只需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就可以;“凡人”難當,因為你還要面對生活的種種不順,還要承受大火過後永無止境的苦痛。

關於這一點,馬衛國的父親看得很清楚——在全片最後,他穿上了曾經的戎裝,戴上了全部的軍功章,向著兒子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而馬衛國也立即起身,鄭重地回了一個禮: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敬禮的時候,兩個人眼眶都是溼的,但誰也沒有說話。父子過往的一切矛盾,在這幾秒鐘內全部煙消雲散。

後來杜江在監視器前面看這場戲,還是會掉淚——他太知道這個禮的份量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禮畢後,父親只說了一句話:“吃飯吧。”

馬衛國的人生,就此重新開始。而馬衛國這個角色,也最終塑造完成。

最後,還是要誇誇杜江。就在去年,《紅海行動》裡杜江就曾演過一個硬漢,那裡面的他是副隊長,話不多,關鍵時刻卻總能頂得上來。

“英雄易演,凡人難當”,這一次,杜江真的做到了

杜江太過帥氣的臉很容易讓他成為一個“偶像派”,似乎硬漢離他有點遠。

但《紅海行動》和《烈火英雄》裡的杜江卻證明了自己,不僅可以比誰都硬,更能在單純的“硬”之上,用表演技巧去增添人物的維度,塑造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硬漢。

相比傳統意義上的硬漢,杜江的這份功力,真的沒毛病。

不信的話,去電影院驗證一下就知道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